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受作者在消息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梳理文章的结构,品味语言,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掌握消息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一、字音字形huò xī(获悉) jiāo huì(交会)jié diǎn(节点) zhù liú(驻留)guān jiàn(关键)二、识记词义1.获悉:得到消息,知道(某事)。2.交会:会合;相交。3.节点:指整体事物中的某个关键点。4.关键: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三、课文梳理探究点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①“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这是向读者交代消息来源的句子。别看这句话只有16个字,写与不写,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必须写清楚消息的来源,以增强消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准确性。②“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此处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其中时间“6月17日9时22分”、人数“三名”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突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准确”“顺利”这两个形容词表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高超,突出了我国科技的新成就。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探究点二:梳理课文的结构标题:引题——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正题——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导语:6月17日9时23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主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交会对接过程、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以及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背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和难忘瞬间。三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两地进行了多天前期采访,通宵达旦值守,见证和记录中国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时间精心撰写稿件,使其见报。结语: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正标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些?由此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huò xī: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飞船采用自主快速jiāo huì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以上。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对接。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huò xī( ) jiāo huì( )2.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________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________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A.开启 标致 B.开起 标致C.开启 标志 D.开起 标志能力达标【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完成练习。1.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2.文章第2段是怎样介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3.这则消息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甲】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选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24年10月30日)【乙】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蔡琳琳、韩启扬)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2021年,航天员汤洪波作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之一,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时隔2年后重返“天宫”,他又亲身感受了中国空间站从“一居室”到“三居室”所彰显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7日第01版)4.【甲】【乙】两篇新闻作品的体裁是什么?5.【甲】文二、三、四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6.请结合【乙】文画线句子,说说这种新闻作品的语言特点。拓展提升班级开展“建设航天科技强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为庆祝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同学们拟写了一副对联赞美英雄航天员。已给出上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下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英雄 探苍穹 华夏 逐梦上联:火箭升空神舟冲碧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会课上有一个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的环节,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该标识(见下图)的构成及设计的妙处。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受作者在消息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梳理文章的结构,品味语言,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掌握消息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一、字音字形huò xī(获悉) jiāo huì(交会)jié diǎn(节点) zhù liú(驻留)guān jiàn(关键)二、识记词义1.获悉:得到消息,知道(某事)。2.交会:会合;相交。3.节点:指整体事物中的某个关键点。4.关键: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三、课文梳理探究点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①“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这是向读者交代消息来源的句子。别看这句话只有16个字,写与不写,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必须写清楚消息的来源,以增强消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准确性。②“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此处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其中时间“6月17日9时22分”、人数“三名”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突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准确”“顺利”这两个形容词表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高超,突出了我国科技的新成就。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答案】“首次”点明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客观事实一致。探究点二:梳理课文的结构标题:引题——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正题——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导语:6月17日9时23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主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交会对接过程、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以及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背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和难忘瞬间。三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两地进行了多天前期采访,通宵达旦值守,见证和记录中国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时间精心撰写稿件,使其见报。结语: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正标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些?由此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答案】标题由引题和正题构成,引题与正题配合。正标题中关键词有“首次”“自己的”。“首次”说明中国人在征服太空的过程中又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巨大成就。“自己的”说明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空间站,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huò xī: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飞船采用自主快速jiāo huì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以上。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对接。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huò xī( ) jiāo huì( )【答案】获悉 交会2.选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删去“以上”。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________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________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A.开启 标致 B.开起 标致C.开启 标志 D.开起 标志【解析】开启:打开。“开起”并非规范用语。第一空应选“开启”。标致: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标志:表明某种特征。结合语境,第二空应选“标志”。能力达标【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完成练习。1.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答案】何时:6月17日9时22分。何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何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何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何故: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如何: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文章第2段是怎样介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答案】逐一介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的各个环节。好处:这样介绍能让读者具体了解标题中的信息。3.这则消息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示例)强烈的自豪感和骄傲感;饱满的爱国情怀;对科技智慧的赞颂和激励。【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甲】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选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24年10月30日)【乙】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蔡琳琳、韩启扬)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2021年,航天员汤洪波作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之一,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时隔2年后重返“天宫”,他又亲身感受了中国空间站从“一居室”到“三居室”所彰显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7日第01版)4.【甲】【乙】两篇新闻作品的体裁是什么?【答案】消息。5.【甲】文二、三、四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案】不能调换。 原因:“神舟十九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是本消息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围绕此信息,可知:“神舟十九号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最重要的事实,“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发射次数”是次要事实,“神舟十九号目前的工作状态”是再次要事实,应该按照事实的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文章结构,所以不能调换。6.请结合【乙】文画线句子,说说这种新闻作品的语言特点。【答案】(示例)这段文字体现了消息语言准确、严谨、简练的特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表明消息来源,可见语言的严谨性;“10月26日19时34分”时间精准到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可见语言的准确性;“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拍下‘全家福’”等内容的交代中,基本没有细节化的描写和修饰性文字,可见语言的简练性。拓展提升班级开展“建设航天科技强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为庆祝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同学们拟写了一副对联赞美英雄航天员。已给出上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下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英雄 探苍穹 华夏 逐梦上联:火箭升空神舟冲碧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华夏逐梦英雄探苍穹2.班会课上有一个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的环节,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该标识(见下图)的构成及设计的妙处。【答案】(示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整体由创意图案和“中国载人航天”六个大字构成。图案部分是由舱体与太阳能板构成的空间站外形,又似汉语书法的“中”字,铿锵有力的形体寓意中华民族腾飞的力量;尾部的书法笔触如同火箭腾空时刺破苍穹的烈焰,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体现出豪迈拼搏的航天精神和中国人民志存高远的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学生版.docx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