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放牧。我国某地牧民,每年3月底从冬牧场出发赶往春牧场,会在春牧场停留3个多月,接羔育幼、剪毛驱虫;然后6月底出发去高山夏牧场,夏牧场的优质牧草足够牲畜吃上两个多月,养得膘肥体壮;8月下旬牧民开始转往秋牧场,到秋牧场给牛羊配种,卖掉一些牲畜;11月下旬再次回到冬牧场定居,圈养牲畜。下图为某季节该地牧民牧羊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青 B.内蒙古 C.新 D.藏
2.推测图中最可能的牧羊牧场是( )
A.春牧场 B.夏牧场 C.秋牧场 D.冬牧场
3.牧民描述:“每天早上出去和晚上回来的牧羊路线会尽可能不一样”,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羊群的运动量 B.防备狼群偷袭羊群
C.节约牧羊往返时间 D.减少对草场的践踏
下图示意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时不同天气要素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4.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该天气系统南下可能给江南地区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 B.干旱 C.暴雨 D.台风
6.下列天气现象与该类天气系统相符合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界线,O点为极点,在P点看北极星高度为70°,读图,完成问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20°N,135°W B.20°N,0°
C.20°S,135°W D.20°S,180°
8.当图中24小时等时长线 ( )
A.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
B.扩大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缩小期间,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D.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
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低纬度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运动的
B.a恒星围绕北极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C.在北半球,人所处的纬度越低,所看到北极星的高度越低
D.人站在北极点上,看不到北极星;人站在南极点上,北极星的高度为90o
10.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1个多小时,则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
A.20o B.30o C.40o D.50o
暑假小明从家乡到太行山深处的涉县王金庄进行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板路往上走,看到村民们纷纷赶着驴上山耕作,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环顾四周,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当地人称之为庵子。下图分别是小明拍摄的家乡景观和石屋景观。

11.下列民谣和诗句中描写小明家乡的是( )
A.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C.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12.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以下不是庵子作用的是( )
A.遮阳 B.避风雨 C.存放农具 D.长期居住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1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16.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二、综合题
17.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和“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 两线中,表示流量的是 。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
(3)分析 A 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 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
(4)结合图中信息,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的重要作用。
18.下图为中东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和交通分布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的黎波里和巴格达纬度位置大致相当,气候差异却很大,请描述这种差异并阐释其原因。
(2)说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对伊拉克农业的主要影响。
(3)分析图中输油管道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4)解释图中北部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交通网较为稠密的现象。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横跨密西西比河。该聚落于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上游唯一的瀑布—圣安东尼瀑布附近建立;1867年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铁路开通;1872年两岸居民点合并设市(位置如左图),至今仍延续欢迎新移民的传统;1926年,明尼阿波利斯成立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只经营和芝加哥之间的一条邮政航空线;1962年,开始建设城市空中连廊(右图)。
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一战”后发展成为美国“面粉城”。目前,明尼阿波利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转运中心之一,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化城市空中连廊系统,主要通过步行天桥将城市中心区商业、办公及公共建筑连成一体,以便有效防御冬季漫长的严寒和频发的寒潮、暴风雪,有效解决城市中心区步行人流与机动车流之间的矛盾等,但也给城市化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1)简析明尼阿波利斯冬季漫长严寒和寒潮、暴风雪频发的原因。
(2)说明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美国“面粉城”的区位优势。
(3)简述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世界航空转运中心的有利条件。
(4)列举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建设对城市带来的副作用。
20.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 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 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
(3)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A 6.B
7.A 8.B
9.C 10.A
11.A 12.D
13.B 14.C
15.C 16.C
17.(1)A
(2)源头—兰州段及河口-郑州段。该河段有较多的支流汇入。
(3)A 线在兰州至河口段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重要农业区,生产和生活 取水量多,降水量较少,支流汇入很少;B 线在河口至陕县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增加。 (4)调控下游水量和含沙量,防治下游洪涝灾害的发生,保证“地上河”的安全。
18.(1)的黎波里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巴格达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原因: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有西风带来的水汽;巴格达位于东部地区,西风带来水汽少。
(2)提供灌溉水源,发展绿洲和灌溉农业;提供平坦的地形;农业沿河分布。
(3)促进波斯湾地区石油开发;缓解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油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石油转口贸易的发展。
(4)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等。
19.(1)纬度高,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冬季漫长严寒;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北冰洋寒冷气团南下方便,导致寒潮频发;南下冷气团与当地较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导致暴风雪频发。
(2)靠近小麦带,原料充足,且运费低;附近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大量移民迁入,劳动力充足;有密西西比河穿城而过,水运和铁路等运输便利。
(3)位于美国中北部和北美大陆中心,辐射范围广;产业基础好,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善;机场管理水平高。
(4)街道行人减少,降低城市街道零售商业的活力;破坏城市面貌,不利于城市景观建设;网络化的空中连廊系统使得城市再发展的空间受限;昂贵的修理及维护费用增加城市财政负担等。
20.(1)相对于城区而言,布置在河流上游。原因: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2)丁;乙;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低,避免市区地下水污染。建垃圾发电厂的理由:乙地主导风向是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厂址位于与市区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避免废气污染市区大气。
(3)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河道,旱涝灾害频发;水质变差,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用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