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课时作业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一、单选题1.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2n=32),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下图为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染色体未全部呈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雄蜂的减数分裂机制能保证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正常的精子B.雄蜂和蜂王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雄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32条染色体D.雄蜂产生精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提高了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2.以下是动物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互换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导致同源染色体分离B.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N和n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若分裂时3和4不分离,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异常,一半正常D.图中共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3.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减数分裂以后,利用显微镜观察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的装片。图甲是他们观察后绘制的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图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②是①的子细胞,则②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B.图乙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细胞核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C.图甲中的③和④分别对应图乙中的CD段、FG段D.分离定律发生在CD段,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DE段4.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丙B.基因的自由组合与细胞甲、乙、丁有关C.细胞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D.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相同5.某种蟑螂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而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图1是某只蟑螂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照片,图2是该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蟑螂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48条B.图示细胞分裂得到的2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C.该蟑螂体内处于减数分裂Ⅰ的细胞中会出现12个四分体D.该蟑螂只有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会有2条X染色体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可作为识别不同分裂方式的依据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B.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C.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细胞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7.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A.出现染色单体 B.同源染色体联会C.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D.子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8.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物质或结构的数目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B.若该图表示人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则N为23C.图中B点可表示减数分裂Ⅱ结束D.图中BC段时期细胞的名称为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9.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性阶段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谚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有性生殖的过程分析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各不相同的原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卵原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存在差异B.减数分裂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增加了配子种类C.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D.减数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1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 )A.不含等位基因 B.含有4个DNA分子C.含有4条染色体 D.含有8条染色单体12.下列关于雌果蝇(基因型为AaBb,有8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假设无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中异常配子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异常配子类型 原因分析A 配子中含有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 配子基因型为aaB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C 配子中含有5条染色体 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 配子中含有2条X染色体 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A.A B.B C.C D.D13.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14.通过下图所示的“非减数分裂”方式,可使六倍体银鲫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在分裂中期进行不均等分裂B.“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发生复制C.图中形成的卵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D.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均分到极体和卵细胞中15.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16.对老鼠(2N=40)生殖腺某一部位的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依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的占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殖腺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B.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乙组的部分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部分细胞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丙组细胞产生的各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数目上一定相同17.三体生物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该染色体的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植株甲,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以产生3种雌配子,2种雄配子B.甲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2:1:2C.甲自交后代中该染色体为三体的植株占1/2D.甲自交后代中没有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植株占2/15二、填空题18.中心体主要由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可以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先分开,合成另外一个中心粒,新合成的中心粒和原有的中心粒组成一对垂直中心粒。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每个精子都含有一个中心体,但有一个中心粒会退化消失,成熟的精子只含一个中心粒。而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中心粒不复制,原有的一对中心粒也会解聚消失。所以受精卵中的中心体是来源于精子的,这就是中心体的父系遗传。回答下列问题:(1)中心体分布在_____________细胞中,由_____________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参与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形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通过特定荧光抗体可标记中心体微管蛋白-Y,从而定位中心体的位置。若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中心体(该细胞只一个中心体),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视野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种不同荧光标记数目的细胞。(4)精卵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需经历_____________次复制得到2个中心体。同时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中心体组成物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19.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下图中的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期。A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2)B图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B图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A图中的DE段。(3)由B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20.真核生物中的非整倍体变异是指整倍体中缺少或额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变异类型。通常把正常的2n个体称为双体,双体多一条染色体使其中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三条称为三体,双体多两条染色体使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四条同源染色体称为四体。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___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2)非整倍配子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减数分裂异常所致。现有一基因型为Aa(2n)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雄配子,且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n+1、n-1、n-1,则减数分裂出现异常的原因是___;若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n-1、n、n则减数分裂出现异常的原因是___。非整倍配子和正常配子(n)结合,或非整倍配子相互结合便产生各种非整倍体,两个基因型为Aa的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成的个体称为四体,该个体减数分裂时能够形成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3)三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可以是双体、三休和四休,从理论上说,这些类型的比例是________。实际上,以AAa为例,如用作母本,其所有配子类型均能正常存活;如用作父本,由于n+1的雄配子不育,故其可育配子的实际比例是________。若A对a完全显性,则AAa自交后代的预期表型比是显性:隐性=___。2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长,一般可将前期分为细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偶线期和终变期。