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测试(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测试(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中综合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绘声绘色的阅读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1~7题。
【活动一:墨色山水,诗意栖居】
自然山水,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同学们分组梳理了诗文中表达诗中有韵、文中有情的句子,制成下面表格。
组别 内容
第一组 (1)《相见欢》中抒发了作者的担忧、无奈沉痛心情的句子是:      ,      ,      ? (2)王绩在《野望》中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句子是:     ,      。 (3)《白杨礼赞》中白杨树与姿态优美的树作对比,体现其生长环境艰苦却坚韧不拔的句子是:      ,      。      。
第二组 (4)《与朱元思书》中写世俗之人虽极力追求名利,但也沉醉于景色,心灵受到涤荡的句子:      ,      。 (5)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          ,          。
【小结】 墨彩篇章,绘色风韵,我们应(  )诗词,共赏自然画卷。
  1.将表格中的两组诗文补充完整。(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2.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2分)(  )
A.品味 B.牢记
C.熟读 D.感受
【活动二:          】
同学们收集了关于自然景物的片段,下面是有关资料。
自然景物被巧妙地融入自然景物之中,相同的景象却能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观山,有人感受到的是“重岩叠嶂”的宏伟森严,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山的壮阔;有人则被山的“负势”“争高”所吸引,感受到的是情趣àng rán的生命力。至于林木,它们有时能因地制宜地祛除人们的焦躁,有时则在yǒu hēi的树影下平添了一份崎岖的神秘感。同为猿鸣,不同的人从中听到的情感也截然不同,有人听来觉得凄然,有人则觉得悦耳动听。
3.请根据新闻内容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2分)
(1)àng rán(   )
(2)yǒu hēi(   )
4.请结合资料内容,仿照“墨色山水,诗意栖居”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2分)
【活动三:丹青史话,墨色传承】
同学们参与了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位同学的演讲稿选段。
文学沃土滋养青春成长,当代创作绽放多元光彩。以细腻的笔触深刻描绘乡土变迁的现实主义作品,记录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将科幻思维注入历史叙事的创新文本,架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想象之桥;改编经典寓言的儿童文学新篇,为少年播撒真善美的精神种子……
5.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6.本次演讲以“丹青史话,墨色传承”为主题,听众为本校初中生。选段中列举的三类文学创作是否适合作为演讲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7.有同学在演讲稿中提出:“打动人心的文学,既需扎根时代的思想深度,亦需契合受众的表达形式。”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其内容或创作特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3分)
《经典常谈》 《昆虫记》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16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有删改)
【注】①提:同“揖”,拱手行礼。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à):缝隙。⑤颠:上方。⑥趾:下面,这里指岸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康乐以来
B.属引凄异/下车引之
C.心始异之/奇山异水
D.又盘山行十许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沿 溪 曲 折 行 数 里 草 木 渐 秀 润 山 竦 出 崭 然 露 芒 角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11.【甲】文描写三峡秋季的景色却不见“秋”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写春却不见“春”字,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季节特点的?简要分析。(3分)
12.【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4分)
材料一
遇湾启程
①何为大湾区?大海和大陆在湾区完美地相遇。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经济现象。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②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由广东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以及香港、澳门组成的“9+2”城市群,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③全球几大湾区中,纽约湾区被称为“金融湾区”,拥有硅谷的旧金山湾区被称为“科技湾区”,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年轻的粤港澳大湾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朝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
