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将木块压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弹簧上,松开后,木块被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下列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中(不考虑空气阻力),正确的是A. B.C. D.2.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条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的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3.在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餐桌,该餐桌上A点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所示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动情况是(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4.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C.只要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D.必须具有相同的力的三要素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 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C. D.6.(2024七下·浦江期末)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在竖直墙壁上贴年画时用重垂线检验是否贴正的情形,为了贴正年画,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A.换用质量小一点的重锤B.上下、左右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边长平行D.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7.(2025七下·宁波期末)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 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球在 b点的速度为零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8.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B.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而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不变9.(2025七下·宁波期末)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D.空间站内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10.(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11.(2024七下·新昌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物体。如图甲,A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水平拉力F1=7牛、F2=2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同B.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8牛C.图乙中B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1牛D.图乙中B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为7牛12.(2024七下·柯桥月考)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磁性黑板给小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B.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C.纸片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和纸片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13.(2024七下·玉环期末)如图所示,物体甲在力F1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物体乙在拉力F2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c是把物体乙沿竖直方向切下一部分,置于另一部分上面,在力F3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2大于拉力F3B.F2立即减小为0,则物体乙不受摩擦力C.F1逐渐减小,物体甲将经历由静止到匀速再到加速下落D.F1和F2同时增大,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不变14.(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则( )A.a点受到的拉力等于mg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C.改变细线方向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D.改变木模放置方式会使地面受到的压力改变15.(2024七下·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中注入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稳定后两端液面到分界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和h2。设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则( )A.B.左右两侧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不相等C.若从左侧继续注入少量同种液体,则Δh增大D.若从右侧继续注入少量同种液体,则Δh减小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傅科摆”,摆锤每次来回摆动的轨迹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撞倒地面的杆子,从而有力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如图乙所示为“傅科摆”摆动模型图,摆锤在A、C之间来回摆动,摆锤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摆锤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17.(2024七下·上虞月考)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沿竖直方向提起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记下弹簧测力计的提纽移动距离h和对应读数F,并描出F—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体质量为 kg;当距离h为5cm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 N;当距离h为4cm时,物体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18.(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pB(均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pB;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pB。19.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图中显示橡皮膜凹向左侧,说明在此处 (填“左”或“右”)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左侧液体的密度 (填“大”或“小”)。倒出原有液体,再重新向此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h1和h2(h1>h2)深度的水时,橡皮膜将凹向 侧。20.(2024七下·温州期末)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异表现引起世界关注。图为正在进行比赛的乒乓球运动员。(1)乒乓球受到球拍击打时,球拍发生形变,说明 ;(2)乒乓球以抛物线的姿态飞出,在到达位置①时,重力方向为 ;(3)如果乒乓球在到达最高点②的瞬间所有力都消失,则乒乓球会 。2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木块B相连,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ab段保持竖直,cd段保持水平。(木板A足够长,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木板A向右运动,待木块B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板A和木块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N,此时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 (填“向右”或“向左”)。22.(2024七下·武义期末)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100千克、底边为40厘米厘米、高4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小金用水平推力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和木块前进的速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1)木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2)在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3)请在图2丙中,将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补充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2024八上·镇海区期末)研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项目准备】提供的材料如图甲。