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课堂检测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课堂检测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嫩(nèn)绿 缤( bīn )纷 粗 guǎng( 犷) zhù( 贮)蓄
(2)装 改 成 妆
(3)C
(4)名 词 这里的每一道风景(都)牵动着我的心。
2.秋风萧瑟
古道西风瘦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星汉灿烂 行者常至
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D 4.D 5.D 6.B
7.鸟儿在人家的屋檐上欢快地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彩竟然从
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8.诗人把山峰环绕、竹木茂盛、云彩从窗里飘出来等富有特
色的山中景物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幽美宁静的氛围,传神地
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9.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10.(1)急 (2)乘,趁 (3) 正 (4)都
11.(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3)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
12.我选 B。理由:“徐”是慢的意思,表现出谢安在遇到风浪时处变
不惊的名士风度,与众人的惊慌失措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他是个沉
着冷静,临危不乱的人。文末“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进一步
赞美了谢太傅为人的雅量。
(选择“笑”也对,理由大致对即可)
13.(1)绵软如绒被;(2)水灵可爱;(3)丰满厚实
14.在“意外”“真是”加重朗读。“意外”突出出行的偶然性,写
出作者遇见雪的惊喜之情;“真是”加强抒情语气,这些词语能突出
作者邂逅秦岭大雪时的意外与欣喜。
15.选 A 句: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道路两边的雪比作“绒
被”,将坡边的白絮比作“柳絮”“老人胡须”“画工竹纸”,并以
排比增强气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道路两边雪的不同形态,突出其柔
软、蓬松、富有层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秦岭雪景的喜爱与赞叹。
选 B 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乔木拟人化,“站”“形容清瘦”
赋予乔木人的动作与形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乔木在雪的映衬下挺拔又
略显清瘦的姿态,体现了作者对秦岭乔木雪景的独特感受。
16. 不能删除。第④段通过写初春其他地方的“残雪颓败”,与下
文秦岭“绵厚无垠的白雪”形成对比,突出秦岭雪的壮观与意外,为
后文作者的“惊喜”做铺垫,若删除则削弱了这种对比效果,也使作
者的情感表达不够自然。
17.选 A(江山多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岭不同地方雪的
形态,如道路两边的雪充满生机、灌木上的雪晶莹剔透、乔木上的雪
雍容华贵,展现了秦岭雪景的壮美与多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秦岭江
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符合“江山多娇”专栏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收录
主题。
18.C
19.A
20.示例一:
鲁迅的爱:《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儿时的鲁迅买来了渴求已久的
绘图《山海经》,鲁迅对她充满了感激。作者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
女的真诚的怀念。(2 分)
鲁迅的憎:鲁迅知道了是阿长谋害了他的隐鼠时,就极严重地诘问长妈妈,并
且当面叫她阿长。(2 分)
示例二:鲁迅的爱:藤野先生真诚地帮助鲁迅这位异国的学生,帮他添改笔记,
指导他画血管图,鲁迅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意,回国以后还一直怀念着他。(2 分)
鲁迅的憎:《琐记》中的衍太太怂恿孩子吃冰、打旋子,怂恿少年鲁迅看坏书、
偷母亲的首饰,鲁迅对这个人充满了憎恶。《五猖会》中记述了儿时去看迎神赛会
前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鲁迅对压制、摧残儿童天性的封建
教育是憎恨的。(2 分)
(评分标准:爱憎都结合作品提及,得四分;只提及一点,得 2 分)
21.词语: 柔和(1 分)
理由:鲁迅曾怀着真挚的感情为长妈妈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
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这种刻骨铭心的人间挚爱,显露了鲁迅
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3 分)(言之有理即可)七年级语文
命题人:
审核人:
试做人: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30分钟
第一篇章: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盐城的四季美不胜收。春天,有嫩(▲)绿的草,有缤(▲)纷的桃李,有▲的
鸟儿,好不热闹:夏天,有一碧万顷的荷塘,有热烈而粗guǎg(▲)的暴雨,大自然将
zhù(▲)蓄了一季的力量恣意挥洒:秋天,梧桐叶染上了一层金黄,田野里到处是忙
碌的身影:冬天,城镇悄悄化了装,草木都敷上了一层薄雪,整个大地在雪里安静地睡
着…盐城的四季真是多姿多彩啊!我的心牵动着这里的每一道风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嫩(▲)绿
缤(▲)纷
粗gng(▲)zhù(▲)蓄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订正。
▲改成

