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案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初 二 年级 物理 科导学案
课 题 第2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了解声速与介质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学习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预习案 完成时长: 分钟;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批改时间: 月 日
一、知识准备:1.人耳贴着铁轨能听到远处的火车声音,但站着听不到;闻其声知其人。2.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二、教材助读: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教材P27~28)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教材P28~P29,了解声音是怎么传播的?(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传声的介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真空__________(能或不能)传声。(2)水以水波的形式传播,类似的,声音也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 阅读教材30页内容,回答:(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____表示,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_。(2)声速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有关。相同温度时___ __中的声速最大,传声效果也最好,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_______。(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 ,就会被 。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的回声,就是 回来的声音。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 )回到耳边,人们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三、预习自测1.下列不能传声的是( )A.真空 B.木头 C.水 D.空气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B. 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C.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4.下列关于声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声源的振动如果停止,它就停止了发声 B、不发生振动的物体一定不是声源C、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D、不发生振动的物体也可发声4.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真空___________传声,______________中传声最快,传声效果也最好。
我的疑惑:
班____组 编号: 姓名________ 完成日期: 月 日 页码:11
探究案
学始于疑:物体的振动停止了,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吗? 回声是怎么产生的?
探究点一:声音的产生实验一:敲响音叉,观察现象。将悬挂在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如图所示,敲响音叉,会发现什么?这个现象表明了什么?乒乓球起什么作用?实验二:把敲响的音叉和不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归纳总结:探究点二:声音的传播实验三: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再慢慢放入空气呢?问题1: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出去,在教室里,老师、同学们说话时,互相都能够听到,这说明声音可以靠什么传播?:问题2:钓鱼时,岸上的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这说明了什么?实验四: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清晰的敲击声。由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由“土电话”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总结:探究点三:声速与回声问题1:雷雨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2:回声是怎么形成的?一个人对着墙壁拍手,如果他要听到拍手的回声,人距离墙壁多远?
预、探、展、评、测 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页码:12
针对训练:常言道:望山跑死马,小明对着远处的大山大喊一声,10s后听到回声,则小明离大山多远?(假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拓展: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知识网络图: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___________传播最快,在____________最慢, 真空_____________传声。 声速: 声速用来描述声音传播的_______________,声速的大小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人说话唱歌靠__________发声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播的。2.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说明声速跟介质的____________有关,声速还跟____________有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4.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有( )①声音的反射 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③声音在墙壁内的传播 ④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5.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6.把恰好浸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下的钟处,共经过2s,设海水中平均声速为1500m/s,则该处海洋深度为多少?
训练案 完成时长: 分钟 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月 日
1.在房间里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A.房间里的空气不流动,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B.旷野的空气比较稀薄C.在房间里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D.以上说法都不对2.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 ) A、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 B、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优美动听的C、物体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3.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 A、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B、固体比较坚硬,振动强烈C、固体传播声音比较完整 D、固体传播振动均匀4.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C.增强回声 D.为了装饰剧场5.下列三个实验分别用来证明什么的?A:_____________ _ ; B:_______ _________; C:_______ ________。6.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7.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声音在(   )中的传声效果更好。8.《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你能猜出其中的道理吗?
O
O
A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