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和桥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和桥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调研作业答题卡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25.09
一、
积累与运用(27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1)(1分)
(2)(2分)
(3)(3分)
(4)(3分)(
3.(3分)
4.(8分)
(1)(2分)
(2)(2分)
(3)(3分)
二、阅读与赏析(63分)
(一)古诗文赏析(22分)
5.(3分)(
)
6.(3分)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
7.(6分)
(1)(3分)
(2)(3分)
8.(3分)
9.(3分)
10.(4分)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第1页共4页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11.(3分)
12.(4分)
13.(3分)
14.(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15.(4分)①



16.(1)(3分)
(2)(3分)
17(4分)
18.(5分)
(四)名著阅读(8分)
19.(4分)
20.(3分)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第2页共4页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人生不妨有小满
200
400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第3页共4页
600
800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第4页共4页2025 年秋学期 9 月份课后服务阶段调研作业
九年级语文 2025.9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分值: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8 分)
① ,云归而岩穴瞑。(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③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虽然前路障碍重重,但李白遇见了“理想之光”,在《行路难》中唱出了满怀信
心的强音:“ , 。”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
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 分)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内心翻腾的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 )
的风景。①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孕育了无数光辉的诗篇,留下了众多杰出的诗人。读《沁
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一代天骄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
可以与林徽因分享“四月天”里的 pīnɡ( )婷;读《我看》,我们可以凝望大地,
感怀丰润的生命,畅想那摇曳( )着的自由。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②朗诵诗歌时,能否掌握朗读的技巧,是读好一首诗
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诗歌,一时之
间班上学诗、读诗成为一种风尚。还有的同学想进一步理解诗歌,于是附庸风雅,尝试
创作诗歌。③看到认真学诗的同学们的表现,那些学习散漫的同学都自惭形秽。
④今天,诗歌不仅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而且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
(1)给加点字注音。(1 分)
摇曳(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妖 ráo( ) pīnɡ( )婷
(3)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不二法门 B.孜孜不倦 C.附庸风雅 D.自惭形秽
(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 / 8
A.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
阳修谥号“文忠”。
B.文言文中常用借代,如“黄发”和“伛偻”指老人;“垂髫”和“提携”指儿童。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些作品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在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使用了“艾青”
这一笔名。
4.九年级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 分)
(1)【内涵我诠释】同学们搜集了 3 副关于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
你根据要求搭配上下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写序号)。(3 分)
①躬自厚薄责于人 ②要将弦诵答潺湲 ③历劫方显钢骨硬
④经霜更知秋水明 ⑤行不得反求诸己 ⑥故作悬窗掩苍翠
不屈不挠: 勤思苦学: 自律自省:
(2)【栏目我设计】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有关“自强不息”的栏目,
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2 分)
【示例】栏目一:图说“自强不息”
设计意图:通过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用形象化的方式使同学们理解
自强不息的内涵。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建议我提出】学校对全体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奋斗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
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针对该结论
给学校提出两条建议。(3 分)
九年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情况调查数据统计
结论:
建议:
2 / 8
二、阅读与赏析(62 分)
(一)古诗文联读(22 分)
【甲】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
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乙】
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
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
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⑤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
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
⑤便:安逸,安适。
5.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虽机阱在前(即使) B. 晚更号六一居士(还)
C. 方贬夷陵时(刚,开始) D. 而民受其弊(害处)
6.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 分)
学 者 求 见 所 与 言 未 尝 及 文 章 惟 谈 吏 事
7. 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2)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8. 甲诗“霜林落后山争出”中的“争”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3 分)
9.甲诗尾联的写作手法与前三联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3 分)
10.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表现与民同乐的情怀,请结合乙文说说他的具体做法和品质。
3 / 8
(4 分)
( 二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13 分)
[材料一]
近段时间,都市人的生活圈流行一个“公园 20 分钟效应”,指即便不做任何运动,只
要在公园或其他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待上 20 分钟,人就会变得愉快起来。究其原因,
并不只是美好环境与心理暗示的作用,而是与人体压力激素有诸多关系。
美国亚拉巴马州大学的研究团队从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来验证“公园 20 分钟效应”,
主要是收集参与者的唾液样本,检测其体内代表压力指标的激素——皮质醇的浓度。结果
显示,有 76.7%参与研究的游客表示逛公园提升了他们的快乐感,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分从
进公园前的平均 35.82 分升至逛公园后的 39.18 分,说明主观心理感受的确得到了显著改
善。更为重要的是,有 78.3%的游客在逛公园后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压力得到了有
效缓解。
研究人员得出最终结论:只要逛公园达到 21.8 分钟以上,就可以检测到人体皮质醇
水平降低。
由此,无论是心理感受还是生理、生化指标都证明了逛公园对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撇开复杂的科学原理,简单理解就是公园中的短暂休憩显著降低了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
从而缓解了压力。 (选自“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 年 4 月 23 日)
[材料二]
皮质醇是什么物质?通过什么路径作用于人的大脑并影响心理感受呢?
