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二 年级 物理 科导学案课 题 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去解决一些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虚像的初步概念预习案 完成时长: 分钟;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批改时间: 月 日知识准备烛焰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如果光照到镜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数学上,什么是轴对称?教材助读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镜子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种镜子叫_______镜,把出现在镜子里面的面孔或物体叫做_________。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___ 像和物体的连线____________于镜面虚像、为什么放置在镜子前的物体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却不能用光屏承接?_____________.虚像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的应用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凸面镜和凹面镜这两类球面镜分别对光线具有什么作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分别都有什么应用?预习自测身高1.75m 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他 _____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______1.75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______像,把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_______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蜡烛________、火柴等。凸面镜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凹面镜能起到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我的疑惑:____班___组 编号____姓名_________完成日期 月 日 页码:37探究案学始于疑:1、将一支圆珠笔放在平面镜前,移动圆珠笔,看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小孔成的像可以收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为什么收不到?探究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思考:1.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2.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为什么?3.刻度尺有什么作用?【设计和进行实验】思考:1.点燃蜡烛A,眼睛跟A在玻璃板的同侧还是异侧观察?如何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会有什么结果?3.平面镜的像比物大还是小?还是等大?怎样确定?4.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怎样确定?5.玻璃板是用厚的好还是薄的好?为什么?多次重复实验有什么目的?【分析与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1.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像到镜面的距离(像距)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物距)的关系是:____________3.像与物的两线与镜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__________。拓展:1.你能解释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板为什么是倾斜安装吗?2.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能否承接到像?和小孔成的像有什么不同?探究点二:平面镜的应用与球面镜问题1:平面镜的应用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问题2:射到球面镜上的光线遵从光的反射定律吗?预、探、展、评、测 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页码:38问题3: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分别具有什么作用?问题4:球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知识网络图: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像: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成像 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的作用 球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的作用当堂检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2、凸面镜和凹面镜统称为________。凸面镜对光线起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________作用。3、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4、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_____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同学突然以很快的速度向平面镜跑去,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间的距离将( ) 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6、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7、如图所示,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的电子钟的示数,那么这个时间是( ) A.12:05 B.21:15 C.20:15 D.20:05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_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实验时我们发现镜后的B蜡烛与镜前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案 姓名: 完成时长: 分钟 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月 日1.湖水深10m,小鸟在距湖面6m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距离该鸟__________m.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m。3.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4.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面向东正对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像平面镜走去,像逐渐变大 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逐渐变小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用手摸南侧的耳朵 D.人转向面向北,像也转向面向北5. 下图是猫在照镜子,四幅图中是猫的像,正确的是( )6.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上放一平面镜。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上图物体ABC的像。8、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平面镜,欲使镜面前小球滚动方向与镜中小球移动方向垂直,那么镜面前小球滚动方向与镜面的夹角( ) A.90° B.60° C.45° D.30°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_____________________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 的关系。 (3)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得玻璃板和桌面________。(4)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