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2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2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温故而知新
发散思维客观基础、含义、特征
发散思维的方法
发散思维优缺点
运用发散思维技法要注意的问题
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含义、特点?
聚合思维的主要方法、重要功能?
怎样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导致效益不好,于是餐厅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后经人提点将售价提高十元,规定改为:凡没有浪费食物者奖励十元,结果生意火爆,且杜绝了浪费行为。该餐厅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解决的难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二框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逆向思维的含义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最初,人们设计电烤炉时按常规思路,热源在下,食物在上。但肉类食物烤熟后,往下滴油,弄得电炉丝上油渍斑斑,电烤炉内烟雾滚滚。后来,人们打破这种常规的结构模式,将热源设计在上面,食物放在下面,上述问题就解决了。
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逆向思维方法解决?
示例1:孩子不愿意做家庭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
示例2:风可以帮助人们发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风也会造成灾害,但只要合理利用,它就可以为人们所用。
示例3:核能可以用于战争可以杀人, 也可以造福于人类,比如发电。
示例4:蛇毒足以致人死地,却依旧可以制成宝贵的中药, 救人性命。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原因) P109第一段
⑴客观基础:
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⑵必要性:
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例如:夏日炎热,人们需要凉风;而冬季严寒,人们期待温暖。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
例如: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矛盾进行逆向思维,将夏日里炎热的空气反向转变为寒冷的空气、冬日里寒冷的空气反向转变为温暖的空气,就可能有所创新。
空调出现了!!!!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2.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提醒】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也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发散思维——检核表法——颠倒 P105 )
示例评析P109:如,不利事→幸运事;变废为宝;危机中育新机等
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正向思维)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特点:
也称顺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常规的思路、遵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归类判断下列现象运用了逆向思维的哪种方法?说明依据。
田忌赛马
轮流当班长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胖子短跑不擅长,拔河比赛显威武
以静衬动
冷暖空调
司法鉴定
牛痘疫苗的发明
探究与分享
距离产生美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①依据: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②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结构反转) P109-3
最初电烤炉(热源在下方、食物在上方——食物熟,但是油迹斑斑)
如今的烤箱(热源在上方,食物在下方——食物熟,避免油渍四溅)
人在外面,把动物关在笼子中(人开心,动物不开心)
人关在游览车里,把动物放出来(人开心、动物也开心)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③举例:上下、 左右、正反、内外、大小、平面与立体、方与圆等
田忌赛马 轮流做班长 换位思考
①原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②作用: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进而产生新的认识。
①以前的工厂效率低下,人围着机器和零件转,每个工人累得半死效率还不高。后来有人改善了工序,让人不动零件动,这样逐渐就发展出流水线的概念了,效率大大提高。
②司马光砸缸 水脱离人,还是人脱离水。通过改变缸的状态,由完好到破损。
③过去人们上下楼梯是人动而楼梯不动,有人通过逆向思维设想,能否把人和楼梯的动静状态进行转换,楼梯动而人不动呢?于是就有了自动扶梯。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状态反转) P110-1
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③举例:动与静、冷与热、吸引与排斥、模糊与清楚等。
以动衬静、冷暖空调、距离产生美
①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
②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功能反转) P110-2
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有用——无用 (变废为宝;留白;反季服饰);
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缺点、优点)(以毒攻毒;)
功能反向转化 (用锅炒热菜——用锅炒冰淇淋)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①原因: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②作用: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例如:奥斯特的电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电,它们之间就有着因果逆向思维的联系。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因果反转)
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奥斯特电能生磁
法拉第磁能生电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方法 依据和作用
结构顺序反向思考(结构反转)
存在状态转换思考(状态反转)
事物功能反向思考(功能反转)
因果关系交换思考(因果反转)
知识小结: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位置: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形状: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 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有用——无用 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缺点、优点) 功能反向转化 )
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探究与分享
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分给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给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数量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数量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数量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
这位牧民去世时留下几头牛?请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试解一下。
那位牧民死时留下了15头牛。
正向思维的解法是:设牛的总数是x,
则其妻得牛数为(0.5x+0.5)长子得牛数为0.5×(0.5x+0.5)次子得牛数为0.5×(0.5(0.5x+0.5))、
长女得牛数为0.5×0.5×(0.5×(0.5×+0.5)),
可以得知X=15.
逆向思维的解法是:长女既然得到的是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结果1头都没余,也没有剩下,那么,她必然得到的是:1头;次子:长女得到的牛是次子的一半,那么,次子得到的牛就是长女的2倍:2头;长子:次子得到的牛是长子的一半,那么,长子得到的牛就是次子的2倍:4头;妻子:长子得到的牛是妻子的一半,那么,妻子得到的牛就是长子的2倍:8头;把4个人得到的牛的头数相加:1+2+4+8=15,可见,牧民死时留下的牛是15头。
【逆向思维的解法】
长女:0.5+0.5=1;
次子: 1.5+0.5=2;
长子: 3.5+0.5=4;
妻子: 7.5+0.5=8。
总牛数: 1+2+4+8=15。
这位牧民死时留下了15头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运用正向还是逆向思维方法,分牛都必须满足“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的要求,否则答案就不正确。“分牛和没杀牛”存在的内部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客观依据。
提示:逆向思维的解法:
既然长女得到的是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结果1头牛都没杀,正好全部分完,那么,她必然得到的是1头;
长女得到的牛是次子的一半,那么,次子得到的牛就是长女的2倍,即2头;
次子得到的牛是长子的一半,那么,长子得到的牛就是次子的2倍,即4头;
长子得到的牛是妻子的一半,那么,妻子得到的牛就是长子的2倍,即8头;
把4个人得到的牛的数量相加:1+2+4+8=15,可见,农夫留下的牛共15 头。
(1)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2)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3)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例】:现行的车轮几乎全是圆形的,如果你运用逆向思维考虑这个问题,能不能把现行的车轮改成方形或三角形呢?
这在某种特殊的场合、特殊的环境下当然有其实用价值,但在正常情况下,方形或三角形车轮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难以行驶,极易出现翻车等交通事故。而圆形车轮便于行驶,摩擦力小,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说,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创新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创新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下列做法是否属于逆向思维?给我们什么启示?
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对着干”“倒着来”;
不是他人主张“正统”而我故意扮成“另类”;
更不是排斥理想和崇高。
2. 正向思维为是逆向思维的基础
古代的鲁国有个人,擅长做鞋子。但由于鲁国做鞋子的人很多,做鞋盈利很少,于是准备到南方的越国去做生意。但他也有顾虑,因为那里的人习惯赤脚、不穿鞋;但又想到这恰恰说明在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场潜力很大。他到了越国后,大力宣传穿鞋和戴帽子的好处,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销量惊人。
(1)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不知道正向思维,就谈不上逆向思维。
(2)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3、正逆互补,携手共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2)有意识地正反补充
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正:对盐碱地长期排盐,改良盐碱地,使之逐步变成良田,从而可以种植水稻。
逆:培育耐盐碱作物,使之在比较接近海水的浓度(中)去生长,如高粱、棉花,本身抗盐碱能力比较强,像典型的盐角草、湿地碱蓬。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知识整合
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即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②合理有效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必须掌握正向思维的“正”;
③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运用逆向思维方式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结果)为导向的(P112-2)
(1)目的:
(2)联系:
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在创新思维过程中,人们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4.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四种思维的辩证关系)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