皮质醇其实是人或动物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由
于皮质醇能在人应对压力时扮演重要角色,又被称为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随着人感受
到的压力增加而上升。当人遇到危险,学习或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时,大脑中豌豆大小的
垂体腺就会向位于肾脏上方的肾上腺发出信号,促使它们分泌皮质醇并将其输送到血液中,
导致皮质醇水平的快速上升。这其实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应对压力机制,可迫
使人们选择对抗或逃离危险。
虽然皮质醇能帮助人们应对压力,但如果较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秋态,会影响身心健康。
反之,若拥有适当的皮质醇水平,人会处于一种放松且舒适的状态,于学习或工作中获得
高水平的发挥。 (选自“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 年 4 月 23 日)
[材料三]
中考临近,许多同学压力倍增,严重者甚至对身心造成了危害。我们该如何调适压力

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焦虑,但过度运动也可能导致皮质醇升高。大量研究证
明,一周三到四次,每次不低于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会有所改善。
有研究表明,从睡眠时间段上看,22:00~6:00 的睡眠时间最有助于皮质醇水平的降
低;从睡眠时长来看,睡 6 小时者血液中皮质醇含量比睡 8 小时者高约 50%。除此之外,
午睡习惯也被证明有助于调适压力。
采用均衡的饮食,减少咖啡因、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为什么有压力者更需强调低糖低脂饮食?原因在
于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引起压力和愤怒的感觉,加工过的蛋糕、油炸食品等都可能含
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
4 / 8
11.《庐山草堂记》中,白居易写他置身于庐山美景,“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请结
合材料一,分析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3 分)
12.根据材料二,完成思维导图。(4 分)
(1) (2)
13.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逛公园能提升快乐感,主要是因为公园内优美的风景能让人放松身心,忘却烦恼。
B.皮质醇如果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影响身心健康;但这不意味着皮质醇水平越低,
越有利于身心健康。
C.每日坚持一定时长的剧烈运动有助于皮质醇水平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压。
D.加工过的蛋糕、油炸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食用后会引起愤怒的情绪。
14.学校准备于近期面向九年级学生召开“科学减压,奔赴中考”心理健康教育话动。请
你结合材料三,就如何减轻压力的问题,给同学提三条建议。(3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 分)
有风的夜晚 原上秋
①是这样啊。出租车司机从一脸茫然中明白过来,他要求把车停到一处宽敞的地方再
说。听口音,司机师傅是外地人,姓马,开出租车四年多了。马师傅努力回忆着往事,四
年多经历了太多,但在脑瓜里留下的事情似乎又很少。
②这是市电台策划的《百姓故事》栏目,让 100 个普通人讲述这一年里最难忘的事。
小美接到采访任务,出门第一个就碰到了马师傅。见马师傅同意接受采访,小美坐上副驾
