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课时作业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及表观遗传现象一、单选题1.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会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大豆体内的GmMYC2基因表达会抑制脯氨酸的合成,使大豆的耐盐能力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检测DNA的碱基序列确定该DNA是否发生甲基化B.基因发生甲基化的过程中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生成与断裂C.若GmMYC2基因发生甲基化,则可能会提高大豆的耐盐能力D.脯氨酸的合成可能增大了大豆根部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2.DNA甲基化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例如胞嘧啶发生甲基化后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但这种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胞嘧啶甲基化会促进RNA聚合酶与编码蛋白质的DNA的结合B.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表现出的性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DNA发生胞嘧啶甲基化后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后代一般不发生表型的改变D.DNA甲基化会关闭某些基因的表达,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此有关3.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 )A.表观遗传 B.伴性遗传 C.融合遗传 D.细胞质遗传4.DNA甲基化是指 DNA 分子在 DNA 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特定碱基上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甲基化现象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甲基化后其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C.基因甲基化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D.基因甲基化引起表型改变的现象不可遗传5.COL5A1蛋白能促进胃中的上皮细胞间质化(EMT),其在胃癌的形成与癌细胞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OL5A1蛋白表达的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EMT使胃中的上皮细胞形态发生变化B.组蛋白和mRNA发生乙酰化修饰均会影响基因表达C.①②③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靶向干扰NAT10蛋白的合成可为治疗胃癌提供思路6.DNA甲基转移酶基因一个碱基发生改变,会使密码子CGA(编码精氨酸)变为UGA(终止密码子),从而使DNA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基因组甲基化程度降低,激活原癌基因。关于该突变分析正确的是( )A.DNA序列中嘧啶数量改变 B.编码的肽链长度不变C.编码的肽链氨基酸序列改变 D.原癌基因表达量不变7.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但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这种现象会通过某种途径遗传给下一代。这种遗传现象称为( )A.显性遗传 B.伴性遗传 C.隐性遗传 D.表观遗传8.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它主要发生在DNA分子中的胞嘧啶上。DNA甲基化可调控基因的活性,即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非甲基化使基因正常表达。据此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不改变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可遗传给后代B.骨骼肌细胞中,呼吸酶基因处于非甲基化状态C.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越差,越易发生DNA甲基化D.基因高度甲基化后其表达被抑制的原因可能是DNA聚合酶不能与该基因结合9.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有关),该过程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细胞中ACSL4是推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发生的关键酶,其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人参皂苷Rg3可以降低ACSL4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上调ACSL4基因的表达量;己糖激酶2能促进组蛋白的乙酰化,从而增强ACSL4基因启动子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推测铁死亡过程中有溶酶体等结构的参与B.人参皂甙Rg3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的潜在药物C.己糖激酶2改变了ACSLA基因启动子的序列D.亲代中ACSL4基因的甲基化可以遗传给子代10.柳穿鱼Lcyc基因控制着花的形态结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使花呈左右对称,该基因高度甲基化后不表达,柳穿鱼的花就呈中心对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化直接抑制Lcyc基因的翻译过程B.甲基化导致Lcy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Lcyc基因的甲基化不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D.DNA甲基化修饰后会使DNA聚合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11.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紧密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能够调控DNA与某些蛋白质的可接触性。核小体中的组蛋白修饰主要发生在核心组蛋白的某些氨基酸上,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特定的修饰状态可以影响组蛋白的活性,决定其是招募一些蛋白质与之结合,还是解除已结合的蛋白质。组蛋白修饰并不是独立发生的,组蛋白低乙酰化可促进DNA甲基化,反之抑制DNA甲基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细胞质中含有核小体结构B.组蛋白修饰不会影响DNA的复制C.