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一教研站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一教研站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查
化学试题
一、本题共15个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
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D.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
2.人类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B.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和分子假说
C.闵恩泽是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的奠基人,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D.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
4.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氦气可制作霓虹灯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
C.焊接和切割金属时使用氧气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5.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氧气
B.
氧气
氧化碳
D



澄清
液氧
臭氧《0》
二氧化碳
石灰水
6.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
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做出结论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氧气→
A.制取氧气
收集氧气
C.
铁丝燃烧
处理废渣
水池
8.以下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基本反应类型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A.家庭生活中:铁丝生锈一氧化反应
B.工业生产中: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一分解反应
C.教学实验中: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一分解反应
D.科学探究中:红磷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氧化反应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黑烟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10.根据一些反应事实能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导错误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某双氧水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二氧化锰
等质量的品红
干冷
烧杯
太阳光
100mL20°C
100mL40°C
10%的过氧
5%的过氧
的酒精
的水
化氢溶液
化氢溶液
A
D
A.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D.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混合物
A.化学反应分类
氧化
化合
B.物质的分类
反应
反应
纯净物
0
间接加热
直接加热
21%
其他成分:
C.空气的成分
蒸发皿
1%
D.可加热仪器分类
烧杯
(质量分数)
烧瓶
加热仪
燃烧匙
N2:78%
试管
锥形瓶
2初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查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5个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CBDCA6-10、BBBAD11-15、AADD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9分)
(1)试管
烧杯
坩埚钳
(2)胶头滴管大于
(3)C
(4)导管
胶头滴管b
17、(9分)
(1)混合物:
(2)物理性质;
(3)水蒸气(H20);
(4)小
(5)沸点
(6)BC
(7)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8)温度越高(或低),缓慢氧化的速率越快(或慢):
隔绝氧气(空气),防氧化;
18、(14分)
活动一:
(1)试管
(2)检查装置气密性
KMnO K2 Mn04 Mn02 02: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控制反应速率
(4)C:
a
活动二:
(1)物理
(2)>
活动三:
(2)H202Mn02H20+02;
(3)①过碳酸钠
②配方三
(4)①二氧化锰:②过碳酸钠(反应物)的量较多
19、(8分)

Mn0,
(1)KC1032KCl+02

(2)提高反应所需热量/加热
(3)化学性质
(4)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拉动)推动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恢复原位置
(5)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6)便于直接读取数值
(7)ac或bd
(8)催化剂能改变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