驶,对马师傅说:“不用着急,咱慢慢想。”
③马师傅一拍脑瓜,想起来一件事。那是春天的一个夜晚,马师傅正驾着车沿街找活
儿,在丰乐里街口被一群人堵住。有个危急病人要送医院。等大伙儿七手八脚把病人弄上
车,马师傅怔住了,没有患者家属上来。原来他们都是路遇,都是在做好事。患者是一位
女性,看样子年龄不大。她呻吟一声,提醒病情不能耽搁。马师傅一脚油门,车就像鱼一
样滑入城市的河流。车在跑,马师傅的思想在斗争。他后悔没打 120,那样不是既省事又
安全?万一病人在途中有个好歹,家属会不会找自己麻烦?转念一想,这个局面是大家接
力形成的,一帮群众做好事,把病人交给自己,自己只能接力下去。马师傅随即向总务台
呼叫,总务台联系到附近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科。车一到医院,已经有医生推着手术车在
门口等待……
5 / 8
④说到这里,马师傅停顿下来。
⑤“后来呢?”小美问。
⑥马师傅说:“后来,我就不知道了。”
⑦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小美感觉这个故事不简单。患者后来怎么样了,马师傅和一帮
群众的所作所为,对于患者以及我们生活的社会有什么意义,这都需要挖掘。
⑧小美让马师傅回忆这件事发生的确切日子。马师傅摇摇头,随即用需要挖掘的语气
说,那是个夜晚,有风。对,有风,风很大。马师傅怕风刮着病人,下车时,特地将自己
保暖用的一条小毛毯搭在她身上。
⑨小美觉得这是一条线索,春天的夜晚很少刮大风,到医院查一下应该不算多难的事。
谢过马师傅,小美要下车走人。马师傅突然说,能不能不报道他?后面的事情他要是说出
来,电台就不会报道他了。马师傅继续说,就在把毛毯搭在病人身上回来的时候,医生喊
他去做登记。他回到车上,想着去了也没用,患者姓甚名谁,家住哪里,他一概不知。他
只是一个接力做好事的,把病人交到医生手里,他这一棒的任务就完成了。他清楚,如果
他去了,需要签字,交押金,办住院手续……这些还好,万一家属来了,不分青红皂白找
他事,赔个车费就算了,就怕再生出别的麻烦。想到这,马师傅车头一拐,走了。
⑩此事过去几天,有电话找马师傅,问他前些天是不是救助过一个病人。他没有承认。
后来陆续有电话打来,他始终没有承认。他知道对方一定查过总务台,那里存着他的电话。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多事情就和石头砸水一样,不去管它,时间会抹平一切。果然,从
那以后,再没人提起这件事,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要不是接受您的采访,我差点儿把这件事忘了。”马师傅说。
在第一人民医院的采访出乎意料地顺利,院办帮小美联系了疑似患者的李女士。李
女士说她一直在寻找救助过她的人。小美让她回忆一下救助过程,看是不是和马师傅的叙 述一致。李女士说,那是一个有风的夜晚,对,有风,她记得很清楚,因为是初春,风很
大,很凉,那天她围了一条围巾。她独自外出突感不适,倒在了路边。
尽管马师傅一开始不情愿见面,但.架不住小美一再劝说。小美要的是新闻故事的
完美结局。小美觉得,尽管后面有马师傅的勇剖私心,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普通人 所具有的善良品质。小美决定要将这个故事讲完整,她甚至想象到见面的场景:这应该是
一个归还毛毯的故事,李女士手捧毛毯,深情地望着马师傅。马师傅接过毛毯,又接过李
女士充满感激的双手。有人不失时机地给马师傅送上一束鲜花,周围响起如潮的掌声。
然而,实际结果并不完美,李女士和马师傅的见面冷了场。李女士要归还的是钱。她
说救她的是个年轻人,本地口音,开私家车,在医院垫付了八百块钱。马师傅一口外地口音, 开出租车。很显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回事。马师傅也感觉到不对劲。他心里愧疚,至
少在这件事上,他认为自己做人是有差距的。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差错,但小美和她的助理却因为这个差错兴奋不已。 她们每天
奔波在
路上苦苦追寻新闻线索,今天的线索突然如同化学反应一般, 一个变成两个,也可能是多
个,后面的故事一定会精彩纷呈。
