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章末复习01网络构建正负排斥吸引电子排斥原子核电子容易不容易电荷正电荷I安(A)串联连通断开用电器电源两极互相互不单元作业02√一、选择题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陶瓷杯 B.橡皮C.钢尺 D.塑料水瓶2.壁画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幽暗、潮湿,易滋生微生物,导致壁画受损。为此,某集团研制出一款机器人,它能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杀灭微生物,从而保护壁画。该粒子可能是( )A.电子 B.原子核C.质子 D.中子√√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静止在空中的轻质小球时,小球远离橡胶棒。则橡胶棒和小球( )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C.橡胶棒带负电,小球带正电D.橡胶棒带正电,小球带负电√4.手持小风扇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和电动机是并联的B.导线通常用半导体材料制成C.电池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D.通电后电流从电池负极经电动机流向正极√5.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负电,乙不带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验电器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棒中的电流方向由甲到乙二、填空题6.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有“顿牟掇芥”,意思是摩擦过的玳瑁能吸引像草芥一类的轻小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玳瑁因为得到电子而带________电,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玳瑁靠近时会相互________。负排斥7.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L1和L2规格完全相同,若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0.3 A0.3 A8.电脑屏幕上“粘”了一层灰尘,小明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几下,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了。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塑料尺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吸引轻小物体绝缘体9.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原理图,蓄电池在向外供电时把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的NaOH。在闭合开关的瞬间,若溶液中的Na+是从C移动到D,则蓄电池的A端是________极。如果用导线将蓄电池A、B两端直接相连,会造成________,可能会损坏电源。化学负短路【解析】蓄电池在向外供电时发生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闭合开关的瞬间,若溶液中的Na+是从C移动到D,则电流方向从C到D,则电池的B端为正极,A端是负极。如果用导线将蓄电池A、B两端直接相连,电流没有通过用电器,会造成电源短路,可能会损坏电源。10.如图所示将两只小灯泡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小灯泡均发光。关于该状态下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A.两只小灯泡均发光时,L2发光亮度一定比L1更亮B.用导线连接L1的两个接线柱,L2仍然发光C.若断开开关,L2发光,L1不发光D.若取下L1,L2仍然发光√【解析】由题图知,两灯并联,两灯的规格不一定相同,L2发光亮度不一定比L1更亮,故A错误;用导线连接L1的两个接线柱,此时电源被短路,所以两灯都熄灭,故B错误;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断开后两灯都不亮,故C错误;L1和L2并联,取下L1后,对L2支路不产生影响,则L2仍然发光,故D正确。故选D。三、作图题11.请在右侧虚线框内画出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答案】如图所示12.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要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开关S闭合后,灯亮电铃不响;当房门被打开时,细导线AB被扯断,灯亮且电铃发声自动报警。请按要求用直线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元件。【解析】开关闭合时,若导线完好则电铃不响;而当导线被拉断后电铃响,说明导线和电铃并联,导线完好时,电铃被短路;为了保护电路,灯泡应串联在干路中。【答案】如图所示四、实验题1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________的电流。甲乙L2【解析】由图乙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L2所在支路,因此测量的是通过L2的电流。(2)该小组同学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IA/A IB/A IC/A1 0.30 0.22 0.502 0.22 0.28 0.503 0.24 0.22 0.464 0.28 0.30 0.28分析表中数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A.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的测量范围为0~0.6 AB.表中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C.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D.通过多次实验,可避免偶然性【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表选用的是0~0.6 A的测量范围,故A不符合题意;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IC=0.28 A,不在误差范围内,故B符合题意;本实验中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性规律,因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小成同学测量通过灯泡L1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解析】由题意可知,L2忽亮忽灭,说明L2接触不良,因此可以将灯泡L2拧一拧。将灯泡L2拧一拧五、计算题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已知两个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求:甲乙(1)电流表A2的示数;【解】据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灯泡L1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则电流表A2使用0~3 A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0.1 A,读数为2.4 A,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为2.4 A。甲乙(2)通过灯泡L1的电流;【解】电流表A1测灯泡L1支路电流,使用0~0.6 A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0.02 A,读数为0.48 A,则通过L1的电流I1=0.48 A。(3)通过灯泡L2的电流。【解】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可得,通过L2的电流为I2=I-I1=2.4 A-0.48 A=1.92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