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生物阶段学习成效评价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5分)1. 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 蚂蚁和蚂蚁草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3. 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 )A. 枯叶和枯叶蝶 B. 珊瑚和珊瑚虫 C. 熊猫和机器猫 D. 杜鹃和杜鹃花4.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天工Ultra”成为本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天工Ultra”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A. 能否说话 B. 能否运动C. 能否生殖 D. 能否对指令做出反应5. 中国科学院首次于青藏高原发现西域龙胆的花冠被触碰后会闭合,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产生变异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6. 蜜蜂和苹果树的共同特点是( )A. 都能运动 B. 都能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C. 都不能繁殖 D. 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7. 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时,小卓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 应如实记录观察内容 B. 必须借助工具观察C. 不懂就拔一株问老师 D. 结果要与他人一致8. 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B. 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 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 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9. 短鼻家族象群一路北上又南下牵动着大家的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劝退大象,使用无人机监测象群行踪。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观察法10. 白头鸭又名白头翁,常成群出现在平原区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以及校园、公园、庭院、行道中的各种高高的电线与树上。下列观察白头鸭时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拍摄时,尽量不使用闪光灯B. 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 注意着装颜色,避免衣物的颜色过于鲜亮D. 分组进行观察,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喧哗11. 以下不属于归纳推理的是( )A. 科学家根据多名志愿者喝下混有大量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后的化验结果,得出“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癌”的结论B. 在对鲫鱼、草鱼、鲤鱼等鱼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鱼的基本特征C. 狗、兔、鸡等动物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它们都是昼行性动物D. 夜行性动物通常昼伏夜出,猫头鹰在夜间才出来活动,因此它是夜行性动物12.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你的实验数据和别人不一样时,合理的做法是( )A. 修改实验数据 B 不管别人的数据,我的就是对的C. 否定自己的数据D. 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做实验13.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的是(A. 温暖、潮湿 B. 有光、无水 C. 干燥、湿润 D. 有空气、无水14. 下列有关科学思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运用科学思维B. 科学思维强调独立思考和判断,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C. 科学思维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D. 科学思维具有勇于质疑的特点,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否定他人的观点15. 下列不属于科学思维特点的是( )A. 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当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前人不一致的时候,以前人的为准B. 尊重事实C. 注重逻辑D. 勇于质疑16. 下列关于科学思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预期与事实不一致时,应尊重事实B. 科学思维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和得出结论C 科学思维的证据与结论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D. 科学思维要相信权威或服从大多数17. 达尔文大胆质疑上帝造人说,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他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观点——“物种起源论”的正确性,并勇敢的发表出来,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为“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这主要反映出科学思维的何种特点( )A. 尊重事实 B| 勇于质疑C. 敢于探索D. 注重逻辑18. 马歇尔和 36 位志愿者喝下混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后的化验结果,得出“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病”的结论。这属于科学思维逻辑关系推理的( )A. 归纳 B. 综合 C. 演绎 D. 比较19. 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草履虫能够净化污水 B. 秋天梧桐树叶落C. 北极熊具有厚实的皮下脂肪层 D.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20. 1979 年,病理学家沃伦在一份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的活体标本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提出了“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病”的猜测,提出猜测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C. 制订计划D. 得出结论21. 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你认为实验设计不妥之处是(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A 组 河水 500mL 23℃ 30 个 24 只B 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 个 9 只A.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 水量过多C. 水温太高 D. 水中没有水草22. 进行科学探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①作出假设 ②制订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⑥实施计划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③①②⑥④⑤ D. ①④②⑤③⑥23. 设计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 干燥与湿润 B. 有氧气和无氧气 C. 有水与无光 D. 常温和低温24. 某探究小组在完成探究活动后进行了交流,对探究过程提出了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B. 探究重复多次后,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C. 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D. 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事实或证据,通常还需要与他人合作25. 某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一种是( )A.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 20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 20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C.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 2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D.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 2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26. 阅读材料,请填写出下列语句分别体现的生物特征。材料一:生命的奇迹:埋在潮湿泥土里的种子,慢慢探出一个小绿芽,冲破了泥土的禁锢,之后这棵小芽尖慢慢地变大、伸直躯体,看起来非常有活力,小绿芽左右慢吞吞地摇摆,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材料二: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一种会放电的鸡,它的体内带有 30 - 60 伏特的电,当受到攻击时,从口中放出电流,将对方击倒。材料三:大多数花儿和帮助它们繁殖的传粉者间都保持着互帮互助的关系。例如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都会在为花儿传粉的同时吮吸一口甜美的花蜜作为回报。此后,授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1)材料一体现了植物能够__________的特征。小绿芽扎根于潮湿的土壤里,是因为它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小绿芽扎根于松软的土壤中会变大、伸直得更快,它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的特征。植株在成长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枯叶,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的特征。(2)材料二中放电鸡当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的特征。放电鸡的后代还是鸡,但不一定会放电,说明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3)材料三中植物授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能__________的特征。(4)水葫芦引入我国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得水中水生生物几乎绝迹,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这其中体现了生物能__________。(5)探秘生物细微结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2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家普遍认为胃内的酸性环境能将细菌迅速杀死,胃病与细菌无关,1979 年病理学家沃伦在一份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提出了“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病吗?”的疑问。请根据沃伦的探究之旅回答问题:(1)1979 年沃伦的疑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尊重事实和__________的特点。(2)后来马歇尔医生又招募 36 位志愿者都喝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结果都得了胃病,于是两位研究者得出了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结论,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______,该方法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3)沃伦借助显微镜观察到了幽门螺杆菌,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一般步骤包括确定______→明确______→实施观察活动→交流观察结果。28. 王丽同学发现自己家潮湿的储藏室中经常有鼠妇在爬动,而在自己的楼上房间中却不见鼠妇的踪影。王丽很好奇,她猜想该不会是土壤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吧?于是她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帮助她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活动。(2)实验步骤:材料用具:20 只鼠妇,铁盒、干土、湿土(潮湿程度适当)、纸板。实验设计:在铁盒中间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一侧放等量的湿土,这样就形成了潮湿和______两种环境。实施计划:请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出合适的装置______。(3)在铁盒中央放入 10 只鼠妇,放 10 只鼠妇而不是放一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与记录:静置 10 分钟后,每分钟分别统计两侧的鼠妇数量,共统计 5 次,结果如下表。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干燥 0 只 2 只 2 只 0 只 2 只潮湿 10 只 8 只 8 只 10 只 8 只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的地方,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5)完成实验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置这些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 10 只鼠妇,静置 5 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如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阴暗处(只) 8 7 7 9 7 8 9 8(1)该班同学作出假设是:______。(2)该实验中,变量是______,为什么要设置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______。(3)实验结束后,对于全班各组的数据要计算______,为什么要对各组的数据作这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