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练习课 笔算乘法(2)课件 人教版(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共5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练习课 笔算乘法(2)课件 人教版(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共50张PPT)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人教版(2024)
数学 三年级

2. 笔算乘法
第四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练习课 笔算乘法(2)
回顾知识,整理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0的乘法和用估算解决问题,
谁来分享一下这些知识要点?
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个规律在三位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中也有用到。
三位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都有简便计算的方法。
回顾知识,整理复习
估算能帮我们更快地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
估算方法。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第一个算式是连加,结果越加越大,且0加任何数还得原数;第二个算式是连乘,最后一个乘数是0,乘积一定是0。所以第一个算式得数大。
1.你能不计算就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1+2+3+4+5+6+7+8+9+0
1×2×3×4×5×6×7×8×9×0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8×0 8+0,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还得 原数,所以8×0<8+0。
2.在 里填上“>”“<”或“ = ”。
8×0 8+0 14×6 16×4 130×0 130-0
54+0 54-0 304×8 2400 400+9 400×9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4×6 16×4,可以精算,也可估算。4×6=24,
所以两个算式都进位2,其中14×6的十位:1×6+进位2 =8,16×4的十位:1×4+进位2=6,所以结果是14×6>16×4。
130×0 130-0,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减0还得原数,所以130×0<130-0。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54+0 54-0,0的意义表示什么都没有,+0或-0,
都是原数54。所以54+0=54-0。
304×8 2400,往小估,将304估成300,得2400,
则实际结果是大于2400。所以304×8>2400。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400+9 400×9,加法和乘法的意义不同,400+9
表示400和9合到一起;400×9表示9个400相加,远比400+9要大得多。所以400+9<400×9。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这6个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个算式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并且三位数都是 中间有0。
3.列竖式计算。
708×3 607×5 309×4
502×3 109×7 406×6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502×3的结果中十位是0,其他五个算式的十位
不是0。
乘数中间都有0,为什么得到的积的十位有时是0,
有时不是0?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这取决于个位相乘后的结果是否有进位。
当个位数相乘没有进位时,十位就是0。
当个位数相乘有进位时,十位上的0乘任何数得到0后,还需要加上个位进来的数,十位就不再是0了,是进位来的那个数。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以502×3和708×3为例。
5 0 2
3
6
0
5
1
7 0 8
3
4
2
1
2
2
×
×
0×3=0
0×3+2=2
708×3 607×5 309×4
502×3 109×7 406×6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2124
=3035
=1236
=1506
=763
=2436
108×3=
答:3个方阵共有324名学生。
每个方阵有108名学生,3个方阵共有多少名学生?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 0 8
×
3
4
2
3
324(名)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这4个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个算式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并且三位数都是 末尾有一个0。
5.列竖式计算。
640×2 450×6 380×5 460×7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640×2和460×7,积的末尾有一个0;450×6和
380×5,积的末尾有两个0。
◆计算时,都可以先将末尾的0“落下”,保证积的
个位一定是0。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这些算式乘数的末尾都只有一个0,为什么计算后,
积的末尾有时只有一个0,有时却会现两个0呢?
这是因为“0前面的数”相乘时,本身又产生了新
的0(即得到了整十数)。这个新产生的0,和原来乘数末尾“落下”的0结合在一起,就让积的末尾出现了两个0。
640×2
450×6
380×5
460×7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以640×2和450×6为例。
6 4 0
2
0
8
2
1
4 5 0
6
0
0
7
2
3
×
×
2×4=8
5×6=30,30的0
=1280
=2700
=1900
=3220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100倍,积也扩大10倍、100倍。
2800
280
28
63
6800
680
68
6300
630
6.计算下面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这道题可以怎样列式并计算呢?
490×2×2=1960(米) 或 490×(2×2)=1960(米)
答:他每天要走1960米。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7.小峰每天往返学校两次,
他每天要走多少米?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500×6=9000(米)
9000米=9千米
答:6条蚕共吐丝约9000米,合9千米。
8.一条蚕吐的丝大约长1500米,6条蚕共吐丝约多少
米?合多少千米?
这道题可以怎样列式并计算呢?
49-1=48(人),48×8≈400(人),
实际<400<417,所以8辆车不够。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估成50
9.417名师生乘车去参观博物馆。
每辆车限乘49人,8辆车够吗?
限乘人数里
包括司机。
这道题可不可以将8估成10来估算呢?
不可以。因为计算48×8时,若将8估成10,得到48×10=480。由于估算时扩大了乘数,所以实际结果<480。但无法确定这个实际结果比417大还是小,因此不能判断8辆车是否够坐。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5人乘坐的总票价1000元就够了,那每人的票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0.张阿姨陪同4位老人从甲地出发去乙地旅行,有三个
班次的列车可乘坐,票价情况如下表:
张阿姨说1000元就够了。她买的是哪个班次?为什么?
