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讲 压强A层·练基础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推土机履带 B.切蛋器装有很多细钢丝C.火车轨道的枕木 D.多轮平板货车2.(2025福建)下图为搭乘“天舟八号”前往中国空间站的月壤砖的模型,该模型等同于由四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将其放在地球水平桌面上,下列选项中,对桌面压强最小的是( )3.社会责任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末,小明在超市购买了水果和菜准备去爷爷奶奶家。如图所示,小明提着水果和菜感觉到手被勒得很疼。下列措施可以缓解手疼痛感的是( )A.将所有水果和菜放入一只塑料袋中B.将塑料袋的提手处拧成更窄的条形状C.只用一根手指提塑料袋D.用一块硬纸板垫在塑料袋的提手处4.(2025昆明五华区校级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挤压出空气的吸盘能吸附在墙面是因为分子引力B.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撑是为了增大压强C.洗手盆下的存水弯不是连通器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甲图,用吸管喝饮料,杯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B.乙图,吹气时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系C.丙图,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设计成U形“存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丁图,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次沸腾,说明液面上方气压减小,沸点降低6.(2025昆明盘龙区模拟)如图所示,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是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乙图中高压锅烹饪的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减小C.丙图中,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丁图是托里拆利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完成该实验7.(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四幅图片中压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如图乙所示,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说明了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C.如图丙所示,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如图丁所示,月球车的车轮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8.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瓶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9.《徐霞客游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记述的是世界非遗项目——白族三道茶。如图是壶盖与壶身接触良好的茶壶,甲图中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 ;图乙中翊萱同学用手指密封壶盖上的小孔并倾斜茶壶,壶内水面高于壶嘴内水面,水也流不出来的原因是壶内气压 (选填“大”或“小”)。 1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 。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 。 (3)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 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B层·提能力11.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p不变,f变大B.F、f不变,p变大C.F变小,p、f变大D.F、f不变,p变小12.(2025山东)小华观察发现:同一河流,狭窄处比宽阔处水流更快。受此启发,他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四种装置吸取液体肥,用于学校劳动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各装置剖面如图所示。在左端管口横截面积和水流流速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设计中吸肥最快的是( )13.如图所示,一根水平放置、两端开口的透明亚克力管,下部的抽气孔与抽气机相连。将一个略小于管内径的纸团置于管中,打开抽气机,在 的作用下,两塑料片分别紧紧“吸附”在管子两端。当管内气压较低时关闭抽气机,快速弹开 侧塑料片,纸团会从左侧管口飞出。 14.跨学科实践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人体腹式呼吸过程的简单模型,气球相当于肺,橡皮膜相当于体内腹部上方的横膈膜。当向下拉橡皮膜时,容器内的气压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气球在 的作用下体积变大,完成吸气过程。 15.在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存在”的过程中,小红将热水倒入瓶中充分摇晃,把热水倒出后用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如图所示,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因此小红认为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了瓶中。小楠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瓶中空气受热后瓶内的气体减少,瓶中空气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小红要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充分的证据,她接下来的操作是,首先将 水倒入瓶中充分摇晃,把热水倒出后用手拿着瓶子使瓶口 (选填“向上”或“水平”),再用 。如果 ,则说明鸡蛋是被大气压压入瓶中的。 16.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 N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 cm2,杯内水面高度为20 cm。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 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C层·培素养17.三峡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升船电梯”。某次升船机运行时,游轮从大坝上游江面驶入升船机的承船厢(游轮底部与承船厢底部不接触),随后升船机将游轮从高度为156 m 的上游江面沿竖直方向运送至高度为60 m的下游江面。(江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1)游轮过三峡大坝也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船闸,船闸是根据 原理建造的;若游轮要从上游进入闸室,阀门A、B的开启情况是 。(2)游轮驶入承船厢后,船底距江面4 m,求船底300 cm2的钢板受到水的压力。(3)游轮上一工人所受的重力为600 N,每只脚与甲板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求该工人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第九讲 压强A层·练基础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B)A.推土机履带 B.切蛋器装有很多细钢丝C.火车轨道的枕木 D.多轮平板货车2.(2025福建)下图为搭乘“天舟八号”前往中国空间站的月壤砖的模型,该模型等同于由四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将其放在地球水平桌面上,下列选项中,对桌面压强最小的是(D)3.社会责任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末,小明在超市购买了水果和菜准备去爷爷奶奶家。如图所示,小明提着水果和菜感觉到手被勒得很疼。下列措施可以缓解手疼痛感的是(D)A.将所有水果和菜放入一只塑料袋中B.将塑料袋的提手处拧成更窄的条形状C.只用一根手指提塑料袋D.用一块硬纸板垫在塑料袋的提手处4.(2025昆明五华区校级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D)A.挤压出空气的吸盘能吸附在墙面是因为分子引力B.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撑是为了增大压强C.洗手盆下的存水弯不是连通器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A.甲图,用吸管喝饮料,杯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B.