年份 粤港澳大湾区的亮眼成绩
2018年 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
2023年 经济总量显著增长,达到14万亿元,超过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相当。
2024年 大湾区内地9市GDP突破11.5万亿元,“黄金内湾”能级实现新突破。
2025年 ①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级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委员会成立,正打造全球领先AI生态创新链。
  ④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人工智能+”浪潮,正建设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湾区企业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如美的集团运用AI技术重构公司传统价值链。TCL发布全领域全场景AI应用解决方案,包括AI仿真、AI电影制作等创新成果。小鹏汽车最新AI技术成果亮相全球,包括首款人工智能(AI)汽车、拥有聪明“大脑”的AI机器人、充电比手机还快的5C超充AI汽车电池、5分钟就能轻松上手的飞行汽车……粤港澳大湾区身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具备香港的国际化科研资源、深圳的产业化能力以及广州的庞大应用场景,完全能够合力构建全球领先的AI生态创新链。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遇轨同行
①一天玩遍五座城市不是梦!在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逐步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这就是国家铁路局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为试点,正在进行的高质量发展交通网络工作之一。
②“四网融合”主要指的是地铁和城际、市域(郊)铁路的互遇、互联与互通,这将会使大湾区内城市间的客货运输更加高效便捷,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大湾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其次,湾区百姓便可实现高铁与地铁的无缝衔接,乘客可快速换乘,大大提高出行效率,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铁路和地铁融合也能促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例如佛山通过地铁与广州铁路网络相连,使得佛山临广区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沿线土地价值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产业和人口聚集,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推动大湾区城市间的一体化发展;大湾区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也不容忽视,铁路和地铁的融合将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例如港珠澳大桥开通后,通过与铁路、地铁的连接,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旅游互动更加频繁,澳门游客接待量逐年大幅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大湾区文旅产业的繁荣。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减)
材料三
遇梦扬帆
①地相近,人相亲,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大湾区,正遇见最好的未来。
②2024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报道《鲤鱼门街的创业故事(区域协调发展微观察)》,聚焦前海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讲述了香港青年、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姚震邦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创业故事。
③“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相遇,梦工场是我们青年人的圆梦场。”香港青年、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姚震邦说。
④大湾区建设,融合了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深圳前海是重要平台。深圳正继续加大力度厚植沃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优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港澳青年人才来深就业创业环境,让众多港澳青年在这里用汗水和热情点亮梦想。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3.【筛信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在2023年达到14万亿元,这标志着大湾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与东京湾区相当。
B.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C.深圳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为港澳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青年实现梦想。
