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及运用。(24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1iáng)黄晕(yin)发髻(j1)碣石(jié)B.草垛(duǒ)莅临(11)徘徊(hui)花枝招展(zhǎn)C.贮蓄(zhù)粗犷(guǎng)着落(zhuo)咄咄逼人(duō)D.卖弄(1ong)池畦(q1)棱镜(1íng)呼朋引伴(yi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瞭亮喉咙抖擞花枝招展B.摇蓝贮蓄铃铛绿菌菌C.憔悴箫瑟高邈淅淅沥沥D.娇媚棱镜屋檐喜出望外3.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现在已经退休,过着很安适的生活B.假日的即墨古城里到处都是花枝招展的游人,男女老少都出来了。C.冬天来了,那些曾经在繁花嫩叶中卖弄喉咙的鸟儿,而今不知道藏至何处了。D.嘹亮的军号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是观莲的第一个首选胜地。B.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大会即将召开,肩负着人民重托的代表们,精神抖擞地走进了会场。D.是否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人讲文明的真实表现5.对下列诗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情于景,通过描绘萧条的秋天之景与借明月清风的展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B.《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虚写,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襟。C.《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D.《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看到的开阔壮丽的景色,既有对江南早春景象的喜爱,又流露出思乡之情。6.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沿途所见温馨人家,一扫游子内心的悲凉。C.《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中三个景物,给人以萧索寂寞悲凉的感受。D.《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的,是附文,跟内容没有直接联系。7.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B.《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