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单选题
1.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的振幅相同时,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也相同
B.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Hz之间
C.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戴耳塞可以有效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马戏团的驯狗员使用超声波犬笛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该犬笛的发声频率是(  )
A.20赫兹-85赫兹 B.20赫兹-200000赫兹
C.20000赫兹-50000赫兹 D.1800赫兹-20000赫兹
4.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外科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的时候,我们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B.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C.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生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眼睛在耳朵的前面
6.如图所示,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用另一部手机一直对它呼叫,我们可以听到钟罩内手机发出的铃声。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这时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说明振动变轻微了
C.抽气过程中铃声传播速度逐渐变小了
D.该实验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
B.人耳不能听见次声波,所以次声波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C.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轻声细语”是指降低声音的音调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继续传播
9.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
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
10.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发声体振动快 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 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
二、填空题
11.音乐会上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   ,琴声通过   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耳朵。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演员在演奏前要拧紧或放松琴弦,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12.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   传过来的。
13.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填序号)
14.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   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   ;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   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15.在一个长 1020m 注满水的铸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声音同第二次声音间隔 0.48s,第二次声音与第三次声音间隔2.32s,已知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则声音通过空气从管子的一端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s,声音通过水从管子的一端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s,声音通过铸铁从管子的一端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s, 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为m/s。
16.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当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测速仪根据两次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时间差计算出汽车的速度。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8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离测速仪的距离是   m,该被测车速度是   m/s。
三、科普阅读题
1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如果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m;
(3)计算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在丙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   (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
四、简答题
18.噪音污染是四大污染之一,噪声对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为了减弱噪声,人们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安装了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1)这种措施属于在什么途径控制噪声?
(2)请再说出一种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五、作图题
19.(1)如图甲所示的是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小轿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的图像。
(2)如图所示,在某课外活动中,小明从左至右用同样的力吹3个瓶子,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线画出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
(3)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其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六、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
(3)该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4)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七、综合题
2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如图所示),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备。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频率大多在10000Hz到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高指向性。频率就是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如1秒振动50次,则频率为50Hz。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蝴蝶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600次,其振动频率是   Hz,这是   (选填“超”或“次”)声波。
(2)声呐能够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是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   。
(3)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_。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4)如果潜艇听到另一艘潜艇传回来的回声频率越来越高,说明它距离我方越来越   (选填“近”或“远”)。
(5)月球上是真空环境,   (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B
6.A
7.C
8.A
9.B
10.C
11.振动;空气;音色;音调
12.振动;空气
13.①②;③④
14.振动;音调;传播过程中
15.3,0.68,0.2,5100
16.102;20
17.不能;反射能力强;68;51;60;
18.(1)在声源处减弱;(2)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墙
19.(1)解:
(2)解:
(3)解:
20.(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音叉的振动
(3)转换法
(4)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1.(1)10;次
(2)信息
(3)A
(4)近
(5)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