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达标测试卷(一)2025-2026学年人教版8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达标测试卷(一)2025-2026学年人教版8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8年级物上册期末综合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是常见的成人口罩,其中18是指口罩的长度,单位应为( )
A. B. C. D.
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B超”能检查身体是因为声能传递能量
B. 佩戴防噪耳塞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声纹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不同人的声音的
D. 医生检查时使用“听诊器”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3.如图,甲鼓发声音调比乙鼓高,甲、乙相比,甲鼓皮( )
甲 乙
A. 振动的频率一定较低 B. 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大
C. 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小 D. 每秒振动的次数一定较大
4.如图所示,冰壶比赛中,照相机对着大本营附近同一位置先后拍摄了两张图片,两次拍摄之间( )
先拍摄 后拍摄
A. 以冰壶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
B. 以冰壶为参照物,大本营是静止的
C. 以大本营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
D. 以大本营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
5.如图是空调的制冷剂在室外机(冷凝器)和室内机(蒸发器)之间循环的示意图,关于制冷剂在室外机(冷凝器)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需要吸热
6.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的点,经折射后白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标注了其中两种色光的光路)。当一束红光沿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其折射光线沿射出,如图乙所示。若一束紫光也沿斜射向玻璃,则该紫光的折射光线的位置在图乙中的( )
甲 乙
A. 区域① B. 区域② C. 区域③ D. 区域④
7.如图,持续拨打密闭玻璃罩内的手机,同时抽出罩内空气,听到手机铃声由大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重新放气,铃声由小变大,则( )
A. 铃声一定不是噪声
B. 抽气会影响铃声传播
C. 真空中声音传播速度为
D. 听不到铃声是因为频率在之外
8.如图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检测器A 检测器B
检测器A波形图检测器B波形图
A. 声音从监测器处传播到监测器处,频率减小
B. 声音从监测器处传播到监测器处,响度减小
C. 声音从监测器处传播到监测器处,音色改变
D. 声音从监测器处传播到监测器处,声速改变
9.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一点也不熔化 B. 全部熔化
C. 熔化一部分 D. 无法判断
10.把一个焦距为的凸透镜和蜡烛按如图所示位置放置,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 D. 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11.(1) (3分)祖国山河美如画,如图甲是小明同学在“国庆”假期期间拍摄的湖景,图乙是其简化图,若人站在岸边,点为人眼的位置,是拱桥的顶点。请画出人眼通过水面观察到的光路图。
甲 乙
(2) (3分)鱼在水下点看岸上的蜻蜓,图丙中、两点,有一点是蜻蜓,有一点是鱼在水下看到蜻蜓的像点,请在图中作出其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3) (2分)如图丁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请在图中用作图法画出烛焰点的像。

12.(3分)如图所示,(1)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秒表的示数为______。
(3)碎冰的温度为________。
13.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把薄玻璃板倾斜固定在木制桌面上,如图所示。
(1) (3分)在图中画出蜡烛在薄玻璃板后的像;
(2) (3分)小明在点看到时,从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薄玻璃板反射后刚好经过点,在图中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
(3) (2分)此时小明在点能看到,若小明眼睛相对薄玻璃板往后移动,蜡烛的像的大小____,像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以上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4.(6分)(1) 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塑料袋鼓起来了,这是由于酒精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发生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把袋子从热水中拿出来,会立刻瘪下去,因为袋内__________(选填“空气”或“酒精蒸气”)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 如图,用水浴法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碘属于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看到紫色气体,分析判定碘锤中的碘颗粒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5.(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选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
(2) 若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段的时间测量偏__(选填“长”或“短”),则计算出的段的速度偏__(选填“大”或“小”)。
(3) 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下滑到点所用时间,则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下滑到点所用时间,则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____(保留2位小数)。
(4) 如图所示,与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的是______。
A.B.C.D.
16.(6分)小明用图1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图1
(1) 图1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
(2) 在,下列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3) 小华查到两种液体的沸点,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内液体可能是____(选填“酒精”或“煤油”)。
液体佛点表(标准大气压)
酒精
煤油
(4) 实验中,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大于小明所用的时间,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9分)如图,某小汽车经过一段长为的“区间测速”路段,通过该路段两个监控分别记录该车辆到达“测速起点”和“测速终点”的时间。
(1) 该小汽车经过该路段所用时间为____;
(2) 若该路段对小汽车限速,根据图中数据求出该小汽车通过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并判断该车辆是否超速。
(3) 车速过快是发生追尾事故的一个原因,从司机发现情况到他开始刹车需要一段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若某司机的反应时间为,他驾驶车辆以速度行驶,求司机此时的反应距离。
18.(6分)晴天正午,小健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的光斑。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是 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 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1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大于,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甲 乙 丙 丁
图1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 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健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一结论 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3) 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2所示。小健用针孔相机观察旗杆顶上的红旗,如图3所示。则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红旗的形状是图4中的______。
图2 图3 图4
(4) 小健把针孔相机靠近旗杆顶上的红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红旗的像 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 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 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 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 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C 2.D 3.D 4.C 5.B 6.D 7.B 8.B 9.A 1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11.(1)

(2)

(3)

12.(均正确); 337.5;
13.(1)
(2)
(3) 不变; 不变
14.(1) 吸热; 汽化; 酒精蒸气; 液化
(2) 晶体; 升华
15.(1) 缓; 时间
(2) 短; 大
(3) 1; 1.33
(4) C
16.(1)
(2) A
(3) 煤油
(4) 可能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小华用的水的初温比小明的低
17.(1) ②
[解析]汽车通过该路段用的时间为,故选②。
(2) 汽车通过该路段平均速度为,
车速超过了,已经超速。
(3) 车的反应距离为。
18.(1) 不合理
(2) 丙; 不可靠
(3) A
(4) 变大
(5) C
第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