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上)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基础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九(上)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基础卷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九(上)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2023九上·金牛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菱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2.(2025九上·邛崃期末)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4九上·武侯期中)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与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当时,它是菱形;②时,它是菱形;③当时,它是矩形;④当时,它是正方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2025九上·南山开学考)如图,在一个对边平行的纸条上有两点A,B及线段AB的中点O,以下操作和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过点O作任意直线(除直线AB)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
B.过点O作AB的垂线l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菱形ACBD
C.分别过点A,B作对边的垂线,交对边于点C,D,得到矩形ACBD
D.在点A,B所在边的对边分别取C,D两点,使得AC=BD,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
5.(2024九上·株洲开学考)如图,直线,矩形的顶点A在直线b上,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6.(2023九上·苏家屯月考)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则的长为(  )
A.3 B.4 C.5 D.6
7.(2024九上·武侯期中)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6,AC=8,直线OE⊥AB交CD于点F,则EF的长为(  )
A.4.8 B. C.5 D.6
8.(2024九上·青岛月考)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延长到点E,使,连结交于点F,则等于(  )度.
A.112.5 B.125 C.135 D.150
9.(2023九上·金水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E,F分别为边的中点,连接,点G,H分别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  )
A. B.1 C. D.2
10.(2025九上·义乌开学考)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已知 ,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O,点 E 为射线 O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B 重合),点 M 为线段 ED 的中点. 现将线段 OM 绕点 M 顺时针旋转 得到线段 MF,连结 AE, EF, AF, OF. 在点 E 的运动过程中,当 时,则线段 BE 的长为(  )
A. B.
C. 或 D. 或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2024九上·南城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以为边作矩形,若将矩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则点的坐标为   .
12.(2025九上·兰州期中)如图,在菱形中,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且在内,,,则菱形两对边的距离   .
13.(2024九上·顺德期中)如图,点在正方形内部,且是等边三角形,连接、,则   .
14.(2024九上·城阳月考)如图,菱形中,,面积为60,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交边于点E,连接,则   .
15.(2025九上·清新期末)如图,矩形中,点E在边上,将矩形沿直线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的点F处.若,,则的长是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5分)
16.(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与AB交于点F.
(1)在不添加新的点和线的前提下,增加一个条件: ▲ ,使得四边形AOBE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面积.
17.(2024九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AE=CF,连接EF,BF,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且BE=BF,∠BEF=2∠BAC.
(1)求证:OE=OF;
(2)若BC=2,求AB的长.
18.(2024九上·金堂期中)如图,在中,,E为CA延长线上一点,D为AB上一点,F为外一点且连接DF,BF.
(1)当的度数是多少时,四边形ADFE为菱形,请说明理由:
(2)当AB= 时,四边形ACBF为正方形(请直接写出)
19.(2024九上·南海期中)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E⊥AC于E,CF⊥BD于F,请你判断BE与C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20.(2024九上·金堂期中)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 如:线段AB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1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ABCD,点C、D在格点上,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5;
(2)在图2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菱形ABEF(不是正方形),点E、F在格点上,则菱形ABEF的对角线AE=________,BF=________;
(3)在图3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矩形ABMN(不是正方形),点M、N在格点上,则矩形ABMN的长宽比=______.
21.(2024九上·新丰期中)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的边上一点,,,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
(1)旋转中心是___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_度;
(2)请你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2024九上·涪城开学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在x轴上,且点B的坐标是,直线经过点A,且分别与x轴、y轴交于D、C两点,以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
(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
(2)求直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3.(2024九上·翁源期中)【阅读理解】
半角模型是指有公共顶点,锐角等于较大角的一半,且组成这个较大角的两边相等.通过旋转或截长补短,将角的倍分关系转化为角的相等关系,并进一步构成全等三角形,用以解决线段关系、角度、面积等问题,
【初步探究】
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分别在边上,连接.若,将绕点顺时针旋转,点与点重合,得到.易证:.
(1)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①_______°;
②线段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
【迁移探究】
(2)如图2,在正方形中,若点在射线上,点在射线上,,猜想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探索】
(3)如图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连接分别交于点,若点恰好为线段的三等分点,且,求线段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菱形的四个内角不一定都是直角,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对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B,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时,对边相等,无法证明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①结论错误;
当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结论正确;
当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结论正确;
当时,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结论错误,
结论中正确的是②③,共2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一个内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据此逐一判断得出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过点O作任意直线(除直线AB)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点O作AB的垂线l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菱形ACBD,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别过点A,B作对边的垂线,交对边于点C,D,得到矩形ACBD,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点A,B所在边的对边分别取C,D两点,使得AC=BD,不一定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矩形,∴,
过点作,
∵,∴,∴,
∴,
∵,∴;
故选:C.
【分析】过点作,得到,推出,进行求解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是矩形,
∴,,
又∵,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BD=6,AC=8,
∴OB=BD=3,OA=AC=4,AC⊥BD,
∴AB=,
∵S菱形ABCD=AC BD=AB EF,
即×6×8=5EF,
∴EF=4.8.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得出OB=BD=3,OA=AC=4,AC⊥B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B,最后根据等面积法建立方程可求出EF的长.
8.【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故选:A.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G,延长AG交CD于M,连接F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BC=AD=4,ABCD,∠C=90°,
∴∠AEG=∠GDM,∠EAG=∠DMG,
∵G为DE的中点,
∴GE=GD,
∴△AEG≌△MDG(AAS),
∴AG=MG,AE=DM=AB=CD,
∴CM=CD=2,
∵点H为AF的中点,
∴GH=FM,
∵F为BC的中点,
∴CF=BC=2,
∴FM=,
∴GH=FM=,
故选:C.
【分析】连接AG,延长AG交CD于M,连接FM,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AB=CD=BC=AD=4,ABCD,∠C=90°,则∠AEG=∠GDM,∠EAG=∠DMG,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EG≌△MDG(AAS),则AG=MG,AE=DM=AB=CD,再根据线段中点可得CF=BC=2,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①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 当AE=2OF时, 如图,
设OM=MF =a, 则
∵OD=OB=6, M为线段ED的中点,
∴DM=EM=6-a,
∴OE = EM-OM =6-2a,
∵AC⊥BD,
(负数不合题意,舍去),
②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当AE=2OF时,如图,
设OM=MF=a,则
M为线段ED的中点,
(负数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线段BE的长为 或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①当点E在线段OB上时,设OM=MF=a,则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答即可;②当点E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设OM=MF=a,则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11.【答案】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
∵四边形是矩形,
∴,
∵将矩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
∴,,
∴轴,
∴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先由矩形的性质可得,根据旋转得到,,然后得到点B'的坐标解题.
12.【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菱形,
∴,,
∴,
∵菱形两对边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性质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再根据菱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13.【答案】3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点在正方形内部,且是等边三角形,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AB,,再根据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E=AB,,然后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可求出,最后再根据,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14.【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为菱形,
∴,,
∵菱形的面积为60,
∴,
∴,
∴,
∵,
∴,
∴(负值舍去),
∴,
∴,
∴,(舍去),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面积得,,,然后结合完全平方公式求出,从而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度,进而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
1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四边形为矩形,
∴,,,
∴根据勾股定理得:,
设,则,
根据勾股定理得:,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折叠得到,,然后利用矩形的性质,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题即可.
16.【答案】(1)解:添加AC⊥BD,理由如下:
∵BE∥AC,AE∥BD
∴四边形AOBE是平行四边形
∵AC⊥DB
∴∠AOB=90°
∴四边形AOBE是矩形
(2)解:由(1)可知,四边形AOBE是矩形
∴AB=OE=1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BD=12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矩形性质可得AB=OE=1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17.【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
∴∠BAC=∠FCO.
在△AOE和△COF中,

