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提升培优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B.水的沸点约为100℃C.广州夏季最低气温约为0℃D.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2. 妈妈每次洗完头后都会用吹风机的热风挡来吹干头发,且边吹边用手不停地上下掀动头发,这样头发干得更快,因为这样做( )A.仅通过提高温度来加快蒸发B.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蒸发C.既增加了蒸发面积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蒸发D.既提高了温度,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蒸发3.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4. 将刚从开水中捞出的鸡蛋放在手中,发现不是很烫,待蛋壳表面的水消失后,便会感觉到很烫,原因是( )A.蛋壳的温度很高 B.蛋壳传热速度变慢 C.先有水蒸发吸热 D.蛋壳传热速度加快5.下图中的情景是熔化的是( )A.甲图:春天冰雪慢慢不见了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草叶上挂满了露珠,到了初冬覆盖了一层霜,所以霜是由露珠变成的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了“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在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后一会儿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7.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与“雪”的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冰冻的衣服变干 B.深秋大雾弥漫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铁水浇铸成零件8.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9.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B.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打开保存疫苗的冰箱时看到冰箱周围有“白雾”,“白雾”是冰熔化形成的D.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10.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5 ℃读作“5度” 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12.小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 ℃时醋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混合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13.如下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随着实验的进行,金属盘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4.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胶囊中物质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人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胶囊中物质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人感到温暖。15.北方的冬天,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窗花”,这属于 现象。根据你的分析,“窗花”会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或“外”)侧。16.冬天,小明父亲将车启动行使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 (填“冷”或“热”)风。三、作图题(共2分)17.在探究某固体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该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如表,请按表中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温度/℃ 42 45 48 48 48 51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12分,第19题22分,共34分)18.比较冷水与热水对冰冻食物的解冻效果。(1)情景:平时家里做菜,家长都会提前把冰箱内的冷冻食物拿出来解冻,你们的家长是怎样解冻食物的 请你用以下实验结论告知家长又方便又好的解冻方法。(2)你的猜想是: (选填“自然解冻”“冷水”或“热水”)的解冻效果好。 (3)器材:用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冰盒在冰箱内做三块冰,三个相同的盘子, 相同的冷水和热水,秒表。(4)操作:A.把盘子按“空盘—冷水盘—热水盘”顺序摆放好B.然后把三块冰同时缓缓放入三个盘中,观察熔化情况C.每隔30秒记录一次冰的熔化情况(5)请根据实验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6)分析数据后,我得到的结论: 盘中的冰熔化得快, 解冻效果好。19. 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1)他把盛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 。(2)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a)温度/℃(b)(3)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4)如图2所示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冰块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BC段物质处于 态。(5)为了使冰块受热更加均匀,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 的(选填“较大的”或“等量较小”)冰块;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6)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答案和解析1.B 2.D 3.D 4.C 5.A 6.D 7.C 8.A 9.D 10.C11.热胀冷缩,36.5 12.60,不会 13.液化,升高 14.熔化,凝固 15.凝华,内 16.液化,热17.如下图所示18.(2)热水(3)相同,质量 (5)热水,热水冰熔化程度(冰的体积比较)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空(空气)盘 同时从冰箱取出的相同冰块冷水盘热水盘结论:19.(1)使物体均匀受热(2)-6(3)时间/min 状态(4)晶体 吸热 不变 固液共存(5)等量较小 用搅拌棒搅拌(6)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