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单元过关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单元过关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研究发现,RAB7蛋白与HPO-27蛋白共存于溶酶体膜上,当RAB7活性丧失时会抑制HPO-27在溶酶体膜上的富集,导致溶酶体内pH改变,结构异常。HPO-27与溶酶体分裂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分裂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
B.RAB7活性丧失会导致管状溶酶体出现
C.增加细胞中HPO-27的表达量会抑制溶酶体的分裂
D.HPO-27功能缺失的巨噬细胞,溶酶体内水解酶活性降低
2.冷休克蛋白(CSP)对细胞在低温时恢复生长和发挥细胞各种功能有重要作用。如大肠杆菌从37℃转到10℃培养时,出现4h左右的生长停滞,此时绝大多数蛋白质合成受阻,仅有24种CSP蛋白被合成。冷休克时,在大肠杆菌CSP家族中,CspA表达量非常高,易与mRNA结合,从而有效阻止mRNA二级结构的形成,使mRNA保持线性存在形式,易化了其翻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P家族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核糖体功能停止,细胞内酶活性减弱
C.大肠杆菌低温培养时合成的CSP能够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
D.冷休克时,mRNA链保持二级结构有助于与核糖体的结合并翻译
3.如图所示,在正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PS)只分布在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早期,PS 会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向外侧,使其暴露于细胞外侧。Annexin V 是一种磷脂结合蛋白,对 PS 具有高度亲和力,会与暴露 PS 的细胞特异性结合;碘化丙啶(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具有完整细胞膜的正常细胞和凋亡早期细胞,但能透过凋亡晚期和坏死细胞的细胞膜并将细胞核染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分布均具有不对称性
B.细胞膜表面的 Annexin V 含量可作为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指标之一
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均发生改变
D.依据细胞核是否被 PI 染色可区分正常细胞与正在凋亡的细胞
4.下列化学试剂在相关操作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
A.酒精在“新冠病毒预防”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中的作用
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利用鸡血细胞粗提取DNA"中对动物细胞处理时的作用
5.马铃薯削皮后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成黑色或褐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酶促褐化反应”。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反应主要是因为马铃薯中的儿茶酚氧化酶可催化儿茶酚和氧气反应生成褐色的对羟基醌。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探究温度对儿茶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耗氧量 28.6 43.2 36.3 29.2 21.1 10.0 4.1 0.7
A.实验结束时下溶液颜色最深,下溶液颜色最浅
B.将8组恒温箱均置于摇床上振荡,可提高氧气的消耗速率和酶活性
C.据实验结果推测儿茶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在之间
D.实验中将儿茶酚和儿茶酚氧化酶混匀后调整温度,置于对应恒温箱中保存
6.转分化是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研究人员对诱导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转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指针表示 Dnmt3a基因的表达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分化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转分化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过程相同
C.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β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D.适当降低 Dnmt3a 的表达,可提升胰岛β细胞的比例
7.在偏碱性的土壤中Fe3+通常以不溶于水的Fe(OH)3形式存在,溶解度低,难以被植物吸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某植物形成了如图所示的铁吸收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ase具有运输功能但不具有催化作用
B.H+的外排有利于铁化合物的溶解和吸收
C.Fe2+的吸收由无氧呼吸供能,则降低土壤中氧气含量,植物对铁的吸收增强
D.缺铁胁迫下,图中膜蛋白合成量会下降
8.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各自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I~VII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VII被相邻细胞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
B.图中Ⅱ和Ⅴ是同一种物质,Ⅰ和Ⅳ是不同物质
C.图中①~⑤均伴随着ATP的合成或水解,其中③合成的ATP可被②利用
D.细胞中脂肪、糖类、蛋白质的合成或分解可通过细胞呼吸联系起来
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若子代数量足够多,且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存在AB配子致死现象
⑦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中,“演绎推理”指将AaBb与aabb杂交,出现了1:1:1:1的性状分离比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0.关于豌豆胞核中淀粉酶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过程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三个过程中只有复制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
C.根据三个过程的产物序列均可确定其模板序列
D.RNA聚合酶与核糖体沿模板链的移动方向不同
11.DNA复制时双链DNA从复制起点处解开螺旋成单链,复制起点呈现叉子形的复制叉。复制起始点的共同特点是含有丰富的AT序列,DNA复制从固定的起始点以双向等速方式进行,如图所示。下3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起始点含有丰富的AT序列的原因是该序列氢键少,更容易解旋
B.酶a催化DNA两条链之间氢键的断裂,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C.酶b可将脱氧核苷酸聚合到前导链的3'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冈崎片段②先于①形成,酶c可将相邻两个冈崎片段连接起来
12.现有一基因型为HhXBXb的果蝇,染色体数为(2N=8),现有一个卵原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均用32P标记后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占75%
B.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HhXB的卵细胞,则是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C.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8个四分体有放射性
D.若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子细胞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卵原细胞至少经过了一次有丝分裂
13.图示果蝇细胞中基因沉默蛋白(PcG)的缺失,引起染色质结构变化,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形成肿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cG使组蛋白甲基化和染色质凝集,抑制了基因表达
B.细胞增殖失控可由基因突变引起,也可由染色质结构变化引起
C.DNA和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都能影响细胞中基因的转录
D.图示染色质结构变化也是原核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机制
