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消息二则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5.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一、字音字形kuì tuì(溃退) xiè qì(泄气)dū zhàn(督战) yào sài(要塞)yè yǐ(业已)cuī kū lā xiǔ(摧枯拉朽)ruì bù kě dāng(锐不可当)二、识记词义1.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2.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3.锐不可当:形容势头威猛,不可抵挡。4.督战:监督作战。5.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三、课文梳理探究点一:把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新闻要素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夜。何地:长江(在芜湖、安庆之间)。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何事:南渡长江。何故:人民解放军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如何:三十万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1.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探究点二:感受作者在这两则消息中体现的情感与立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运用一系列四字短语,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等,写出了我军横渡长江、奋勇向前的豪气,体现了我军攻势之迅猛。这些四字短语显示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既准确概括了兵力与事件,又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敌人的气势,胜利的豪情跃然纸上;导语部分的“均是”一词,强调渡江范围之广,取得的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主体部分在报道敌军与我军的战斗情形时,“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成鲜明对比,灭敌军威风,长我军志气,抒发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一百多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________真理的强光。这束光,________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束光,________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雄关漫道,万水千山。这束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保卫华北,保卫黄河。这束光,________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此后,我军以ruì bù kě dānɡ之势粉碎敌人,占领yào sài,打得敌人节节kuì tuì。天翻地覆,正道沧桑。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个光荣而庄严的时刻,深切缅怀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他们用红色血脉书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ruì bù kě dānɡ( )②yào sài( )③kuì tuì(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照亮 映照 点亮 激发B.点亮 映照 激发 照亮C.点亮 激发 照亮 映照D.照亮 激发 映照 点亮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能力达标【课内阅读】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成练习。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写法上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练习。3.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4.这则消息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毛泽东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选自新华社,1948年11月5日)5.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6.文中第1段画横线部分属于消息的哪个部分?有什么作用?7.这则消息语言准确精练,试举例说明。拓展提升2025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6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不超过16个字)渡江战役纪念馆一直是合肥市重要的红色现场大课堂,作为一张靓丽的红色名片,该馆深受各地游客推崇。11月28日,渡江战役纪念馆喜迎开馆十周年。十年来,渡江战役纪念馆累计开放运行3 068天,接待观众近1 000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6万多场,征集文物850余件,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开发十余个党性教育课程,发表国家级学术文章30余篇,考证出“遗漏”的渡江烈士名单30余条。秉持“一件文物的背后就是一段爱国故事”,全馆上下致力挖掘渡江战役背后的历史元素,深耕本土红色文化,打造了一张大湖之畔耀眼的红色名片。(选自《合肥晚报》,2022年11月28日)2.在“寻访渡江老英雄”环节,需要采访一位老英雄,请你联系本课相关内容,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1 消息二则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5.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一、字音字形kuì tuì(溃退) xiè qì(泄气)dū zhàn(督战) yào sài(要塞)yè yǐ(业已)cuī kū lā xiǔ(摧枯拉朽)ruì bù kě dāng(锐不可当)二、识记词义1.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2.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3.锐不可当:形容势头威猛,不可抵挡。4.督战:监督作战。5.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三、课文梳理探究点一:把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新闻要素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夜。何地:长江(在芜湖、安庆之间)。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何事:南渡长江。何故:人民解放军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如何:三十万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1.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答案】何时:1949年4月20日夜到22日22时。何地: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何事: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如何: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为中、西、东路军横渡长江。探究点二:感受作者在这两则消息中体现的情感与立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运用一系列四字短语,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等,写出了我军横渡长江、奋勇向前的豪气,体现了我军攻势之迅猛。这些四字短语显示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既准确概括了兵力与事件,又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敌人的气势,胜利的豪情跃然纸上;导语部分的“均是”一词,强调渡江范围之广,取得的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主体部分在报道敌军与我军的战斗情形时,“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成鲜明对比,灭敌军威风,长我军志气,抒发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答案】①从词语来看,描述西路军,均用褒义词,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描述国民党军队,均用贬义词,如“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泄气”等。②从称呼来看,称呼西路军为“我西路军”;称呼国民党为“国民党反动派”。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一百多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________真理的强光。这束光,________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束光,________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雄关漫道,万水千山。这束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保卫华北,保卫黄河。这束光,________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此后,我军以ruì bù kě dānɡ之势粉碎敌人,占领yào sài,打得敌人节节kuì tuì。天翻地覆,正道沧桑。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个光荣而庄严的时刻,深切缅怀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他们用红色血脉书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ruì bù kě dānɡ( )②yào sài( )③kuì tuì( )【答案】①锐不可当 ②要塞 ③溃退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照亮 映照 点亮 激发B.点亮 映照 激发 照亮C.点亮 激发 照亮 映照D.照亮 激发 映照 点亮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在“深切缅怀”前加“我们”。能力达标【课内阅读】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成练习。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答案】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2.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写法上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答案】(示例)作者先以“国民党反动派……纷纷溃退”的情况从侧面衬托我军的英勇善战;然后用“我军万船齐放……进击中”从正面描写我军的锐不可当之势,从而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练习。3.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答案】议论。作用:不仅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军事原因和政治原因,更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4.这则消息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①详略处理得当,不平均用笔力,更能突出文章中心;②详写东路军战况是因为东路军所遇之敌防线很坚固、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毛泽东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选自新华社,1948年11月5日)5.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答案】何时:1948年11月4日。何地:南阳。何人:人民解放军与王凌云的军队。何事:南阳解放。何故:解放军攻势强大,国民党军战略溃败。如何:守敌弃城逃窜,我军顺利占领南阳。6.文中第1段画横线部分属于消息的哪个部分?有什么作用?【答案】背景。作用: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突出解放南阳的重要性。7.这则消息语言准确精练,试举例说明。【答案】(示例)“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中,“恢复”“建立”“创立”“扩大”一系列动词用得很考究,准确地说明了当时斗争的情况。拓展提升2025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6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不超过16个字)渡江战役纪念馆一直是合肥市重要的红色现场大课堂,作为一张靓丽的红色名片,该馆深受各地游客推崇。11月28日,渡江战役纪念馆喜迎开馆十周年。十年来,渡江战役纪念馆累计开放运行3 068天,接待观众近1 000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6万多场,征集文物850余件,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开发十余个党性教育课程,发表国家级学术文章30余篇,考证出“遗漏”的渡江烈士名单30余条。秉持“一件文物的背后就是一段爱国故事”,全馆上下致力挖掘渡江战役背后的历史元素,深耕本土红色文化,打造了一张大湖之畔耀眼的红色名片。(选自《合肥晚报》,2022年11月28日)【答案】(示例)渡江战役纪念馆喜迎开馆十周年2.在“寻访渡江老英雄”环节,需要采访一位老英雄,请你联系本课相关内容,设计一个采访问题。【答案】(示例)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十分顺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 消息二则 - 学生版.docx 1 消息二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