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1)国际学校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卷
生物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 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
B. 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C. 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D. 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2. 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秋风落叶满空山——生物能排出废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繁殖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3. 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A. 向下移动,物像变大 B. 向左下方移动,物像变小
C. 向上移动,物像变大 D. 向右下方移动,物像变小
4. 小华使用双目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B. 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 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小华观察到的物像是“b”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越大
5.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正确的顺序是
A. ③①④⑤② B. ②⑤④①③ C. ⑤②④①③ D. ①②③④⑤
6. 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类生物体细胞分裂的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份
B. 两图中A时期②内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的复制
C.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D. 所有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都会进行细胞分裂
7. 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也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C. 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8.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款植物茎流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监测植物体内水分的动态传输和分配过程,推测该传感器监测的植物组织是
A. 薄壁组织 B. 机械组织 C. 输导组织 D. 分生组织
9. 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制成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筋”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判断“筋”属于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输导组织
10. 某旅游爱好者在大山中发现了一种植物:根茎短;株高约 80cm;顶羽片有单叶、三出叶及回羽状复叶等各种形状;幼叶绿色;孢子叶较细长;孢子囊全面散生于孢子叶的叶背远轴面(如图)。该植物属于
A. 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藻类 D. 种子植物
11.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与人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苔藓有茎、叶的分化,叶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B. 水绵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C. 贯众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可以作为中药材
D. 玉米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可以食用
12.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裸子植物的是
A.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 应怜智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大雪压青松,青铜挺且直
13. 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A. 蜘蛛、螳螂 B. 虾、蟑螂 C. 蜻蜓、蚂蚁 D. 蜈蚣、瓢虫
14. 海葵固着在海中礁石上,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由此可推测海葵属于
A. 刺胞动物 B. 扁形动物 C. 被子植物 D. 环节动物
15. 线虫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A. 身体由扁平到细长 B. 体表出现了角质层
C. 生殖器官十分发达 D. 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16.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B. 蝗虫啃食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
C. 水蛭提取的蛭素可以生产抗血栓药物
D. 中药蝉蜕是蝉生长发育时蜕去的贝壳
17. 在生长着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养鱼时,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而在天亮以后,鱼便停止了浮头。你认为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鱼要在水面觅食 B. 池塘表面的水较温暖
C. 黎明时池水中含氧量较低 D. 鱼喜欢接受更多的阳光
18. 蜥蜴能终身适应陆地环境的最重要原因是
A. 用肺呼吸
B. 头部后面有颈
C.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D. 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9. 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A. 大鲵、银环蛇——两栖动物
B. 秀丽隐杆线虫、蛔虫——线虫动物
C. 鲨鱼、海马——鱼类
D. 扬子鳄、海龟——爬行动物
20.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②直肠短 ③胸肌发达 ④长骨中空 ⑤体温恒定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21.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 蜥蜴 B. 鲫鱼 C. 蝙蝠 D. 青蛙
22. 以“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科学家是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B.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C.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 D. 瑞典科学家林奈
23. 有关菌落描述正确的是
A. 用肉眼就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做菌落
B.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C. 细菌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 必须在人工培养的环境下,提供合适的环境,才可以形成菌落
24. 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用来治疗病毒性疾病
B. 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C. 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将牛奶变成酸奶,将蔬菜变成泡菜
D. 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既有有害菌,也有有益菌
25. 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 属 B. 种 C. 纲 D. 科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 6 大题,共 50 分。
26.(8 分)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走进了微观世界。图 1 为单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 2 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根据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再调整⑤,使用__________面镜。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__________,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还需用__________染色。