14.一对体色均为灰色的昆虫亲本杂交,子代存活的个体中,灰色雄性:灰色雌性:黑色雄性:黑色雌性=6:3:2:1。假定此杂交结果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在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同学们提出了4种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
①体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②体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③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④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研究表明,人类女性体细胞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从而使女性与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相当。基因G编码G蛋白,其等位基因g编码活性低的g蛋白。缺失G基因的个体会患某种遗传病。图示为该疾病的一个家族系谱图,已知Ⅱ-1不含g基因。随机选取Ⅲ-5体内200个体细胞,分析发现其中100个细胞只表达G蛋白,另外100个细胞只表达g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Ⅲ-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追溯源自I-2
B.Ⅲ-5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源自母方
C.Ⅲ-2所有细胞中可能检测不出g蛋白
D.若Ⅲ-6与某男性婚配,预期生出一个不患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
16.果蝇的正常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用一群正常翅直刚毛雌果蝇与数量相等的残翅直刚毛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结果为雌果蝇中正常翅直刚毛∶残翅直刚毛=2∶1;雄果蝇中正常翅直刚毛∶正常翅焦刚毛∶残翅直刚毛∶残翅焦刚毛=2∶2∶1∶1,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不考虑致死和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焦刚毛为隐性性状,控制翅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B.亲本雌果蝇有2种基因型,且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
C.F1产生的雌配子中,雌雄配子中均为
D.F2的群体中,出现残翅焦刚毛雄果蝇的概率是1/12
二、多选题
17.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如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溶酶体、自噬体的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
B.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后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而成
C.衰老的线粒体在自噬溶酶体内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被细胞利用
D.推测环境中缺乏营养物质时,癌细胞仍能存活与其自噬作用强有关
18.下图甲为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CO3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周期性的光暗交替实验,图乙为叶绿体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O2释放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
B.图乙所示结构为叶绿体内膜,A、B分别表示水、氧气
C.图乙发生的代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D和F中活跃的化学能
D.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用来表示一个光暗周期内NADPH和ATP的积累量
19.粗糙型链孢霉(2n=14)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子囊是生殖器官。其部分生活史过程如下图1所示,合子先进行减数分裂,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子囊孢子。图2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仅示部分染色体)。结合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含有14条染色体,28条姐妹染色单体
B.在图1的C过程中,能观察到图2甲、乙所对应的行为,不能观察到丙所对应的行为
C.图1的b、c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与子囊孢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同,均为7条
D.图1所示合子产生子囊孢子的过程中核DNA复制了2次,细胞分裂了3次
20.控制人类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aa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Aa的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则表现为非秃顶。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群中男性的秃顶患者和红绿色盲患者都多于女性
B.非秃顶女性的细胞中最多可以有2个a基因
C.若夫妻双方都表现为秃顶且色觉正常,则他们所生女儿一定不患红绿色盲,有可能表现为秃顶也有可能表现为非秃顶
D.秃顶红绿色盲女性的母亲不一定表现为秃顶也不一定患红绿色盲,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但不一定表现为秃顶
三、解答题
21.I.下图1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细胞合成与分泌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细胞与图2相比,其特有的细胞结构有 (写结构名称)。在图1所示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间可通过 进行信息交流。
(2)在细胞内,许多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图2中起到交通枢纽作用的是 (填图中序号),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囊泡转运系统需要依托特殊的网架结构— ,这些蛋白质纤维为囊泡构筑了快速的“运输通道”。图3所示的结构模型属于 模型。
Ⅱ.蛋白质的降解是细胞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膜蛋白和胞内基质蛋白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过程如下图。其中蛋白酶体是一种蛋白质复合体,也是一种细胞器,能识别与待降解蛋白结合的泛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3)内质网、高尔基体可对 (“膜蛋白”或“胞内基质蛋白”)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该过程离不开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 。在生物膜系统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 。
(4)膜蛋白被泛素结合后会内吞并形成早期内体, (细胞结构)可为此过程提供能量。早期内体会对蛋白质进行分选,未去泛素化的蛋白质则会通过一系列转变并经过晚期内体最终被运输到 进行降解。
(5)科研人员根据蛋白质降解过程原理研发新型药物,如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起源于浆细胞,会合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据此推测,该药物主要的作用机制是 。
22.当光照过强、超过棉花叶片需要吸收的光能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有关光抑制的机制,一般认为:在强光下,一方面因NADP+不足使电子传递给O2形成O2-1;另一方面会导致还原态电子积累,形成3chl,3chl与O2反应生成1O2。O2-1和1O2都非常活泼,如不及时清除,会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结构。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3chl,也可以直接清除1O2。下图1是棉花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②、③为相关过程,PSI和PSII都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光系统复合物;图2、图3分别表示正常棉花和突变棉花绿叶中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I、Ⅱ、Ⅲ、Ⅳ表示不同色素带);图4是正常棉花的色素总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指不同波长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上传递的电子的最初供体是 。过程②和③中消耗能量的过程是 ,物质A的功能是 。