a、b、c三根弹簧和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制作的评价量规中部分评价指标,如表所示。【制作·应用·评价】(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2)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先将测力计 (填“水平”“竖直”或“任意”)位置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0”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3)小组同学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制好的弹簧测力计,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 ;评价量规部分指标表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4)实测时,挂上0.1牛的物体,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不变。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为优秀,小东认为可选取图乙中a弹簧来取代b弹簧来制作测力计,其理由是 。24.(2024七下·东阳期末)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体现的科学原理是 ;(2)为比较2个水火箭哪一个竖直上升的高度更高,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比较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秒曝光一次,仅从拍摄的照片分析,可判断水火箭上升过程中,速度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4)下表是小组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的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时间 t≥6秒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3 秒≤t<6秒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3秒或不能升空小组同学借助手机的速度监测软件,获得了某次水火箭发射过程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据此,该水火箭功能指标被评为优秀,理由是 。25.(2024七下·吴兴期末)为了探究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三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请回顾你当时做实验的情景,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2)在做图乙实验时,若要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正确关系,要选择哪两组实验进行对比,预计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在做图丁实验时,若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条直线上,可以采取什么操作: ;(4)在做图丙实验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到拉动木块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直在增大,且拉动瞬间的拉力大小大于后来木块做匀速运动时的拉力大小,请你帮助小明解释其中的原因: 。26.(2024七下·海曙月考)小金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忽略弹簧测力计自重,滑轮自身及与线的摩擦);(1)小金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牛;(2)若物体A各表面光滑程度相同,小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大小关系实验时,把物体A竖直放置后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运动,在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一时刻木块的运动情况为水平向左做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3)小金觉得这样测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易读数;小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改进如图丙所示。装置改进后小金拉长木板使之运动,当长木板向左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种类及拉长木板的要求分别是 ;A.滑动摩擦力,必需水平匀速拉 B.滑动摩擦力,不需要水平匀速拉C.静摩擦力,必需水平匀速拉动 D.静摩擦力,不需要水平匀速拉(4)小金在验证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把与木块A相同的木块B叠放在木块A正上方;然后用力拉木板使其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超出量程,为帮助小金测出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老师提供了若干个重为3N的钩码,小金将它们连接到丁装置上,就测出了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小金的具体操作是 。27.(2024七下·东阳期末)金华科技馆中展示了一个有趣实验,如图一所示,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为了验证这个现象,小东利用可乐瓶做了如图二所示实验,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深入思考后,小东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于是利用打孔器、可乐瓶、刻度尺、水、升降台等材料,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步骤1:另取一可乐瓶,用打孔器在可乐瓶上打一小孔,用塞子堵住;步骤2:如图三所示,将加水后的可乐瓶放在升降台上;步骤3:拔出瓶上堵住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堵住小孔,测量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重复三次;步骤4:改变升降台的高度,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分别重复步骤3;步骤5:移去可乐瓶和升降台,记录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序号 小孔离地高度h/cm 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x/cm1 2 3 平均值1 10 12.3 12.2 12.5 12 15 15.2 15.0 15.3 23 20 17.5 17.6 17.3 3(1)小孔离地同一高度下都做了3次实验,将测得的3次距离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2)步骤4中“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的原因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小东的实验,解释图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喷水最远距离不是最大的原因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28.(本题6分,每空2分)(2024七下·东阳期末)研习小组利用小球和轻质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如图甲。小球刚接触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小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位置,如图丙。从图乙到图丙,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1)从图乙到图丙,小球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2)实验过程中,当小球的速度达到5.1m/s时,弹簧产生的弹力F与小球的重力G的关系为:F G(填“>”“<”或“=”) ;(3)如图丙,若要让该弹簧的压缩程度更大,你的操作方法是 。29.(本题6分,每空2分)某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沿竖直方向降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最后安全着地。已知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为700牛,跳伞过程中下降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2)当时间为30秒时,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3)图乙是跳伞过程中部分阶段的情景及受力示意图,其中①与图甲曲线上 (用字母表示)阶段对应。30.(本题7分,第1小题每空1分,第2小题2分,第3小题3分)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郊游,队伍要经过一大桥,该桥的两端有类似如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30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30t的物体).试求:(1)重力的方向总是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根据标示牌所示,桥梁最大能承受的物体的重力。(3)若一辆自身质量为3t的卡车,装有10m3的砖,已知ρ砖=2.5×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g取10N/kg)31.