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开封高中27届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王佑认为京城郊外有奇花绽放,花瓣呈龙凤之形,是因为上天降祥瑞,把客观精神当作世界本原,是
客观唯心主义倾向,①正确。王佑受封建迷信价值观影响认为奇花是祥瑞,宋太宗从务实治国角度认知,
说明价值观对认知影响显著,②正确。宋太宗认为政令肠通、百姓丰衣足食才是兴盛之象,从实际出发,
蕴含唯物主义思想,③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二者的思想动机均
反映了社会存在,而不是脱离了社会存在,④错误。
2.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物质不依赖意识,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们能多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没有体现运动和变化离不开载体,②排除。当太阳喷发出的带电粒子以非常高的速度撞向地球时,地球
的磁场会把它们吸引到南北两极附近的高空,并和大气层中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碰撞,进而引起的激发和
电离现象,表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有其特有的规律,③正确。人类能认识到极光的产生及活动,说明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正确。
3B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如过度捕捞或狩猎,即使短期获益,长期也会失败。这体现了必须遵循客观规
律才能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①正确。“规律的容观性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说法错误,
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能动性,②排除。人类行为与自然结果之间存在客观联系,破坏
环境会导致未来资源匮乏,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③正确。“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否定了
联系的条件性,④错误。
4.A四川要突出国家所需、四川所能,这体现了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①入选。若眼于整体,不是若眼关键部分,②错误。四川要突出国家所需、四川所能,扎实谋划推进重
大战略任务,四川的任务涉及战略腹地、创新高地、生态屏障等多方面,体现了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系统
把握四川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③入选。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客观实际,即“国家所需、四川所能”
的具体条件(如国家战略、资源禀赋、发展能力等),而非“对经济大省的认识”。认识是主观的,不能
作为基本依据,④错误。
5.B“一山又一山,山山相连:一程又一程,程程跋涉”体现了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①
入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排除。新事物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排除。“我
们正在等待一个恰当契机”表明要抓住恰当契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④入选。
6.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①错误。题干提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
难和挑战,这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强调要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等,意味着要承认这些矛
盾,分析民营经济面临困难的状况,并努力去解决这些矛盾,②入选。解决困难和挑战需要尊重客观规
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客观条件等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仅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够的,③
错误。题干中指出要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光明、未来,说明困难和挑战与前途、光明等是矛盾的
双方,我们通过正确对待困难和桃战,保持发展定力等,就有可能将困难转化为发展的机遇,体现了矛
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④入选。
7.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①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②错误。
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
互联结,是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8.B材料中“研究发现”表明,人类对衰老规律和代谢能力变化的认识源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正是
通过实践观察和数据分析,才得出“40岁后需调整饮食”的结论,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①正确。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②错误。材料中“过了40岁,
最好适当调整油脂和咖啡因的摄入”是基于科学研究结论提出的建议,体现了科学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
调整生活方式,降低衰老相关疾病风险,③正确。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但那些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己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④错误。
Ay开封高中27届高二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命题人:202510092775
审题人1:202510092776
审题人2:20251092771
一、选择题(共45分)
1.北宋时,大臣王佑向宋太宗上书,称“京城郊外有奇花绽放,花瓣呈龙凤之形,此乃陛下圣明,上天降
祥之兆”。宋太宗批复道:“奇花之象,不过自然之物。朝廷政令畅通、百姓丰衣足食,方为真正的国家
兴盛之象。”根据材料,合理的推论是()
①大臣王佑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②二者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结果迥异
③宋太宗的批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二者思想动机均已脱离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太阳喷发出的带电粒子以非常高的速度撞向地球时,地球的磁场会把它们吸引到南北两极附近的高空,
并和大气层中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碰撞,进而引起的激发和电离现象就是极光。2024年10月,北京多名
网友拍到了肉眼可见的粉极光。专家认为,太阳活动越剧烈,极光影响的区域越广,低纬度区域也可以
看到极光。这表明()
①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②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离不开一定的载体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吕氏春秋》警告世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从哲学上看,这一整告说明()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规律的客观性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必须注意发展的可持续性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年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五。在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四川要突
出国家所需、四川所能,扎实谋划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打造保障国家重要
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战略任务。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②若眼关键部分,以四川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系统把握四川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④对经济大省的认识是四川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基本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一山又一山,山山相连:一程又一程,程程跋涉。很多时候的所谓不能,是因为成功需要铺垫,我们正
在等待一个恰当契机。千山过尽的我们,终将迎来万里星辰。这表明(
①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②埋头苦干,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③新事物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④抓住恰当契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闲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
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要在困难和
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这一
论断蕴含的哲理有()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