她们回家的时候已是夜晚,走在马路上,此刻的风已是暖暖地,扑面而来。
(选自《2023 年中国微型小小说精选》)
6 / 8
15.【梳理过程】小语和小溪跟随记者采访出租车马师傅,听完马师傅讲述在春天的一个
夜晚送 危急病人去医院的故事后,他们对马师傅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梳理,请你一起完成。
(4 分)
16.【品味语言】在文字梳理时,小语和小溪对这个故事中的两句话展开了讨论。(6 分)
(1)马师傅一脚油门,车就像鱼一样滑入城市的河流。(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
分)
(2)尽管马师傅一开始不情愿见面,但.架不住小美一再劝说。(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
果)(3 分)
17.【独特视角】故事的结尾看似平淡,但细细品味却别有一番味道。请你从结构和内容
上谈谈 结尾的作用。(4 分)
18.【深入挖掘】小美觉得“马师傅的故事并不简单,可以深入挖掘”,小语想到了鲁迅
的《朝
花夕拾》是一部充满温馨回忆与理性批判的散文集,认为可以从“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角
度来挖 掘这个故事。请你从下面内容中选择一个并进行分析。(5 分)
A. 人性的善良与自私 B. 社会的温暖与冷漠 C.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
7 / 8
(四)名著阅读(8 分)
19.“高光时刻”可以理解为人处于巅峰状态的那一瞬间。它可以是“路见不平一声吼”,
也可以是对压迫和不公的抗争。请分别介绍下列两人的“高光时刻”。
要求:写出具体“时刻”,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特征或精神品质。(4 分)
①林冲(《水浒传》) ②鲁智深(《水浒传》)
20.《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书中的英雄往往重“义”。但他们的“义”又有不同
的类型,如“有恩必报之义”“急人危难之义”,请结合名著中相关情节,对这两种“义”
进行分析。(4 分)
三、表达与交流(60 分)
21. 小满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前奏。小满未满,农作物未完全成熟,努力生长
的过程,也给人无限期待;小得盈满,生活中小小的充实、淡淡的满足,也能给人成功的
喜悦;小满即安,生活没有完美,即使遗憾,知足也能常乐。
请以“人生不妨有小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温馨提示: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②文章不得少于 600 字。
8 / 82025 年秋学期课后服务阶段调研作业
九年级语文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略)
2、(1)摇曳(yè)(2)妖 ráo(娆) pīnɡ(娉)婷
(3)C (4)C 3、 C
4、(1) 不屈不挠③④ 勤思苦学⑥② 自律自省:⑤①
(2) 栏目:演说“自强不息”
设计意图:通过展出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稿,用语言的感染
力来号召同学们践行“自强不息”。
栏目:例说“自强不息”
设计意图:解说古今自强不息人物的故事,用具体的事例向同学们展
现自强不息者志存高远,勇于开拓的不凡风采。
(3) 结论:九年级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或正在目标规划之中。
建议:学校开设与人生规划有关的课程, 邀请英模人物来学校进行有关
人生目标规划的讲座。
二、阅读与赏析(62 分)
(一)古诗文联读(22 分)
5. B 6.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
7. (1)(欧阳修)多次被贬官流放,志向仍然不变。
(2)有人问他:“处理政务宽松简易但事情没有松懈(松弛)荒废,为什
么呢?”