(本题8分,第1小题2分,2-3每空3分)学校要在绿茵足球场上举办一场草地冰壶比赛,某学习小组想自制一款草地冰壶,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方案设计。冰壶款式 质量/千克 底部与赛道的总接触面积/厘米2A款 1.8 300B款 2.1 350C款 2.4 320(1)为了更好地制作合适的冰壶,学习小组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主要有如图所示的两款冰壶。甲款底部为大理石材质,适合专业运动员在光滑的冰面上使用;乙款底部装有滚珠,则乙款更适合在粗糙的旱地赛道上使用的理由是 。(2)学习小组用较光滑平整的塑料做底面,制得了三款冰壶,上表是它们的基本参数(表中各款冰壶与赛道的接触面材料相同)。为了尽可能降低冰壶对草皮的破坏,学习小组希望从中选出一款压强小且摩擦力小的冰壶作为比赛用具。请帮助学习小组选出最合适的一款(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3)选出最合适的冰壶后,它在水平草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呢?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测量(提供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其余材料自选) 。32.(本题8分,每个2分)(2024七下·嵊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密度为1000kg/m3,边长是0.1米。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的体积,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压强的变化量(Pa)甲 0乙 250(1)甲的质量为 千克;(2)甲是沿 方向切去的;(3)切掉一半之前,甲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4)正方体乙的边长为多少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将木块压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弹簧上,松开后,木块被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下列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中(不考虑空气阻力),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 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滑光滑斜面滑下的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都作用在木块的重心上,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条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的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答案】D【解析】根据对物体重力的认识判断即可。【解答】 A.重力都是受地球的吸引而获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正确不合题意;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正确不合题意;CD.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所以重心在a点,故C正确,D错误。故选D。3.在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餐桌,该餐桌上A点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所示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动情况是(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答案】B【解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当列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小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不变。根据图片可知,小球向前运动,说明小球的速度大于列车的速度,即列车在减速;小球同时向南滚动,说明列车在向北转弯。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C.只要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D.必须具有相同的力的三要素【答案】D【解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三个因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解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要力的方向、大小、力的作用点都相同。故答案为:D。5.(2025九下·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 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则平衡力的大小相等。【解答】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对水平面的压力较大(木块上叠放一重物),故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 f甲=f乙<f丙。因为三图中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f,即F甲=F乙<F丙,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6.(2024七下·浦江期末)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在竖直墙壁上贴年画时用重垂线检验是否贴正的情形,为了贴正年画,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A.换用质量小一点的重锤B.上下、左右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边长平行D.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答案】D【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结合重力方向的利用的知识判断。【解答】重锤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0°。而年画框的相邻两条边相互垂直,则当年画的竖边与重锤线平行时,则年画在水平方向,即已经放正了。故选D。7.(2025七下·宁波期末)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 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球在 b点的速度为零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答案】C【解析】当物态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小球在b点后做曲线运动,说明b点的速度不为零。【解答】A、小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故A错误;B、小球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可知b点的动能不为零,故B错误;C、小球在b点速度不为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在b点一切外力消失后,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小球从c到d停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8.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B.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而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结合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分析判断。【解答】A.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但是合力为零时,相当于物体不受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A错误;B.不受力的物体,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正确;D.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而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由于运动方向改变,即运动状态也在改变,故D错误。故选C。9.(2025七下·宁波期末)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D.空间站内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答案】C【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B、天宫空间站在做曲线运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C、地球对天宫有吸引力作用,所以天宫可以绕着地球转动,故C正确;D、使用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利用的是弹簧的弹力,可知在空间站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C。10.(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细线断开后小球的受力情况即可。【解答】当小球到达B点时,由于这是能够达到的最高点,因此此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0,即速度为0;由于这时小球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此小球将沿BE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1.