组蛋白乙酰化与DNA甲基化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基因表达D.修饰后的组蛋白活性发生改变,更容易与RNA聚合酶结合12.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B.表观遗传现象是因为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13.甲基化读取蛋白Y识别甲基化修饰的mRNA,引起基因表达效应改变,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化通过抑制转录过程调控基因表达B.图中甲基化的碱基位于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C.蛋白Y可结合甲基化的mRNA并抑制表达D.若图中DNA的碱基甲基化也可引起表观遗传效应14.植物体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维持动态平衡。研究人员以某种短日照植物为研究材料,发现光周期诱导其开花过程伴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使用甲基化酶抑制剂代替光周期诱导可使其在非光周期诱导条件下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可使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B.光敏色素被光激活后,其结构要发生改变才能调控该植物开花C.使用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可使该植物在光周期诱导条件下开花D.将该植物的甲基化基因敲除,在非光周期诱导条件下可能会开花15.5-氮杂胞苷(5-azaC)是一种原型核苷衍生物,常被用作DNA甲基化抑制剂。用5-azaC处理某植物后,该植物开花提前,且这种表型改变能传递给后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水平较低可能是该植物开花的前提B.5-azaC处理会引起该植物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5-azaC处理会导致该植物某些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D.5-azaC处理引发植物开花提前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16.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下列案例与表观遗传无关的是( )A.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的叶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B.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C.一个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D.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17.环境因素可通过下图所示途径影响生物性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引起DNA的碱基序列改变B.②可调节③水平的高低C.②引起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④可引起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二、填空题18.H2A.ZH2A.Z究所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研究发现,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能够通过结合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SUV420H1,促进核小体上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发生二甲基化修饰,带有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的核小体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回答下列问题:(1)DNA复制起始位点被识别后,首先与复制起始位点结合的酶是_____。H2A.Z胞是一种发挥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能进行增殖。研究人员特异性地去除T细胞染色体上的H2A.Z核小体后,T细胞的增殖速率将_____,原因是_____。(3)研究还发现,组蛋白上其他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发生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或磷酸化等,能招募特定种类的蛋白质与之结合,决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是打开还是关闭,从而使亲子代均表现出一定的性状。根据上述发现,研究人员得出了“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的结论。请根据表观遗传的概念,结合材料中的描述,概括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_______。(4)启动子是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片段,当其被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后能驱动基因转录。某些组蛋白去乙酰化会引起启动子序列中的DNA发生甲基化,从而导致“基因沉默”,试分析上述过程引起“基因沉默”的原因是_______,该机理为研发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思路。19.基因组印记是一种表观遗传现象,细胞中等位基因的表达有亲本选择性,若1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表达而另一个不表达,则相关的基因称为印记基因。小鼠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的来源及表型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小鼠基因来源 小鼠表型雌性小鼠甲 母源A+ 父源A- 与A+基因纯合子表型相同雄性小鼠乙 母源A- 父源A+ 与A-基因纯合子表型相同(1)从等位基因概念的角度分析,等位基因A+与A-的共同点是______,二者的根本区别是______。(2)据表可知,小鼠A+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组印记的特征,判断依据是______。(3)研究发现,A-基因的表达与印记控制区碱基序列(ICR)甲基化有关,ICR甲基化后不能与CTCF蛋白结合。CTCF蛋白能与A+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使A+基因发挥作用。①据此分析,父源A-基因在小鼠子代体内不表达,原因是____________。②ICR的甲基化能稳定遗传,且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若让小鼠甲、乙交配得到F1,则F1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小鼠占____________。20.