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运动和能量》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运动和能量》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运动和能量》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知识点二撞击实验
斜面的坡度越大,小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越大,被撞击的木块滑行的距离也越远。这说明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   。
2.知识点 物体的能量
生活中,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
3.知识点 二 小球运动的快慢
(1)为了使小球运动得更快、更远,小球的起点应在“过山车”的   。
(2)若要改变小球运动的快慢,则可以改变轨道的   和   等状态。
4.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   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   的。
5.汽车行驶需要消耗能量,   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
6.(2024六下·广安期末)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   。
7.(2024六上·信都期中)能量可以使物体   或发生变化。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二、判断题
8.(2025·岳池)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动能。 (  )
9.(2025四上·杭州期末)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  )
10.(2024六上·信都期中)能量控制装置只能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不能控制能量转换的时间。(  )
11.(2021四上·龙湾期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但是正在运动的人没有能量。
12. 汽车运行需要能量,机器生产需要能量,自行车运动就不需要能量了。 (  )
13.(2025四上·苍溪期末)能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而存在,静止的物体也具有能量。 (  )
14.(2024四上·定州期末)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速度有关,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
15.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橡皮槌具有能量,音叉不具有能量。 (  )
16.(2022四下·乐清期末)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中。(  )
17.(2025六下·曲江期末)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所以下坠的物体具有能量。(  )
三、单选题
18.撞击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  )
A.撞击前的瞬间,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
B.撞击前的瞬间,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小
C.撞击前的瞬间,木块具有的能量越大
19.(2023三上·钢城期末)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  ),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
A.能量 B.力量 C.质量
20.撞击实验是通过(  )来体现小球具有的能量的。
A.斜面的坡度
B.小车所受的重力
C.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21.做撞击实验时,小球需要在斜面的(  )释放。
A.同一位置 B.不同位置 C.都可以
22.下列情境中,能量最大的是(  )。
A.行驶的动车
B.骑行中的自行车
C.正在竞走的运动员
23.在科学上,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被称为动能。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
A.放在桌上的铅笔盒 B.正在行驶的轿车 C.地面上的桌子
24.列车在下列情况中,拥有更大能量的是(  )。
A.静止不动 B.行驶中 C.准备出发
(2022四上·瓯海期末)小科做了撞击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小车撞击木块,让木块在木板上滑行。
25.图中木块被撞后在木板上滑行距离最远的是(  )。
A.1号 B.2号 C.3号
26.此实验中,我们发现(  )。
A.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B.小车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无关
C.小车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小
27.(2023三下·台州期末)小明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很感兴趣并开展了研究。他记录了正方体、六棱柱和小球在同一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如下,据此回答问题。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物体形状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正方体 √    
六棱柱   √  
小球      
(1)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最有可能是(  )。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2)以上结果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A.物体的形状
B.斜面的高度
C.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
(3)正方体在斜面上是静止不动的,下列方法可以让它运动起来的是(  )。
A.降低斜面高度 B.增加斜面高度 C.不做改变
28.(【名师面对面】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学业质量评估卷)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速行驶的汽车会撞坏防护栏,说明运动的汽车具有能量
B.水滴石穿的现象说明下落的水滴具有能量
C.点燃的蜡烛是静止的,它不具有能量
四、综合题
29.高空抛物如同悬在城市上空的利剑,十分危险。某专业研究小组的成员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研究人员在无风、安全、空旷的环境下,将鸡蛋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砸中玻璃板,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请勿模仿!)