(2024七下·新昌期末)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物体。如图甲,A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水平拉力F1=7牛、F2=2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同B.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8牛C.图乙中B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1牛D.图乙中B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为7牛【答案】C【解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3)根据甲图计算A受到的摩擦力,再对乙图中A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知识计算即可;(4)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解答】AB、由甲图可知,A在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A受到桌面对其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且f=F1=7N由于A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仍为7牛,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桌面对其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则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不相同,故AB错误;C、由甲、乙可知,A、B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2与F1以及A和B两物体受到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平衡力,即F2=F1+fA+fB=7N+7N+fB=25N解得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fB=11N故C正确;D、由图乙可知,因为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与水平向右的拉力F2和桌面对其的摩擦力为平衡力,即F绳=F2-fB=25N-11N=14N故D错误。故答案为:C。12.(2024七下·柯桥月考)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磁性黑板给小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B.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C.纸片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和纸片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答案】D【解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A、 磁性黑板与小磁块没有接触,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BC、分析纸片受力,纸片收到向下的重力,小磁块给的向下的摩擦力和黑板给的向上的摩擦力,三力平衡,所以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黑板对纸片的有向上的摩擦力,故BC错误;D、小磁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小磁块的重力与受到的纸片给的摩擦力是平衡力,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所以小磁块受到纸面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其反作用力与之方向相反,即纸片受到的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2024七下·玉环期末)如图所示,物体甲在力F1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物体乙在拉力F2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c是把物体乙沿竖直方向切下一部分,置于另一部分上面,在力F3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2大于拉力F3B.F2立即减小为0,则物体乙不受摩擦力C.F1逐渐减小,物体甲将经历由静止到匀速再到加速下落D.F1和F2同时增大,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不变【答案】D【解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影响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有关因素分析。【解答】A、物体乙在拉力F2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F2,把物体乙沿竖直方向切下一部分,置于另一部分上面,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摩擦力等于推力F3,故拉力F2等于拉力F3,故A错误;B、F2立即减小为0,则物体乙由于惯性会做减速运动,此时仍然受摩擦力,故B错误;C、F1逐渐减小,当物体甲的重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时,将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如图,物体甲在压力F1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物体甲的重力,当压力F1增大,仍静止,摩擦力仍等于物体重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物体乙在拉力F2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F2,若力F2增大,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者都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会都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2024七下·金东期末)如图,将质量均匀的木棒切割并组装成两个形状相同、质量均为m的木模,用三根竖直细线a、b、c连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则( )A.a点受到的拉力等于mg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C.改变细线方向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D.改变木模放置方式会使地面受到的压力改变【答案】C【解析】利用整体法判断木模对水平面的压力情况,将上方木模隔离分析短线的拉力情况。【解答】AB、上方木模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mg,两根长线分别向下的拉力和短线a向上的拉力,两根长线的拉力相等,由受力平衡可得Fa=mg+2Fb则Fa>mg,Fa>Fb故AB不符合题意;C、改变细线方向,即力的作用点不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则力的作用效果改变,故有可能改变上方木模状态,故C符合题意;D、将两个木模看成一个整体,整体静止在地面上,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改变木模放置方式,整体还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地面受到的压力还是木模的总重力,即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5.(2024七下·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中注入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稳定后两端液面到分界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和h2。设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则( )A.B.左右两侧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不相等C.若从左侧继续注入少量同种液体,则Δh增大D.若从右侧继续注入少量同种液体,则Δh减小【答案】C【解析】 A.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和两端液面到分界面压强相等即可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与两端液面到分界面的高度差关系;B.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分析;CD.利用从左(右)侧继续注入同种液体两侧液体增加的压强相等和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可以得出两侧液柱增加的高度关系,从而得出两端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解答】 A、取两液面分界面为水平面,由p=ρgh得,左侧液柱产生的压强:p1=ρ1gh1,右侧液柱产生的压强:p2=ρ2gh2,则有:p1=p2,即:ρ1gh1=ρ2gh2,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故A错误;B.由图可知,该装置为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液体静止不流动时,连通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相同的,即U形玻璃管中左侧液体对底的压强等于右侧液体对底的压强,故B错误;CD. 