在雌性性腺中,卵原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成为初级卵母细胞,随后初级卵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并停滞于双线期,直到某些过量激素刺激后才会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回答下列问题:(1)卵原细胞在进入减数分裂前,细胞核中的DNA先完成____________,此时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填“加倍”或“未加倍”)。(2)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达到最短最粗的状态,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联会复合体,此时每个联会复合体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cAMP含量升高是导致卵母细胞被阻滞在双线期的重要信号,而Gs蛋白与受体结合激活ADCY(一种效应酶)是产生cAMP的前提。向小鼠的卵母细胞中注射Gs抗体,会导致阻滞于双线期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___________(填“继续阻滞”或“恢复”),原因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雄蜂是单倍体(n=1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配对,1个精原细胞产生1个正常精子,A错误;雄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分离,蜂王是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分离,B错误;雄蜂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32条(着丝粒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也为32条(着丝粒分裂),C正确;雄蜂产生精子时无同源染色体,不存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基因N和n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若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若3和4(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异常(一半多一条,一半少一条),C错误;图中含2对同源染色体,形成2个四分体,共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A、①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若图②是①的子细胞,则②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A正确;B、图乙中实线数量先加倍再连续减半两次,故实线表示核DN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虚线数量先减半,再暂时加倍,再减半,故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图,B正确;C、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故图甲中的①和③均可对应图乙中的CD段,C正确;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4.答案:A解析:甲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为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丙;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丙有关,与甲、乙、丁无关;乙细胞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丁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甲细胞染色体数2n、核DNA数4n,乙细胞染色体数2n、核DNA数2n,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不都相同。故选A。5.答案:B解析:雌性蟑螂体细胞2n=24,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最多48条,雄性2n=23,最多46条,该蟑螂染色体组成未知,无法确定最多48条;图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雌性蟑螂减数分裂I有12个四分体,雄性有11个(22条常染色体形成11对,X染色体单独),该蟑螂染色体组成未知,无法确定12个四分体;雌性蟑螂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会有2条X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也会有2条X染色体。故选B。6.答案:D解析:A、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而有丝分裂没有该现象,A错误;B、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染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会散乱分布,B错误;C、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D、细胞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A、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进行染色体复制,产生染色单体,A错误;B、蝗虫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正确;C、蝗虫在有丝分裂后期,也会发生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C错误;D、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细胞中也会出现24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该图纵坐标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A正确;B、人的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故若该图表示人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则N为23,B正确;C、通过A选项可知,该图纵坐标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中B点可表示减数分裂Ⅰ结束,C错误;D、通过A选项可知,该图纵坐标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中BC段表示减数分裂Ⅱ,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D正确。故选C。9.答案:B解析: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是普通有丝分裂,①错误;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四个精子,②正确;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精原细胞经复制后都形成一个初级性母细胞,③错误;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精子形成过程需要变形,④正确。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10.答案:A解析:A、不同的卵原细胞均属于体细胞,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相同,A错误;BCD、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配子以及减数分裂Ⅰ前期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产生了不同种类的配子,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的个体,进而形成了遗传多样性,BCD正确。故选A。11.答案:B解析: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错误;BD、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B正确,D错误;C、每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C错误。故选B。12.答案:A解析:A、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若配子中含有等位基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A正确;B、配子基因型为aaB,说明a基因所在的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B错误;C、配子中含有5条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C错误;D、配子中含有2条X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错误。故选A。13.答案:B解析:14.答案:A解析:15.答案:A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且不同种的精子中含有体细胞中相应的等位基因。故与AB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均为ab。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6.答案:D解析:A、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生殖腺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B.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可能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正确;C.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组的部分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部分细胞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若该动物为雄性,丙细胞中含一条X或只含一条Y,丙组细胞产生的各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数目上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D。17.答案:C解析:A、植株甲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1:2:2,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1:2:2,植株甲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的雌配子,3种基因型的雄配子,A错误;B、植株甲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1:2:2,B错误;C、甲植株自交,子代中染色体为三体的个体占1/2×2/5+1/2×3/5=1/2,C正确;D、甲植株自交,子代中没有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个体占1/2×2/5=1/5,D错误。故选C。18.答案:(1)低等植物和动物;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2)将亲代细胞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3)3(4)2;蛋白质、RNA解析:19.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间;着丝点分裂(2)乙、丙;甲(3)8;1∶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解析:(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A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2)A图中BC段含有染色单体,故B图中乙和丙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B图中甲细胞处于A图中的DE段。(3)B图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故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20.答案:(1)结构;染色体组(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染色体互换并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写减数分裂I或减数分裂II也可以);n-1(3)1:2:1;A:a=2:1;17:1解析:(1)由题意可知,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2)该变异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此时与该雄配子的亲代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所得的另一个雄配子也为Aa,多一条染色体,为n+1,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所得的两个子细胞少一条染色体,为n-1;该变异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 生染色体互换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未分裂导致的,此时与该雄配子的亲代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所得的另一个雄配子无A也无a,少一条染色体,为n-1,其余两个子细胞正常,为诳四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其一组同源染色体为4条同源染色体,会联会紊乱,因此正常的四分体数目为贫n-1。(3)三体在形成配子时多出的一条染色体随机进入配子中,可产生配子类型为n和n+1,其自交可产生茬n+n为二体,n+n+l为三体,n+l+n+l为四体,由于配子类型n:(n+1)=1:1,故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二体:三体:四体=1:2:1。AAa可看作是A1A2a,其可产生A1、A2a、A2、A1a、A1A2、a,即可产生A:Aa:a:AA=2:2:1:l。用作父本,由于n+1的雄配子不育,即Aa和AA不育,其配子比例为A:a=2:1。AAa可产生显性雌配子(2A、2Aa、lAA):隐性雌配子(la)=5:1,子代显性:隐性=(1-1/3×1/6):(1/3×1/6)=17:1。21.答案:(1)复制;未加倍(2)4;1:2:2(3)恢复;给小鼠的卵母细胞中注射Gs抗体后会导致Gs蛋白无法与受体结合,因而不能激活ADCY,从而导致cAMP含量减少,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