(2)图2、3中,色素带Ⅱ代表的色素名称是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照下的O2释放量绘制的曲线是图4所示的 光谱。总吸收光谱与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 。
(3)强光导致光抑制时,突变棉花植株比正常棉花植株光合速率下降更快的原因是 。
(4)已知Deg蛋白酶可降解受损的D1蛋白,提高其更新速度。强光下,若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则光合速率会受到抑制,其原因可能是 ,进而影响电子的传递,使光合速率下降。
23.下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是某动物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该过程中发生一次异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E细胞的名称是 ,图1中F细胞的分裂时期处于图2中 (填数字)阶段,F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B和b的原因 (填“是”或“不是”)互换导致的。
(2)图2的a段中染色体复制发生 (填时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中的 (填数字)阶段,细胞内有一种粘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粘连蛋白被水解发生在图2的 时期(填序号)。
(3)用荧光标记图3中的精原细胞,等位基因A、a分别被标记为红色、黄色,等位基因B、b分别被标记为蓝色、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则图3所示的Ⅱ细胞中向一极移动的荧光点颜色及每种颜色的个数情况是 。
(4)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1、S、G2、M期依次为10h、7h、3h、1h,经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1/S交界处;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 h到 h进行。
(5)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从配子形成的角度分析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
24.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能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研究发现,miRNA只在特定的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知玉米棒上的每个籽粒为独立种子,籽粒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则越甜,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则越具糯性。下图1表示玉米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图2表示Sh2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调控图解。
(1)品尝发现某超甜玉米的糯性往往比较低,据图分析其原因: 。当Sh2基因缺失时,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大量减少未能有效保留水分,导致籽粒成熟后凹陷干瘪,这表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 。
(2)据图2分析可知,miRNA调控Sh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 。
(3)图2中B过程的方向为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物质②③合成过程可以高效的进行,是因为 。
(4)科学家通过 技术进行实验,得出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图2中在Sh2基因表达过程中,其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图3所示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 。
5′-GCT-3′ 5′-TGC-3' 5′-TCG-3′ 5′-CGT-3′
丝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苏氨酸
25.某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其中基因B控制黑色,基因A控制灰色,且基因B的存在能完全抑制基因A的表达,若不含色素则为白色。为进一步研究该动物毛色的遗传机制,利用一对亲本杂交获得F1,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足够数量的F2,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P F1 F2
黑色雌性×白色雄性 雌性和雄性均表现为黑色 雌性:黑色:灰色=6:2;雄性:黑色:灰色:白色=6:1:1
(1)由毛色的遗传机制可知,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对应关系: 。
(2)根据杂交结果可推测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 。F2中无白色雌性个体的原因是 。
(3)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F2中黑色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4)G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M)结合,并驱动M下游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将两个G蛋白基因插入到该动物雌性个体的一对2号染色体上,两个M-红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该动物雄性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含有G蛋白基因的雌性个体杂交后的子一代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某科研小组分别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个体进行交配,杂交子一代体色全为红色,请推测:
①若两个M-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未插入到雄性个体的两条2号染色体上,则得到的F2个体的体色及比例是 。
②若两个M-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了雄性个体的两条2号染色体上,则得到的F2个体的体色及比例是 。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A
6.D
7.B
8.C
9.B
10.C
11.B
12.D
13.D
14.D
15.C
16.A
17.AC
18.ABD
19.BCD
20.BD
21.(1) 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胞间连丝
(2) 1 细胞骨架 流动镶嵌模型
(3) 膜蛋白 核糖体、蛋白酶体 膜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4)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溶酶体
(5)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不能被降解,使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不能正常的进行生命活动。
22.(1) H2O/水 ③ 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2) 叶绿素a 作用 绿叶中除了叶绿素a,还含有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
(3)该突变体棉花植株缺乏类胡萝卜素,无法淬灭3chl并清除1O2而使叶绿体受损、缺乏类胡萝卜素导致吸收的蓝紫光减少,影响光合作用
(4)Deg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后,受损的D1蛋白降解速率下降使受损的D1蛋白积累,新合成的D1蛋白无法替换受损的蛋白
23.(1) 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③ 不是
(2)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① ③⑥
(3)2、2
(4) 7 14
(5)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多样性
24.(1) 超甜玉米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高时,而果糖和葡萄糖可以合成淀粉,因此,则超甜玉米中较少的果糖和葡萄糖合成了支链淀粉,因而糯性往往比较低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miRNA能与Sh2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阻断翻译 过程
(3) 从右向左 一个mRNA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4) 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精氨酸
25.(1)一个性状可以有多个(两个)基因控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 X 常 bbXaY 参与形成F2雌性的雄配子都带有A基因
(3) 8 1/6
(4) 红色:正常色=9:7 红色∶正常色=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