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展。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思想领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全社会
②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践行根本宗旨
③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④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会议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提出要以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这表明( )
①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②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少数民族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③党的领导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保证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会议指出,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的制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 )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巩固边疆稳定
②确立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③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
④消除各民族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三审稿进行分组审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有委员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新设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涉及部门广、程序多、关系复杂,应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这需要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推进。由材料可知( )
①开展普法宣传的核心目的在于扩大该法律的社会影响力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③多方协同推进才能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实施体系
④普法宣传有利于社会各界理解法律内容,推动法律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三审中,多名委员建议增设检察机关针对危害公共卫生安全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条款,与此同时,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单行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增设检察机关针对危害公共卫生安全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条款”这一建议的合理性在于( )
①发挥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性公益诉讼方面的独特作用
②扩大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以弥补行政监管的不足
③注重专门法与单行法的衔接、完善法治体系
④坚持依法立法,确保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月7日至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带队,围绕“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赴西藏开展党外委员考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考察团深入拉萨、林芝等地,详细了解雪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农牧民生产生活及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的意愿能得到充分反映
③党和国家应积极履行相关职能以促进雪域高原的高质量发展
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作用,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考察团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合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①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②科学理论的指导发挥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
③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势产业必须要以客观存在的实际为前提
④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表明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利用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举措,材料表明( )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间的联系构成和引起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按客观规律办事”,下列语句能够依次论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
①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②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理以气生
⑤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④—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①—②—⑤—④—③
10.下列对下图漫画《意志》解读正确的是( )
A.“只能认命”的心态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意志推不动石头是因为意识活动没能把握石头内部的本质
C.“事既如此,也只能认命了”这一观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该漫画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不善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11.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不能理解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由此可知(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水岭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各领域、各主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人心生忧虑。回答下列小题
12.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展现新成果。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通过62个自由度及“仿人机械臂+高自由度灵巧手”一体化遥操方案,可灵活应用于服务、家庭、工业等复杂场景,具备精准适配能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让具身体更智能”,说明具身体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新成果研发成功,说明科技进步是在摆脱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实现的
C.机器人应用场景复杂,印证科技创新改变了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具身智能机器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应用前景广阔
13.2025年,某地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室内+室外”“线下+线上”议事模式,利用饺子宴、茶话会、田间地头恳谈会等方式灵活议事,通过聊天群、视频会议、语音通话、村务 App等及时沟通,确保议定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上述议事模式的积极效应是( )
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决策权
②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释放治理活力
③完善基层智治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
④强化党建引领,保证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今年3月以来,云南某地认真贯彻落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AI赋能建立智慧人大网上代表联络站,组织3.6万余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扫码进站,开展三级人大代表集中进站履职积极参与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行动。该做法( )
①人大积极行使立法权,立良法施善治促进全面依法治国
②能增强人大代表责任意识,促进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③AI赋能扩大人大代表的权利,提高其依法履职能力
④拓宽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和渠道,更好代表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部分从业者心生忧虑,甚至产生“生存危机”。有专家指出,AI是对手,是工具,更是伙伴,不必过于焦虑被AI替代;与其焦虑,不如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与AI共舞,用AI工具来赋能自己。上述材料表明( )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主观反映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热情拥抱新事物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雷军说:“你想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你肯定要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伟大是熬出来的。”饺子说:“你要做一个好作品,必须打磨呀,这个时间是省不了的。”长期主义者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利益,追求可持续的成功与价值。下列选项符合长期主义本质的是( )
A.度势定向,找准方向不懈探索 B.坚守初心,创新规律寻求突破
C.伺机而动,紧盯风口切换赛道 D.持续积累,静待结果自然显现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2025年9月3日,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庆典。
【铭记历史】
材料一 1931年“9·18”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在华北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空前团结,全民抗战局面形成。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鱼”“水”之情。历经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使中国成为了联合国五大创始国之一。它鼓舞了世界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同时中国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军主力,支援了其它反法西斯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精神】
材料二 201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英雄烈士和英烈精神的法律地位。该法施行以来,国家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整修,显著增强了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和管理维护的规范化水平。2023年全国两会“两高”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对侵害英烈权益行为提起公益诉讼63件,刑事追诉20人。各地推出一批陈列展览精品,加强英烈法的法治宣传,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让英烈保护法的法治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
【勇担使命】
材料三 “9·3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焕新,有人认为使“突然爆发”,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国军工发展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14个五年计划了,从未中断。863计划主攻生物、航天、信息、激光以及自动化和能源新材料技术;973计划加强基础科学研究;2006年提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攻大型飞机、高速铁路、北斗导航、核电等;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2016年还推出了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面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深空探测、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站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历史节点回望,钢铁洪流的背后是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砥砺前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结合材料一阐述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
(2)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对英雄烈士加强保护的。
(4)有人说,弘扬抗战精神,是翻历史的旧账、复制仇恨。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批驳。
(5)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结合材料三,描述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
(6)“9·3阅兵”,让人民自豪,让敌人胆寒,必将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据此,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分析人民军队的作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B C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C C C A
17.(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率先举起抗日旗帜。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18”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定捍卫民族独立、民族利益,展现了“人民至上”的担当。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面抗战局面形成。
(2)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从国内来看,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从国际来看,抗日战争胜利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支援了其它反法西斯国家,同时鼓舞了世界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
(3)①科学立法。立足英雄烈士保护工作实际,顺应时代要求,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英雄烈士和英烈精神的法律地位,推动社会进步。②严格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整修,显著增强了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和管理维护的规范化水平。③公正司法。司法机关依法打击侵害英烈权益行为。④全民守法。各地推出一批陈列展览精品,加强英烈法的法治宣传,增强全民守法观念。
(4)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②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激励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③认为弘扬抗战精神是翻历史的旧账、复制仇恨,否认了抗战精神对抗战胜利的伟大作用,必须坚决消除这种错误意识的影响。
(5)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中国军工发展迄今已经历14个五年计划,“9·3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焕新,是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长期积累的结果;武器装备取得的成就为未来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6)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通过巩固国防、防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支持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