班次 1 2 3
票价 197元 208元 242元
每人的票价不能超过200元,可以正好是200元,也
可以低于200元。
解:1000÷(4+1)=200(元),每人票价应不高于200元。
答:她买的是班次1,因为只有班次1的票价低于 200元。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
×
2 0 8
×
4
2
3
8
3 5 0
×
6
0
1
2
0
3
11.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
乘数 612 9 620 260 405 504
乘数 3 123 6 6 5 5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会计算并填空吗
1836
1107
3720
1560
2025
2520
这道题你会列式解答吗
连环画:168-40=128(本)
科普类:(168+128)×2=296×2=592(本)
答:三年级同学借了592本科普类图书。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3.放暑假前,三年级同学向学校图书馆借了一些书。其中
故事类168本,连环画比故事类少40本,科普类是故事和
连环画总数的2倍。三年级同学借了多少本科普类图书?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4.小明一家四口乘火车出行。
我乘地铁和 火车,都可以买儿童票。
乘出租车去高铁站需要50元。
妹妹乘地铁和火车都不用买票。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出租车、地铁和火车是以什么方式计费的
(1)乘地铁去高铁站,成人票每张6元,儿童票每张
3元。乘地铁比乘出租车节省多少钱?
(2)乘火车,成人票每张286元,儿童票每张143元。
买火车票需要多少钱?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出租车按里程计费,在不超载的前提下,不限制
人数,也不区分成人和儿童。
地铁和火车购买的都是单人票,儿童和成人的
票价会有高低不同,而婴幼儿是免票的。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解:(1)6×2+3=12+3=15(元),50-15=35(元)
答:乘地铁比乘出租车节省35元。
(2)286×2+143=572+143=715(元)
答:买火车票需要715元。
本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5.张大爷家的稻谷用载质量500千克的三轮车能一次
运走吗?
(1)精算法:精算得出最后的质量,再和500千克
进行比较。
(2)估算:都估成60,最后的结果约等于60×8= 480(千克)。
(3)大估法:采用大估的方法,如果能找到大估后计算的结果都低于500,也能确定质量小于500千克。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4)移多补少法:将质量由多向少地进行转移,如:
62取出2转移给58,就得到了两个60,63取出3转移给57,也能得到了两个60。
小结:
方法1使用精算,能得到准确值,可以将问题解决,但计算过于麻烦。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方法2中,将所有质量都估成60千克,由于没有考虑
各袋质量与60千克之间的具体偏差,因此无法确定估算结果相对于实际总量是偏大还是偏小。
方法3需要找准所有数字进行大估的同一个近似数,如果选取最大的63,是不可行的,因为只能确定实际 结果小于63乘8的结果504,如果估成62,忽略第二袋多的1,确定实际结果小于62乘8的结果496,是可行的。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方法4“移多补少”的方法是非常巧妙的,将多的
部分和少的部分相互抵消,进而得到若干个相同的加数,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如用移多补少法来解答如下:
以60千克为基准,将多的部分补到少的部分。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总质量=(62+58)×2+(63+57)+60+(60-1)=60×8-1
=480-1=479(千克)
479千克<500千克
所以能一次运走。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6.某公司周年庆典活动设置抽奖环节,
计划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
等奖10名, 奖品总价值不超过1万
元,同等级的奖品相同。请你从右
面5种商品中选出3种,分别作为一、
二、三等奖的奖品。
首先确定三等奖:因为三等奖10名,又商品总价值
不能超过1万元,所以三等奖不能超过10000/10=1000(元)。又因为还有其他奖项,所以三等奖只能选200元 /张的购书卡;
此时剩余预算约为10000-200×10=8000(元)。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再确定二等奖:二等奖人均剩余额度约为8000/5=
1600元。
在可选商品中,满足“单价低于1600元”且价值高于三等奖的要求的只有998元/张的健身年卡了。
最后确定一等奖:最终剩余预算约为10000-200× 10-1000×5=3000(元)。1968元/台的电冰箱或2998元 /部的手机均满足要求。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结论:
选择电冰箱作为一等奖,总成本<200×10+1000×5+1968<9000元,节省成本。
或选择手机作为一等奖,总成本<200×10+1000×5+2998<10000元,方案稳妥、奖品更优。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7.把 1、2、3、4这四个数字,按要求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积最大:□□□×□ 积最小:□□□×□。
观察一下应该按什么原则安排数字的位置,积最大
让大的数字在更高的数位,第二个乘数也要尽量大。
3和4,应该如何选择位置
分别计算321×4和421×3,再比较结果。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321×4表示4个300和4个21,421×3表示3个400
和3个21。4个300和3个400结果相同,4个21大于3个21。
应该按什么原则安排数字的位置,积最小
与刚刚思路相反,让小的数字在更高的数位,第二个乘数也要尽量小。
分别计算134×2与234×1,再比较结果。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134×2表示2个100和2个34,234×1表示1个200
和1个34。2个100和1个200结果相同,1个34小于2个34。
因此321×4积最大,234×1积最小。
巩固练习,培养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1.在计算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它们
的算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请举一个生活中需要估算的例子,并说明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估算。
作业设计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