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古书、 古迹古人、 古事己志、 今朝怀古诗(词)一般结构读古书、临古迹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讽今朝怀古诗(词)一般结构1.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借古讽今。怀古诗(词) 一般 思想内容2.仰慕古人成就,自己建功立业(功业无成)3. 抒发时光不再,壮志难酬的伤感。诗以反常合道为趣——《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表现了岩石山崖的险怪;穿,表现了山崖的陡峭高峻;惊,表现了江水之汹涌;拍,表现了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表现了波涛巨大的力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不符事实——赤壁景色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所败所谓赤壁者也,或曰非也。——苏轼赤壁何须问何处,东坡本是借山川。——朱日浚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①承上。“江山如画”,是从上文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②启下。“一时多少豪杰”,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与江山之胜融为一体,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铺垫。小乔初嫁→年轻有为雄姿英发→威武英俊羽扇纶巾→儒雅潇洒谈笑间→从容不迫,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周瑜——文臣?武将?不辨人物“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周瑜传》高大健壮的身材俊美出众的容貌美须髯的标志性体征精通音律的风雅气质不循史实周瑜纳小乔——公元199年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周瑜病逝——公元210年诗人为什么要想到周瑜呢?①对比反衬。周瑜建功立业,千古留名,而苏轼壮志难酬,英雄末路。②借古伤已。苏轼在赞扬周瑜的同时,感伤自己,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24岁 47岁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多次。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因而再次遭贬,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远谪惠州,儋(dān)州(今海南岛)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望江南 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临江仙 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全部的人生,而 是人生微不足道的注脚。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月、天地、宇宙是全部的人生,而党争、谗言、庙堂是人生微不足道的注脚。他将个人的悲欢交付给天地,与亘古的自然达成和解,从壮志未酬的失意到自我宽慰、自我救赎的蜕变。生命或许有憾,但天地始终宽广。敬天地,敬江月,敬自己。课文结构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怀周瑜感人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景抒怀江山如画人生如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