D.粤港澳大湾区的“四网融合”战略主要是为了解决大湾区内城市间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居民出行效率。
14.【说意义】当地铁遇见铁路,“轨道上的大湾区”画卷徐展。结合材料二,谈谈地铁和铁路的融合互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意义。(3分)
15.【锚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正锚定自己的定位。从画线句可知其他湾区各有专属称谓,读完材料,请你为粤港澳大湾区拟写合适的专属称谓,并结合材料简述理由。(3分)
16.【明方向】若你将来投身大湾区建设,你会选择“交通工程”“金融经济”“人工智能”“文旅产业”或者其他什么领域作为就业方向呢?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谈谈你会如何为之做准备。(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
挂满红果的小镇
刘学刚
①一个叫作寺头的小镇,藏在沂蒙山的褶皱里。
②山路在车轮下铺展,但见民居或沿河而立,或依山而建。沿途的每一个村落都是一座巨大的花园,或前拥紫色波浪涌动的薰衣草庄园,或后接绿意盎然的槐花峪。铁丝搭建的佛手瓜种植园宛如一条绿色长廊,通向大自然的幽深之处。
③“看,漫山遍野的红果。”同行人惊呼。远远地,只见那些树连片成林,山风吹过,绿浪翻卷,颗颗红果宛若满天繁星,照亮了山峦。“山鸟踏枝红果落”,古老的诗句在我们心头荡漾。在当地,山楂有多个俗名,如“红果”“山里红”,很是贴切。
④秋到寺头满山红。大山本是一张皱巴巴的黄纸,勤劳的寺头人用绿叶将其漂洗干净,其间又镶上了亮丽的红果。他们把红果种到了阳坡上、山谷里,昔日的荒山秃岭,无一不是红果的领地。正是大山深处这些圆溜溜、红彤彤的山楂,让小镇声名远播——依托山东省内最大的山楂种植基地,寺头成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⑤寺头的山楂,果肉厚实而绵密,看上去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红宝石,熠熠生辉。微风吹过,山楂果的香气迎面而来,裹着一股甜甜的味道。寺头镇培育出诸多品种:“敞口”“五棱”“绵球”“歪把红”“大金星”……其中,最受青睐的是“大金星”,它的个头比“歪把红”还要大,深红色的外皮上有一些金点,似乎以此回应阳光的深情。拈一颗入口,轻轻一咬,清冽的酸味犹如一股清泉劈开味蕾,而潜藏在清泉中的甜味又像一些小鱼儿摩挲舌尖。
⑥我们注意到光伏板遮护着的几盏灯很是别致,它们高高地挂在铁架上,灯下是红色塑料袋。当地人说那是绿色杀虫灯。他们还布设了虫情预警塔,安全环保地诱杀害虫。原来,这些果树结出的是生态之果。
⑦循着甜甜的果香,我们走进了大山深处。这个群山环抱之中的小镇,因清澈的河流和遍布的植被而显得无比洁净。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公路也如同一条条河流,划出两岸,一边是山岭,一边是房屋,俯仰生姿。红果装点着座座青山,也照亮了古老而充满朝气的小镇。山岭上,妇女们手拿剪刀,熟练地将一撮撮山楂剪下来,搁到筐里。男人们则是一个个骑士,开着满载山楂的三轮车,“突突突”地驶进镇上的山楂制品厂。
⑧漫步小镇的集市,遇上一位婆婆在兜售红山楂。刚走近,她便捧起一大把山楂,请我品尝她采摘的甜蜜,那慈爱的笑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在集市,遇上了童年时最喜爱的糖葫芦,吃起来酸酸甜甜,是儿时的味道。这种感觉犹如在异乡遇见亲人,倍感温暖。寺头的山楂糕我也品尝了——鲜果去核去蒂,温火熬至黏稠,打成泥,再回锅煮开,吃起来酸甜鲜香,令人沉醉。
⑨长久地保存山楂美味的方式是制作山楂酒、山楂醋、山楂酸奶、山楂叶茶、山楂籽油、山楂片……这是山里人的生存智慧,也是他们致富的一条路径。在他们看来,生存靠大山,兴旺靠红果,生活在红果旁,每一天都能红红火火。小小的红果为小小的镇子带来了独特的风景。小镇不仅生产着诸多山楂制品,还发展了别具特色的山楂主题乡村游。山楂树下的休闲民宿宛如童话里的小房子,清新亮丽。游客在山楂树下徜徉、休憩,把玩着山楂手串,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⑩小镇修桥铺路,打通了山楂通往山外的道路,迎来了四方宾客。小镇上的人们在与山楂的朝夕相守中,也打开了心路: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守护这一方青山绿水。
山风阵阵,果香飘飘。远远望去,满山红果攒动,异常美丽。在风中摇曳的绿叶似扑棱着的羽翼,仿佛一群群鸟儿即将振翅飞往天际。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3月11日11版,有删改)
17.下面是为寺头镇“山楂主题乡村游”旅游宣传册中写的推介语,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空缺处。(4分)
欢迎来到寺头镇开启一场独特的“山楂主题乡村游”!
清晨,漫步薰衣草庄园、槐花峪,看紫浪涌动,绿意盎然;眺望漫山绿林,①                   ;
午后,漫步小镇集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入住清新亮丽的休闲民宿,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更多美好等待您的发现,请尽情享受山楂主题之旅吧!
18.文章多次写到作者和其他游客在寺头镇旅行时的心理感受,请补全下面表格,完成梳理探究。(3分)
段落 原文语句 心理感受 探究表达效果
第③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段 这种感觉犹如在异乡遇见亲人,倍感温暖。 温暖
第⑨段 游客在山楂树下徜徉、休憩,把玩着山楂手串,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②     
  
19.请结合第⑤段,从感官描写或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山楂的美好的。(4分)
20.第④段“秋到寺头满山红”一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的馈赠让你充满回忆和感恩。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书写在岁月长河里的美丽诗行。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收获颇丰!