由ρ1gh1=ρ2gh2可知,因为h1>h2,所以ρ1<ρ2,从左侧继续注入同种液体稳定后,设左侧液柱增加的高度为Δh1,右侧液柱增加的高度为Δh2,则两侧液柱增加的压强:Δp1=Δp2,即ρ1gΔh1=ρ2gΔh2,因为ρ1<ρ2,所以Δh1>Δh2,因此从左侧继续注入同种液体Δh增大,故C正确;从右侧继续注入同种液体,两侧液柱增加的压强仍相等,但增加高度均为液体ρ2的高度,因此两端液面的高度差Δh将不变,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傅科摆”,摆锤每次来回摆动的轨迹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撞倒地面的杆子,从而有力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如图乙所示为“傅科摆”摆动模型图,摆锤在A、C之间来回摆动,摆锤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摆锤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答案】不变;非平衡力【解析】(1)根据G=mg分析摆锤的重力变化;(2)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到非平衡力。【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摆锤在运动过程中,虽然位置不断改变,但是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它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变。(2)摆锤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非平衡力作用。17.(2024七下·上虞月考)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沿竖直方向提起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记下弹簧测力计的提纽移动距离h和对应读数F,并描出F—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体质量为 kg;当距离h为5cm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 N;当距离h为4cm时,物体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答案】0.45;0;平衡【解析】由图乙可知,当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大于5cm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物的重力,利用G=mg求其质量;当距离h为5cm时,从图乙中得到拉力的大小,比较拉力和重力的关系,得到支持力的大小;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重物重力,重物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此时重物静止在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解答】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大于5cm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物的重力,则G=4.5N,其质量当距离h为5cm时,由乙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为4.5N时,则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对桌面没有压力,所以此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0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h为4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重物重力,重物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此时重物静止在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力平衡。18.(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pB(均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pB;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pB。【答案】大于;大于;大于【解析】 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利用通过分析A、B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地面的压强大小。【解答】 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变为FA、FB,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受力面积变为SA、SB,已知SA<SB,根据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变为FA、FB,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受力面积不变,仍为SA<SB,根据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A、B对地面的压力变为FA、FB,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受力面积不变,仍为SA<SB,根据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19.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图中显示橡皮膜凹向左侧,说明在此处 (填“左”或“右”)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左侧液体的密度 (填“大”或“小”)。倒出原有液体,再重新向此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h1和h2(h1>h2)深度的水时,橡皮膜将凹向 侧。【答案】右;小;右【解析】【解答】(1)图中橡皮膜凹向左侧,说明在此处右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两边液面等高,即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小;(2)当左右两侧分别倒入h1和h2(h1>h2)深度的水时,根据p=ρ液gh可知,左边水产生的压强大于右边水产生的压强,故橡皮膜将凹向右侧。当两边液体压强不等时,橡皮膜向压强较小的一侧突出,根据p=ρ液gh进行分析解答。20.(2024七下·温州期末)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异表现引起世界关注。图为正在进行比赛的乒乓球运动员。(1)乒乓球受到球拍击打时,球拍发生形变,说明 ;(2)乒乓球以抛物线的姿态飞出,在到达位置①时,重力方向为 ;(3)如果乒乓球在到达最高点②的瞬间所有力都消失,则乒乓球会 。【答案】(1)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2)竖直向下(3)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乒乓球受到球拍击打时,球拍发生形变,这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效果。(2)重力的方向: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无关。所以乒乓球在到达位置①时,重力方向依然是竖直向下。(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当所有力都消失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乒乓球在到达最高点②时是运动的,若此时所有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1)乒乓球受到球拍击打时,即球拍受到力的作用,球拍发生形变,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2)由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在到达位置①时,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3)如果乒乓球在到达最高点②的瞬间所有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乒乓球会做匀速直线运动。(1)乒乓球受到球拍击打时,即球拍受到力的作用,球拍发生形变,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2)由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在到达位置①时,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3)如果乒乓球在到达最高点②的瞬间所有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乒乓球会做匀速直线运动。2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木块B相连,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ab段保持竖直,cd段保持水平。(木板A足够长,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木板A向右运动,待木块B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板A和木块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N,此时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 (填“向右”或“向左”)。【答案】(1)3;不变(2)向右【解析】木块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块$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时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答】(1)木块B处于平衡状态,对木块B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方向向左,大小为3N,因此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大小为3N;当拉力F增大一倍后,A、B之间由于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2)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A保持平衡状态,因此A还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22.