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49张PPT)

资源简介

第一目:联言推理及方法
第二目:选言推理及方法
第三目:假言推理及方法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温故知新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形式:P且Q(P∧????)它是指事件P和事件Q都发生。
?
联结项
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2个)
常见:
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结论:全真才真,一假就假
有助于将多种情况综合起来、多方面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使思考更周密,判断更恰当
结构
组成
含义
真假关系
意义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联言判断
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01
探究与分享【P51】
在一次班会上,老师问大家成功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小郑说:“要不断地努力奋斗,活到老学到老。”小刘说:“要保持知足的心态,肯定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老师说:“你们的观点都是对的,结合起来会更好: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
小郑:成功的心态要不断地努力奋斗。
小刘:成功的心态要保持知足的心态。
老师: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
联言判断
1.指出材料中的判断和推理。
2.老师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


结论
这是
一个
联言
推理
2、联言推理的含义: P52-1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p
q
P并且q












从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说,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1、联言推理的必要性:P51-5
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合成式公式:
p(真)
q(真)
p并且q(真)

个别
整体
规则: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具体形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3、联言推理的有效结构:
注意:这个联言推理,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它们同时存在。
{E8B1032C-EA38-4F05-BA0D-38AFFFC7BED3}p
q
p∧q












全真才真,一假则假
(1)合成式 P52-2
规则: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具体形式: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警察的职业是神圣的、光荣的、危险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神圣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光荣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危险的。
分解式公式:
p并且q(真)
p(q)(真)

个别
整体
注意:这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存在。
{E8B1032C-EA38-4F05-BA0D-38AFFFC7BED3}p
q
p∧q












全真才真,一假则假
3、联言推理的有效结构:
(2)分解式 P52-2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所以,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P52 示例评析2】
这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存在。


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归纳:合成式和分解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形式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合成式
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p
q

p并且q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
分解式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p且q
p
警察职业是神圣的,光荣的,危险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神圣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光荣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危险的。
p且q
q
小试牛刀:以下联言推理,哪些是合成式,哪些是分解式?
(1)曹操是政治家,曹操是文学家,所以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
(2)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
人不适用于死刑,所以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3)我们要减少污染,我们要解决失业问题,因此,我们将减少污染和解决失
业问题。
(4)我们将具有高点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将具有高点的失业率。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温故知新2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联结项
选言支(至少2个)
常见:
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全假全真皆假)
有助于表达对象的各种可能情况,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不能误用相容或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结构
组成
含义
真假关系
意义要求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选言判断
种类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02
探究与分享 P52
传说,一位农夫曾被恶人诬告,被判了死罪。按当地的习俗,即将被处死的人可以用抓阄儿来碰碰运气。抓到“死”阄儿,必死无疑;抓到“生”阄儿,可以赦免。恶人不想让农夫活下来,买通制阄儿的人,把两个阄儿都制成了“死”阄儿。农夫的一个朋友得知消息后,悄悄告诉了农夫。到了抓阄儿的那天,农夫随便抓出一阄儿,放进嘴里吞了下去 他请求行刑的官吏查看剩下的阄儿......
农夫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请你运用推理知识,说说农夫的推理过程。
抓阄定生死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农夫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由于规则是抓“生”“死”两个阄中的一个。面对两个“死”阄,吞了一个,剩下的是“死”阄。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确认农夫吞的是“生”阄,要么就要制阄人承认破坏规则。而破坏规则是制阄人怎么也不会承认的。
农夫的推理过程
农夫要么抓到“生”阄,要么抓到“死”阄,
现在剩下的是“死”阄,
所以,农夫抓到的不是“死”阄,而是“生”阄。
不相容选言判断
选言
推理
前提
结论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1、选言推理的必要性: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多种多样,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P53-1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3、种类: 相容的选言推理 和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2、选言推理的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4.相容选言推理: P53-2
含义: 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
①依据: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②正确的推理结构: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P53-2
(1)有效式:
(2)无效式:
错误的推理结构: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P53-3
否定肯定式√
肯定否定式ⅹ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例:同学们可以加入篮球或排球小组
张宁没有加入篮球小组
所以,张宁加入了排球小组。
例:该案作案人或是甲或是乙
已查明该案作案人是甲
所以,该案作案人不是乙。
P53 示例评析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
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的。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语句错误”的三种可能情况,这三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语法问题”,结论就能够肯定是不合实际或者是不合逻辑的问题了。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P或者q P或者q
非P 非q
q P

