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单选题
1.为测量单个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2.物理老师的身高最接近(  )
A.170mm B.170cm C.170m D.170km
3.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30cm的是(  )
A.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 B.课桌的高度
C.一个笔记本的厚度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
4.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D.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
5.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则物理课本的测量值应取(  )
A.2.455cm B.2.46cm C.2.496cm D.2.50cm
6.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
B.错误数据是 4.95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物体的长度应取 4.8225cm
7.测得方凳的高度为49.25cm,可以判断所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mm B.1cm C.1dm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小军完成学习任务后,将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请你结合物理课本的宽度,估算桌面AB边的长度约为(  )
A.10cm B.30cm C.60cm D.100cm
9.用一把刻度均匀但不标准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75m,用标准尺量得米尺的长度为1.020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  )
A.0.995m B.1.000m C.0.975m D.0.985m
10.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子长为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在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28nm=   m;
(2)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   ;
(3)升旗仪式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为46   。
12.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   (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1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一千古名句。《说文》中记载:“仞,伸臂一寻八尺也”,即“一仞”相当于成年人双臂伸平时双手之间的距离,“一仞”大约为170   (选填“m”“dm”“cm”或“mm”)。
14.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   s。
15.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   。进行测量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其次,还要选择合适的    。
16.如图所示,在铅笔杆上密绕30匝金属丝,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   毫米。
三、综合题
17.我国是桥梁建设的大国,桥梁建设时需要考虑钢梁的“下垂量”。如图甲所示钢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h叫下垂量。小明通过分析桥梁结构做出如下两个假设猜想:①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钢梁所受到的压力F有关;②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有关,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首先想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两个支撑柱间距s的关系”请你为他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如图乙是小亮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钢梁所受的压力F的关系”时画出的下垂量h与所受压力F关系的图线,根据图像可得结论:   。
(3)观察发现,我国许多短式桥梁在设计时会设计成拱式桥,使其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请你就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猜想,桥梁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   是否有关。
四、简答题
18.有一张中国地图,你能大致测出我国海岸线的实际长度吗 试试看。 (简要叙述方法与器材)
五、作图题
19.小明练习使用刻度尺时测出一小块长方形木条的长度为2.00cm,请在图中补画完整。
六、实验探究题
20.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五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1)请把测量圆的直径的图示画完整。   
(2)表中测量数据中有两个是错误的,
测量次数 1 1 3 4 5
测量值(cm) 1.35 1.34 1.3 1.11 1.34
错误数据1是   cm,理由是    ;
错误数据2是   cm,理由是    。
(3)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   cm。
七、科普阅读题
21.请阅读《放电深度对电动车电池寿命的影响》并回答。
放电深度对电动车电池寿命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利用的普及,电动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这离不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电池的使用是有寿命的,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容量会不断衰减,而电池寿命的结束并非指的是电池的容量衰减至0%或者不能用,而指的是电池总容量衰减到设计容量的80%或者以下。
电池寿命可以用“循环寿命”来衡量,是指电池寿命结束前进行的100%全循环放电次数,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如电池温度、充放电电流等。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放电深度也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例如一辆电动车将电池电量从70%用到30%,则这次的放电深度为40%;再次使用前将电池充电到90%后,又用到30%,这次的放电深度就为60%,则这两次总共完成了1次100%全循环放电。
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放电深度,对电动车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研究,得到了电动车电池100%全循环放电次数与放电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像我们不难看出合理规划充、放电策略,可以有效延长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寿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循环寿命指:   ;
(2)请列出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一个因素:   ;
(3)小东家电动车每天使用前都充电到电量为95%,行驶一天后电池电量为55%。每周需开车5天,则电动车的电池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   次100%全循环放电;
(4)根据文章所述,下列哪种使用策略最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______。
A.电池用电一点就及时充电
B.电池用掉40%的电量充电
C.电池用掉60%的电量充电
D.电池用掉80%以上的电量再充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B
6.D
7.A
8.C
9.A
10.A
11.;cm;s
12.0.1cm;3.25;3.3;A
13.cm
14.B;3.15;228.7
15.可靠的定量比较;单位;测量工具或仪器
16.1.0
17.
实验次数 压力F/N 间距s/cm 下垂量h/cm
1      
2      
3      
;当两个支撑柱间距离等相同时,下垂量与钢梁所受的压力成正比;桥梁的形状(或桥梁的长度)
18.用一根无弹性的细线按照地图上海岸线的形状绕一次,标记好起点和终点,将细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量起点和终点间的距离,再利用比例尺进行换算。
19.
20.(1)
(2)1.3;缺少估读值;1.11;与其它数据差距较大
(3)1.34
21.(1)电池寿命结束前进行100%全循环放电的次数
(2)电池温度
(3)2
(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