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年级物理科导学案课 题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感受学科间的联系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预习案 完成时长: 分钟;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批改时间: 月 日一、知识准备1. 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2. 水能变成冰,也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能变成水,冰也能变成水。二、教材助读1.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物质以哪三种状态存在? 答: 、________、_______什么是物态变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熔化和凝固:(1)什么是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凝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________,凝固时吸热还是放热?___________;3.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常见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_____________,非晶体没有。___________叫熔点。(3)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______。三、预习自测:1.下列自然现象中,水都为固态的是: ( )A.霜、雾 B.冰、露 C.雨、露 D.雪、雹2.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蜡 B.铁块 C.松香 D.玻璃3. 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4.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时是在饮料中加冰块而不是加冷水,为什么?5.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保存蔬菜,人们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有什么作用?我的疑惑:班____组 编号: 姓名________完成日期: 月 日 页码:23探究案学始于疑:吃冰棒为什么可以解渴?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探究点一:熔化和凝固问题1: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工人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分析上面的实例,物体在哪几种状态中变化,你能把变化过程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针对训练1:用铜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针对训练2:铜水变成铜像的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探究点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按照图1安装实验器材并思考:(1)图中装置是从下往上安装还是从上往下安装?(2)为什么要采用隔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2.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填入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温度/℃石蜡温度/℃【分析得出结论】1、据实验数据在图2和3的坐标中分别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对比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3、请你画出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预、探、展、评、测 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页码:24归纳总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固。2、.晶体在________时温度________,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晶体________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________熔点。3、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晶体________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________凝固点。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________,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4、熔化需要________(选填 吸热 或 放热),凝固需要________。当堂检测:1、在下面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玻璃凝固的图像是( )2、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温度一定不同 B.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C. 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3、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4、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 降低 ; B. 不变 ; 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5、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由此可以判断该金属的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l00℃”“低于26℃”“高于26℃低于l00℃”)。6、如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__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 上右图是“探究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装有固体粉末状晶体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甲图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温度时间”的图象乙,由图可获取到的信息有:①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②在D点这一时刻,物质属于______态;③图中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min,凝固过程用时______min;你还能补充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案 完成时长: 分钟 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月 日1、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 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 2、海波的熔点是48℃。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 3、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 B. 海波在CD段是气态C. 海波的熔点是48 ℃ D. 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4、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多; 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C. 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6、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 0641 0831 300-259A.在-265 ℃时,氢是固态 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D.铜的熔点比金的高7、如右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t/min0123456789t/℃-4-3-2-1000135(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上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_℃;冰的熔化用了_____分钟。(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 答:______________。(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 OO图1图2图3图3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