(否定其中一个)
(结论肯定剩下的)
探究分享 P53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不合语法的,
所以,这个语句是合乎实际和合乎逻辑的
这个推理的结构是否正确吗,为什么?
这个推理的结构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合语法、不合实际、是不合逻辑,这几种情况是相容的,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因此,不能由肯定了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就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否定式是无效形式。
(肯定其中一个)
(结论?)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选言支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公式:
要么P,要么q 要么P,要么q
P q
非q 非P
公式:
要么P,要么q 要么P,要么q
非P 非q
q P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
5、不相容选言推理:P53-2
有效式:(正确的推理结构)
例1:某个实数,要么它是有理数,要么它是无理数,
这个实数是有理数,
所以,这个实数不是无理数。
示例评析 P54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它断定了实数的两种性质,任何实数不能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第二个前提肯定了其中一种性质,结论必然要否定另一种性质。
肯定否定式
例2:要么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要么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发展史充分证明绝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所以,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在“社会存在”和“人们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上,第一个前提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它们不可能同时存在。第二个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可能性,结论必然肯定另一种可能性。
否定肯定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标准
根据选言前提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相容关系
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无效式)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
归纳:选言推理的方法——相容和不相容:
小试牛刀:
周末,张嘉和李贺相约去逛街,中午时分,二人就午餐吃什么产生分歧。最后,张嘉说:"要么海底捞,要么小肥羊。"如果张嘉的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可能是他们最后的选择的是()
①张嘉说服李贺放弃小肥羊,去了海底捞
②张嘉和李贺中午只吃了正宗的兰州拉面
③李贺不愿意去海底捞,坚持去小肥羊,张嘉妥协了
④张嘉和李贺去海底捞吃完又去小肥羊吃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B
温故知新3
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联结项: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
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则假;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则假;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假一真则假;
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结构
组成
含义
真假关系
实质前提
“如果...那么...” “只有...才...”“...当且仅当...”
假言判断
种类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
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03
【探究与分享:P54】
张经理对李某说:“不做完这项工作,你就不能离职。”过了几天,李某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要求离职,张经理仍不同意。李某认为张经理失信,张经理认为李某曲解了他的要求。
李某是否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李某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理由在于,可以把张经理的话理解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不做完这项工作,就不能离职。因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含义是“有之必然”,即有前件一定有后件,因而只有在前件真而后件假时(不做完却离职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的,其余情况都是真的。
李某做完了这项工作,张经理仍不同意李某离职,就意味着前件假而后件真,在这种情况下,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即张经理没有失信。
2. 假言推理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种类: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假言推理的必要性:P54-2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都有哪些?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是:“如果……那么……”“只要……就……”;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是:“只有……才……”;
③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是:“……当且仅当……”。
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中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请找出来。
思考小芳的说法是否正确?