请以《这里,我收获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自拟题目,自选角度;(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期中综合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请你参与班级开展的“绘声绘色的阅读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1~7题。
【活动一:墨色山水,诗意栖居】
自然山水,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同学们分组梳理了诗文中表达诗中有韵、文中有情的句子,制成下面表格。
组别 内容
第一组 (1)《相见欢》中抒发了作者的担忧、无奈沉痛心情的句子是:      ,      ,      ? (2)王绩在《野望》中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句子是:     ,      。 (3)《白杨礼赞》中白杨树与姿态优美的树作对比,体现其生长环境艰苦却坚韧不拔的句子是:      ,      。      。
第二组 (4)《与朱元思书》中写世俗之人虽极力追求名利,但也沉醉于景色,心灵受到涤荡的句子:      ,      。 (5)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          ,          。
【小结】 墨彩篇章,绘色风韵,我们应(  )诗词,共赏自然画卷。
  1.将表格中的两组诗文补充完整。(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答案】(1)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4)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5)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2.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2分)( A )
A.品味 B.牢记
C.熟读 D.感受
【活动二:          】
同学们收集了关于自然景物的片段,下面是有关资料。
自然景物被巧妙地融入自然景物之中,相同的景象却能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观山,有人感受到的是“重岩叠嶂”的宏伟森严,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山的壮阔;有人则被山的“负势”“争高”所吸引,感受到的是情趣àng rán的生命力。至于林木,它们有时能因地制宜地祛除人们的焦躁,有时则在yǒu hēi的树影下平添了一份崎岖的神秘感。同为猿鸣,不同的人从中听到的情感也截然不同,有人听来觉得凄然,有人则觉得悦耳动听。
3.请根据新闻内容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2分)
(1)àng rán(   )
(2)yǒu hēi(   )
【答案】(1)盎然 (2)黝黑
4.请结合资料内容,仿照“墨色山水,诗意栖居”的句式,为活动二拟写名称。(2分)
【答案】(示例)同景异感,自然情澜
【活动三:丹青史话,墨色传承】
同学们参与了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位同学的演讲稿选段。
文学沃土滋养青春成长,当代创作绽放多元光彩。以细腻的笔触深刻描绘乡土变迁的现实主义作品,记录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将科幻思维注入历史叙事的创新文本,架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想象之桥;改编经典寓言的儿童文学新篇,为少年播撒真善美的精神种子……
5.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答案】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用连词合并修饰语)。
6.本次演讲以“丹青史话,墨色传承”为主题,听众为本校初中生。选段中列举的三类文学创作是否适合作为演讲素材?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适合。“现实主义作品”“创新文本”“儿童文学新篇”三类创作,展现文学多样性,体现文学对青少年的精神培育作用。作品聚焦社会变迁、文化创新、价值观塑造,符合演讲核心观点;科幻、寓言、乡土题材易引发兴趣,“真善美”“想象”等关键词直接关联学生成长需求。
7.有同学在演讲稿中提出:“打动人心的文学,既需扎根时代的思想深度,亦需契合受众的表达形式。”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其内容或创作特点,简要论述这一观点。(3分)
《经典常谈》 《昆虫记》
【答案】(示例)《经典常谈》完美诠释思想深度与表达形式的统一。 系统解读《尚书》《春秋》等典籍,挖掘中华文化中的家国观、历史观等核心精神;这种“化厚重为轻盈”的创作,让经典智慧跨越时空滋养现代读者。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16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有删改)
【注】①提:同“揖”,拱手行礼。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④罅(xià):缝隙。⑤颠:上方。⑥趾:下面,这里指岸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康乐以来
B.属引凄异/下车引之
C.心始异之/奇山异水
D.又盘山行十许里/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解析】A项,在/自从。B项,延长/拉。C项,意动用法,感到惊异/奇异。D项,表示约数。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沿 溪 曲 折 行 数 里 草 木 渐 秀 润 山 竦 出 崭 然 露 芒 角
【答案】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答案】(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游客想要休息,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11.【甲】文描写三峡秋季的景色却不见“秋”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写春却不见“春”字,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季节特点的?简要分析。(3分)
【答案】《三峡》写秋天,用“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用猿鸣来烘托,让人不胜凄凉;写秋季的景色,只用“寒”“肃”“凄”“哀”几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乱花”“浅草”这两个意象细致地表现出早春景色生机勃勃的特点。