8. 示例:“争”,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群山以人的情态或化静为动,把静止的
群山写活了,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
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
9.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
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
10. ①秉公办事(或遇事慎重处理)②勤于政事③宽简施政④顺应民意
⑤见义勇为
结合“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可知,欧阳修遇事慎重处理;
结合“惟谈吏事”可知,欧阳修勤于政事;
结合“宽简而不扰”“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可知,欧
阳修宽简施政;
结合“故所至民便之”可知,欧阳修顺应民意。
1 / 3
结合“天资刚劲,见义勇为”可知,欧阳修见义勇为;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3 分)
11、(3 分)因为大自然的美景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②会让人体内的
皮质醇水平下降,③以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所以白居易置身于庐山美景,会感到
外在安适,内心平和。
12、(2 分)(1)垂体腺(2)皮质醇
13、(3 分)B
14、(3 分)① 坚持锻炼,保持每周三到四次,每次不低于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
② 科学睡眠,每天早睡早起,养成午睡习惯。③ 均衡饮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
和全谷类食品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减少咖啡因、糖和高脂肪食物
的摄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 分)
15.(4 分)①一脸茫然 ②担忧为难
③有所顾虑(不情愿) ④尴尬、愧疚
16.(6 分)(1)(3 分)比喻,将出租车比作鱼,将城市的街道比作河流,
形象地描绘了马师傅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灵活地驾驶出租车穿梭在城市中的
情景,表现了马师傅救人的急切,侧面表 现了马师傅驾车技术娴熟,增强了画
面感,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
(2)(3 分)“但”表转折(1 分),突出了小美的坚持和马师傅的犹豫(1 分),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 分)。
17.(4 分)结构上:点题,使文章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总结全文(1 分);内
容上:营造一种温馨 而宁静的氛围(1 分),文中多次出现“有风”,从“风
大”“很凉”到结尾“风暖暖的”,逐渐深 化主题:对社会风气转好的一种期
待,对人性美好的赞美(2 分)。
18.(5 分)示例:A.人性的善良与自私。马师傅在紧急情况下选择救人,体现
了他的善良与勇气 (2 分);而到了医院就走以及事后选择逃避,则反映出他
内心的担忧和顾虑(2 分),这种复杂 的人性内心,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B.社会的温暖与冷漠。文章通过马师傅和李女士的故事,展现了社会的温暖与
冷漠。一方面,路遇的群众和马师傅共同接力救人,体现了社会的温情与互助
(2 分);另一方面,马师傅因担心被误解和纠缠而选择逃避,以及李女士误
将恩人认作他人,又反映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和冷漠(2 分)。
C.新闻的主观与客观。小美作为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调查贯穿始终。她通过
深入挖掘和细致调查,逐渐还原了事件的真相,并期待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是
她的主观设想(2 分)。然而,实际结果并不完美,却意外地激发了更多的新
闻线索和故事,也展示了任何事都不受主观意识影响(2 分)。
2 / 3
(四)名著阅读(8 分)
19、(4 分)示例 1:林冲的“高光时刻”是风雪山神庙复仇。陆虞候及手下火
烧草料场要害林冲,刚好被躲在山神庙的林冲碰到,他手刃仇人,从此投奔梁
山。表现出林冲武艺高强、嫉恶如仇的特点。
示例 2:鲁智深的“高光时刻”是拳打镇关西。鲁达在酒馆喝酒,听到金氏父女
被郑屠户欺侮一事,替他们打抱不平,到肉铺上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表现出
他豪侠仗义、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示例 1:林冲的“高光时刻”是火并王伦。王伦嫉贤妒能,多次刁难晁盖等人。
林冲怒杀王伦,推举晁盖为首领。这体现他快意恩仇、有勇有谋的一面。
示例 2:鲁智深的“高光时刻”是大闹野猪林。在野猪林,他救下被高俅陷害的
林冲,还一路护送。可见他重情重义、侠肝义胆。
20、(4 分)示例:武松因斗杀西门庆被发配孟州,施恩厚待武松(1 分),武松
醉打蒋门神,帮施恩夺回快活林(1 分),体现了他有恩必报的义气。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就投奔柴进处避难(1 分),柴进二话不说热情招待宋江两兄
弟,让他们沐浴更衣并准备丰盛佳肴(1 分),体现了急人危难之义。
二、表达与交流(60 分)
21、作文切入分为 48 分
3 / 32025 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调研作业答题卡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2025.09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8 分)
① ②
③ ④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1)(1 分)
(2)(2 分)