∴△AOE≌△COF(AAS),
∴OE=OF
(2)解:如图,连接OB.
∵BE=BF,OE=OF,
∴BO⊥EF,
在Rt△BEO中,∠BEF+∠ABO=90°.
∵△AOE≌△COF,
∴OA=O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OA=OB=OC,
∴∠BAC=∠ABO.
∵∠BEF=2∠BAC,即2∠BAC+∠BAC=90°,
∴∠BAC=30°.
∵BC=,
∴AC=2BC=,
∴AB===6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边平行可得AB∥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BAC=∠FCO,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COF全等,即可证明OE=OF;
(2)连接O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O⊥EF,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OA=OB,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BAC=∠ABO;在Rt△BEO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已知即可得到∠BAC=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接下来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
18.【答案】解:(1)当∠CAB=60°时,四边形ADFE为菱形,
理由如下:
∵AE=AF=AD
∴∠AEF=∠AFE,
∵EF∥AB
∴∠AFE=∠DAF,∠AEF=∠CAB=60°,
又∵AE=AF,
∴∠AFE=∠AEF=60°,
∴∠FAD=∠AFE=60°,
又∵,
∴△AEF,△AFD都是等边三角形,
∴AE=AF=AD=EF=FD,
∴四边形ADFE为菱形;
(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2)∵若四边形ACBF为正方形,
∴AC=BC=1,∠ACB=90°
∴AB=
∴当AB=时,四边形ACBF为正方形
故答案为:.
【分析】(1)当∠CAB=60°时,四边形ADFE为菱形;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AFE=∠DAF,∠AEF=∠CAB=60°,结合已知条件可推出△AEF,△AFD都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E=AF=AD=EF=FD,再利用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明.
(2)由正方形的邻边相等且内角均为90°,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19.【答案】解:BE=CF.理由如下:
在矩形ABCD中,OB=OC,
∵BE⊥AC于E,CF⊥BD于F,
∴∠BEO=∠CFO=90°,
在△OBE和△OCF中,
∴△OBE≌△OCF(AAS),
∴BE=CF.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OB=OC,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OBE和△O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由此解答即可.
20.【答案】解:(1)如图1中,平行四边形即为所求;
(2)如图2中,
菱形即为所求.

