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二 年级 物理 科导学案课 题 第四章 复习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光源、反射、折射的概念,能利用反射、折射规律作图。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参与,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重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学习难点 理解反射和折射的区别。预习案 完成时长: 分钟;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批改时间: 月 日一、知识梳理:二、复习自测: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_,月亮不是光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2.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均可用______ 来解释。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4.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内容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___;②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_________;③ 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5.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_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 反射。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_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 的。6.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_______立______大的_____(虚/实)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选填“偏向”或“偏离” )。这个结论叫光的折射规律。 8.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红光之外是_________,紫光之外是________。这两种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视机遥控器通常利用_________来控制电视;验钞器利用_________能够使荧火物发光来检验钞票。____班___组 编号____姓名_______完成日期 月 日 页码:43探究案探究点一:平面镜成像问题1: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问题2: 由图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问题3: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大小和长度都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 如果在图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验证的方法叫做: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的大小 。探究点二:光的折射问题1: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C.先向西移动,后向东移动 D.静止不动问题2:如图2—6(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行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2—6(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预、探、展、评、测 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页码:44(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__________, 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变__________。(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__ 。(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 请列举一例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如图2—7所示是晓明拍摄到的西湖大酒店的风景,西湖大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______ 形成的 _____ 像。2.如图2—8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在A中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 “薄玻璃板”) 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3.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4.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湖光倒“影” C.毕业合“影” D.形“影”不离 5.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6.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是一种电磁波C.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D.白光是单色光7.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人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上。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6O°的夹角,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__________ 方向转过____________角。训练案 姓名: 完成时长: 分钟 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月 日1.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沽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O% 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2.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 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此时,湖面有人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鱼和鸟都在水里“翱翔”,此时看到的“鱼”是光的 成的 像,看到的鸟是光的 成的 像。当小鸟距水面3 m时, 小鸟的“倒影”距小鸟________ m。5.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__传播的。(2) 观音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____是不同的。(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干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_____________ 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6.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 ____,这是为了________ ____。(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_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7.自行车的尾灯设计的非常巧妙。当后面的光线从任何方向照射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由此可知自行车尾灯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8.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度角,一小球沿桌面向镜滚去,如图2— 11所示,则镜中的小球的像将如何运动 答: 。9.(拓展)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2—12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OO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