(2024七下·武义期末)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100千克、底边为40厘米厘米、高4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小金用水平推力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和木块前进的速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1)木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2)在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3)请在图2丙中,将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补充完整。 【答案】5000Pa;0至1秒和3至5秒;【解析】 (1)木块放在水平地面时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求出受力面积,利用求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由图乙可知木块在0~1s静止,在3s~5s匀速直线运动,据此找出运动状态不变的时间段;(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运动速度无关,据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作图。【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大小,即F=G=mg=100kg×10N/kg=1000N;木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根据图乙可知,0至1秒时,木块的速度为0,即这段时间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至5秒内木块的速度保持不变,即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在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0至1秒和3至5秒。(3) 由图丙可知,用200N的水平推力能使木箱匀速前进说明此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和推力是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200N。木块在1~3s内做加速运动,木块在3~5s内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都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推力大小无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与压力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1s~6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0N。图象如下: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2024八上·镇海区期末)研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项目准备】提供的材料如图甲。a、b、c三根弹簧和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制作的评价量规中部分评价指标,如表所示。【制作·应用·评价】(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2)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先将测力计 (填“水平”“竖直”或“任意”)位置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0”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3)小组同学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制好的弹簧测力计,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 ;评价量规部分指标表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4)实测时,挂上0.1牛的物体,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不变。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为优秀,小东认为可选取图乙中a弹簧来取代b弹簧来制作测力计,其理由是 。【答案】见解析;水平;良好;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 “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选取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解答】(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更便于标注均匀刻度,所以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2)测量的力为水平方向的力,因此弹簧测力计需要在水平位置进行调零。(3)由题意知,选用图乙 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在“0”和“2N”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则在精确度上评价等级为良好。(4)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 “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选取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24.(2024七下·东阳期末)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体现的科学原理是 ;(2)为比较2个水火箭哪一个竖直上升的高度更高,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比较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秒曝光一次,仅从拍摄的照片分析,可判断水火箭上升过程中,速度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4)下表是小组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的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时间 t≥6秒 火箭能顺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时间3 秒≤t<6秒 火箭能顺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时间t<3秒或不能升空小组同学借助手机的速度监测软件,获得了某次水火箭发射过程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据此,该水火箭功能指标被评为优秀,理由是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射到落地的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见解析【解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根据转换法分析;(3)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分析;(4)根据图丁中水火箭飞行的时间和评价量表中的标准进行分析。【解答】(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给水一个向 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水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水火箭向上运动。(2)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 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因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路程先增加后减小,根据知,水火箭速度先增加后减小。(4)由图丁知该水火箭在空中的飞行时间等于8秒 ,由评价指标中优秀的标准知该水火箭为优秀。25.(2024七下·吴兴期末)为了探究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三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请回顾你当时做实验的情景,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2)在做图乙实验时,若要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正确关系,要选择哪两组实验进行对比,预计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在做图丁实验时,若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条直线上,可以采取什么操作: ;(4)在做图丙实验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到拉动木块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直在增大,且拉动瞬间的拉力大小大于后来木块做匀速运动时的拉力大小,请你帮助小明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②③;②海绵的凹陷程度比③中的更大;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使塑料板两侧绳子相互平行;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解析】(1)根据图片展示的器材和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探究的目的;(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并描述实验结论;(3)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要改变的因素,并说明具体的操作;(4)木块静止时受到静摩擦力,滑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比较二者大小即可。