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蹦床里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标:1、知道是弹力使我们从蹦床上跳得更高。2、通过对拉力器、弹弓等学生常见的器材的体验,知道弹力、弹性的初步概念。3、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有关。4、探究“弹弓”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从生活中学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注意安全。2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蹦蹦床、沙发等并不陌生,对弹力、弹性也应该很熟悉。但概念的表述不够准确,动手能力很弱。因此,让学生玩一玩,做一做,读一读,在玩中学,这节课就显得轻松很多。3重点难点重点:皮筋伸长长度与弹力间的关系。难点: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与弹力关系的探究过程。4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你玩过蹦蹦床吗?你有什么体会呢?为什么我们在蹦蹦床上比在地上蹦的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蹦床里的学问](二)新授:一、学生实验首先,我们找个同学来做个体验游戏,“比比谁的力气大”请同学把这个拉力器尽量拉长,下面的同学请观察:拉力器发生了什么变化?师:你打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很费劲、很吃力)师:嗯,不错。我们再找个同学说说拉力器发生了什么变化?(拉的时候拉力器变长了,松开之后,它又恢复了原来的长度)二、弹力与弹性我们在拉拉力器的时候,拉力器要变长,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抵抗变长的力,这种力称为弹力。在蹦床上也是这样,我们蹦的时候要把蹦床往下压,蹦床呢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被压下的力,这种力同样也是——弹力。现在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在蹦床上能够蹦的很高了吗?(弹力)师:板书“弹力”不管是刚才的拉力器,还是蹦床,当外力消失后,它们都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板书“弹性”。三、问题:弹力与什么有关呢?或者说,什么时候弹力大,什么时候弹力小呢?实验:1、介绍器材在我们的实验桌上有一个“测力计”[师出示测力计],测力计我们以前也使用过,谁来说说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呢?指针回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示数向平(主意物体不要挂太长时间,否则测力计会损坏物重不可以超过量程(不能用测力计随意乱挂,如挂书包等重物)2、演示实验首先,把橡皮筋的一端与测力计连在一起,一个同学拿着橡皮筋的另一端,然后拉测力计并读出读数,同时第三位同学用一把直尺在旁边测量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并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里。3、分小组实验①组长负责,领材料,三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师巡回指导)②让学生停下来,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各小组汇报)用展台展示学生实验数据:橡皮筋被拉长(厘米)测力计读数(牛顿)师:从大家实验的数据中,你观察到什么特点?(指名说)生:橡皮筋被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师:其实,不只是橡皮筋是这样的,其他的具有弹性的物体都是这样的。比如弹簧等。师:根据这个特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生: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板书)四、小制作:做一个弹弓,利用弹弓的弹性将粉笔弹入洞中①分组练习,制作弹弓②用弹弓对着桌斗练习射击。③接下来我们来个射击比赛,看谁能将“子弹”射入洞中。各组推荐1名同学,每次三个人,站在两米远的地方,看谁先将“子弹”射进去。④师生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射!交流:怎样才能将粉笔头弹进去(指名说:橡皮筋拉的越长,射程就越远。)⑤师出示问题:如果我们把橡皮筋无限拉长,会把“子弹”射的无限远吗?生:拉得太长,橡皮筋会断的。师:我们刚才得出的这个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生:要在一定的限度内师板书“在一定限度内”⑦师小结: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安全教育:我们制作的弹弓能对着人射击吗?能去打小动物吗?不能。也不能破坏公共设施(三)应用师:生活中,好多地方都用到了弹力的知识,比如说:蹦极、跳水,人们还利用弹力知识制作了弓箭、握力器、乒乓球拍等。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力是无处不在的,除了弹力之外,还有重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努力探索,一定能够发现自然界中许多的奥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