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 )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 )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特写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掌握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一、字音字形
líng kōng(凌空)  qiáo shǒu(翘首)
kù sì(酷似) xiāo sǎ(潇洒)
qīng yíng(轻盈) yóu zhōng(由衷)
bǐng xī liǎn shēng(屏息敛声)
yǎn huā liáo luàn(眼花缭乱)
rú mèng chū xǐng(如梦初醒)
二、识记词义
1.翘首:抬起头来。
2.屏息:暂时抑制住呼吸。
3.眼花缭乱: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5.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认识中突然醒悟过来,发觉事物的真相。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体会特写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①准备:写静中之动,以慢镜头烘托出吕伟的从容优雅,以及现场紧张的气氛。②起跳:写动中之静,将起跳阶段“瞬间停滞”,以慢镜头突出吕伟的优雅轻盈、技术高超。③腾空:动静结合,以快镜头极力表现吕伟动作之快,又以“小特写镜头”写其从容不迫,展现其身体姿态之美。④入水:以极快的镜头,写吕伟直入水中,在动感描写中,不忘写水花“悄然不惊”的静态细节。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以动中有静、动静互衬的写法,既将转瞬即逝的跳水动作“变慢”,以“定格描写”展现其中的美,又让读者感受跳水动作事实上的迅速。这使读者的心理时间和实际时间形成反差,达到了“突出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的报道效果。
1.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把吕伟高台跳水的画面描写得分外美丽和灵动的?
探究点二:分析本文的写法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详细描绘了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过程,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如“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入水时动作的干净、利落,突出了吕伟跳水技术娴熟、姿势优美;再如,用外国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从侧面衬托出吕伟跳水的精彩。
2.本文第2至4段的细节描写有何精彩之处?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风吹过,xiāo sǎ飘逸。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此时,从________的房顶袅袅升起的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如línɡ kōnɡ飞舞的少女,舞姿随风千变万化,让人yǎn huā liáo luàn,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不由得从内心由衷喜爱。在那个小村落里,________着一种朴实,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________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iāo sǎ(      )
②línɡ kōnɡ(      )
③yǎn huā liáo luàn(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错落有致 缭绕 升腾
B.长短不一 缠绕 奔腾
C.长短不一 缠绕 升腾
D.错落有致 缭绕 奔腾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且让驻足欣赏的人儿不由得从内心由衷喜爱。
B.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由衷从内心喜爱。
C.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由衷喜爱。
D.而且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由衷喜爱。
能力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找出这篇新闻特写的新闻要素。
3.课文最后一段描写一名印度观众的反应和评价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小胖”这场球,太费心脏了!
岳冉冉 王昀加
①8月1日,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一场四分之一决赛,让所有人心惊。
②比赛来到决胜局,比分来到10∶7,樊振东的赛点。
③随着樊振东正手击出一个斜线球,张本智和望球兴叹,全场瞬间沸腾。张本无奈地垂下头,“小胖”则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拥抱这个艰难的胜利。
④这是一场国乒男单不容有失的比赛。赛前,没有人能料到,取胜如此之难,竟然是以惊天大逆转的形式。
⑤本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的目标是包揽5金。在男单项目上,国乒派出王楚钦和樊振东,希望他们能会师决赛。但世事难料,随着“大头”早早爆冷出局,男单稳稳的“双保险”变成了一个人的奋战,万千期望系于“小胖”一身。
⑥当晚的四分之一决赛,樊振东就遇到了劲敌——日本队的张本智和。这场比赛被媒体形容为“提前上演的决赛”。
⑦现场座无虚席,国乒男队也来到现场观战。
⑧首局,张本智和趁樊振东“手未热”,打出漂亮的“闪电战”,迅速以11∶2 拔得头筹。
⑨第二局开局前,国乒众将士起立为“小胖”加油,樊振东开始慢慢找回手感,减少了无谓失误,将比分咬至9∶9,可惜最后两球,他没能抓住机会,9∶11再输一局。
⑩第三局开始前,汗流浃背的樊振东申请更换战袍。回到台前,他主动加强了正手位进攻,一改前两局的颓势,把比赛带入自己的节奏,以11∶4扳回一局。
第四局开始前,张本智和同样申请换球衣。开局后,张本反手率先发力得分,之后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二人缠斗至7∶7。找回手感的樊振东愈战愈勇,连得4 分,将大比分扳平。
第五局,张本智和再次打出“快战”,11∶4轻松拿下,以3∶2的大比分再度领先。
关键的第六局,樊振东一直以微弱优势领先。比分来到6∶4时,国乒将士再度起立,王楚钦大力鼓掌。此后,双方打出对攻好球,现场掌声雷动,“小胖”7∶5领先,张本追到6∶7,王皓指导果断申请暂停。暂停后,樊振东愈战愈勇,11∶7,将大比分扳至3∶3。
局间暂停,现场气氛让人窒息。双方再次重回起跑线,胜负难料。
揪心的决胜局到来。开局,樊振东先赢两球。此时,张本智和以球沾了汗为由,申请换球。换球后,他连追4分,4∶2占优,樊振东果断调整战术,同样连得4分,6∶4。6∶5,6∶6,张本又连追两分。王皓紧张得从教练席上站了起来。
7∶7!双方再次战平。现场有人不断呐喊助威,有人用手蒙上了眼睛,有人把手捂在了胸前。
关键时刻,樊振东没有犹豫,他坚持强对攻的战术奏效,连得4分。11∶7!樊振东4∶3逆袭张本智和,挺进半决赛。
接受采访时,樊振东仍然大汗淋漓:“今天大家发挥都很不错,对手不光自己准备得充分,对我的战术准备也很充分。”
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拿不下一个强劲的对手。说到获胜关键,樊振东认为还是“意志力”:“我当时就想好了,我要战斗到最后一个球,要去把比赛赢下!”
