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带你认识人民币
1、我国的人民币上有几种语言?分别是如何布局的?
人民币上有五种文字,就是: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壮文
人民币背面的右上角除了汉字,还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意思是“中国人民银行100”。这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左上是蒙文,右上是藏文,左下是维文,右下是壮文。从形体上,这四种民族文字比较容易分辨。蒙文从上向下竖写,行款是从左向右。藏文印刷体辅音的上部都有一横,基本齐平。维文是流线体,从右向左书写。壮文用的是拉丁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相同。
2、为何人民币上要体现这五种语言?目的是什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民币上集聚各民族语言,目的是促进民族团结与平等。
第七课 和谐与梦想
7.1 促进民族团结
政治认同:
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立场。
道德修养:
培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品格,形成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
法治观念:
理解宪法关于民族平等的规定,明确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义务。
健全人格:
发展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责任意识:
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核心素养目标
1.我国的民族国情(现状)和分布特点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
4. 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
5.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6.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措施)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97页,思考以下问题,关键词语圈画勾点
第一部分
民族大家庭
A.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55)
B.哪个民族人口最多?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C.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个省吗?
(汉族, 壮族)
(云南省)
E.我国56个民族总称为什么民族?
中华民族
D.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5个)
头脑风暴---我国的民族国情(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族现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游戏时间---看图片猜民族
苗族
藏族




壮族
回族
蒙古族
思考:你从我国民族分布图中看出了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结合地图分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形成了今天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笔记区
1.我国的民族国情(现状)和分布特点 P91
民族国情: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分布格局)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总人数:2977名。
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
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与上届相比提高1.64个百分点......
思考:材料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方针。
民族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总书记指出,要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视察调研,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奔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各民族
共同繁荣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前提
自治权≠高度自治≠完全自治
注意: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
不是居住
《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基本政治制度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笔记区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新型民族关系 P91
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少数民族人大代表
汉族人大代表
火眼金睛
你觉得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
民族不同
地域不同
信仰不同
习惯不同
相同
权利
义务
社会地位
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1、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2、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3、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民族平等的表现
易错警示
笔记区
3.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 P91
①社会地位: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权利义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课堂笔记 2、如何理解民族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小组讨论:(2分钟)
从古至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笔记区
4.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 P92、96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第二部分
家和万事兴
从2025年上半年经济总量方面来看,广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一;江苏上半年GDP紧随其后,山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三;宁夏、青海、西藏分别居29、30、31位。
思考:查找右图中少数民族聚居省份GDP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笔记区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P93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标签
标签
标签
标签
小组讨论: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呢?
民生
经济
文化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兴边富民行动
对口支援
经济方面:
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派遣援藏教师
积极的就业政策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民生方面: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藏戏
壮族三月三
彝族火把节
文化方面:
藏医药文化
苗族刺绣
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笔记区
6.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措施) P94-95
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②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③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
......
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语言文字。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
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还可以做些什么?
做有担当的少年
思想上: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主动关心帮助其他民族的同学;
学习上:学习有关的民族政策、方针,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行动上: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②了解和宣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的意义;
③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少数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等。
补充:青少年应该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课堂小结
7.1 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为什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1.经济: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初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民族交流。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措施
课堂练习
1、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上,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开一幅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卷。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团结奋进”……留言簿上的这些感言让我们体会到,举办此展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各民族实现同步富裕 ②确保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2、“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各族人民手足相亲,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④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3、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取得了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历史性成就。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