(3)下列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喜出望外
B.咄咄逼人
C.呼朋伴
D.淅淅沥沥
(4)语段中加点的“里”是▲(填词性)。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将修
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2.漫步在经典诗文的长廊中,美无处不在。班级开展读书分享会,专设古诗文经典诵读环节,
请你按要求把下表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古诗文中的美
美的追溯
诗文名句梳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描写秋天的壮阔意境:
意境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2)
。”(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渲染出凄凉悲苦的意境。
“(3)

(4)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语言美
遥有此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明月变成自己,带着对友人的同情和关怀
起远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5)

”是真挚的友谊美,“日月之行,若出
情感美
其中,(6)
若出其里。”蕴含了远大志向和广博的胸襟,是豪
壮之美。
“为者常成,(7)
”勉励我们努力学习,持之以恒:王湾的
哲理美
《(8
》用“(9)
,(10)
的诗句蕴含新旧更替的自然理趣。
3.学校七年级计划开展“云游鲁迅故居”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小语同学写给鲁迅故居顾馆长
的邀请函,其中加点的谦辞和敬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
邀请函
尊敬的顾馆长:
您好!我们很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我们七年级的“云游鲁迅故居”的主题活动,期待您能
抽出宝贵的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9月27日下午2:00-4:00,活动地,点:学校礼堂。
期待您的赏光和支持,欢迎您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小语
9月20日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的春天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美丽极了。
B.小鸟在树枝上叫若,呼朋引伴地卖弄若自己的喉咙,像在举行一场歌唱比赛。
C.同学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D.天上聚集着几朵乌云,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渐渐沥沥下个不停。
5.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谪仙人”,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散曲家。
B.左迁即降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所
以古代也常用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歌《观沧海》。
D.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
谈逸事。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
中的暗喻。
B.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八岁的宏儿飞了出来”,这
一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国。“我
静静地走下讲台”中的“下”是名词。
D.古人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与“家君”,前者尊
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但生活中,有时对自己父亲的尊称,也可用“尊君”。
第二篇章:品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林语堂)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山中杂诗
吴均
2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命题人:张姗姗审核人:姜春梅试做人:姜春梅
满分:150分
时间:130分钟

1


2
准考证号
5
6


8
91
9
9
9
9
9
客观选择题(20分,看清题号再填涂正确选项)
1.(3)EA】EB】【CI【D】(2分)3.【A】EB】【cI【D1(3分)4.【A】【B】【c】【D1(3分)
5.【A】【BIc】ID】(3分)
6.【A】EB】Ec】【D】(3分)18.EA】IB】【c】【D】(3分)
19.EA】【B】Ec】【D】(3分)
一、积累运用(18分)
1.(8分)
(1)(4分)嫩(
)绿缤(
)纷
粗gǎng(
)zbù(
)蓄
(2)(1分)
改成
(4)(3分)
2.古诗文默写(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古诗文阅读(26分)
7.(3分)
8.(4分)
9.(2分)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10.(4分)(1)
(2)
(3)
(4)
11.(1)(3分)
(2)(3分)
(3)(3分)
12。(4分)
(二)赏读散文(18分)
13.(3分)(1)
(2)
(3)
14。(3分)
15。(4分)
16.(4分)
17.(4分)
三、名著阅读(8分)
20.(4分)
21.(4分)词语:
四、作文(60分)
2
谢谢您,助我成长
3
500
6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