某种动物的A基因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若突变为a基因则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该动物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IGF-2时该动物表现为个体矮小。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如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小鼠卵细胞形成时若A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阻断该基因的转录,精子形成时无此现象。图2为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A基因和a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2)A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影响图2中的_________(填字母)过程,表型发生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化。A基因的甲基化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基因突变,原因是____________若某基因甲基化后仍可转录则甲基化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3)基因型为Aa的小鼠可能表现为个体矮小,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2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组成染色体的DNA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修饰,可使相关基因处于“关闭”或“打开”的状态,从而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小鼠的毛色与毛囊黑素细胞合成的色素种类有关。研究发现,胞外信号分子M蛋白与黑素细胞膜表面受体MR结合,使细胞内B基因表达出相关酶,催化真黑色素(色素颗粒主要为黑色)的合成。细胞内另有A基因编码的A蛋白,可阻断M蛋白与MR结合,抑制真黑色素合成,此时细胞会通过另一条代谢途径合成褐色素。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毛发生长周期第4~6天集中表达,所以野生型小鼠呈现真黑色与褐色相间的斑驳色(如图所示)。小鼠的毛色也是一种与表观遗传机制有关的性状。有一种黄色突变体小鼠(AvyA),检测其基因序列发现,Avy基因是在A基因前端插入了一段IAP序列,该序列能调控A基因在毛发生长过程中持续表达。另一项研究发现,孕鼠食物成分不同会影响胎儿期Avya小鼠的毛色发育,其毛色可从单一的黄色到不均一的黄色、斑驳色,甚至黑色。若给孕期母鼠提供的食物含甲基越丰富,刚出生的子代小鼠毛色越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插入的IAP序列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从而失去部分或全部的调控作用。因此,Avya小鼠可以作为环境生物反应指示器,用来研究能增加甲基化风险的环境因子,如乙醇、低剂量辐射和双酚A等对胎儿发育的影响。(1)DNA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修饰,会影响_____酶与基因的结合,使转录过程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影响_____的表达。(2)Avy对A表现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能合理解释AvyA小鼠不表现为黑色的是_____(填序号)。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小鼠毛色为_____色。(3)用Avya小鼠评估环境因子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时,可以用_____作为评估指标。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甲基化不会改变DNA的碱基序列,因此无法通过检测DNA的碱基序列确定该DNA是否发生甲基化,A错误;B、甲基化不涉及核苷酸数目的改变,所以无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生成,B正确;C、若GmMYC2基因发生甲基化,从而影响该基因的表达,GmMYC2基因表达会抑制脯氨酸的合成,现在基因不表达,故脯氨酸合成增加,大豆耐盐性增加,C正确;D、脯氨酸的合成是大豆耐盐性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可增大根部细胞渗透压,如果外部环境含盐量一定程度的增加,可能增大了大豆根部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A。2.答案:D解析:胞嘧啶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会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结合,A错误;甲基化不改变DNA碱基序列,遗传信息不变,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性状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错误;DNA甲基化可通过减数分裂遗传给后代,导致后代表型改变,C错误;甲基化关闭某些基因表达,同卵双胞胎基因型相同,微小差异可能源于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D正确。故选D。3.答案:A解析:4.答案:C解析:A.基因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未改变DNA碱基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B、甲基化仅添加甲基基团(如5-甲基胞嘧啶),碱基序列未改变,B错误;C、甲基化可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抑制转录,C正确;D、表观遗传引起的表型改变可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EMT(上皮细胞间质化)细胞形态会发生显著变化,从多边形上皮形态变为梭形间质形态,A正确;B、组蛋白乙酰化会使染色质结构松散,促进DNA与转录因子结合,从而激活转录过程(属于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环节);由图可知,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NAT10蛋白介导下进行乙酰化修饰,乙酰化修饰后的mRNA可以通过翻译形成COL5A1蛋白即mRNA发生乙酰化修饰影响基因表达,B正确,C、据图分析①是转录过程,②是mRNA乙酰化修饰,③是翻译过程,②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由图可知,COL5A1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NAT10蛋白介导下进行乙酰化修饰,乙酰化修饰后的mRNA可以通过翻译形成COL5A1蛋白,该蛋白合成后分泌出细胞,促进了胃癌细胞的转移,因此靶向干预NAT10蛋白的合成可抑制癌细胞转移,D正确故选C。6.