(选自新华网2024年8月2日,有删改)
4.这篇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文中多次写国乒教练、队员和现场观众的反应。阅读画线句子,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6.读了这篇新闻特写,你一定热血澎湃,为“小胖”樊振东夺得胜利感到自豪。结合樊振东的获胜经历,说说这篇特写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
拓展提升
北京历经两届奥运会的洗礼,更加彰显大国首都风范和城市的独特魅力,“双奥之城”已经成为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光明中学开展“我们的奥运”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据媒体6日报道,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当天代表官方公布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相关情况。根据此前巴黎奥组委公布的消息,本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在塞纳河河道及沿河区域内举行,不再局限于体育场。上万名运动员将乘坐船只经由塞纳河入场,这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上属首次。
(选自《北京青年报》,2024年3月7日,有删改)
2.学校开展了书法比赛,下面是小语写的奥林匹克格言,请选择对其赏析正确的一项( )
A.该字体为行书,结构匀整,潇洒通畅。
B.该字体为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C.该字体为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D.该字体为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4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特写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掌握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一、字音字形
líng kōng(凌空)  qiáo shǒu(翘首)
kù sì(酷似) xiāo sǎ(潇洒)
qīng yíng(轻盈) yóu zhōng(由衷)
bǐng xī liǎn shēng(屏息敛声)
yǎn huā liáo luàn(眼花缭乱)
rú mèng chū xǐng(如梦初醒)
二、识记词义
1.翘首:抬起头来。
2.屏息:暂时抑制住呼吸。
3.眼花缭乱: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5.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认识中突然醒悟过来,发觉事物的真相。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体会特写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①准备:写静中之动,以慢镜头烘托出吕伟的从容优雅,以及现场紧张的气氛。②起跳:写动中之静,将起跳阶段“瞬间停滞”,以慢镜头突出吕伟的优雅轻盈、技术高超。③腾空:动静结合,以快镜头极力表现吕伟动作之快,又以“小特写镜头”写其从容不迫,展现其身体姿态之美。④入水:以极快的镜头,写吕伟直入水中,在动感描写中,不忘写水花“悄然不惊”的静态细节。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以动中有静、动静互衬的写法,既将转瞬即逝的跳水动作“变慢”,以“定格描写”展现其中的美,又让读者感受跳水动作事实上的迅速。这使读者的心理时间和实际时间形成反差,达到了“突出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的报道效果。
1.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把吕伟高台跳水的画面描写得分外美丽和灵动的?
【答案】整个跳水动作的过程不超过两秒,其动作之迅疾一般人是难以细致观察到的。作者巧妙地将这一个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然后加以描绘,犹如慢镜头回放,既便于在细致描摹中使描绘更具层次和画面感,又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及动作规范。
探究点二:分析本文的写法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详细描绘了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过程,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如“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入水时动作的干净、利落,突出了吕伟跳水技术娴熟、姿势优美;再如,用外国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从侧面衬托出吕伟跳水的精彩。
2.本文第2至4段的细节描写有何精彩之处?
【答案】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尽收眼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风吹过,xiāo sǎ飘逸。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此时,从________的房顶袅袅升起的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如línɡ kōnɡ飞舞的少女,舞姿随风千变万化,让人yǎn huā liáo luàn,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不由得从内心由衷喜爱。在那个小村落里,________着一种朴实,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________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xiāo sǎ(      )
②línɡ kōnɡ(      )
③yǎn huā liáo luàn(      )
【答案】①潇洒 ②凌空 ③眼花缭乱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错落有致 缭绕 升腾
B.长短不一 缠绕 奔腾
C.长短不一 缠绕 升腾
D.错落有致 缭绕 奔腾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而且让驻足欣赏的人儿不由得从内心由衷喜爱。
B.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由衷从内心喜爱。
C.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由衷喜爱。
D.而且也让驻足欣赏的人儿由衷喜爱。
能力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答案】吕伟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魁。
2.找出这篇新闻特写的新闻要素。
【答案】何时:1982年11月24日。何地:印度新德里的达卡多拉游泳场。何人:吕伟。何事: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如何:在跳水比赛中夺魁。
3.课文最后一段描写一名印度观众的反应和评价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多余。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吕伟高超的跳水技术,并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深深的自豪感。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小胖”这场球,太费心脏了!
