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5一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十月阶段测政治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5一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十月阶段测政治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十月阶段测
高二政治(选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题,每题 2分,共 60分)
1. C【解析】①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非汇总;②正确,
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③正确,哲学研究最一般的本质
和最普遍的规律;④错误,哲学提供方法论指导,而非具体方法。故选 C。
2. C【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④阿那克西曼尼的观点属于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①培根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⑤列宁的观点属于辩
证唯物主义,故选 C。
3. B【解析】材料体现唯物主义观点。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体现唯
物主义;②“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体现主观唯心主义;③“南人不梦驼,
北人不梦象”体现唯物主义;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辩证法。故
选 B。
4. D【解析】①错误,物质不能被创造,只能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②错误,
“战胜自然”表述不当;③④正确,利用月壤生产水体现自然界是物质的,要
在对立统一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故选 D。
5. D【解析】①错误,思维不一定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②正确,大脑发育影
响思维,体现思维依赖人脑;③错误,思维内容来自客观世界;④正确,大脑
尺寸变化是物质世界客观性的体现。故选 D。
6. D【解析】①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②正确,增殖放
流创造了利用规律的条件;③错误,规律不能被改变;④正确,认识和尊重规
律是利用规律的前提。故选 D。
7. A【解析】①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古诗”作为意识成果,其内容源
于实践,是“新画”创作的源泉;②正确,“新画”是对古诗意境的主观反映,
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统一;③错误,“如实反映”表述不当,艺术创作有主观能
动性;④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存在变化。故选 A。
8. C【解析】①错误,题干强调“写意”而非“写真”;②正确,意境建构需
要发挥主动创造性;③错误,不能创造客观事物;④正确,体现意识的自觉选
择性。故选 C。
9. A【解析】①正确,礼服设计融入中华元素体现能动创造性;②错误,内容
源自客观现实;③正确,是对长城砖瓦纹样等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④错误,
实践能使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故选 A。
10. C【解析】①错误,主标识是情感表达的载体;②正确,设计者正确反映了
“龘”字与芯片的联系;③错误,灵感来源于实践;④正确,设计体现意识的
能动创造性。故选 C。
11. A【解析】A正确,主标识设计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B错
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等重要;C错误,实践是设计的基础和源泉;D与题
意无关。故选 A。
12. B【解析】①正确,创意科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②错误,未体现展现事物
发展全过程;③错误,规律不能被改变;④正确,结合不同事物特点进行科普,
利用了特殊规律。故选 B。
13. A【解析】①正确,“四水四定”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②正确,结合水资
源现状规划,坚持求真务实;③错误,应从实际出发;④错误,规律不能被构
建。故选 A。
14. D【解析】A错误,联系是客观的,打通堵点是创造条件;B 错误,人为事
物联系也具有客观性;C 错误,社保卡本身是资源,并非转化为新资源;D 正确,
体现以人为本和协同发展理念。故选 D。
15. B【解析】①正确,乡村振兴要尊重自然规律;②错误,出发点是实际情况;
③错误,应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④正确,主观能动性影响共同富裕实现程度。
故选 B。
16. D【解析】①错误,不能改变固有联系;②正确,结合地点条件利用可再生
能源;③错误,零碳建筑是人为事物联系;④正确,把握多样联系实现能源循
环。故选 D。
17. C【解析】①错误,应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②正确,优化要素实现整
体最优;③正确,体现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④错误,不能突破有序性。故
选 C。
18. D【解析】①错误,药片剂量可根据情况调整;②正确,具体分析药物特点
科学服用;③错误,题干未体现适度原则;④正确,定性定量分析,不随意分
割。故选 D。
19. D【解析】①错误,建立联系要依据客观规律;②正确,把握联系多样性;
③错误,应着眼整体;④正确,系统优化实现最佳目标。故选 D。
20. C【解析】①错误,推动生产力的整体优化;②正确,新质生产力由传统生
产力孕育,具有优越性;③错误,是质的飞跃而非渐进变化;④正确,为社会
发展创造新动能。故选 C。
21. C【解析】漫画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有信心克服困难。C“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此哲理,故选 C。
22. B【解析】①正确,重点群体就业是主要矛盾;②错误,扩容与提质是对立
统一,非相互转化;③错误,发展与就业是统一关系;④正确,就业为民生之
本体现群众路线。故选 B。
23. D【解析】①错误,是辩证否定而非全面否定;②正确,现代农业代替传统
农业是必然趋势;③错误,题干未体现系统整合;④正确,农业发展体现否定
之否定规律。故选 D。
24. B【解析】①正确,瓷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②错误,普遍性寓于特殊
性之中;③错误,具体分析特殊性才能区别事物;④正确,把握金属元素特殊
性制造不同瓷器。故选 B。
25. A【解析】①正确,安与危相互渗透;②正确,安与危对立统一推动发展;
③错误,统一是相对的;④错误,斗争性与同一性不能相互转化。故选 A。
26. D【解析】①错误,量变不一定必然导致质变;②正确,解决就业要把握市
场特点;③错误,供需转化是具体的;④正确,供需对立统一推动就业市场发
展。故选 D。
27. D【解析】①错误,事物发展状态是量变和质变;②正确,综合思维认识集
群工程;③错误,不能任意建立联系;④正确,攻克难题推动事物飞跃。故选
D。
28. B【解析】手机的利弊体现矛盾同一性,把握条件可趋利避害,故选 B。
29. B【解析】①正确,分析把握县域旅游条件;②错误,主要矛盾是发挥特色
优势;③错误,与题意无关;④正确,因地制宜施策。故选 B。
30. B【解析】A 错误,立足整体;B 正确,综合思维统筹全局,抓住主要矛盾;
C错误,未体现矛盾主次方面;D 错误,未体现矛盾特殊性。故选 B。
第二部分 主观题(共 4题,每题 10分,共 40分)
31. 辨析题
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2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元宇宙”的实现提
供了可能,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将观
念中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这是观点合理性的体现。(4分)
②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客观物质世界,
现实世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不能脱离
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人类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世界成为“两栖物种”,这是观
点片面性的体现。(4分)
32. 分析题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将村民及其房屋纳入古
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实现村民与公园的融合共生,体现了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
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3分)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把村民房屋改造为
基础设施,村民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现了整体功能的最大化,有利于古遗址
公园的整体发展。(3分)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村民留在公园可能存在
破坏遗址的风险,但通过合理规划和引导,可将风险转化为村民参与保护的动
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并非只有搬迁才能保护遗址。(4 分)
33. 阐述题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3分)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对待新事物要充满信心,同时要准备走
曲折的路,不断克服新事物发展中的困难。(3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为
新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新事物不断发展壮大。(4分)
34. 分析题
①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2分)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贫困地区经济实力
有限,科技教育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体现了二者在资源分配上的对立。(4
分)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经济发展又能为科技教育提供资金支持,二者相互促进。我们要用
长远战略眼光看待二者关系,在经济实力不足时讲求科技教育效益,实现二者
协调发展。(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