(3)(3 分) ( ) (4)(3 分) ( )
3.(3 分) ( )
4. (8 分)
(1)(2 分)
(2)(2 分)
(3)(3 分)
二、阅读与赏析(63 分)
(一)古诗文赏析(22 分)
5.(3 分)( )
6.(3 分)学 者 求 见 所 与 言 未 尝 及 文 章 惟 谈 吏 事
7.(6 分)
(1)(3 分)
(2)(3 分)
8.(3 分)
9.(3 分)
10.(4 分)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 第 1 页 共 5 页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3 分)
11.(3 分)
12.(4 分)
13. (3 分) ( )
14. (3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 分)
15.(4 分)① ②
③ ④
16.(1)(3 分)
(2)(3 分)
17(4 分)
18.(5 分)
(四)名著阅读(8 分)
19.(4 分)
20.(3 分)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 第 2 页 共 5 页
三、表达与交流(60 分)
人生不妨有小满
200
400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 第 3 页 共 5 页
600
800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 第 4 页 共 5 页
九年级语文学科调研作业答题卡 第 5 页 共 5 页2025年秋学期9月份课后服务阶段调研作业
九年级语文
2025.9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云归而岩穴瞑。(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虽然前路障碍重重,但李白遇见了“理想之光”,在《行路难》中唱出了满怀信
心的强音:“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内心翻腾的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áo
()的风景。①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孕育了无数光辉的诗篇,留下了众多杰出的
诗人。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一代天骄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我们可以与林徽因分享“四月天”里的pig()婷:读《我看》,我们
可以凝望大地,感怀丰润的生命,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②朗诵诗歌时,能否掌握朗读的技巧,是读好一首诗
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诗歌,一时之
间班上学诗、读诗成为一种风尚。还有的同学想进一步理解诗歌,于是附庸风雅,尝试
创作诗歌。③看到认真学诗的同学们的表现,那些学习散漫的同学都自惭形秽。
④今天,诗歌不仅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而且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摇曳(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妖ro(
)
ping()婷
(3)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二法门
B.孜孜不倦
C.附庸风雅
D.自惭形秽
(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8
A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
阳修谥号“文忠”。
B.文言文中常用借代,如“黄发”和“伛偻”指老人;“垂鬈”和“提携”指儿童。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些作品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在发表成名作《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时,使用了“艾青”
这一笔名。
4.九年级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1)【内涵跳诠褥】同学们搜集了3副关于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
你根据要求搭配上下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写序号)。(3分)
①躬自厚薄责于人
②要将弦诵答潺湲
③历劫方显钢骨硬
④经霜更知秋水明
⑤行不得反求诸己
⑥故作悬窗掩苍翠
不屈不挠:
勤思苦学:
自律自省:
(2)【栏目费设计】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有关“自强不息”的栏目,
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2分)
【示例】栏目一:图说“自强不息”
设计意图:通过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用形象化的方式使同学们理解
自强不息的内涵。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建议我提出】学校对全体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奋斗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
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针对该结论
给学校提出两条建议。(3分)
九年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情况调查数据统计
609%
51%
50%
40%
309%
2,5%
21%
20%
10%
3%
0%
目标十分明确
目标规划之中
走一步算一步
完全没有目标
结论:
建议:
二、阅读与赏析(62分)
2/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