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多在母国之外设立研发中心以提高企业竞争力。1990年代末,中国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意大利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2011年,我国某汽车企业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新建集技术适应与商业运营于一体的研发中心。据据此完成1—3题。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早期在欧美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A.开拓海外市场 B.降低研发成本 C.促进技术交流 D.提升产品质量2.我国某汽车企业选择乌兰巴托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技术先进 B.接近市场 C.政策支持 D.交通便利3.中国企业倾向于在中国企业海外研发中心集聚度高的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规避市场风险 B.加强文化交流 C.共用基础设施 D.优化资源配置下图为某年10月两日内气旋移动的路径图,图中等压线反映的是某测站附近第一天2时的海平面气压形势。该测站测得第一天7时、15时前后风向发生两次明显变化。据此完成4—5题。4.第一天7时前后,测站的风向A.东北变东南 B.西南变东北 C.西南变西北 D.风向不变5.第一天不同时间天气系统依次经过测站次序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示意2020年河南省跨省迁移流动人口男女比例及性别比。据此完成6—7题。6.河南人口跨省迁移的主要特点是A.就近千亿 B.祖孙投靠 C.引进人才 D.务工经商7.影响河南人跨省迁移流动人口男女性别比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结构 B.经济水平 C.户籍制度 D.文化水平某小组以小兴安岭西南边缘某黑土区坡度为3°的凹形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坡位(左图)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右图),发现侵蚀作用导致土壤有机碳随流水迁移。据此完成8—10题。8.该坡耕地选择顺坡垄作的原因是①降水强度大 ②降水分配均匀 ③地势平坦 ④植株接受光照面积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坡下土壤有机碳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坡位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高 B.沉积作用强C.土壤含水量低 D.微生物活跃10.坡下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表层的主要原因是A.亚表层生物量大 B.淋溶沉淀作用强C.表层侵蚀作用强 D.地下径流作用强为分析土壤结构对土壤水循环和土壤流失的影响,某团队以江西鄱阳湖滨某坡度为8°的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降雨和耕作层深度,获得了该地土壤径流变化的试验数据(如图)。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实验选用当地典型代表性土壤,其最有可能A.表面多砾石 B.以棕壤为主C.呈现强碱性 D.质地较紧实12.随着耕作层变深,该坡耕地整体A.保水能力减弱 B.抗侵蚀能力增强C.雨水下渗减少 D.腐殖质含量增加小寨天坑位于奉节县南部兴隆镇小寨村内,目前已发现的植物有1000余种,底部植被群落中保存了杪椤等孑遗植物(也被称为活化石植物,它们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时期广泛分布,大部分已经灭绝,仅在局部地区残存)。小寨天坑四周均为高峻的几近直立的石灰岩陡壁所圈闭,森林植被生长较好,具有丰富的苔藓植物资源。下左图表示小寨天坑内不同梯度苔藓植物物种(科、属、种)的分布,右图为小寨天坑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寨天坑内A.苔藓物种数从坑底到坑顶不断减少 B.坑顶苔藓数量最少C.苔藓的数量从坑底到坑顶先减后增 D.坑底苔藓多样性丰富14.小寨天坑内从坑底到坑顶,分布有不同习性的苔藓,出现明显分异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 B.光照和水分C.热量和水分 D.光照和降水15.小寨天坑底部植被群落中保存了桫椤等古老物种。这一现象对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A.指示当地土壤的肥力水平 B.反映近现代气候变迁特征C.揭示物种演化的适应机制 D.提供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所在的恩克斯堡岛是南极最著名的“风口”,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岛上岩石裸露,作为南极洲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盛行超强、超干离岸风,常常会风雪交加。秦岭站建筑采用了集中式形态,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占比超过60%,实现绿色能源环保运行。下图示意秦岭站位置及形态。(1)从海陆位置角度,说明秦岭站风大的原因。(6分)(2)简析为适应大风天气秦岭站采用的建筑特色。(6分)(3)指出与太阳能相比秦岭站开发利用风能的优势。(3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宁安市渤海镇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拥有世界珍稀的石板田8.5万亩。万年前火山喷发流淌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石板地”,经过万年风化和侵蚀形成了三层土壤:表层积聚30厘米左右的腐殖土层,中部为熔岩风化土层,下层为熔岩石板层,“石板大米”就生长在熔岩台地上,大米颗粒饱满,品质卓越,这里有农人一直保持着千年未改的传统种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板大米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米。下图示意宁安市渤海镇位置与地形。