(3)如图3中,
矩形ABMN即为所求.
2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2),,
故答案为:,;
(3)∵
∴;
故答案为:2.
【分析】(1)如图1中,利用格点的特点画出宽为5,高为3的平行四边形即可.
(2)利用格点的特点,如图2中,画出菱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BF的长.
(3)先画出符合题意的矩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AN、AB的长,然后求出AN与AB的比值即可.
21.【答案】(1)点;
(2)解: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正方形中有:,
∴即
根据旋转得性质得:,
,,
∴即,
又∵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
∴旋转后A与A重合,B与D重合,E与F重合,
∴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为.
∴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为.
故答案为:点;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答案.
(2)根据旋转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即可得出答案.
(1)解:从图形和已知可知: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的度数等于的度数,即,
故答案为:点,
(2)解: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是:四边形是正方形,

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答案】(1)过点A作于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在x轴上,点B的坐标是,
∴,
∴点A的坐标为,
∵直线经过点A,
∴,
解得;
(2)直线与x轴交于D,
∴取y=0,则,解得x=3.
∴点D的坐标为(3,0),
∴,
∵点A的坐标为,
∴点M的坐标为(1,0),
∴OM=1.
∴,
作轴于N,
∵,
∴,
∴,
在和中
∴,
∴,
∴,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作于M,求出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k;
(2)先求出点D的坐标,可得OD的长,再求出点M的坐标,可得MO,再利用MD=OD-OM求得MD的长,再利用AAS证明,从而可求得DN,EN,再利用ON=OD+DN求出ON,从而可得点E的坐标,再根据EF//AD,设出直线EF的解析式,将点E的坐标代入求出解析式.
(1)解:作于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在x轴上,且点B的坐标是,
∴,
∴,
∵直线经过点A,
∴,
解得;
(2)∵直线经过点A,且分别与x轴、y轴交于D、C两点,
∴,
∴,
∴,
作轴于N,
∵,
∴,
∴,
在和中
∴,
∴,
∴,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23.【答案】(1)①45;②;
解:.
证明如下:如图2,在上截取,连接,
在和中,,


,即,


在和中,,



∴。
(3)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四边形是正方形,
,,

由旋转可得,,



又,


设,则,
在中,,

解得,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
∴,,
将绕点顺时针旋转,点与点重合,得到.
则,,,,
∴G、B、E共线,