答案:C解析:A选项,该突变是一个碱基改变(如C→U,假设DNA中为C→T),嘧啶数量不变(C和T均为嘧啶),错误;B选项,密码子由CGA(编码氨基酸)变为UGA(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肽链长度缩短,错误;C选项,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肽链氨基酸序列改变(缺失后续氨基酸),正确;D选项,该突变激活原癌基因,故原癌基因表达量增加,错误。故选C。7.答案:D解析:ABCD、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吸烟导致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以及对组蛋白的影响,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这些变化能遗传给下一代,符合表观遗传的特征,ABC错误,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A、甲基化的基因其碱基序列不会发生改变,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A错误;B、骨骼肌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细胞呼吸强度大,呼吸酶基因正常表达,处于非甲基化状态,B正确;C、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即DNA分子结构与发生DNA甲基化关系不大,C错误;D、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相结合,故无法转录形成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B。9.答案:C解析:A、铁死亡是依赖于细胞内铁的累积而引起脂质过氧化物升高的细胞死亡,该过程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而溶酶体可参与细胞自噬过程,可推测铁死亡过程中有溶酶体等结构的参与,A正确;B、细胞中ACSL4是推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发生的关键酶,人参皂甙Rg3可以降低ACSL4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上调ACSL4基因的表达量,催化动物细胞内脂质过氧化过程,人参皂甙Rg3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的潜在药物,B正确;C、己糖激酶2能促进组蛋白的乙酰化,从而增强ACSL4基因启动子发挥作用,该过程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C错误;D、亲代中ACSL4基因的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是可遗传变异,能够遗传给子代,D正确。故选C。10.答案:C解析:Lcyc基因高度甲基化导致其表达受抑制,甲基抑制了Lcyc基因的转录,A错误;甲基化导致Lcyc基因不能完成转录,不能编码相应蛋白质,B错误;Lcyc基因的甲基化未改变碱基序列,因此不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C正确;DNA甲基化修饰后可遗传,说明DNA甲基化修饰后可复制并传递给子代,DNA聚合酶能对其发挥作用,D错误。11.答案:C解析: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含有核小体结构,A错误;B、组蛋白乙酰化可以将组蛋白中的正电荷屏蔽掉,使组蛋白与带负电荷的DNA缠绕的力量减弱,能使DNA就会“松开”,影响DNA的复制,B错误;C、组蛋白乙酰化可以将组蛋白中的正电荷屏蔽掉,促进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抑制转录,抑制表达,C正确;D、组蛋白低乙酰化可促进DNA甲基化,不利于DNA与RNA聚合酶结合,D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同一蜂群中蜂王和工蜂的遗传物质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的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A正确);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受修饰(如甲基化)影响,并非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柳穿鱼Lcyc基因部分碱基甲基化修饰,抑制基因表达,导致花形改变(C正确);染色体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染色质的状态,进而影响基因表达(D正确)。故选B。13.答案:D解析:A、观察可知,甲基化是发生在mRNA上,不是抑制转录过程,而是影响mRNA的翻译或稳定性来调控基因表达,A错误;B、由图可知甲基化发生在mRNA上,mRNA是核糖核苷酸链,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B错误;C、从图中可知甲基化的mRNA会降解,而蛋白Y与甲基化的mRNA结合后可以表达,说明蛋白Y结合甲基化的mRNA并促进表达,C错误;D、表观遗传可以由某些碱基的甲基化或蛋白质乙酰化引起,若图中DNA的碱基甲基化也可引起表观遗传效应,D正确。故选D。14.答案:C解析:A、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使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A正确;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刺激后被激活,其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将信号转导到细胞核内,调控植物开花,B正确;C、光周期诱导其开花过程伴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使用甲基化酶抑制剂可使得该植物在光周期条件开花,C错误;D、甲基化酶基因敲除的紫苏因缺少甲基化酶而无法发生DNA的甲基化,在非光周期诱导条件下可能会开花,D正确。故选C。15.答案:B解析:A、由题意可知,5-azaC是DNA甲基化抑制剂,用5-azaC处理某植物后,甲基化水平较低,该植物开花提前,说明DNA甲基化水平较低可能是该植物开花的前提,A正确;B、5-azaC处理抑制DNA甲基化,但不改变DNA碱基序列,B错误;C、5-azaC处理会导致该植物某些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C正确;D、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5-azaC处理引发植物开花提前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D正确。故选B。16.答案:A解析:A、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表观遗传无关,A符合题意;B、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B不符合题意;C、同一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是由于基因表达不同导致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即该现象的发生与表观遗传有关,C不符合题意;D、吸烟者精子中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其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是表观遗传,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答案:C解析:A、①诱变可引起DNA的碱基序列改变,产生新基因,A正确;B、②甲基化修饰DNA的启动子,RNA聚合酶不能结合在启动子,使③转录过程无法进行,故②可调节③水平的高低,B正确;C、②引起的变异为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是可遗传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D、④环境因素如温度、pH可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也会随之改变,D正确。