【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远,所以图甲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选图②、③所示实验。在实验中,②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那么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要探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在一条直线上,就要改变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可以将卡片转动一个角度,使塑料板两侧绳子相互平行。(4)木块刚好被拉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木块开始运动后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题意知道“拉动瞬间的拉力大小大于后来木块做匀速运动时的拉力大小”,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26.(2024七下·海曙月考)小金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忽略弹簧测力计自重,滑轮自身及与线的摩擦);(1)小金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牛;(2)若物体A各表面光滑程度相同,小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大小关系实验时,把物体A竖直放置后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运动,在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一时刻木块的运动情况为水平向左做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3)小金觉得这样测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易读数;小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改进如图丙所示。装置改进后小金拉长木板使之运动,当长木板向左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种类及拉长木板的要求分别是 ;A.滑动摩擦力,必需水平匀速拉B.滑动摩擦力,不需要水平匀速拉C.静摩擦力,必需水平匀速拉动D.静摩擦力,不需要水平匀速拉(4)小金在验证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把与木块A相同的木块B叠放在木块A正上方;然后用力拉木板使其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超出量程,为帮助小金测出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老师提供了若干个重为3N的钩码,小金将它们连接到丁装置上,就测出了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小金的具体操作是 。【答案】4.4;加速;B;弹簧测力计与挂钩上的线之间挂若干个钩码,再拉动下面的木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加上钩码的总重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解析】(1)由二力平衡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2)滑动变阻器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此时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加速运动。(3)由(2)可知,滑动摩擦力只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可知属于动摩擦。(4)压力变大,滑动摩擦力变大,大于测力计的量程,可通过在测力计一段挂钩码再拉动长木板,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加测力计的示数。【解答】(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4N,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4N。(2)图乙和图甲相比,物体A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仍然等于4.4N,此时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4.8N,则物体A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这一时刻木块水平向左做加速运动。(3)实验时,物体A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由于物体A相对于木板是运动的,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种类是滑动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弹簧测力计示数超出量程,可以在弹簧测力计与挂钩上的线之间挂若干个钩码,再拉动长木板运动,由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加上钩码的总重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可以测量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27.(2024七下·东阳期末)金华科技馆中展示了一个有趣实验,如图一所示,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为了验证这个现象,小东利用可乐瓶做了如图二所示实验,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深入思考后,小东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于是利用打孔器、可乐瓶、刻度尺、水、升降台等材料,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步骤1:另取一可乐瓶,用打孔器在可乐瓶上打一小孔,用塞子堵住;步骤2:如图三所示,将加水后的可乐瓶放在升降台上;步骤3:拔出瓶上堵住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堵住小孔,测量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重复三次;步骤4:改变升降台的高度,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分别重复步骤3;步骤5:移去可乐瓶和升降台,记录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序号 小孔离地高度h/cm 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x/cm1 2 3 平均值1 10 12.3 12.2 12.5 12 15 15.2 15.0 15.3 23 20 17.5 17.6 17.3 3(1)小孔离地同一高度下都做了3次实验,将测得的3次距离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2)步骤4中“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的原因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小东的实验,解释图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喷水最远距离不是最大的原因 。【答案】减小测量误差;控制每次实验时小孔处的水压相同;水的深度相同时,小孔离地面越高,小孔喷水距离越大;小孔直径过大【解析】(1)测量值一定时,多次测量可以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液体内一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叫这一点的深度,据此回答;(3)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4)根据小孔离地面的高度影响喷射距离分析。【解答】(1)多次实验,均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小孔离地高度不变,测量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所以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测量误差。(2)由于液体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不同,小孔喷水距离不同,所以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即控制小孔处至液面深度相同,故“加水至瓶内同一高度”的原因是控制每次实验时小孔处的水压相同。(3)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小孔离地高度越高,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的深度相同时,小孔离地面越高,小孔喷水距离越大。(4)由于小孔的直径大小会影响喷水距离,所以图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喷水最远距离不是最大,可能原因是最下端的小孔直径过大。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28.(本题6分,每空2分)(2024七下·东阳期末)研习小组利用小球和轻质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如图甲。小球刚接触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小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位置,如图丙。从图乙到图丙,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1)从图乙到图丙,小球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2)实验过程中,当小球的速度达到5.1m/s时,弹簧产生的弹力F与小球的重力G的关系为:F G(填“>”“<”或“=”) ;(3)如图丙,若要让该弹簧的压缩程度更大,你的操作方法是 。