实验次序 下落的高度/米 玻璃板破碎情况
1 10 未破碎
2 20 未破碎,出现裂纹
3 30 未破碎,出现小坑
4 50 破碎
(1)分析现象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   有关。
(2)根据课内“小球撞击木块实验”猜测,物体从高处落下具有较强的破坏力是因为下落的高度越高,   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
(3)杜绝高空抛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写出一点)。
五、实验探究题
30.为了探究小球运动具有的能量与坡度大小的关系,小虞做了“小球撞击木块”的实验,如表所示为获得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坡度 木块滑行的距离/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取的数值
小 4.5 4.7 4.9 4.7
中等 7.2 7.8 7.4
大 10.1 5.2 9.7 9.7
(1)做坡度大的实验时,小虞有一次的实验操作出现失误导致数据错误,错误的数据出现在第   次。
(2)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处选取的数值应该是   。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A.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
B.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近
C.斜面坡度越小,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   ,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大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撞击实验中,每次都要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斜面的坡度越大,小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打,因此被撞击的木块滑行的距离也越远。
2.【答案】能量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生活中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备动能,也就是都具有能量。
3.【答案】(1)最高点
(2)坡度;曲直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主要依赖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位置越高,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下落过程中,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小球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速度越大,小球在轨道上受到阻力等因素影响时,仍能保持较快运动状态,从而运动得更快;同时,更大的动能也能支撑小球克服更多阻力,运动的距离更远。
(2)轨道的坡度与曲直状态会通过影响小球的受力和运动形式改变其快慢。
坡度:坡度直接关联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效率。坡度越大,小球重力沿轨道向下的分力越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速度越快,小球运动速度随之加快;坡度越小,分力越小,动能获取越慢,运动速度则减缓。
曲直:直线轨道上小球运动方向不变,受力更稳定,动能损耗少,易保持较快速度;曲线轨道上小球需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向心力会消耗部分动能,且运动路径变长,相同时间内速度会相对减慢,从而改变整体运动快慢。
4.【答案】声、光、电、热、磁;相互转换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5.【答案】汽油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汽车行驶需要消耗能量,汽油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
6.【答案】动能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这种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 速度越快, 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7.【答案】运动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很多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让物体运动起来,比如汽车依靠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等)运动;同时能量也能使物体发生变化,像热能能让冰融化(状态变化)。所以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这里填运动。
8.【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动能的定义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题目中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动能” 的表述,准确契合动能的核心特征 —— 由运动状态产生的能量形式,因此该说法正确。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其他能量(如重力势能、内能等),但仅就 “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这一属性而言,确实定义为动能。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控制装置不只能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也能控制能量转换的时间。比如家里的电灯开关,当我们打开开关,电能就转换成光能,灯亮了;关闭开关,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过程就停止了。这里的开关就是能量控制装置,它控制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时间,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正在运动的人也有能量,可以说能量是无处不在的。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自行车运动同样需要能量,只是其能量来源和消耗方式与汽车和机器不同。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具有内能,因为物体内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所以物体具有内能。 若物体被举高,它具有重力势能,例如一个静止在高处的铅球,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它具有弹性势能,比如一个被压缩后静止的弹簧,它具有弹性势能。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必然具有能量,这种因运动产生的能量(动能),其大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紧密相关,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题目说法正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敲击音叉时,运动的橡皮锤具有能量,轻敲音叉声音弱,振动幅度小,橡皮锤具有的能量小;重敲音叉声音强,振动幅度大,橡皮锤具有的能量大。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考查各种各样的能量,食物中、人体中都有能量。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是因为高空坠物速度快,所具有的能量很大。
18.【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在撞击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小球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故选A。
19.【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压缩。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有些压力容器中装有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20.【答案】C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在撞击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小球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所以通过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能够体现小球具有的能量大小。故选C。