∴,
在和中,




∴,
故答案为:①45 ;②。
【分析】(1)如图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性质得,,,,进而可求出G、B、E共线,,易证,从而得到,最后再进行等量替换即可求解。
(2)如图2,在上截取,连接,易证,从而得到,从而得到,易证,从而得到,最后再进行等量替换即可证明。
(3)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根据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可得, ,根据勾股定理:,代入数据, 求出的值,据此可求出BM和DM的值,由旋转性质,易得,进而可得,易证,进而可得,设,则, 在中,利用勾股定理:,代入数据,即可求出x的值,从而可得MN的值。
1 / 1北师大版数学九(上)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2023九上·金牛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菱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菱形的四个内角不一定都是直角,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故C选项符合题意;
D、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对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2025九上·邛崃期末)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B,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3.(2024九上·武侯期中)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与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当时,它是菱形;②时,它是菱形;③当时,它是矩形;④当时,它是正方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时,对边相等,无法证明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①结论错误;
当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结论正确;
当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结论正确;
当时,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结论错误,
结论中正确的是②③,共2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一个内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据此逐一判断得出答案.
4.(2025九上·南山开学考)如图,在一个对边平行的纸条上有两点A,B及线段AB的中点O,以下操作和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过点O作任意直线(除直线AB)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
B.过点O作AB的垂线l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菱形ACBD
C.分别过点A,B作对边的垂线,交对边于点C,D,得到矩形ACBD
D.在点A,B所在边的对边分别取C,D两点,使得AC=BD,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过点O作任意直线(除直线AB)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点O作AB的垂线l交纸条两边于点C,D,得到菱形ACBD,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别过点A,B作对边的垂线,交对边于点C,D,得到矩形ACBD,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点A,B所在边的对边分别取C,D两点,使得AC=BD,不一定得到平行四边形ACB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答案.
5.(2024九上·株洲开学考)如图,直线,矩形的顶点A在直线b上,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矩形,∴,
过点作,
∵,∴,∴,
∴,
∵,∴;
故选:C.
【分析】过点作,得到,推出,进行求解即可.
6.(2023九上·苏家屯月考)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则的长为(  )
A.3 B.4 C.5 D.6
【答案】D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是矩形,
∴,,
又∵,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7.(2024九上·武侯期中)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6,AC=8,直线OE⊥AB交CD于点F,则EF的长为(  )
A.4.8 B. C.5 D.6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BD=6,AC=8,
∴OB=BD=3,OA=AC=4,AC⊥BD,
∴AB=,
∵S菱形ABCD=AC BD=AB EF,
即×6×8=5EF,
∴EF=4.8.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得出OB=BD=3,OA=AC=4,AC⊥B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B,最后根据等面积法建立方程可求出EF的长.
8.(2024九上·青岛月考)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延长到点E,使,连结交于点F,则等于(  )度.
A.112.5 B.125 C.135 D.150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故选:A.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9.(2023九上·金水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E,F分别为边的中点,连接,点G,H分别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  )
A. B.1 C. D.2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G,延长AG交CD于M,连接F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BC=AD=4,ABCD,∠C=90°,
∴∠AEG=∠GDM,∠EAG=∠DMG,
∵G为DE的中点,
∴GE=GD,
∴△AEG≌△MDG(AAS),
∴AG=MG,AE=DM=AB=CD,
∴CM=CD=2,
∵点H为AF的中点,
∴GH=FM,
∵F为BC的中点,
∴CF=BC=2,
∴FM=,
∴GH=FM=,
故选:C.
【分析】连接AG,延长AG交CD于M,连接FM,根据正方形性质可得AB=CD=BC=AD=4,ABCD,∠C=90°,则∠AEG=∠GDM,∠EAG=∠DMG,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EG≌△MDG(AAS),则AG=MG,AE=DM=AB=CD,再根据线段中点可得CF=BC=2,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0.(2025九上·义乌开学考)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已知 ,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O,点 E 为射线 O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B 重合),点 M 为线段 ED 的中点. 现将线段 OM 绕点 M 顺时针旋转 得到线段 MF,连结 AE, EF, AF, OF. 在点 E 的运动过程中,当 时,则线段 BE 的长为(  )
A. B.
C. 或 D. 或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①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 当AE=2OF时, 如图,
设OM=MF =a, 则
∵OD=OB=6, M为线段ED的中点,
∴DM=EM=6-a,
∴OE = EM-OM =6-2a,
∵AC⊥BD,
(负数不合题意,舍去),
②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当AE=2OF时,如图,
设OM=MF=a,则
M为线段ED的中点,
(负数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线段BE的长为 或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①当点E在线段OB上时,设OM=MF=a,则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答即可;②当点E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设OM=MF=a,则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2024九上·南城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以为边作矩形,若将矩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则点的坐标为   .
【答案】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
∵四边形是矩形,
∴,
∵将矩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
∴,,
∴轴,
∴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先由矩形的性质可得,根据旋转得到,,然后得到点B'的坐标解题.
12.(2025九上·兰州期中)如图,在菱形中,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且在内,,,则菱形两对边的距离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菱形,
∴,,
∴,
∵菱形两对边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性质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再根据菱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13.(2024九上·顺德期中)如图,点在正方形内部,且是等边三角形,连接、,则   .
【答案】3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点在正方形内部,且是等边三角形,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AB,,再根据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E=AB,,然后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可求出,最后再根据,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14.(2024九上·城阳月考)如图,菱形中,,面积为60,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交边于点E,连接,则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为菱形,
∴,,
∵菱形的面积为60,
∴,
∴,
∴,
∵,
∴,
∴(负值舍去),
∴,
∴,
∴,(舍去),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面积得,,,然后结合完全平方公式求出,从而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度,进而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
15.(2025九上·清新期末)如图,矩形中,点E在边上,将矩形沿直线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的点F处.若,,则的长是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四边形为矩形,
∴,,,
∴根据勾股定理得:,
设,则,
根据勾股定理得:,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折叠得到,,然后利用矩形的性质,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题即可.
三、解答题(共8题,共75分)
16.(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E与AB交于点F.
(1)在不添加新的点和线的前提下,增加一个条件: ▲ ,使得四边形AOBE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解:添加AC⊥BD,理由如下:
∵BE∥AC,AE∥BD
∴四边形AOBE是平行四边形
∵AC⊥DB
∴∠AOB=90°
∴四边形AOBE是矩形
(2)解:由(1)可知,四边形AOBE是矩形
∴AB=OE=10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BD=12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矩形性质可得AB=OE=1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17.(2024九上·长沙开学考)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AE=CF,连接EF,BF,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且BE=BF,∠BEF=2∠BAC.
(1)求证:OE=OF;
(2)若BC=2,求AB的长.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
∴∠BAC=∠FCO.
在△AOE和△COF中,