12.【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分析。(3分)
【答案】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都具有连绵不断、险峻高耸、奇特的特点。这些共同特征使山的自然形态更加形象,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幅生动的画卷。
【参考译文】
【乙】一开始进入山谷,并没有感到特别奇特。沿着溪流曲折行进了几里路,草木逐渐变得秀丽滋润,山峰耸立,显露出尖锐的轮廓。水声在两峰之间清脆地响起,让人开始感到惊奇。又盘旋着爬山行进了十几里,四周的山峦突然汇聚在一起,仿佛拱手相迎、环绕护卫四周。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花卉覆盖着山间,葱郁浓密。又行进了几里路,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泉水从石缝中涌出,被激发成急流。阴凉的树木遮蔽着山顶,幽深的草丛环绕着岸边。游客想要休息,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4分)
材料一
遇湾启程
①何为大湾区?大海和大陆在湾区完美地相遇。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经济现象。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②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由广东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以及香港、澳门组成的“9+2”城市群,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③全球几大湾区中,纽约湾区被称为“金融湾区”,拥有硅谷的旧金山湾区被称为“科技湾区”,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年轻的粤港澳大湾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朝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
年份 粤港澳大湾区的亮眼成绩
2018年 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
2023年 经济总量显著增长,达到14万亿元,超过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相当。
2024年 大湾区内地9市GDP突破11.5万亿元,“黄金内湾”能级实现新突破。
2025年 ①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级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委员会成立,正打造全球领先AI生态创新链。
  ④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人工智能+”浪潮,正建设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湾区企业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如美的集团运用AI技术重构公司传统价值链。TCL发布全领域全场景AI应用解决方案,包括AI仿真、AI电影制作等创新成果。小鹏汽车最新AI技术成果亮相全球,包括首款人工智能(AI)汽车、拥有聪明“大脑”的AI机器人、充电比手机还快的5C超充AI汽车电池、5分钟就能轻松上手的飞行汽车……粤港澳大湾区身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具备香港的国际化科研资源、深圳的产业化能力以及广州的庞大应用场景,完全能够合力构建全球领先的AI生态创新链。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遇轨同行
①一天玩遍五座城市不是梦!在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逐步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这就是国家铁路局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为试点,正在进行的高质量发展交通网络工作之一。
②“四网融合”主要指的是地铁和城际、市域(郊)铁路的互遇、互联与互通,这将会使大湾区内城市间的客货运输更加高效便捷,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大湾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其次,湾区百姓便可实现高铁与地铁的无缝衔接,乘客可快速换乘,大大提高出行效率,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铁路和地铁融合也能促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例如佛山通过地铁与广州铁路网络相连,使得佛山临广区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沿线土地价值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产业和人口聚集,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推动大湾区城市间的一体化发展;大湾区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也不容忽视,铁路和地铁的融合将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例如港珠澳大桥开通后,通过与铁路、地铁的连接,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旅游互动更加频繁,澳门游客接待量逐年大幅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大湾区文旅产业的繁荣。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减)
材料三
遇梦扬帆
①地相近,人相亲,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大湾区,正遇见最好的未来。
②2024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报道《鲤鱼门街的创业故事(区域协调发展微观察)》,聚焦前海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讲述了香港青年、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姚震邦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创业故事。