故选C。18.答案:(1)解旋酶H2A.ZH2A.ZH2A.Z核小体后,细胞缺少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不能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无法对DNA复制起始位点进行识别,导致细胞无法进行DNA复制,T细胞增殖速率降低(3)组蛋白修饰可决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是打开还是关闭,而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亲子代均表现出一定的性状,说明基因表达和性状发生了可遗传变化(4)RNA聚合组蛋白去乙酰化引起启动子序列中的DNA发生甲基化,影响了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与结合,导致基因不能转录,最终无法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表现为“基因沉默解析:(1)DNA复制起始位点被识别后,首先与复制起始位点结合的酶是解旋酶,使DNA解旋成单链。(2)由于去除H2A.Z核小体后,细胞缺少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的作用是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因此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缺少后将不能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无法对DNA复制起始位,点进行识别,导致细胞无法进行DNA复制,所以T细胞的增殖速率降低。(3)根据材料中的描述,组蛋白修饰可决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是打开还是关闭,而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亲子代均表现出一定的性状,说明基因表达和性状发生了可遗传变化,这些均符合表观遗传的概念,故据此可以得出“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这一结论。(4)转录过程中,启动子被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启动转录。由于组蛋白去乙酰化会引起启动子序列中的DNA发生甲基化,DNA甲基化将影响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与结合,导致基因不能转录,最终无法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最终表现为“基因沉默。19.答案:(1)控制同一性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碱基对的数量以及排列顺序不同(或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以及排列顺序不同)(2)符合;母源A+基因能表达,父源A+基因不能表达(3)父源A+基因的ICR未甲基化,与CTCF蛋白结合后会抑制A+基因表达;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小鼠母源A+基因能表达而父源A+基因不能表达,因此A+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组印记的特征。小鼠甲、乙交配,其基因型组合为A+A-×A+(甲基化)A-,F1中显性性状小鼠的基因型为A+A-和A+(甲基化)A+,共占1/2。20.答案:(1)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b;可遗传;不属于,甲基化不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不会(3)若A基因来自母本,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解析:(1)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二者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2)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因此A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影响图2中的b转录过程。DNA分子发生甲基化后,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表型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甲基化不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因此不属于基因突变。若某基因甲基化后可转录则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3)小鼠卵细胞形成时若A基因特定区域发生甲基化,会阻断该基因的转录,精子形成时无此现象,基因型为Aa的小鼠若A基因来自母本,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进而可能表现为个体矮小。21.答案:(1)RNA聚合;基因(2)显性;③;黑(3)小鼠毛色解析:(1)DNA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中的转录是RNA聚合酶和基因中的一条链结合。(2)A基因表达时小鼠的毛色为褐色,而突变体小鼠AvyA表现为黄色,由此可知Avy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依据题干信息“胞外信号分子M蛋白与黑素细胞膜表面受体MR结合,使细胞内B基因表达出相关酶,催化真黑色素(色素颗粒主要为黑色)的合成。细胞内另有A基因编码的A蛋白,可阻断M蛋白与MR结合,抑制真黑色素合成,此时细胞会通过另一条代谢途径合成褐色素。”以及“Avy基因是在A基因前端插入了一段IAP序列,该序列能调控A基因在毛发生长过程中持续表达。”可知③能合理解释AvyA小鼠不表现为黑色。aaBB基因型的个体中,由于没有A基因的阻断,M蛋白与黑素细胞膜表面受体MR结合,使细胞内B基因表达出相关酶,催化真黑色素(色素颗粒主要为黑色)的合成,小鼠表现为黑色。(3)由题干信息“若给孕期母鼠提供的食物含甲基越丰富,刚出生的子代小鼠毛色越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插入的IAP序列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从而失去部分或全部的调控作用。”可知,用Avya小鼠评估环境因子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时,可以用小鼠毛色作为评估指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