∴△AOE≌△COF(AAS),
∴OE=OF
(2)解:如图,连接OB.
∵BE=BF,OE=OF,
∴BO⊥EF,
在Rt△BEO中,∠BEF+∠ABO=90°.
∵△AOE≌△COF,
∴OA=O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OA=OB=OC,
∴∠BAC=∠ABO.
∵∠BEF=2∠BAC,即2∠BAC+∠BAC=90°,
∴∠BAC=30°.
∵BC=,
∴AC=2BC=,
∴AB===6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对边平行可得AB∥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BAC=∠FCO,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COF全等,即可证明OE=OF;
(2)连接O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O⊥EF,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OA=OB,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BAC=∠ABO;在Rt△BEO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已知即可得到∠BAC=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接下来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
18.(2024九上·金堂期中)如图,在中,,E为CA延长线上一点,D为AB上一点,F为外一点且连接DF,BF.
(1)当的度数是多少时,四边形ADFE为菱形,请说明理由:
(2)当AB= 时,四边形ACBF为正方形(请直接写出)
【答案】解:(1)当∠CAB=60°时,四边形ADFE为菱形,
理由如下:
∵AE=AF=AD
∴∠AEF=∠AFE,
∵EF∥AB
∴∠AFE=∠DAF,∠AEF=∠CAB=60°,
又∵AE=AF,
∴∠AFE=∠AEF=60°,
∴∠FAD=∠AFE=60°,
又∵,
∴△AEF,△AFD都是等边三角形,
∴AE=AF=AD=EF=FD,
∴四边形ADFE为菱形;
(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2)∵若四边形ACBF为正方形,
∴AC=BC=1,∠ACB=90°
∴AB=
∴当AB=时,四边形ACBF为正方形
故答案为:.
【分析】(1)当∠CAB=60°时,四边形ADFE为菱形;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AFE=∠DAF,∠AEF=∠CAB=60°,结合已知条件可推出△AEF,△AFD都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E=AF=AD=EF=FD,再利用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明.
(2)由正方形的邻边相等且内角均为90°,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19.(2024九上·南海期中)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E⊥AC于E,CF⊥BD于F,请你判断BE与C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解:BE=CF.理由如下:
在矩形ABCD中,OB=OC,
∵BE⊥AC于E,CF⊥BD于F,
∴∠BEO=∠CFO=90°,
在△OBE和△OCF中,
∴△OBE≌△OCF(AAS),
∴BE=CF.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OB=OC,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OBE和△O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由此解答即可.
20.(2024九上·金堂期中)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 如:线段AB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1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ABCD,点C、D在格点上,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5;
(2)在图2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菱形ABEF(不是正方形),点E、F在格点上,则菱形ABEF的对角线AE=________,BF=________;
(3)在图3中画一个以AB为边的矩形ABMN(不是正方形),点M、N在格点上,则矩形ABMN的长宽比=______.
【答案】解:(1)如图1中,平行四边形即为所求;
(2)如图2中,
菱形即为所求.