小芳与小玉相约:“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8点我们在教学楼前会面,然后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第二天上午,下起了小雨。小玉想,既然下雨了,小芳就不会去图书超市买书了。于是,小玉去小芳的宿舍,想约小芳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谁知小芳仍然去了图书超市。两个人见面后,小玉责备小芳食言,小芳却说小玉的推论不合逻辑。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
无后必无前,有后未必有前
下雨
没下雨
一定去买书
去买书
没去买书
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换个角度思考:
去买书了,下雨还是没下雨?
没去买书,下雨还是没下雨?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去买书
下雨
没下雨
没去买书
一定下雨
前件
后件
假言判断
无后必无前,有后未必有前
含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即性质判断)的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
(1)推理依据:P55-1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p
q
p→q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
有前 有后
肯前必肯后
无前
有后
无后
否前不能否后
肯后不能肯前
否后必否前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结构 P55最后一段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逻辑性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肯定前件式
有前必有后
肯定前件,
就肯定后件。
如果p,那么q
p
q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没有雨,
所以他们一定去图书超市买书
否定后件式
无后必无前
否定后件,
就否定前件。
如果p,那么q
非q
非p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他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无效式
否定前件式
无前未必无后
否定前件,
不能否定后件
????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他们没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肯定后件式
有后未必有前
肯定后件,
不能肯定前件。
????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他们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2)推理结构:(有效式、无效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肯定前件式
有前必有后
肯定前件,
就肯定后件。
如果p,那么q
p
q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没有雨,
所以他们一定去图书超市买书
否定后件式
无后必无前
否定后件,
就否定前件。
如果p,那么q
非q
非p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他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无效式
否定前件式
无前未必无后
否定前件,
不能否定后件
推理无效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
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他们没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肯定后件式
有后未必有前
肯定后件,
不能肯定前件。
推理无效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他们就
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他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式和无效式
×
×
知识整合
已知: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就会下降。
1:寒流来了,所以气温下降了。
2:气温没下降,所以寒流没来。
3:寒流没来,所以气温没有下降。
4:气温下降了,所以寒流来了。
前件
后件
思考:以下推理是否必然能得出?
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含义: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即性质判断)的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P56-1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1)推理依据:
4.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p
q
p←q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
无前 无后
否前必否后
有前
无后
有后
肯前不能肯后
否后不能否前
肯后必肯前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结构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性质:
(2)推理结构(有效、无效)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否定前件式
无前必无后
否定前件,
就可以否定后件
只有p,才有q
非p
非q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他的疾病没有治愈。
肯定后件式
有后必有前
肯定后件,
就可以肯定前件
只有p,才有q
q
p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他的疾病治愈了,
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无效式
肯定前件式
有前未必有后
肯定前件,
结论不能肯定后件
????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他的疾病能治愈。
否定后件式
无后未必无前
否定后件,
结论不能否定前件
????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他的疾病没有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牛刀小试
例2: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不遵循规律,
所以,不能取得成功。
例4: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取得了成功,
所以,遵循了规律。
例3:如果下雨,春游活动就延后,
天下雨了,
所以,春游活动延后。
例1:如果下雨,春游活动就延后,
春游活动没有延迟,
所以,没有下雨。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有效推理:否定后件式
有效推理:否定前件式
有效推理:肯定前件式
有效推理:肯定后件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含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一个前提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过来看, 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同真,同假)
(1)推理依据:
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P57-1
p
q
p?q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肯定前件式
(有前必有后)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效式
肯定后件式
(有后必有前)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否定前件式
(无前必无后)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否定后件式
(无后必无前)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2)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推理结构: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没有一个角是90度,
所以,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这个三角形没有一个角是90度。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肯定前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P
Q
肯定后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Q
P
否定前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非P
非Q
否定后件式: 当且仅当P,才Q
非Q
非P
【有效式案例分析】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知识整合】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肯定前件式
(肯前肯后)
有前必有后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各国政府做到了一起合作,
所以,人类有效应对了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肯定后件式
(肯后肯前)
有后必有前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人类有效应对了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所以,各国政府做到了一起合作。
否定前件式
(否前否后)
无前必无后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各国政府没有一起合作,
所以,人类没有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否定后件式
(否后否前)
无后必无前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有且只有各国政府一起合作,人类才能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人类没有有效应对气候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所以,各国政府没有做到了一起合作。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式
知识整合
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据正确反映事物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6. 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 P57-2
7. 演绎推理的要求: P58-1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保真条件:①前提真实;
②遵循演绎推理规则。
归纳总结
复合推理的推理规则

推理规则
联言推理
①合成式:肯定每一个联言支,就要肯定联言判断
②分解式:肯定联言判断,就要肯定每一个联言支
相容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选言推理
①肯定否定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①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①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同真 同假)
①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就可以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③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
④肯定后件式: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
复合判断的演绎
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
选言推理
假言推理
必要性和含义
推理的方法——合成式、分解式
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效式、无效式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效式、无效式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有效式
知识体系


归纳总结★联言、选言推理的常用答题语言:
大题答题语言
联言推理
合成式
①逻辑性质: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②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分解式
①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
②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选言推理
相容
①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②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反之亦然(如果肯定了……,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
知识小结: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


归纳总结假言推理的常用答题语言★:
★大题答题语言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①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②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②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
条件
假言推理
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前件和后件真假保持一致)
②如果肯定了……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
如果肯定了……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如果否定了……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知识小结: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
假言判断之间的相互转换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可以转换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方法一:(1)把前件和后件互换
(2)把充分条件的联结词换成必要条件的联结词
公式:如果p那么q=只有q才p
例如:如果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方法二:(1)不改变前后件的位置,分别对前件和后件进行否定
(2)把充分条件的联结词换成必要条件的联结词
公式:如果p那么q=只有非p才非q
=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不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不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例如:如果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假言判断之间的相互转换
2.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可以转换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方法一:(1)把前件和后件互换
(2)把必要条件的联结词换成充分条件的联结词
例如: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方法二:(1)不改变前后件的位置,分别对前件和后件进行否定
(2)把必要条件的联结词换成充分条件的联结词
例如: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如果要救中国,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公式:只有p才q=如果q那么p
=如果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救中国。
公式:只有p才q=如果非p那么非q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