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课件(共27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课件(共27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世界科技——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
世界文化——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1
2
3
4
【课程标准】
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
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9.11”事件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9.11”事件
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
——小布什 9.11后的演说
1.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 拉登
恐怖主义
许多媒体指出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是美国的中东政策。
以巴长期的军事冲突和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及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制造”出具有必死决心的狂热激进分子。
1.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阿富汗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9 11”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联军官方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 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2014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1.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伊拉克战争
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
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1.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这场战争违背国际社会意愿,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俄罗斯要求尽快停止军事动。
——俄罗斯
欧盟对未能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表示遗憾…战争给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危机。
——欧盟
中国强烈呼吁,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框架下,通过和平手段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中国
“对伊战争将使整个中东地区产生动荡 ,对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伊拉克邻国的政治、经济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将引发一场人道主义的灾难。” ——不结盟运动
问题:从各国对美态度来看,美国能否实现它的单极梦,为什么?
美国一超独大,却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多极化趋势加强
地区 表现
欧盟
1993年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俄罗斯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与美国匹敌,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
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践行多边主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思考:世界多极化发展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材料1: 由于多极化,世界力量对比趋于平衡,而在多种力量相互制衡下的世界,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比起为所欲为的单极世界或剧烈对抗的两极世界,将会大大降低。任何一种或两种力量都无法将自身的文明强加于其他文明,从而保持了文明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文明间可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从而展现出勃勃生机,孕育出新的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郭宪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材料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权力的分散化和民主化,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走向多极化时,意味着世界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第三世界以及一切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和平等的力量在进一步壮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霸权主义的扩张势头。而多极格局的发展恰恰又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步,这就不可避免地为根本改变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问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有利于人类文化多样化和繁荣;
(3)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4)推动国际格局的变革;(5)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一、世界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多极化趋势加强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科技全球化
问题:何为经济全球化?据教材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15c—16c新航路
起 源
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20世纪初
发 展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1931—1945二战
促 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
推 动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
加 快
苏联的解体,跨国公司与世贸组织的建立,使得全球化深入发展
21世纪
潮 流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进程
问题:据教材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会大大加快?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材料2: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全球化陷阱》
材料1:在平坦的世界里,一个国家会比在传统球形世界中更快地失去在某个领域中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和印度现在可以在很多领域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而这些领域在过去曾被发达国家垄断。 ——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进程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利弊?
利: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全球性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弊:它对每个国家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同时,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材料:“逆全球化”,也称“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是指把全世界各国及地区因为全球化而导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整合拉向回退的一个过程,一般发生在经济危机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比较突出地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出外打工谋生的人纷纷回流返国、外资大举撤出、贸易额大减、保护主义抬头等,使多个外向型经济体面临沉重打击。在资本主义大国如美国、英国等都有这种现象,如英国脱欧,美国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当下,美中竞争、新冠疫情、俄乌战争都将深刻影响全球化进程。
英国脱欧
美国“退群”
美墨边境隔离墙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材料2: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习近平在2016年9月3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1: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要积极参与。……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要趋利避害,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江泽民在联合国的讲话
①顺应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②既要保卫自身经济安全,又要抓住机会发展自己;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新秩序;④趋利避害,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进程
3、区域经济集团化
1993年,政、经
1994年,经 济
1967年,政、经、安
1989年,经 济
问题:何为区域经济集团化?它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
(1)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
(2)北美自贸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3)东盟:东南亚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组织。
(4)亚太经合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关系: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区域经济集团化:亦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组成区域集团的成员国逐步取消贸易歧视性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障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第一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二次高潮,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和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进程
3、区域经济集团化
问题:何为区域经济集团化?它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社会信息化
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结合【历史纵横】,归纳社会信息化的利与弊?
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一部手机走天下
①含义
②趋势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③影响
信息便利 VS 信息安全
——时代潮流
三、世界科技: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
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
电脑病毒
手机病毒
个人隐私
网络诈骗
2013年6月,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根据从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处获得的机密文件,披露美国以“棱镜”为代号的全球网络监控项目,将美国情报机构的隐秘行为曝光于天下。
三、世界科技: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
积极:
①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②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
消极:
①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②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
③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对策
①重视国民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②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③借鉴各国网络安全经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制度的发展
结合自身生活,谈谈社会信息化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三、世界科技: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
世界上每个民族、地区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世界文化: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据推测,在下个世纪里,平均每年将有20种语言消亡。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而国际经贸活动中几乎100%使用英语。经济全球化对英语的传播更是推波助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亡,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威胁。
——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语言中心M·克劳斯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巨大挑战
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习近平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谐共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四、世界文化: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区域集团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真题解析 正确项分析: 由材料“新解放的国家”“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可知,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C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政治状况,故A项错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没有导致国际力量的失衡,故B项错误;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不可能消除,故D项错误。
答案:C
1、“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课堂练习
真题解析 正确项分析: 负面清单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对某些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这种清单一方面让外资企业可以对照这个清单实行自检,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事先进行整改,从而提高外资进入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故C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材料仅反映了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制定一系列负面清单,负面清单的这些规定目的不在于发展国家特色产业、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故A、B、D三项错误。
答案:C
2、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课堂练习
真题解析 正确项分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这说明该学者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
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答案:A
3、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课堂练习
真题解析 正确项分析:根据材料“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故A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文化理念的趋同说法错误,B项排除。材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C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4、“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