③“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相遇,梦工场是我们青年人的圆梦场。”香港青年、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姚震邦说。
④大湾区建设,融合了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深圳前海是重要平台。深圳正继续加大力度厚植沃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优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港澳青年人才来深就业创业环境,让众多港澳青年在这里用汗水和热情点亮梦想。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3.【筛信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在2023年达到14万亿元,这标志着大湾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与东京湾区相当。
B.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C.深圳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为港澳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青年实现梦想。
D.粤港澳大湾区的“四网融合”战略主要是为了解决大湾区内城市间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居民出行效率。
【解析】材料二第②段中提到“‘四网融合’主要指的是地铁和城际、市域(郊)铁路的互遇、互联与互通,这将会使大湾区内城市间的客货运输更加高效便捷……其次,湾区百姓便可实现高铁与地铁的无缝衔接,乘客可快速换乘,大大提高出行效率,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大湾区城市间的一体化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大湾区文旅产业的繁荣”,这表明“四网融合” 战略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居民出行效率,还包括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繁荣文旅产业等多个方面,此选项表述过于片面,与原文不符。故选D。
14.【说意义】当地铁遇见铁路,“轨道上的大湾区”画卷徐展。结合材料二,谈谈地铁和铁路的融合互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意义。(3分)
【答案】①促进区域经济协同;②提升交通出行效率;③优化城市空间布局;④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15.【锚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正锚定自己的定位。从画线句可知其他湾区各有专属称谓,读完材料,请你为粤港澳大湾区拟写合适的专属称谓,并结合材料简述理由。(3分)
【答案】(示例一)综合湾区
理由:①科技发展。材料一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人工智能+”浪潮,正建设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②交通融合。材料二提到,大湾区通过“四网融合”实现城市间高效连接,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③创新创业。材料三展示了大湾区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打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了经济活力。
(示例二)智能湾区
理由:①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湾区内企业如美的集团、TCL、小鹏汽车等正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 AI生态创新链。②香港的国际化科研资源、深圳的产业化能力以及广州的应用场景,为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16.【明方向】若你将来投身大湾区建设,你会选择“交通工程”“金融经济”“人工智能”“文旅产业”或者其他什么领域作为就业方向呢?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谈谈你会如何为之做准备。(5分)
【答案】(示例一)交通工程方向
就业方向:我选择投身大湾区的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是参与“四网融合”项目。这一领域不仅对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还能为居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准备措施:①首先,我会努力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为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②其次,我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③此外,我会关注大湾区交通建设的最新动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示例二)金融经济方向
就业方向:我选择金融经济领域,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机构中从事金融创新工作。
准备措施:①我会努力学习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为进入金融科技领域打下坚实基础。②同时,我会参加与金融相关的竞赛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③此外,我会关注金融科技的最新动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参加行业讲座,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示例三)人工智能方向
就业方向:我选择人工智能创新领域,因为粤港澳大湾区身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正在建设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准备措施:①首先,我会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努力考上大学,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掌握核心技术。②其次,我会关注大湾区的政策动态,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示例四)文旅产业方向