岳冉冉 王昀加
①8月1日,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一场四分之一决赛,让所有人心惊。
②比赛来到决胜局,比分来到10∶7,樊振东的赛点。
③随着樊振东正手击出一个斜线球,张本智和望球兴叹,全场瞬间沸腾。张本无奈地垂下头,“小胖”则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拥抱这个艰难的胜利。
④这是一场国乒男单不容有失的比赛。赛前,没有人能料到,取胜如此之难,竟然是以惊天大逆转的形式。
⑤本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的目标是包揽5金。在男单项目上,国乒派出王楚钦和樊振东,希望他们能会师决赛。但世事难料,随着“大头”早早爆冷出局,男单稳稳的“双保险”变成了一个人的奋战,万千期望系于“小胖”一身。
⑥当晚的四分之一决赛,樊振东就遇到了劲敌——日本队的张本智和。这场比赛被媒体形容为“提前上演的决赛”。
⑦现场座无虚席,国乒男队也来到现场观战。
⑧首局,张本智和趁樊振东“手未热”,打出漂亮的“闪电战”,迅速以11∶2 拔得头筹。
⑨第二局开局前,国乒众将士起立为“小胖”加油,樊振东开始慢慢找回手感,减少了无谓失误,将比分咬至9∶9,可惜最后两球,他没能抓住机会,9∶11再输一局。
⑩第三局开始前,汗流浃背的樊振东申请更换战袍。回到台前,他主动加强了正手位进攻,一改前两局的颓势,把比赛带入自己的节奏,以11∶4扳回一局。
第四局开始前,张本智和同样申请换球衣。开局后,张本反手率先发力得分,之后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二人缠斗至7∶7。找回手感的樊振东愈战愈勇,连得4 分,将大比分扳平。
第五局,张本智和再次打出“快战”,11∶4轻松拿下,以3∶2的大比分再度领先。
关键的第六局,樊振东一直以微弱优势领先。比分来到6∶4时,国乒将士再度起立,王楚钦大力鼓掌。此后,双方打出对攻好球,现场掌声雷动,“小胖”7∶5领先,张本追到6∶7,王皓指导果断申请暂停。暂停后,樊振东愈战愈勇,11∶7,将大比分扳至3∶3。
局间暂停,现场气氛让人窒息。双方再次重回起跑线,胜负难料。
揪心的决胜局到来。开局,樊振东先赢两球。此时,张本智和以球沾了汗为由,申请换球。换球后,他连追4分,4∶2占优,樊振东果断调整战术,同样连得4分,6∶4。6∶5,6∶6,张本又连追两分。王皓紧张得从教练席上站了起来。
7∶7!双方再次战平。现场有人不断呐喊助威,有人用手蒙上了眼睛,有人把手捂在了胸前。
关键时刻,樊振东没有犹豫,他坚持强对攻的战术奏效,连得4分。11∶7!樊振东4∶3逆袭张本智和,挺进半决赛。
接受采访时,樊振东仍然大汗淋漓:“今天大家发挥都很不错,对手不光自己准备得充分,对我的战术准备也很充分。”
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拿不下一个强劲的对手。说到获胜关键,樊振东认为还是“意志力”:“我当时就想好了,我要战斗到最后一个球,要去把比赛赢下!”
(选自新华网2024年8月2日,有删改)
4.这篇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赢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的胜利,进入半决赛。(或: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逆袭张本智和,取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的胜利,挺进半决赛)
5.文中多次写国乒教练、队员和现场观众的反应。阅读画线句子,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答案】写国乒教练、队员和现场观众的反应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侧面表现了这场比赛的激烈和樊振东获胜的艰难,衬托出樊振东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意志力。
6.读了这篇新闻特写,你一定热血澎湃,为“小胖”樊振东夺得胜利感到自豪。结合樊振东的获胜经历,说说这篇特写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
【答案】(示例)①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像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一样为祖国争光;②越是面对强大的对手,越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冷静和耐心,努力奋进;③成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④面对成功要谦虚,所谓“胜不骄,败不馁”;⑤面对强敌,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要始终相信自己,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⑥要始终坚信,实力很重要,一定要让自己有强大的实力。(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拓展提升
北京历经两届奥运会的洗礼,更加彰显大国首都风范和城市的独特魅力,“双奥之城”已经成为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光明中学开展“我们的奥运”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据媒体6日报道,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当天代表官方公布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相关情况。根据此前巴黎奥组委公布的消息,本次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在塞纳河河道及沿河区域内举行,不再局限于体育场。上万名运动员将乘坐船只经由塞纳河入场,这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上属首次。
(选自《北京青年报》,2024年3月7日,有删改)
【答案】(示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细节曝光,上万名运动员将乘船经由塞纳河入场。
2.学校开展了书法比赛,下面是小语写的奥林匹克格言,请选择对其赏析正确的一项( A )
A.该字体为行书,结构匀整,潇洒通畅。
B.该字体为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C.该字体为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D.该字体为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