(1)从气候角度,简析渤海镇“石板大米”颗粒饱满、品质卓越的原因。(4分)(2)说明宁安市石板田土壤的形成过程。(4分)(3)请为该地保持石板大米的传统农耕特色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土壤分离是土壤颗粒从基质中被剥离并由径流带离原地的物理过程,是土壤侵蚀的初始阶段。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增加能有效抑制土壤分离。此外,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影响土壤分离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槽谷两侧易形成典型的顺层坡(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和逆层坡(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某研究组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喀斯特槽谷两侧进行了采样研究(槽谷两侧坡度大致相同),下图示意该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离能力特征。(1)比较顺层坡、逆层坡的土壤分离能力大小,并说明其原理。(5分)(2)分析逆层坡辣椒地和玉米地土壤分离能力高于裸地的原因。(6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腾冲市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地势起伏大,为茶马古道必经重镇,云贵高原腹地,气候湿润。腾冲市固东荥阳村是中国著名的油纸伞之乡,制作油纸伞历史已300年有余,油纸伞在制作过程中需经号竹(选竹)、做骨架、油绘等七十二道工序。荥阳村油纸伞工艺精湛,花型美观,色彩鲜艳,油色光亮,产品一度远销滇西各地甚至国外,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外迁人口增多,同时受生态政策影响,该地油纸伞作坊逐渐减少。下图为油纸伞材料组成示意图。(1)分析荥阳村油纸伞产业兴盛的区位条件。(4分)(2)阐述地理位置对荥阳村油纸伞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3)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荥阳村油纸伞作坊减少的原因。(4分)(4)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列举荥阳村油纸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B A A C D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D B D B C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位于海陆交界处,海陆热力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从陆地来的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海流动,加大风速;(2分)海岸坦开阔,摩擦力小。(2分)(2)底部采用架空设计,形成狭管效应,有效加大风速,减少积雪;(2分)科考站主楼的长轴与主风向一致,减少受风面积;(2分)顶层采用倾斜式房顶设计,有效减小风阻。(2分)(3)年平均风速大,风力强,风能资源丰富;不受昼夜和季节变化影响,稳定可靠;本区太阳能资源相对贫乏且不稳定。(3分,未答太阳能最多得2分)17.(1)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有机质积累多;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形成熔岩石板层,石板表层玄武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进一步风化形成熔岩风化土层;(2分)地表枯枝落叶等有机物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形成腐殖质,经流水搬运沉积积累形成腐殖土层。(2分)(3)采取手工插秧、收割等传统农耕方式,有效保护石板田;使用农家肥,不用化肥;用生物技术减少稻田病虫害;除草依靠人工拔除。(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18.(1)顺层坡>逆层坡。(1分,答出顺层坡>逆层坡且原因有一条正确,此1分才给分,否则不给分)原因:顺层坡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水流冲刷作用较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被冲刷运移,土壤胶结物质减少,土壤分离能力大;(2分)逆层坡的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水流沿岩石孔隙和裂隙向下运动,冲刷力降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得以较好地保留,土壤分离能力小。(2分)(2)逆层坡水土流失较少,植被覆盖度对土壤分离能力影响较弱;(3分)玉米地和辣椒地经长期翻耕,土质疏松,而裸地受人为干扰较小,土体相对稳定,使其土壤分离能力低于玉米地和辣椒地。(3分)19.(1)该地气候湿润多雨,油纸伞市场需求量较大;(1分)山地地形发育,竹木资源丰富,制作原料数量多且优;(1分)油纸伞制作历史悠久,制作技术纯熟,优秀匠人较多。(2分)(2)荥阳村位于茶马古道重镇,交通条件较好;来往人口多,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性强,利于油纸伞文化空间扩散;受地理位置影响,荥阳村人口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强,便于产品外运,利于油纸伞产业的发展。(每点2分,共计4分,任答两点即为满分,合理可酌情给分)(3)油纸伞工序繁琐,效益低,优秀匠人的减少和流失严重;市场替代产品增多,油纸伞的市场需求量减少;受长时间采伐影响,山地竹林和树木资源减少,制伞的主要原料逐渐短缺。(每点2分,共计4分,任答两点即为满分,合理可酌情给分)(4)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油纸伞产业文化园;优化产品结构,深拓产品文化艺术价值,发展高端油纸伞艺术品;开展技能培训,培养优质匠人。(每点1分,共计3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试题.docx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