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共19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共19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从品茶——识茶——用茶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品茶
体会感性具体
环节一:品茶
任务一:
①泡茶——观茶——喝茶
②记录茶汤颜色、香气、口感等感官特征。
思考:
仅凭品茶能否判断茶叶的产地或健康功效?
一、感性具体
1.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正确反映)
2.局限性:
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识茶
经历思维抽象
某班学习小组在发酵工艺、炒茶技艺、原茶差异等可能性原因中,选择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他们选择了同一批茶叶、同一设备和同一批制茶师傅,进行红茶和绿茶制作。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绿茶是不发酵的茶,经过实验发现,发酵使茶多酚↓、茶黄素↑。因此绿茶苦鲜,红茶甜醇;绿茶抗氧化强, 红茶更护胃。
为什么红茶和绿茶的口感、功用大不同?
任务二:小组合作
1、经过实验研究得到的对茶叶的认识属于认识发展的哪个阶段?与感性具体的认识有何不同?
2、你是如何得到对茶叶更为深入的认识的?(可从思维抽象的环节回答)
对茶叶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茶汤颜色、香气、口感”等认识上,而是经过研究,从不同角度得到了对茶叶某一方面的本质认识。
某班学习小组在发酵工艺、炒茶技艺、原茶差异等可能性原因中,选择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他们选择了同一批茶叶、同一设备和同一批制茶师傅,进行红茶和绿茶制作。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绿茶是不发酵的茶,经过实验发现,发酵使茶多酚↓、茶黄素↑。因此绿茶苦鲜,红茶甜醇;绿茶抗氧化强,红茶更护胃。
分离: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抛开了炒茶技艺、原茶差异等可能性原因中,选择发酵工艺进行研究
提纯:在这一实验过程中,选择了同一批茶叶、同一设备和同一批制茶师傅,进行红茶和绿茶制作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简略化:发酵使茶多酚↓、茶黄素↑是一种抽象的简略化表述。
理想化:同一批茶叶、同一批制茶师傅、绿茶抗氧化强,红茶更护胃等都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2、你是如何得到对茶叶更为深入的认识的?(可从思维抽象的环节回答)
二、思维抽象
(1)含义: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
整体→部分
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个性→共性
(2)目的与内容:(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
①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
②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辨一辨:思维抽象就是抽象思维吗?
易错点拨
1.含义不同: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是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侧重点不同:
思维抽象是从认识的发展历程角度分析,与感性具体、思维具体相对。
抽象思维是从思维形态的角度分析,与形象思维相对(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分类)。
P88相关链接:如何理解抽象
判断:他抽象出的抽象,太抽象了。
环节 分离 提纯 简略化 理想化
含义 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抽出、找原因、抓重点) 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排干扰) 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述。(简要概括) 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现实中不存在)
特点 起始环节 关键环节 表达结果的环节 特殊形式
联系 是科学的思维抽象的四个环节,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思维抽象的重要环节
典例拓展
在伽利略时代,人们还无法用物质手段创设真空环境来从事落体实验,伽利略就依靠思维抽象,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因此,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分离:在伽利略这一发现中,他撇开了化学现象、生物现象以及其他形式的物理现象,把落体运动这一特定的物理现象从现象总体中抽离出来。
提纯:在伽利略这一发现中,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进行了提纯。
简略化:伽利略的落体定律是一种抽象的简略化表述。
理想化:伽利略设定的真空状态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形式。
(4)局限性
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例:经过对红茶、绿茶不同角度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关于两类茶在口感、功用和发酵工艺等方面的认识。这些零散的认识有待深化为对茶整体的本质的认识。
二、思维抽象
用茶
到达思维具体
环节三:用茶
庆有好茶,元于荒野
“茶”这一概念舍弃了红茶、绿茶、岩茶、白茶等个性特征,保留其最一般的规定。庆元以“茶”这一概念为起点,发展茶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庆元茶”,有过“岁贡茶芽”的辉煌,也曾面临茶园荒芜的困境。
庆元位于北纬27度,是世界公认的茶叶生长黄金带,好山好水产好茶。近年来,庆元县分析产业与生态、发展与保护等对立统一关系,坚持发展高端生态绿色茶新赛道的理念,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在全市率先探索发展荒野茶产业,形成荒野茶产业链,随即,“瘦金芽”“野樱白”等一批荒野茶品牌异军突起,成为茶界“新宠”。
任务三:小组合作:
1、对荒野茶产业链的认识属于思维的哪一阶段?与思维抽象的认识有何不同?
2、材料是如何体现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可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回答)
不同于思维抽象,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思维具体是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庆有好茶,元于荒野
“茶”这一概念舍弃了红茶、绿茶、岩茶、白茶等个性特征,保留其最一般的规定。庆元以“茶”这一概念为起点,发展茶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庆元茶”,有过“岁贡茶芽”的辉煌,也曾面临茶园荒芜的困境。
庆元位于北纬27度,是世界公认的茶叶生长黄金带,好山好水产好茶。近年来,庆元县分析产业与生态、发展与保护等对立统一关系,坚持发展高端生态绿色茶新赛道的理念,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在全市率先探索发展荒野茶产业,形成荒野茶产业链,随即,“瘦金芽”“野樱白”等一批荒野茶品牌异军突起,成为茶界“新宠”。
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桥梁):“茶”概念
展现起点中的种种矛盾(桥梁):产业与生态、发展与保护等对立统一关系
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终点):探索发展荒野茶产业,形成荒野茶产业链。
2、材料是如何体现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可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回答)
1.含义:
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特征(表现):
①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
②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三、思维具体
①环节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起点)
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②环节二:展现起点中的种种矛盾。(桥梁)
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 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3.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
③环节三: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终点)
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商品
资本论的逻辑起点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
②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
③是对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
(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本质和规律)
货币 资本 剩余价值
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
桥梁
终点
【相关链接】:
任务四:经过了对茶叶由浅到深的认识,请总结认识发展的历程。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理解肯定与否定、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区分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感性具体是起点、是对事物外部形象的认识;(未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
思维抽象是桥梁、对事物本质规定的认识(未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具体是终点≠终结、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zrbj-002
选择起点
展现矛盾
再现事物多样性统一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是直观的整体表象
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但停留在外部形象上
是某一部分的本质规定,
或从个性中抽取共性
是零散的、片面的认识
分离、提纯、
简略化、理想化
思维具体
是认识飞跃的终点
是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两个阶段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认识的
第一阶段
认识的
第二阶段
整体的表象
部分本质
整体的本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