21.【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在进行撞击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控制变量。将小球在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可以确保每次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样才能准确研究小球撞击其他物体等相关实验现象和规律。如果在不同位置释放,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就会不同,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无法准确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所以应选择在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故选A。
22.【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动车的质量远远大于自行车和运动员的质量,并且动车行驶速度通常也较快,所以其具有的动能在这三种情境中是最大的。故选A。
23.【答案】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生活中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备动能,也就是都具有能量。因此正在行驶的轿车具有动能。放在桌上的铅笔盒和地面上的桌子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能。故选B。
24.【答案】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列车在行驶中时,由于其具有速度和质量,因此它具有动能。当列车静止不动时和列车准备出发时,他们都没有运动,因此也就没有动能。因此,在比较这三种情况下的能量时,可以确定行驶中的列车具有更大的能量,因为它具有由于运动而产生的动能。故选B。
【答案】25.A
26.A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费力。
25. 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近。图中中木块被撞后在木板上滑行距离最远的是1号。
26.此实验中,我们通过木块被小车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推测小车的能量大小
27.【答案】(1)C
(2)A
(3)B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可知,小球的特征是圆圆的,所以猜测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可能是滚动。
(2)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不同,这是因为物体的形状不同。
(3)正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是因为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增加斜面的坡度,可能是正方体运动起来。
28.【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且能量存在多种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发光发热的物体具有光能和热能,不能仅通过物体是否运动判断其是否具有能量。
A选项,高速行驶的汽车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当汽车撞击防护栏时,能对防护栏做功(撞坏防护栏),体现了其具有的能量,该说法正确。
B选项,下落的水滴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同时水滴在下落过程中对石头产生持续撞击,最终才能实现水滴石穿,说明下落的水滴具有能量,该说法正确。
C选项,点燃的蜡烛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运动),但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这些均属于能量的表现形式。不能因蜡烛静止就判断其不具有能量,该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C选项。
29.【答案】(1)下落的高度
(2)速度
(3)加强宣传教育(合理均可)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到,随着下落高度从10米依次增加到20米、30米、50米,玻璃板的破碎情况从“未破碎”到“未破碎,出现裂纹”再到“未破碎,出现小坑”最后到“破碎”,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所以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2)在“小球撞击木块实验”中,小球质量一定时,下落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同理,物体从高处落下,高度越高,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破坏力也就越强。
(3)杜绝高空抛物可以从多方面做起,比如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安装监控设备,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监管和威慑等,所以合理均可。
30.【答案】(1)二
(2)7.4
(3)A
(4)越大;越远;越大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观察斜面坡度为“大”时的三次实验数据,前两次差距较大,第三次与其他两次相比,10.1 和 9.7 较为接近,5.2 与其他两个数据偏差明显,所以错误的数据出现在第二次。
(2)在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时,中等坡度下,三次实验数据分别为 7.2、7.8、7.4,其平均值约为7.4
,所以“?”处选取的数值应该是 7.4。
(3)分析表格数据,斜面坡度为“小”时,木块滑行距离平均值为 4.7 厘米;斜面坡度为“中等”时,木块滑行距离为 7.4 厘米;斜面坡度为“大”时,木块滑行距离为 9.7 厘米,可以看出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A 选项正确,B 选项与数据不符,C 选项也与数据不符。
(4)在撞击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小球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斜面坡度越大,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
1 /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运动和能量》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知识点二撞击实验
斜面的坡度越大,小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越大,被撞击的木块滑行的距离也越远。这说明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   。
【答案】大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撞击实验中,每次都要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斜面的坡度越大,小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打,因此被撞击的木块滑行的距离也越远。
2.知识点 物体的能量
生活中,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
【答案】能量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生活中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备动能,也就是都具有能量。
3.知识点 二 小球运动的快慢
(1)为了使小球运动得更快、更远,小球的起点应在“过山车”的   。
(2)若要改变小球运动的快慢,则可以改变轨道的   和   等状态。
【答案】(1)最高点
(2)坡度;曲直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主要依赖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位置越高,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下落过程中,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小球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速度越大,小球在轨道上受到阻力等因素影响时,仍能保持较快运动状态,从而运动得更快;同时,更大的动能也能支撑小球克服更多阻力,运动的距离更远。
(2)轨道的坡度与曲直状态会通过影响小球的受力和运动形式改变其快慢。
坡度:坡度直接关联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效率。坡度越大,小球重力沿轨道向下的分力越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速度越快,小球运动速度随之加快;坡度越小,分力越小,动能获取越慢,运动速度则减缓。
曲直:直线轨道上小球运动方向不变,受力更稳定,动能损耗少,易保持较快速度;曲线轨道上小球需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向心力会消耗部分动能,且运动路径变长,相同时间内速度会相对减慢,从而改变整体运动快慢。
4.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   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   的。
【答案】声、光、电、热、磁;相互转换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5.汽车行驶需要消耗能量,   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