【答案】先变大后变小;=;增加小球的质量【解析】(1)(2)分析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过程中小球的所受力情况,由此分析速度变化;(3)根据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提出建议。【解答】(1)小球接触到弹簧后的下落中,弹簧逐渐发 生弹簧形变,弹簧力由小变大,当重力大于弹力时 小球受合力向下,小球加速下落;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受到合力为0,速度达到最大;当弹力大于小球重力时,合力向上,小球开始做减速运动。由此可知小球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2)由图可知当速度为5.1m/s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刚好是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产生的弹力。(3)若要让该弹簧的压缩程度更大,即产生的弹力更大,可以增加小球的重力,即小球的质量。29.(本题6分,每空2分)某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沿竖直方向降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最后安全着地。已知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为700牛,跳伞过程中下降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2)当时间为30秒时,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阻力。(3)图乙是跳伞过程中部分阶段的情景及受力示意图,其中①与图甲曲线上 (用字母表示)阶段对应。【答案】(1)运动员在50~70秒内下降的高度(2)等于(3)BC【解析】(1)根据公式s=vt判断出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含义。(2)物体受平衡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3)当空气阻力大于总重力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此时速度v=10m/s,时间t=70s-50s=20s,由公式s=vt可知该阴影部分表示运动员在50-70秒内下降的高度。(2)由图可知:第30s时,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和跳伞设备受到的总重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等于阻力。(3)由图①可知,阻力大于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所以此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对应的曲线为BC段。30.(本题7分,第1小题每空1分,第2小题2分,第3小题3分)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郊游,队伍要经过一大桥,该桥的两端有类似如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30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30t的物体).试求:(1)重力的方向总是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根据标示牌所示,桥梁最大能承受的物体的重力。(3)若一辆自身质量为3t的卡车,装有10m3的砖,已知ρ砖=2.5×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g取10N/kg)【答案】(1)竖直向下;地球(2)G=mg=30000Kg×10N/Kg=300000N(3)m=ρ×V=2500Kg/m3×10m3=25000Kgm总=3000Kg+25000Kg=28000KgG总=m总×g=28000Kg×10N/Kg=280000N<300000N能通过【解析】(1)根据对重力的三要素的认识解答。(2)根据标志牌确定通过车辆的最大质量,再根据G=mg计算桥梁受到的最大重力。(3)首先根据m=ρV计算砖块的质量,再与卡车的质量相加得到总质量,接下来根据G总=m总g计算总重力,并与桥梁能够承受的最大重力比较即可。【解答】(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1.(本题8分,第1小题2分,2-3每空3分)学校要在绿茵足球场上举办一场草地冰壶比赛,某学习小组想自制一款草地冰壶,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方案设计。冰壶款式 质量/千克 底部与赛道的总接触面积/厘米2A款 1.8 300B款 2.1 350C款 2.4 320(1)为了更好地制作合适的冰壶,学习小组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主要有如图所示的两款冰壶。甲款底部为大理石材质,适合专业运动员在光滑的冰面上使用;乙款底部装有滚珠,则乙款更适合在粗糙的旱地赛道上使用的理由是 。(2)学习小组用较光滑平整的塑料做底面,制得了三款冰壶,上表是它们的基本参数(表中各款冰壶与赛道的接触面材料相同)。为了尽可能降低冰壶对草皮的破坏,学习小组希望从中选出一款压强小且摩擦力小的冰壶作为比赛用具。请帮助学习小组选出最合适的一款(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3)选出最合适的冰壶后,它在水平草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呢?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测量(提供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其余材料自选) 。【答案】(1)因为乙款的滚珠可以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2)解:A款:B款:C款:经计算得,C款的压强最大,故排除,A、B款的压强相等,又因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质量越小、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因此选择A款最合适。(3)将绳子一头系在冰壶上、另一头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用水平拉力拉着冰壶在水平草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冰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解析】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根据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分别计算压强大小得出结论;根据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解答】(1)因为乙款的滚珠可以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2)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压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得出最合适的一款。(3)把冰壶放在水平草地上,在塑料把手上绑一根细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冰壶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2.(本题8分,每个2分)(2024七下·嵊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密度为1000kg/m3,边长是0.1米。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的体积,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压强的变化量(Pa)甲 0乙 250(1)甲的质量为 千克;(2)甲是沿 方向切去的;(3)切掉一半之前,甲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4)正方体乙的边长为多少厘米 【答案】1;水平;1000Pa;20cm【解析】(1)已知甲的边长求出甲的体积,利用密度计算公式求得甲的质量;(2)结合分类分析;(3)根据压强公式p=ρgh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4)先求得甲切掉一半体积的质量,甲切掉一半体积的质量和乙切掉一半体积的质量相等,结合乙的压强的变化量是250Pa及压强的公式得到乙压强的变化量,据此求出正方体乙的边长。【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的体积为V=L3=(0.1m)3=0.001m3,则甲的质量为。答:甲的质量为1千克。(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是零,即甲对地面的压强不变不变。根据可知,甲对地面压力不变,甲的底面积不变,那么应该是乙切掉的部分叠放在甲上面,所以沿水平方向切甲。答:甲是沿水平方向切去的。(3)上下粗细一致的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切掉一半之前,甲为正方体,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答:切掉一半之前,甲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4)甲切掉一半体积的质量和乙切割一半体积的质量相等,如果水平方向切乙,乙的底面积不变,将甲切掉部分叠放在乙上面,压力不变,由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所以沿竖直方向切乙,由前面解答可知,甲切掉一半体积的质量和乙切割一半体积的质量相等,所以原来 甲、乙的质量相等,即切割前乙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为S乙 ,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的体积,并将甲切去的一半叠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乙对地面压力为;受力面积为,由表中数据可知,乙的压强的变化量是250Pa,由压强的公式可得乙压强的变化量为;则原来乙的底面积为,正方体乙的边长为。答:正方体乙的边长为20c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二单元测试 培优1(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二单元测试 培优1(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