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A层·练基础1.(2025上海)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C)A.5 000 g B.500 gC.50 g D.5 g2.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很软,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充气。则继续充气时,篮球内气体的(B)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3.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D)A.一枚大头针 B.一粒大米C.比赛用铅球 D.小石块4.(多选)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BD)A.一个最多能装1 kg酒精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1 kg水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C.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不会改变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这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甲、乙、丙三个容器中的物质分别是(ρ硫酸>ρ盐水>ρ酒精)(C)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当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D.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7.医院急诊室的钢氧气瓶上标有5 L字样,瓶中氧气密度为5.4 kg/m3,瓶中氧气质量为 2.7×10-2 kg;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氧气质量的一半,剩余氧气的体积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7 kg/m3。 8.一杯牛奶有250 mL,其质量为300 g,则牛奶的密度是 1.2×103 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容积为7×10-2 m3的水缸放置在室外,缸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 70 kg。当气温骤降至0 ℃以下时,水结成冰,缸被“冻裂”,如图所示,冰的质量为 70 kg,“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结成冰后,体积 变大 。(ρ冰=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 10.小红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左端的零刻度线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小红调节托盘天平平衡,估计小石块的质量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向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加入最小的砝码(5 g)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将最小的砝码(5 g)加入右盘,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直至托盘天平平衡。托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54 g。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 mL。 (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石= 2.7 g/cm3,合 2.7×103 kg/m3。 (4)若小石块吸水,则测量出的小石块密度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B层·提能力11.(多选)(2025昆明模拟)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两种不同液体,然后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体积V,共测得三组数据,并在m-V坐标系上标记了出来,如图所示,由图可得(BC)A.乙、丙是同一种液体B.容器的质量为12 gC.甲液体的密度为0.9 g/cm3D.丙液体的密度为1.2×103 kg/m3解析:乙、丙连线经过原点,表示液体的体积为0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0,与事实不符,所以乙、丙不是同种液体,甲、乙是同种液体。设容器的质量为m0,则解得m0=12 g,ρ甲=0.9 g/cm3。又24 g=12 g+ρ丙×20 cm3,则ρ丙=0.6 g/cm3。12.小刚想知道某液体的密度,就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 50 g,当液体的体积为40 mL时,其质量是 52 g,该液体的密度是 1.3×103 kg/m3。 序号 1 2 3 4液体体积/cm3 20 40 60 80液体和量杯 总质量/g 76 102 128 15413.小明同学周末跟随父母到海边游玩,为了测量海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明将天平放置于 水平台 上,刻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端调节,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天平调平后,按照图乙中A、B、C的步骤顺序进行测量,海水的质量为 55 g,测得海水的密度为 1.1×103 kg/m3(海水全部倒入量筒)。(3)小明测量的海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把海水倒入量筒时,仍有部分海水残留在烧杯中,导致测得的海水体积偏小,由ρ=可知,测得的ρ偏大。(4)测量结束后小明又找来了电子秤和玻璃杯也测出了海水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0;②将玻璃杯中装入部分水后,并在水面处做标记,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1;m水=m1-m0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并擦拭干净,在玻璃杯中装入海水至标记 V海=V水=处,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海水的总质量为m2;m海=m2-m0④海水的密度为ρ海= ρ水 。 ρ海===ρ水(用上述已知量及步骤中所测的字母表示)14.如图所示是一件实心金牛吊坠,其质量为28.8 g,体积为1.6 cm3。(ρ金=19.3×103 kg/m3)求:(1)这件金牛吊坠的密度。(2)若另一个相同大小由纯金制成的空心金牛吊坠的质量为13.51 g,该吊坠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解析:(1)这件金牛吊坠的密度ρ===18 g/cm3=1.8×104 kg/m3。(2)金的体积为V金===0.7 cm3,该吊坠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V金=1.6 cm3-0.7 cm3=0.9 cm3。答案:(1)1.8×104 kg/m3 (2)0.9 cm3C层·培素养15.喜欢篆刻的津津同学购买了一块练习用的印章石料,他想知道这块石料的密度,于是从家中找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够长的细线、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0)。请你从中选用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一个测量该石料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印章石料 电子秤 记号笔空玻璃杯 刻度尺(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① 用电子秤称出石料的质量为m1 ; ② 将盛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到电子秤上,读出示数为m2 ; ③ 用细线系住石料浸没在水中(不与杯底或侧壁接触),读出示数为m3 。(2)写出石料密度的表达式ρ石料= ρ0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A层·练基础1.(2025上海)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5 000 g B.500 gC.50 g D.5 g2.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很软,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充气。则继续充气时,篮球内气体的(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3.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 )A.一枚大头针 B.一粒大米C.比赛用铅球 D.小石块4.(多选)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最多能装1 kg酒精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1 kg水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C.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不会改变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这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甲、乙、丙三个容器中的物质分别是(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当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D.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7.医院急诊室的钢氧气瓶上标有5 L字样,瓶中氧气密度为5.4 kg/m3,瓶中氧气质量为 kg;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氧气质量的一半,剩余氧气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8.一杯牛奶有250 mL,其质量为300 g,则牛奶的密度是 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容积为7×10-2 m3的水缸放置在室外,缸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kg。当气温骤降至0 ℃以下时,水结成冰,缸被“冻裂”,如图所示,冰的质量为 kg,“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结成冰后,体积 。(ρ冰=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 10.小红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小红调节托盘天平平衡,估计小石块的质量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向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加入最小的砝码(5 g)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将最小的砝码(5 g)加入右盘,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直至托盘天平平衡。托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 mL。 (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石= g/cm3,合 kg/m3。 (4)若小石块吸水,则测量出的小石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B层·提能力11.(多选)(2025昆明模拟)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两种不同液体,然后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体积V,共测得三组数据,并在m-V坐标系上标记了出来,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A.乙、丙是同一种液体B.容器的质量为12 gC.甲液体的密度为0.9 g/cm3D.丙液体的密度为1.2×103 kg/m312.小刚想知道某液体的密度,就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 g,当液体的体积为40 mL时,其质量是 g,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序号 1 2 3 4液体体积/cm3 20 40 60 80液体和量杯 总质量/g 76 102 128 15413.小明同学周末跟随父母到海边游玩,为了测量海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明将天平放置于 上,刻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天平调平后,按照图乙中A、B、C的步骤顺序进行测量,海水的质量为 g,测得海水的密度为 kg/m3(海水全部倒入量筒)。(3)小明测量的海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测量结束后小明又找来了电子秤和玻璃杯也测出了海水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0;②将玻璃杯中装入部分水后,并在水面处做标记,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1;m水=m1-m0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并擦拭干净,在玻璃杯中装入海水至标记处,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海水的总质量为m2;④海水的密度为ρ海= 。 14.如图所示是一件实心金牛吊坠,其质量为28.8 g,体积为1.6 cm3。(ρ金=19.3×103 kg/m3)求:(1)这件金牛吊坠的密度。(2)若另一个相同大小由纯金制成的空心金牛吊坠的质量为13.51 g,该吊坠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C层·培素养15.喜欢篆刻的津津同学购买了一块练习用的印章石料,他想知道这块石料的密度,于是从家中找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够长的细线、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0)。请你从中选用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一个测量该石料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印章石料 电子秤 记号笔空玻璃杯 刻度尺(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① ; ② ; ③ 。(2)写出石料密度的表达式ρ石料=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 学生版.docx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