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龙东十筱联盟高二学年度月考政治试题参考著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非“对日常生活现象的主动感悟”
①错误。②:题干中“提醒我们看待顺境与逆境时要保持辩证眼光”“以更从容的心态
面对人生起伏”,直接体现了哲学对人们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指导作用,②正确。③:
题干强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未涉及哲学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关系,③不符
合题意。④:《道德经》中的辩证思维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辩证看待祸福)指导人们
正确面对人生起伏(方法论),说明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正确。
2.A【解析】①:“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也”认为“天”是世界的主宰,属于客
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②:“水是万物的始基”将“水”这种具体物质形态当
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种形态中的最初形态,②应排第
一。③:“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强调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种形态中的最高形态,③
应排第三。④:“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将世界本原归结为自
然科学意义上的“元素”,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种形态中的中间
形态,④应排第二。
3.C【解析】恩格斯的“世界物质统一性”思想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①黑格尔的观点:将“绝对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
②王夫之的观点: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
性,与题干思想本质一致,②正确。③休谟的观点:“无法确定外部世界是否真实存在,
只能感知自己的感觉”属于不可知论,否认了外部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与唯物主义思想
相悖,③不符合题意。④拉美特利的观点:“人是机器,思想意识是身体器官的机能”
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肉体、器官)是精神活动的基础,坚持了物质
第一性,与题干思想本质一致,④正确。
4D【解析】该国政府无视“能源价格攀升、通胀高企”的客观事实,宣称“能源价格上
涨是短期偶然现象”“民众担忧是不必要的恐慌”,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即
认为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原。①:“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形)决定意识(神),属于唯物主义,①不符合题意。②:“世
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认为“自我”(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创造者,属于主观唯心
主义,②正确。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将“道”这一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
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认为人的理性
(主观精神)决定自然界的规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正确。
5.B【解析】①④:气象部门精准预测旱情,这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
在具有同一性,①④正确。②:“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说法正确,属于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但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②不符合题意。③:思维对存在的反
映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该选项表述绝对化,③错误。
6.B【解析】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正确揭示了
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这使得它在当今时代依然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
的指导,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①正确。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1■

龙东十校联盟高二学年度月考
政治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正面初上,切勿阽出虚线方性)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沽,
一、
选择题
1[AJ[B][C][D]
6[AI[B][CJ[D]11[A][B][C]D]
I6[A][B][C][D]
21[A][B][C][D]
2[A][B][c][DI
7 [A][B][c][D]12 [A][B][c][D]
17a][BI[c][D]
22[AJ[B][C][D]
3[A][B][C]D]
8 [A][B][c][D]13 [A][B][c][D]
18 CA][B][c][D]
23[A][B][C][D]
4[AJ[B][c][D]
9[A[BI[C][D]14[AJ[B][C][D]
19 [A][B][c][D]
24[A[B][C][D]
5[AJ[B][C][D]
10[A][B][C][D]
15[AJ[B][c][D]
20[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二、
非选择题
31.(1)(11分)
1
1
ㄖ囚■
第1页共2页

31.(2)(9分)
32.(8分)
0
0
33.(12分)
ㄖ■ㄖ
第2页共2页按秘密级事项管理
科目:思想政治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
写本入姓名、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共9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姓名
准考证号
龙东十校联盟高二学年度月考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道德经》中极具辩证思维的名句,现实生活中,
这句话提醒我们看待顺境与逆境时要保持辩证眼光,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顺境中保
持警醒,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起伏。这表明
①哲学智慧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现象的主动感悟
②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提供指导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
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也”
②“水是万物的始基”
③“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④“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A.②→④→③B.②→①→④C.④→②→③D.④→③→②
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
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
所证明的。”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世界物质统一性”思想本质一致的是
①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
的产物”
②王夫之提出“气外无物,亦无虚空,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
③休谟主张“我们无法确定外部世界是否真实存在,所能感知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印象”
④拉美特利指出“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人的思想、意识不过是身体器官的机能,如
同钟表的运转依赖齿轮和发条,人的精神活动依赖于肉体的组织和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年7月,全球能源价格持实攀升,多国通胀率突破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
经济滞胀风险预警等级上调至“橙色”。某国政府却宣称“本国经济毫无滞胀压力”,
认为“能源价格上涨只是短期偶然现象”,还把民众对物价的担忧称作“不必要的恐
慌情绪”。下列选项与该国政府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想政治试题第1页(共9页)龙东十校联盟高二学年度月考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难度
1
选择题
2
哲学的作用、真正的哲学

2
选择题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
选择题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
选择题
2
哲学基本派别

5
选择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6
选择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作用

7
选择题
2
物质与意识、哲学与具体科学

8
选择题
2
意识本质、规律

9
选择题
2
意识的能动作用

10
选择题
2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1
选择题
2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规律

12
选择题
2
实践主体、联系的客观性

13
选择题
2
联系的普遍性

14
选择题
2
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价值

15
选择题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6
选择题
3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7
选择题
3
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的方法

18
选择题
2
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9
选择题
2
实践与认识

20
选择题
0
认识的反复性、真理

21
选择题
2
联系的客观性、认识的上升性

22
选择题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3
选择题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4
选择题
2
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

25
选择题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6
选择题
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27
选择题
2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8
选择题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9
选择题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30
选择题
2
人的价值

31(1)
非选择题
11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
非选择题
9
矛盾的基本属性

32
非选择题
8
探索认识的奥秘

33
非选择题
12
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