(3)在观察过程中,视野出现模糊不清的物像,应调节图甲中的【 】______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4)洋葱的辛辣物质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中。
27.(8 分)“辽阔草原,美丽山岗,成群的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烂,挂在蓝天上”可以说,青草是山羊的美食。一提到草原,你的脑海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群山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悠然吃草。下图是青草的叶肉细胞和山羊的体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青草以顽强的生命力点缀着大地。图中表示青草叶肉细胞的是图______。
(2)草叶呈现绿色,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该结构能合成有机物。
(3)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_______。
(4)青草叶肉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
(5)青草叶肉细胞和山羊体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__。
(6)综合对动物体和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羊具有而青草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
(7)克隆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基因组
成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的技术。右图是科学家培育克隆羊的过程示意图,则克隆羊的性别为__________(填“雄”或“雌”)性,由此说明遗传信息存在于【 】__________中。
28.(8分)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图甲A—E分别是鳞毛蕨、油松、葫芦藓、向日葵、玉米。图乙为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甲中,B、D、E 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但 D、E 的种子外有________包被
(2) 将 A、B、C、D 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 图乙中,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________;1、2、4、5 组成___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4) 图乙中,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____,说明此部分含有____
(5) 【9】是玉米种子中的________。
29.(10 分)如图 A、B、C、D、E 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动物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果按脊柱的有无,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的体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 探究鸟类适合于飞行的特点时,发现 E 外形特征是身体呈________型,前肢变成________;身体内部结构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有发达的________和肺相通,辅助呼吸
(3)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终生生活在水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青蛙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4) 图中 B 属于节肢动物,其特点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 C 是豺,其四肢较短,体毛厚密,其________的生殖发育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豺性凶猛,食物主要是鹿、麂、麝、山羊等动物,牙齿是它们摄食和杀敌的武器,图 2 中________(填字母)符合豺的牙齿特征,具有尖锐锋利的【 】________。
30.(9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微生物形态模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由图中的【 】(填字母)类生物引起的,与其他几种生物相比,它的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_结构,只由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__内。
(2)A与B相比,A没有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属于__________生物。
(3)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图中的【 】(填字母)。我们在发霉的橘子皮上,肉眼能看见的一个个“霉斑”,使它呈青绿色的结构是图B中的__________。
31.(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实验。
(1)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该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____,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按手印前需要经过__________处理,可以排除实验外其他细菌的干扰。
(3)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____。
(4)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__。
(5)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你预期,__________培养装置中的菌落最多。
(6)实验结果与你预期一致,该实验给予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答案及解析(共25题,每题2分)
C
解析:观察需要明确目的和计划,并非随意看看(A错);观察应及时记录(B错);不同观察者结果可能不同(D错)。
D
解析:“种瓜得瓜”体现遗传,而“变异”是子代与亲代的差异(D描述错误)。
D
解析:显微镜下物像为倒像,乙图物像位于右下方,载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放大倍数增大(如换高倍镜),物像变大,若题中甲→乙为放大操作,解析可能有误。需结合图示判断。
B
解析:对光标志为明亮圆形视野(B正确);粗调时需看物镜(A错);"p"→"d"(C错);放大倍数大,视野范围小(D错)。
B
解析:正确步骤为②(滴生理盐水)→⑤(涂抹)→④(盖片)→①(染色)→③(观察)。
D
解析:并非所有细胞都会分裂(D正确)。细胞分裂顺序为核分裂→质分裂(A错);染色体复制在分裂间期(B描述需结合图判断)。
D
解析:单细胞生物无细胞分化(D错误)。
C
解析:输导组织负责水分运输,传感器监测动态传输对应此结构。
B
解析:结缔组织特征为细胞间隙大、起支持连接作用(B正确)。
A
解析:描述为蕨类植物特征(根茎叶分化、孢子囊群)。
B
解析:水绵无根茎叶分化(B错误)。
D
解析:“青松”为裸子植物。
C
解析:昆虫特征为3对足,蚂蚁、蜻蜓属昆虫;蜘蛛(4对足)、蜈蚣(多足)不属于。
A
解析:刺细胞是刺胞动物(如海葵)特征。
D
解析:线虫具肛门,消化道更完善。
D
解析:蝉蜕是外骨骼,非贝壳(D错误)。
C
解析:夜晚藻类呼吸耗氧,黎明水中缺氧,鱼浮头呼吸。
D
解析:陆地适应核心是生殖脱离水环境。
A
解析:银环蛇为爬行动物(A错误)。
B
解析:②(直肠短减重)、③(胸肌发达)、④(骨中空)与飞行适应相关。
C
解析:蝙蝠为恒温哺乳动物。
A
解析: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伪自然发生论。
B
解析:菌落形态可区分细菌(小、光滑)和真菌(大、绒毛状)。
A
解析:青霉素仅对细菌有效,无法治疗病毒性疾病(A错误)。
B
解析:生物分类基本单位是“种”。
非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6.(8分)
(1)②物镜、①目镜;凹面
(2)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3)③细准焦螺旋
(4)液泡
27.(8分)
(1)甲
(2)③叶绿体
(3)①细胞膜
(4)细胞壁
(5)⑦线粒体
(6)系统
(7)雌、②细胞核
28.(8分)
(1)种子、果皮
(2)C→A→B→D
(3)5子叶、胚
(4)7胚乳、淀粉
(5)果皮和种皮
29.(10分)
(1)A、C、D、E
(2)流线、翼、气囊
(3)鳃、肺和皮肤
(4)外骨骼
(5)胎生、图2B、③犬齿
30.(9分)
(1)C、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活细胞
(2)成形的细胞核、原核
(3)D、⑤孢子
31.(7分)
(1)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2)对照、高温灭菌
(3)接种
(4)适宜温度
(5)乙(未洗手)
(6)洗手能有效减少细菌,需养成洗手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