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声的应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声的应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4声的应用
一、单选题
1.今年春节期间的朋友圈被“加特林烟花”刷屏,如图是某同学放烟花时的场景, 旁边的小孩开心的哈哈大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的笑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小孩的笑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周围人员耳朵的
C.“哈哈大笑”中的“大”是指音调高
D.春节期间人们听到“劈里啪啦”的声音就知道外面有人在放鞭炮,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2.万众期待的歼-35A战机,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正式向公众亮相。飞行表演中,歼-35A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空中编织出一幅幅令人屏息的图案,引得现场观众欢呼不断。歼-35A战机发出的轰鸣声(  )
A.震耳欲聋,说明其响度大 B.不能传递能量
C.不需要介质就能够传入人耳 D.能传播很远,说明是超声波
3.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慢,音调就越高
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近日台湾发生了严重的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传声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6.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B.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C.常温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D.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乙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二、填空题
9.欣欣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奶奶为了不打扰到她,将电视机的音量调低了,这是从   降低噪音;妈妈告诉欣欣明天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0.如图所示是彬彬家的智能音箱,当音箱连接无线网络wifi后,彬彬可以用语音遥控音箱,进而控制智能设备或播放音乐。用语音遥控音箱,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在播放音乐时,彬彬调小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纯电动空调公交车”的投入运营,标志着公交出行步入了绿色环保新时代。
(1)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
(2)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让乘客知道到站信息,说明声能传递   ;
(3)如图所示,小丽看到路边有一个噪声监测仪,此仪器上显示的数字反映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开车时禁止打电话、发微信等行为。若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2s,则在这段时间内公交车相当于在“盲开”状态下行驶   m的距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2.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病人能分辨出自己的主治医师的声音,是因为每个医生声音的   不同;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
13.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根据材料的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自然也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 也就可以绘出指纹的三维图象。
(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 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
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机
C.医生用 B 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2)频率高于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6s后收到回声信号, 海底深度为   ,手机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 五个位置,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ms、0.36ms 、0.30ms、0.36ms、0.26ms。根据回声信号的时间, 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下图中的   (1ms=0.001s)
A. B.
C. D.
三、综合题
14.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声音传入话筒中,能变为电信号,可以用示波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声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先后在话筒前敲响两个音叉,示波器显示出波形,可判断甲音叉发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更   (选填“高”或“低”)。
示波器还能探测出超声波的信号,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Hz。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播   。
四、简答题
15.一艘探险船正准备出海航行,科学家们都在紧张地检查所需物品,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贴于脸颊,感受到了剧烈的振动,于是他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提醒:“海上风暴即将来临”。请你试着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
五、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和小华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所示,小明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所示,小华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1/4、1/2、3/4伸出桌外,每次都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通过观察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越   ,频率越大,音调越   ;
(3)如图所示,用木棍敲击瓶子,其发声的音调从左至右逐渐变   ;(高/低)
(4)拓展: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六、科普阅读题
17.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_____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_________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近,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使人丧生。
(1)请你在短文A、B中的两处横线上填补恰当的文字A   ;B   ;
(2)根据短文A中人类对蝙蝠的研究结果,人们发明了声呐,这利用的是声可以   ;
(3)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4)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声波具有   。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C
6.C
7.D
8.C
9.声源处;信息
10.信息;响度
11.运动;信息;响度;20
12.信息;音色;响度
13.(1)C
(2)20000;4500m;A
14.振动;能;音调;低;不能;20000;能量
15.风暴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能传递能量,次声波会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将气球贴在脸颊,若能感受到振动,说明风暴即将来临。
16.(1)被弹开;振动
(2)快;高
(3)高
(4)信息
17.(1)超声;音调
(2)信息
(3)次声波
(4)20Hz;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