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湖中的倒影 B. 水中的筷子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镜中的陶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题图A. “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 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C. “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与日食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D. 小孔成像中,物体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3.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一定是入射光线 B. 一定是反射光线C. 入射角一定是 D. 反射角一定是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如图所示,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 “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 “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5.如图所示,甲、乙分别在平面镜的两侧。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甲的眼睛。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A. 甲可以直接看到光源 B. 甲可以看到光源的像C. 乙可以看到光源的像 D. 乙无法看到光源6.如图所示,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第6题图A. B. C. D.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使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B. 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C. 观察到蜡烛的像比较模糊时,打开房间里的灯,蜡烛的像就变清晰D. 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8.如图所示,分别是人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和人在水中看空中的飞机,人眼看到的虚像与真实的位置不同,下图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C. D.9.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角增大时( )A.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 B.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C. 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D. 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煮鸡蛋刚捞出时没那么烫,是由于蛋壳表面水蒸发吸热B. 彩虹与海市蜃楼都与光的折射有关C. 夜间探测仪通过紫外线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进行夜间探测D. 吹风机开热风挡吹头发更快干,主要是因为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11.(每空2分,共6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发出一束与水平液面成 夹角的光,反射角为________;光反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当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了,且反射角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每空2分,共6分)小茗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当她向镜面前进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3.(每空2分,共6分)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____而进入水中,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________。14.(3分)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15.(4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16.(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17.(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两支相同的蜡烛、支架、白纸、刻度尺、火柴等。甲 乙(1) 为了能完成实验,还应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2) 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用到的是科学研究法中的__________法。(3) 利用玻璃板和平面镜都能看到蜡烛的像,是因为光在它们表面发生____后进入人眼。(4) 白天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如果要使像更清楚,小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拉上窗帘,使实验室暗些”或“打开日光灯,使实验室更亮些”)。(5) 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左右是否是相反的,应该选用图乙中的______进行实验。18.(每空3分,共18分)小海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纸板可绕接缝转动。甲 乙 丙(1) 实验时,纸板应____立在平面镜上。(2)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镜面上点,纸板上会显示出反射光线,接着将纸板绕向后翻折,如图乙所示,在纸板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3) 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若让另一束光沿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将沿方向射出。该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的。(4) 小海测得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可知: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射角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2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C 2.B 3.D 4.B 5.B 6.C 7.D 8.D 9.A 10.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11.; 升高; 不变12.1.5; 2.6; 能13.直线传播; 折射; 漫反射14.15.16.17.(1) 玻璃板(2) 大小; 物与像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3) 反射(4) 拉上窗帘,使实验室暗些(5)18.(1) 竖直(2) 不能; 不能(3) 可逆(4) 增大; 等于第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