【答案】汽油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汽车行驶需要消耗能量,汽油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
6.(2024六下·广安期末)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   。
【答案】动能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这种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 速度越快, 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7.(2024六上·信都期中)能量可以使物体   或发生变化。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答案】运动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很多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让物体运动起来,比如汽车依靠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等)运动;同时能量也能使物体发生变化,像热能能让冰融化(状态变化)。所以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这里填运动。
二、判断题
8.(2025·岳池)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动能。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动能的定义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题目中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动能” 的表述,准确契合动能的核心特征 —— 由运动状态产生的能量形式,因此该说法正确。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其他能量(如重力势能、内能等),但仅就 “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这一属性而言,确实定义为动能。
9.(2025四上·杭州期末)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
10.(2024六上·信都期中)能量控制装置只能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不能控制能量转换的时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控制装置不只能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也能控制能量转换的时间。比如家里的电灯开关,当我们打开开关,电能就转换成光能,灯亮了;关闭开关,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过程就停止了。这里的开关就是能量控制装置,它控制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时间,所以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1.(2021四上·龙湾期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但是正在运动的人没有能量。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正在运动的人也有能量,可以说能量是无处不在的。
12. 汽车运行需要能量,机器生产需要能量,自行车运动就不需要能量了。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 。自行车运动同样需要能量,只是其能量来源和消耗方式与汽车和机器不同。
13.(2025四上·苍溪期末)能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而存在,静止的物体也具有能量。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具有内能,因为物体内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所以物体具有内能。 若物体被举高,它具有重力势能,例如一个静止在高处的铅球,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它具有弹性势能,比如一个被压缩后静止的弹簧,它具有弹性势能。
14.(2024四上·定州期末)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速度有关,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必然具有能量,这种因运动产生的能量(动能),其大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紧密相关,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题目说法正确。
15.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橡皮槌具有能量,音叉不具有能量。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敲击音叉时,运动的橡皮锤具有能量,轻敲音叉声音弱,振动幅度小,橡皮锤具有的能量小;重敲音叉声音强,振动幅度大,橡皮锤具有的能量大。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6.(2022四下·乐清期末)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考查各种各样的能量,食物中、人体中都有能量。
17.(2025六下·曲江期末)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所以下坠的物体具有能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是因为高空坠物速度快,所具有的能量很大。
三、单选题
18.撞击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  )
A.撞击前的瞬间,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
B.撞击前的瞬间,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小
C.撞击前的瞬间,木块具有的能量越大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在撞击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小球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故选A。
19.(2023三上·钢城期末)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  ),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
A.能量 B.力量 C.质量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压缩。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有些压力容器中装有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20.撞击实验是通过(  )来体现小球具有的能量的。
A.斜面的坡度
B.小车所受的重力
C.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在撞击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小球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所以通过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能够体现小球具有的能量大小。故选C。
21.做撞击实验时,小球需要在斜面的(  )释放。
A.同一位置 B.不同位置 C.都可以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在进行撞击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控制变量。将小球在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可以确保每次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样才能准确研究小球撞击其他物体等相关实验现象和规律。如果在不同位置释放,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就会不同,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无法准确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所以应选择在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故选A。
22.下列情境中,能量最大的是(  )。
A.行驶的动车
B.骑行中的自行车
C.正在竞走的运动员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动车的质量远远大于自行车和运动员的质量,并且动车行驶速度通常也较快,所以其具有的动能在这三种情境中是最大的。故选A。
23.在科学上,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被称为动能。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
A.放在桌上的铅笔盒 B.正在行驶的轿车 C.地面上的桌子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生活中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备动能,也就是都具有能量。因此正在行驶的轿车具有动能。放在桌上的铅笔盒和地面上的桌子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能。故选B。