乙图,吹气时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系C.丙图,洗手槽排水管下方设计成U形“存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丁图,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次沸腾,说明液面上方气压减小,沸点降低6.(2025昆明盘龙区模拟)如图所示,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C)A甲图是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乙图中高压锅烹饪的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减小C.丙图中,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丁图是托里拆利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完成该实验7.(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四幅图片中压强的描述,正确的是(BC)A.如图甲所示,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如图乙所示,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说明了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C.如图丙所示,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如图丁所示,月球车的车轮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8.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瓶内的气压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 升高 。9.《徐霞客游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记述的是世界非遗项目——白族三道茶。如图是壶盖与壶身接触良好的茶壶,甲图中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 连通器 ;图乙中翊萱同学用手指密封壶盖上的小孔并倾斜茶壶,壶内水面高于壶嘴内水面,水也流不出来的原因是壶内气压 小 (选填“大”或“小”)。 1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 。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 相平 。 (3)比较图中 甲、乙 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相等 。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 深度 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 更小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B层·提能力11.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B)F=G,不变 p=,p增大 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f不变A.F、p不变,f变大B.F、f不变,p变大C.F变小,p、f变大D.F、f不变,p变小12.(2025山东)小华观察发现:同一河流,狭窄处比宽阔处水流更快。受此启发,他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四种装置吸取液体肥,用于学校劳动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各装置剖面如图所示。在左端管口横截面积和水流流速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设计中吸肥最快的是(A)13.如图所示,一根水平放置、两端开口的透明亚克力管,下部的抽气孔与抽气机相连。将一个略小于管内径的纸团置于管中,打开抽气机,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两塑料片分别紧紧“吸附”在管子两端。当管内气压较低时关闭抽气机,快速弹开 右 侧塑料片,纸团会从左侧管口飞出。 14.跨学科实践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人体腹式呼吸过程的简单模型,气球相当于肺,橡皮膜相当于体内腹部上方的横膈膜。当向下拉橡皮膜时,容器内的气压将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气球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体积变大,完成吸气过程。 15.在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存在”的过程中,小红将热水倒入瓶中充分摇晃,把热水倒出后用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如图所示,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因此小红认为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了瓶中。小楠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瓶中空气受热后瓶内的气体减少,瓶中空气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小红要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充分的证据,她接下来的操作是,首先将 热 水倒入瓶中充分摇晃,把热水倒出后用手拿着瓶子使瓶口 水平 (选填“向上”或“水平”),再用 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如果 鸡蛋被“吞”进瓶中 ,则说明鸡蛋是被大气压压入瓶中的。 16.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 N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 cm2,杯内水面高度为20 cm。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 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解析:(1)水对杯底的压强p1=ρ水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由p=可知,S=20 cm2=2×10-3 m2,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F1=p1S=2 000 Pa×2×10-3 m2=4 N。(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2=G杯+G水=1 N+5 N=6 N,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3 000 Pa。答案:(1)4 N (2)3 000 PaC层·培素养17.三峡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升船电梯”。某次升船机运行时,游轮从大坝上游江面驶入升船机的承船厢(游轮底部与承船厢底部不接触),随后升船机将游轮从高度为156 m 的上游江面沿竖直方向运送至高度为60 m的下游江面。(江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1)游轮过三峡大坝也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船闸,船闸是根据 原理建造的;若游轮要从上游进入闸室,阀门A、B的开启情况是 。(2)游轮驶入承船厢后,船底距江面4 m,求船底300 cm2的钢板受到水的压力。(3)游轮上一工人所受的重力为600 N,每只脚与甲板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求该工人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解析:(1)船闸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下游相连,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所以船闸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建造的。若游轮要从上游进入闸室,应关闭下游阀门B,打开上游阀门A,使闸室内的水位逐渐与上游水位相平,游轮进入闸室。(2)游轮驶入承船厢后,船底距江面4 m,船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p=ρ江水gh=1.0×103 kg/m3×10 N/kg×4 m=4×104 Pa,船底300 cm2的钢板受到水的压力为F压=pS=4×104 Pa×300×10-4 m2=1 200 N。(3)该工人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力为F压′=G=600 N,由p=可得,该工人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为p′===1.5×104 Pa。答案:(1)连通器 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A(2)1 200 N(3)1.5×104 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讲 压强 - 学生版.docx 第九讲 压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