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课件(共2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课件(共2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1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2
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预习提纲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思维的必要性和★含义、★方法★特征
2、综合思维的必要性和★含义、★方法★特征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辩证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哲学基础
3、▲辩证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要求
医学史上曾有这样一个难题:许多失血病人若不及时输血,很可能丧生;若输血,又常常因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通过分析血液成分,人们发现,血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浆中的血清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依据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们分析得出了不同的血型,再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找到了输血的规律。
思考: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
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
如果不深入分析血液的成分,就不能深刻地把握不同血液的性质,在输血时就会出现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
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是分析到综合的思维方法。
探究与分享 P76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思维的必要性和★含义、★方法★特征
2.综合思维的必要性和★含义、★方法★特征
1.分析思维
(1)运用分析思维的必要性(P76)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
(2)分析的含义(P76)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强调部分)
【注意】人们运用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整体→部分
2.常用的分析思维方法——科学研究中
示例一:经化验发现地瓜含有钾、β-胡萝卜素、叶酸片、维他命C和维生素b26,这5种成份均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地瓜中也含有了很多的维生素D,多吃地瓜能够合理的减少肺气肿的患病率。
思考:上述对地瓜的认识采用了哪种分析方法?
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
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示例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硒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海南“富晒之乡”澄迈县桥头镇生产富硒地瓜,经海南省农科院检测,“沙土村地瓜”硒含量高达70微克/公斤,为富硒地瓜。
思考:上述对富硒地瓜的认识采用了哪种分析方法?
②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2.常用的分析思维方法——科学研究中
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
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示例三:红牛饮料的功能:一是提神醒脑。红牛含有很多的咖啡因,这类物质对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在饮用之后会明显的兴奋大脑中枢神经,起到提神醒脑、抗疲劳的作用。二是补充能量。
思考:上述对红牛的认识采用了哪种分析方法?
④因果分析: 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
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示例四: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有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思考:上述对我国青少年近视的认识采用了哪种分析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属于何种分析思维的方法?
1.法律是近年来的红牌专业。
2.张三的优点是胆大心细,从小就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3.张三高考要考64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4.张三考了620分,全市排名680名,填报西南大学可保证被录取。
5.教师可以传授知识,为国育才,又可以养家糊口。
6.张三填报北师大,因为他的高考分数欠佳。
7.因为经济增长放缓,高考志愿出现了“师范热”的迹象。
定性分析
功能分析
定量分析
因果分析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因果分析
①人们需要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矛盾分析法)
②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2.常用的分析思维方法——在社会生活中 P77-1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的: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意义: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归纳总结:分析的方法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成分) 质“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 哪些功能)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 原因) “为什么”
社会生活中 矛盾分析法(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矛盾分析法
3.分析思维的优点及局限性: P77-2
综合的方法
如何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1)优点:
(2)局限性: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
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如“管中窥豹”
分析思维(整体→部分):
必 要 性 含义 目的 优缺 点 优点
缺点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
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
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如“管中窥豹”。
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综合思维必要性及含义
高考结束后,张三准备进行志愿填报,向老师和家长进行咨询。
家长从就业角度分析应报考A大学;
老师从学校综合实力角度分析应报考B大学;
张三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角度分析应报考C大学;
最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张三报考了B大学。
(1)必要性(P78):
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2)综合的含义(P78):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部分→整体
5.综合思维的方法及目的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P78)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一台汽车由底盘、引擎、车身、轮胎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而这些部分的组合形成了一台完整的汽车。
一台汽车由发动机、变速箱、悬架、气囊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而这些部分的组合形成了一台完整的汽车。
(2)哲学中的综合:常用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结构是一个系统内部相对不变的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来划分事物的不同类型。结构中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方式是有序的,受规律支配。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功能与作用从不同角度表述同一个过程,就事物本身而言是指它具有什么能力,就事物与他物的关系而言是指它具有什么作用
结构综合
功能综合
6.综合思维的特点及要求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3)要求: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优点:
(2)局限性:
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精确性不够)
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综合思维(部分→整体):
必 要 性 含义 目的 优缺 点 优点
缺点
要求 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精确性不够)
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辩证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哲学基础
3.▲辩证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要求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2)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3)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思维运动的方向相反,
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统一主要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注意:
分析和综合不分先后,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2)为什么:①世界充满矛盾。事物的各个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使事物成为多种规定性的统一体。②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哲学基础)
3.如何正确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求)
①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②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是什么: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知识总结
分析与综合的区别与联系
分 析 综 合
含义 认识部分: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把握整体: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查的思维方法。
方法 (1)科学研究: 定性、定量、功能、因果 (2)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的分析 (1)科学研究:结构综合、功能综合
(2)哲学:
把握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特点 (1)精确:对“点”认识透彻 (2)片面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整体性认识
(2)相对完整,近似描述
辩证关系 (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为综合做准备; (2)综合是分析的先导,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3)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知识导图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必要性、含义、目的、优缺点、方法
2.综合:必要性、含义、优缺点、方法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关系
2.实质
3.要求
①定性
②定量
③功能
④因果
①结构
②功能
矛盾分析法
分析
综合
基础
先导
(1)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
(2)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