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东埠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东埠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生物第一学期第一次素养展示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本试卷上。
4.测试范围:济南版第五单元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蛋白质 ②维生素 ③无机盐 ④糖类 ⑤水 ⑥脂肪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④⑥
2.豆腐中钙的含量非常丰富,小玥为了补钙,特意选择麻婆豆腐作为配菜。与此同时,为了促进钙的吸收,你会建议她配合补充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长跑结束后,为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应当喝( )
A.牛奶 B.果汁 C.矿泉水 D.淡盐水
4.有些人基本上食素,但却没有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蔬菜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B.馒头、米饭内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C.蔬菜中的维生素C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D.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5.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吸收无关的是 ( )
A.小肠很长,长约5~6米
B.小肠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C.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6、“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说明书中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毫克和蛋白酶10毫克。该药品的作用接近于下列哪种消化液( )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7、某同学为家人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相关知识,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米饭、红烧鲫鱼、辣椒炒肉、炒青菜
B. 馒头、清蒸鲈鱼、红烧肉、鸡汤
C. 椒盐大虾、小炒牛肉、烤鸭、可乐
D. 面条、炒豆芽、清炒萝卜、西瓜
8. 如图表示人体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部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①为胆囊,则②为胆汁
B. 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表示吸收过程
C. 若②中含有淀粉酶,则一定是肠腺
D. 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表示淀粉
9.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初步消化脂肪的酶
B. ②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③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D. ④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10. 如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在b温度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B.在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C.温度由b到c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减弱
D.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11.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满足身体生长发育和其他生命活动的需要,我们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和食品安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无机盐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
B.一般情况下,脂肪通常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体内
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D.维生素是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C.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D.X是大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13.某同学利用吸管、矿泉水瓶、气球等材料制作了模拟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型,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1模拟气管,内有软骨保证气流畅通
B.2模拟肺,能不断扩大、缩小
C.3模拟肋间肌,肌肉的收缩使胸廓容积增大
D.该模型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径的变化
14.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就是通常所说的呼吸,也叫肺通气。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前者的变化是( )
①水分减少 ②水分增加 ③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④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⑤氧气含量增加 ⑥氧气含量减少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15.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二氧化碳含量
B.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变为含氧气丰富的血液
C.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完成吸气过程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16.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该急救法通过快速勒紧患者的上腹部,产生有冲击力的气流,将异物排出。施救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17.肺纤维化是一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呼吸的哪个过程(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18.图甲、乙表示人体呼吸时的不同状态,图丙是肺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由甲到乙,对应曲线 ab、cd 段
C.c 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夫气压
D.b→c→d 表示完成了两次完整的呼吸运动
19.下列有关溺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落水后,在水面上大口吸气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B.水没过胸部时,感觉呼吸吃力是因为在外部水压的作用下胸廓难以扩大
C.溺水时,直接影响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身体缺氧窒息
D.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先清除口鼻内的异物
20.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B. 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气体分子 A 和 B 的进出都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D.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弹性纤维,有利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1.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下列解释最合适的是( )
A.鼻黏膜内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 B.鼻毛能吸附细菌和小颗粒等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杀死细菌 D.鼻腔能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22.呼吸系统由多个相互协作的器官组成,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B.喉由C形软骨和声带组成,气体经过时可以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声
C.气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黏液能粘住灰尘,清洁空气
D.肺泡数量很多,肺泡总面积很大,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23.俗语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如果随意大声谈笑,可能会引起食物误入气管导致剧烈咳嗽,其主要原因是( )
A.声带未来得及关闭 B.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C.环状软骨未阻挡鼻腔内口 D.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
24.下图是某同学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实验方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个试管都应放在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B.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甲乙变蓝,丙不变蓝
C.甲和乙形成对照,可验证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
D.乙和丙形成对照,可验证煮沸的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25.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c > a > b B. a > b > c
C. a > c > b D. b > c > a
二、非选择题(50分,每空2分)
26.(24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图1是“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人的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该营养物质最初在图2消化道的 [ ]________________内最先被消化。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__________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的消化曲线是图3中的__________,它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
(4)图2中,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2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内含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它的一个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2中[ ]__________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25. (26分)如图所示,图1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2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问题:
(1)图乙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段;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由图乙所示,吸气时,肺内气压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图2中的[______]过程,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图2中2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它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之间,a气体指的是__________。
(4)无论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还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__________完成的。
(5)在肺泡、组织细胞、血液三者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作用,请写出人体内产生该气体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B
解析:蛋白质(提供能量)、维生素(不供能)、无机盐(不供能)、糖类(供能)、水(不供能)、脂肪(供能)。不供能的为②③⑤。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维生素B调节代谢,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答案:D
解析:长跑后需补充水分和流失的无机盐(如钠),淡盐水最合适。
答案:D
解析:植物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绿叶菜)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答案:C
解析: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与吸收有关,但题中描述为“与吸收无关”,选C(与结构无关,实为排版干扰)。
答案:C
解析:胰液含脂肪酶和蛋白酶,与复合多酶片作用类似,唾液含淀粉酶,胃液含蛋白酶。
答案:A
解析:平衡膳食需谷物(米饭)、蛋白质(鱼、肉)、蔬菜(青菜),B过荤,C缺乏主食,D缺少蛋白质。
答案:B
解析:④为毛细血管,③为吸收过程(如葡萄糖进入血液)。若②为胰液,可能含淀粉酶,但不一定来自肠腺。
答案:A
解析:肝脏分泌胆汁,但胆汁不含消化酶,仅乳化脂肪。
答案:D
解析: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葡萄糖需进一步分解。
答案:A
解析:无机盐可直接被吸收(如水中的矿物质),维生素也无需消化。
答案:C
解析:④胰液和⑤肠液均在小肠发挥作用,共同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答案:B
解析:模型模拟肺扩张(吸气)和回缩(呼气),但气球被动扩张,无法自主扩大或缩小。
答案:C
解析:呼出气体水分增加(呼吸道湿润)、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
答案:A
解析:呼出气体氧气仍占16%,高于二氧化碳(4%),肺泡交换后血液才含氧高。
答案:C
解析:施救时膈肌上升(胸腔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迫使异物排出。
答案:A
解析:肺纤维化影响肺泡弹性,导致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受阻。
答案:D
解析:甲为呼气,乙为吸气,对应b→c(呼气)和c→d(吸气)两次过程。
答案:C
解析:溺水直接影响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交换),而非肺泡与血液交换。
答案:D
解析:弹性纤维使肺泡回缩,与气体交换无关,肺泡壁薄和毛细血管分布才是交换关键。
答案:B
解析:鼻毛和黏液清洁空气,是鼻呼吸更卫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喉由软骨组成,但C形软骨位于气管,喉的软骨形状不同。
答案:B
解析: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入口,说话时未关闭则食物易入气管。
答案:C
解析:甲(唾液)与乙(清水)对照验证唾液作用,丙(煮沸唾液)与乙对照验证酶活性。
答案:B
解析:吸气时肺内压(a)<外界气压(b),胸腔压(c)为负压,故a > b > c不成立,正确顺序应为a > b > c(选项B)。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糖类;[5] 小肠
(2)C(维生素层,如蔬菜水果)
(3)蛋白质;甲曲线;氨基酸
(4)[3] 肝脏;胆汁
(5)[5] 小肠;肠液、胰液、胆汁;长且有环形皱襞和绒毛
(6)[4] 大肠
答案:
(1)AB;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
(2)1;呼吸运动(膈肌和肋间肌收缩)
(3)肺泡与血液;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氧气
(4)扩散作用
(5)组织细胞>血液>肺泡;呼吸;有机物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