(3)如图3中,
矩形ABMN即为所求.
2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2),,
故答案为:,;
(3)∵
∴;
故答案为:2.
【分析】(1)如图1中,利用格点的特点画出宽为5,高为3的平行四边形即可.
(2)利用格点的特点,如图2中,画出菱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BF的长.
(3)先画出符合题意的矩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AN、AB的长,然后求出AN与AB的比值即可.
21.(2024九上·新丰期中)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的边上一点,,,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
(1)旋转中心是___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_度;
(2)请你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点;
(2)解: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正方形中有:,
∴即
根据旋转得性质得:,
,,
∴即,
又∵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
∴旋转后A与A重合,B与D重合,E与F重合,
∴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为.
∴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为.
故答案为:点;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答案.
(2)根据旋转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即可得出答案.
(1)解:从图形和已知可知: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的度数等于的度数,即,
故答案为:点,
(2)解: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是:四边形是正方形,

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2024九上·涪城开学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在x轴上,且点B的坐标是,直线经过点A,且分别与x轴、y轴交于D、C两点,以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
(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
(2)求直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过点A作于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在x轴上,点B的坐标是,
∴,
∴点A的坐标为,
∵直线经过点A,
∴,
解得;
(2)直线与x轴交于D,
∴取y=0,则,解得x=3.
∴点D的坐标为(3,0),
∴,
∵点A的坐标为,
∴点M的坐标为(1,0),
∴OM=1.
∴,
作轴于N,
∵,
∴,
∴,
在和中
∴,
∴,
∴,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作于M,求出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k;
(2)先求出点D的坐标,可得OD的长,再求出点M的坐标,可得MO,再利用MD=OD-OM求得MD的长,再利用AAS证明,从而可求得DN,EN,再利用ON=OD+DN求出ON,从而可得点E的坐标,再根据EF//AD,设出直线EF的解析式,将点E的坐标代入求出解析式.
(1)解:作于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在x轴上,且点B的坐标是,
∴,
∴,
∵直线经过点A,
∴,
解得;
(2)∵直线经过点A,且分别与x轴、y轴交于D、C两点,
∴,
∴,
∴,
作轴于N,
∵,
∴,
∴,
在和中
∴,
∴,
∴,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23.(2024九上·翁源期中)【阅读理解】
半角模型是指有公共顶点,锐角等于较大角的一半,且组成这个较大角的两边相等.通过旋转或截长补短,将角的倍分关系转化为角的相等关系,并进一步构成全等三角形,用以解决线段关系、角度、面积等问题,
【初步探究】
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分别在边上,连接.若,将绕点顺时针旋转,点与点重合,得到.易证:.
(1)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①_______°;
②线段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
【迁移探究】
(2)如图2,在正方形中,若点在射线上,点在射线上,,猜想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探索】
(3)如图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连接分别交于点,若点恰好为线段的三等分点,且,求线段的长.
【答案】(1)①45;②;
解:.
证明如下:如图2,在上截取,连接,
在和中,,


,即,


在和中,,



∴。
(3)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四边形是正方形,
,,

由旋转可得,,



又,


设,则,
在中,,

解得,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
∴,,
将绕点顺时针旋转,点与点重合,得到.
则,,,,
∴G、B、E共线,

∴,
在和中,




∴,
故答案为:①45 ;②。
【分析】(1)如图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性质得,,,,进而可求出G、B、E共线,,易证,从而得到,最后再进行等量替换即可求解。
(2)如图2,在上截取,连接,易证,从而得到,从而得到,易证,从而得到,最后再进行等量替换即可证明。
(3)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根据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可得, ,根据勾股定理:,代入数据, 求出的值,据此可求出BM和DM的值,由旋转性质,易得,进而可得,易证,进而可得,设,则, 在中,利用勾股定理:,代入数据,即可求出x的值,从而可得MN的值。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