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守护正义 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守护正义 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导入新课
内心会感到不忿、生气,希望社会充满正义。
情境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遇到这些现象,你内心会有哪些感受
欺负同学
虚假宣传
购物插队
8.2 守护正义
统编版(2024)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能够判断出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理解正义的价值,培育道德修养,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探究与分享”“阅读分享”等活动,能够以实际行动去守护正义,增强责任意识。
重点:守护正义。
难点:正义的作用(价值)。
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1.正义的内涵
2.正义的价值
3.守护正义的要求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漫画中哪些是正义行为 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扫黑除恶
权钱交易,黑箱操作
遵纪守法
破坏公物
偷税漏税
见义勇为
情境探究
地位: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知识归纳
内涵: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
共利益。
正义的内涵
(1)
(2)
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地铁车厢内,一名男子强行霸占爱心专座,面对老人的请求拒不让座,还态度恶劣。周围乘客见状,纷纷站出来指责男子的不当行为,有理有据地劝说他遵守乘车规则。在众人的压力下,男子最终羞愧地让出座位。
情境思考: 面对霸座行为,乘客们站出来替老人发声,这体现了正义行为具有怎样的价值?
情境探究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情境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
情境探究
(1)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2.正义的价值
(2)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
知识归纳
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
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招标过程中,一家实力平平但与招标负责人有私下往来的企业,疑似通过不正当手段参与竞标,意图排挤其他更具实力的企业。得知此事后,一位长期关注小区发展的居民小李,收集了相关线索,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违规操作被揭露,招标负
责人受到严肃处理,招标过程重新公正公开进行。最终,一家口碑良好、经验丰富的企业中标,小区改造顺利推进,居民们对小区发展更加有信心。
想一想:上述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情境探究
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3)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正义的价值
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01
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02
03
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余华英伙同他人拐卖 17 名儿童,贵州省贵阳市检察院追加起诉其拐卖多名儿童的犯罪事实,法院判处其死刑,检察机关依法临场监督。
说说余华英的依法严惩有什么重大意义?
彰显了司法机关捍卫公平正义的决心,给潜在的犯罪分子敲响了警钟,有助于营造保护儿童、打击犯罪的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探究与分享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守护正义的必要性
归纳总结
为鼓励见义勇为,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某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者可免费乘公交、游景区,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同时,该条例注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要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
点拨: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
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做到见义智为。
(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3.守护正义的要求
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
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知识归纳
知识拓展
见义勇为
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强调的是在面对正义需要时,勇敢地采取行动,侧重于行为的果敢和无畏。
见智勇为
是在见义勇为的基础上,更突出“智”,即强调运用智慧和技巧来应对突发情况,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实现救助他人、维护正义的目的。
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及时拨打以下热线电话。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报警 法律咨询 环保投诉举报
火警 铁路客服 城市管理服务
急救 市民服务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
交警 质量技术监督 消费者投诉举报
110
12348
12369
119
12306
12319
120
12345
12331
122
12365
12315
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电影《第二十条》检察官韩明听证会的肺腑之言,谈谈如何守护正义?
作为一部法律题材电影,《第二十条》之所以能在春节档吸引那么多观众走进影院,绝非偶然,主要是因为它将抽象的法律条款化作身边的故事,击中了每一位观众内心朴素的情感,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本能的思考。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知识归纳
(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3.守护正义的要求
守护正义的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段话说明了“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知识拓展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
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根本性
原则。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我们要深入领会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实践中,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真正以法治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微型辩论赛
提示:阅读教材中关于“东京审判”的案例,重点围绕“国际正义的内涵”“如何维护国际正义”等展开。
东京审判是真正实现了国际正义。
东京审判没有实现国际正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如何为国际正义贡献力量?
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微型辩论赛
对国家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
原因
做法
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
知识归纳
原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
做法: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
(1)守护正义需要国际正义
3.守护正义的要求
知识归纳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援助非洲国家,通过“小而美”项目推动非洲项目地农业增产、营养改善和减贫增收。
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守护国际正义的举措
知识拓展
如何守护正义?
知识归纳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1
2
3
结合所学知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班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启思导行
分组汇报成果,汇报形式不拘一格,如演讲、课件展示、情境模拟等。
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中收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例。
深度探讨:自己能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些什么?
01
02
03
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
1.正义的内涵
2.正义的价值
3.守护正义的要求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守护正义需要司法公正
守护正义需要国际正义
课堂小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此法律条文旨在鼓励人们( )
A.公正司法,维护正义
B.以人为本,温情执法
C.敢于斗争,惩恶扬善
D.讲究策略,履行义务
C
2.某市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时捡到一个装有5万元现金的手提包,立即上交派出所并协助找到失主。事后,当地政府为其颁发“拾金不昧道德模范”称号,多家媒体报道此事后,引发社会广泛好评。这一事件主要体现了( )
①正义要求对弱者进行必要的扶助
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
③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④物质奖励是弘扬正义的唯一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B
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中学生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达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平平: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B.成成:守护正义只需要有勇气斗争即可
C.思思: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始终站在弱者一方
D.婷婷:遇到不公平行为时,可以采取一切方式抗争
A
4.以下能够体现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
①各地监管机关持续公布因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而被处罚的通报名单
②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③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④全国检察机关坚决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起诉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C
5.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 20 年前的故意杀人案启动再审程序。原判认定的关键证据存在矛盾,且 DNA 鉴定技术升级后发现新证据指向真凶另有其人。经重新审理,法院依法宣告原审被告人无罪。这启示我们( )
①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②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③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 守护正义必须通过平反冤假错案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