就业方向:我选择文旅产业方向,特别是在大湾区的旅游规划与推广领域。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交通网络的融合,文旅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准备措施:①我会努力学习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学科知识,为从事文旅产业打下坚实基础。②同时,我会参加与旅游相关的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组织和策划能力。③此外,我会关注大湾区文旅产业的最新动态,通过阅读旅游杂志和参加行业研讨会,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
挂满红果的小镇
刘学刚
①一个叫作寺头的小镇,藏在沂蒙山的褶皱里。
②山路在车轮下铺展,但见民居或沿河而立,或依山而建。沿途的每一个村落都是一座巨大的花园,或前拥紫色波浪涌动的薰衣草庄园,或后接绿意盎然的槐花峪。铁丝搭建的佛手瓜种植园宛如一条绿色长廊,通向大自然的幽深之处。
③“看,漫山遍野的红果。”同行人惊呼。远远地,只见那些树连片成林,山风吹过,绿浪翻卷,颗颗红果宛若满天繁星,照亮了山峦。“山鸟踏枝红果落”,古老的诗句在我们心头荡漾。在当地,山楂有多个俗名,如“红果”“山里红”,很是贴切。
④秋到寺头满山红。大山本是一张皱巴巴的黄纸,勤劳的寺头人用绿叶将其漂洗干净,其间又镶上了亮丽的红果。他们把红果种到了阳坡上、山谷里,昔日的荒山秃岭,无一不是红果的领地。正是大山深处这些圆溜溜、红彤彤的山楂,让小镇声名远播——依托山东省内最大的山楂种植基地,寺头成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⑤寺头的山楂,果肉厚实而绵密,看上去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红宝石,熠熠生辉。微风吹过,山楂果的香气迎面而来,裹着一股甜甜的味道。寺头镇培育出诸多品种:“敞口”“五棱”“绵球”“歪把红”“大金星”……其中,最受青睐的是“大金星”,它的个头比“歪把红”还要大,深红色的外皮上有一些金点,似乎以此回应阳光的深情。拈一颗入口,轻轻一咬,清冽的酸味犹如一股清泉劈开味蕾,而潜藏在清泉中的甜味又像一些小鱼儿摩挲舌尖。
⑥我们注意到光伏板遮护着的几盏灯很是别致,它们高高地挂在铁架上,灯下是红色塑料袋。当地人说那是绿色杀虫灯。他们还布设了虫情预警塔,安全环保地诱杀害虫。原来,这些果树结出的是生态之果。
⑦循着甜甜的果香,我们走进了大山深处。这个群山环抱之中的小镇,因清澈的河流和遍布的植被而显得无比洁净。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公路也如同一条条河流,划出两岸,一边是山岭,一边是房屋,俯仰生姿。红果装点着座座青山,也照亮了古老而充满朝气的小镇。山岭上,妇女们手拿剪刀,熟练地将一撮撮山楂剪下来,搁到筐里。男人们则是一个个骑士,开着满载山楂的三轮车,“突突突”地驶进镇上的山楂制品厂。
⑧漫步小镇的集市,遇上一位婆婆在兜售红山楂。刚走近,她便捧起一大把山楂,请我品尝她采摘的甜蜜,那慈爱的笑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在集市,遇上了童年时最喜爱的糖葫芦,吃起来酸酸甜甜,是儿时的味道。这种感觉犹如在异乡遇见亲人,倍感温暖。寺头的山楂糕我也品尝了——鲜果去核去蒂,温火熬至黏稠,打成泥,再回锅煮开,吃起来酸甜鲜香,令人沉醉。
⑨长久地保存山楂美味的方式是制作山楂酒、山楂醋、山楂酸奶、山楂叶茶、山楂籽油、山楂片……这是山里人的生存智慧,也是他们致富的一条路径。在他们看来,生存靠大山,兴旺靠红果,生活在红果旁,每一天都能红红火火。小小的红果为小小的镇子带来了独特的风景。小镇不仅生产着诸多山楂制品,还发展了别具特色的山楂主题乡村游。山楂树下的休闲民宿宛如童话里的小房子,清新亮丽。游客在山楂树下徜徉、休憩,把玩着山楂手串,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⑩小镇修桥铺路,打通了山楂通往山外的道路,迎来了四方宾客。小镇上的人们在与山楂的朝夕相守中,也打开了心路: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守护这一方青山绿水。
山风阵阵,果香飘飘。远远望去,满山红果攒动,异常美丽。在风中摇曳的绿叶似扑棱着的羽翼,仿佛一群群鸟儿即将振翅飞往天际。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3月11日11版,有删改)
17.下面是为寺头镇“山楂主题乡村游”旅游宣传册中写的推介语,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空缺处。(4分)
欢迎来到寺头镇开启一场独特的“山楂主题乡村游”!
清晨,漫步薰衣草庄园、槐花峪,看紫浪涌动,绿意盎然;眺望漫山绿林,①                   ;
午后,漫步小镇集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入住清新亮丽的休闲民宿,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更多美好等待您的发现,请尽情享受山楂主题之旅吧!
【答案】(示例)①看红果摇曳,照亮山峦 ②品山楂美食,感受人间烟火/唤醒童年记忆
18.文章多次写到作者和其他游客在寺头镇旅行时的心理感受,请补全下面表格,完成梳理探究。(3分)
段落 原文语句 心理感受 探究表达效果
第③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段 这种感觉犹如在异乡遇见亲人,倍感温暖。 温暖
第⑨段 游客在山楂树下徜徉、休憩,把玩着山楂手串,抵达心中的诗和远方。 ②     
  【答案】①“看,漫山遍野的红果。”同行人惊呼。 ②宁静/安适/闲适 ③通过表现人的心理感受,侧面突出寺头镇的魅力;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19.请结合第⑤段,从感官描写或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山楂的美好的。(4分)
【答案】(示例)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描写,写出山楂圆润的外形、红亮的色泽和酸甜交织的口感,表现其香甜诱人的特点。
20.第④段“秋到寺头满山红”一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案】①秋天寺头镇的山楂成熟,漫山遍野呈现红色景象。②象征寺头镇通过山楂产业实现经济振兴(或体现了寺头镇人民生活的红火)。③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的馈赠让你充满回忆和感恩。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书写在岁月长河里的美丽诗行。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收获颇丰!
请以《这里,我收获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自拟题目,自选角度;(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