24.列车在下列情况中,拥有更大能量的是(  )。
A.静止不动 B.行驶中 C.准备出发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列车在行驶中时,由于其具有速度和质量,因此它具有动能。当列车静止不动时和列车准备出发时,他们都没有运动,因此也就没有动能。因此,在比较这三种情况下的能量时,可以确定行驶中的列车具有更大的能量,因为它具有由于运动而产生的动能。故选B。
(2022四上·瓯海期末)小科做了撞击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小车撞击木块,让木块在木板上滑行。
25.图中木块被撞后在木板上滑行距离最远的是(  )。
A.1号 B.2号 C.3号
26.此实验中,我们发现(  )。
A.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B.小车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无关
C.小车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小
【答案】25.A
26.A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的斜面越费力。
25. 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木块受到撞击后滑行的距离越近。图中中木块被撞后在木板上滑行距离最远的是1号。
26.此实验中,我们通过木块被小车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推测小车的能量大小
27.(2023三下·台州期末)小明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很感兴趣并开展了研究。他记录了正方体、六棱柱和小球在同一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如下,据此回答问题。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物体形状 静止不动 滑动 滚动
正方体 √    
六棱柱   √  
小球      
(1)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最有可能是(  )。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2)以上结果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A.物体的形状
B.斜面的高度
C.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
(3)正方体在斜面上是静止不动的,下列方法可以让它运动起来的是(  )。
A.降低斜面高度 B.增加斜面高度 C.不做改变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可知,小球的特征是圆圆的,所以猜测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可能是滚动。
(2)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不同,这是因为物体的形状不同。
(3)正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是因为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增加斜面的坡度,可能是正方体运动起来。
28.(【名师面对面】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学业质量评估卷)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速行驶的汽车会撞坏防护栏,说明运动的汽车具有能量
B.水滴石穿的现象说明下落的水滴具有能量
C.点燃的蜡烛是静止的,它不具有能量
【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且能量存在多种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发光发热的物体具有光能和热能,不能仅通过物体是否运动判断其是否具有能量。
A选项,高速行驶的汽车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当汽车撞击防护栏时,能对防护栏做功(撞坏防护栏),体现了其具有的能量,该说法正确。
B选项,下落的水滴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同时水滴在下落过程中对石头产生持续撞击,最终才能实现水滴石穿,说明下落的水滴具有能量,该说法正确。
C选项,点燃的蜡烛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运动),但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具有光能和热能,这些均属于能量的表现形式。不能因蜡烛静止就判断其不具有能量,该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C选项。
四、综合题
29.高空抛物如同悬在城市上空的利剑,十分危险。某专业研究小组的成员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研究人员在无风、安全、空旷的环境下,将鸡蛋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砸中玻璃板,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请勿模仿!)
实验次序 下落的高度/米 玻璃板破碎情况
1 10 未破碎
2 20 未破碎,出现裂纹
3 30 未破碎,出现小坑
4 50 破碎
(1)分析现象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   有关。
(2)根据课内“小球撞击木块实验”猜测,物体从高处落下具有较强的破坏力是因为下落的高度越高,   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
(3)杜绝高空抛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写出一点)。
【答案】(1)下落的高度
(2)速度
(3)加强宣传教育(合理均可)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到,随着下落高度从10米依次增加到20米、30米、50米,玻璃板的破碎情况从“未破碎”到“未破碎,出现裂纹”再到“未破碎,出现小坑”最后到“破碎”,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所以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2)在“小球撞击木块实验”中,小球质量一定时,下落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同理,物体从高处落下,高度越高,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破坏力也就越强。
(3)杜绝高空抛物可以从多方面做起,比如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安装监控设备,对高空抛物行为进行监管和威慑等,所以合理均可。
五、实验探究题
30.为了探究小球运动具有的能量与坡度大小的关系,小虞做了“小球撞击木块”的实验,如表所示为获得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坡度 木块滑行的距离/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取的数值
小 4.5 4.7 4.9 4.7
中等 7.2 7.8 7.4
大 10.1 5.2 9.7 9.7
(1)做坡度大的实验时,小虞有一次的实验操作出现失误导致数据错误,错误的数据出现在第   次。
(2)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处选取的数值应该是   。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A.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
B.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近
C.斜面坡度越小,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   ,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   。
【答案】(1)二
(2)7.4
(3)A
(4)越大;越远;越大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观察斜面坡度为“大”时的三次实验数据,前两次差距较大,第三次与其他两次相比,10.1 和 9.7 较为接近,5.2 与其他两个数据偏差明显,所以错误的数据出现在第二次。
(2)在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时,中等坡度下,三次实验数据分别为 7.2、7.8、7.4,其平均值约为7.4
,所以“?”处选取的数值应该是 7.4。
(3)分析表格数据,斜面坡度为“小”时,木块滑行距离平均值为 4.7 厘米;斜面坡度为“中等”时,木块滑行距离为 7.4 厘米;斜面坡度为“大”时,木块滑行距离为 9.7 厘米,可以看出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A 选项正确,B 选项与数据不符,C 选项也与数据不符。
(4)在撞击实验中,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具有一定的能量。当小球撞击木块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木块。斜面坡度越大,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传递给木块的能量就越多,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