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4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4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二框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1、运用逆向思维的原因:P109-1
(1)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例】夏日炎热,人们需要凉风;而冬季严寒,人们期待温暖。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矛盾进行逆向思维,将夏日里炎热的空气反向转变为凉爽的空气、冬日里寒冷的空气反向转变为温暖的空气,就可能有所创新。空调出现了!
例如:蛇毒足以致人死地,却依旧可以制成宝贵的中药, 救人性命。
2、逆向思维的含义: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3、逆向思维的特点: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那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
老师又没留这个,我不写!
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课外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只是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提醒】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下列示例体现了什么思维?
①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不走寻常路,将灾难和未来元素注入“合家欢"的春节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②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因此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影视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播映效果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4、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结构逆向)P109-3
①原因: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②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最初电烤炉(热源在下方、食物在上方——食物熟,但是油迹斑斑)
如今的烤箱(热源在上方,食物在下方——食物熟,避免油渍四溅)
人在外面,把动物关在笼子中(人开心,动物不开心)
人关在游览车里,把动物放出来(人开心、动物也开心)
常见的结构顺序如: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等作交换性思考。P110--相关链接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状态逆向)P110-1
①原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②作用: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苦、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进而产生新的认识。
过去人们上下楼梯是人动而楼梯不动,有人通过逆向思维设想,能否把人和楼梯的动静状态进行转换,楼梯动而人不动呢?于是就有了自动扶梯。
动与静
冷与热
4、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①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
②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功能逆向) P110-2
例:①利用冰糕棍制作房子;②洗衣液瓶做花盆;③一次性纸杯做迷你自行车
有用——无用 (变废为宝);
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缺点、优点)(以毒攻毒)
功能反向转化 (用锅炒热菜——用锅炒冰淇淋)
4、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⑷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P110-3
①原因: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②作用: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4、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以水养鱼 以鱼净水
鱼儿离不开水,水怎么反而要靠鱼来养?某省利用微藻生态透析技术将水中99%以上的藻类和悬浮物结粒富集上浮,然后通过放养食藻鱼等方行清除。这样,花鲢、白鲢、白鱼、鳗鱼等都成了净化水质的"清道夫"。这证明了以鱼养水是一个治水良策。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通过逆向思维设想实现了创新的目的。
方法 依据及做法 例举
结构顺序反向思考 (结构反转)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位置: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形状: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 学生给学生上课;游客关在游览车中
存在状态转换思考 (状态反转)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司马光砸缸;自动扶梯;流水线
事物功能反向思考 (功能反转) 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 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有用——无用 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缺点、优点) 功能反向转化 ) 垃圾回收;“炒冰”锅
因果关系交换思考 (因果反转) 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电生磁→磁生电
归纳提升: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1)在采用正向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如果采用正向思维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好,就不必采用逆向思维。
(2)逆向思维只能在只有正反两种可能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对某一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此时逆向思维就缺乏了必然性和有效性。
【知识延伸】:运用逆向思维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同步精练
【典例】(2024·海南·模拟预测)旧日的不去,新的不来。过去,我们习惯于“不破不立、破旧立新”的思维,告别了曾经代表着“繁荣”“先进”的“烟囱林立”“机器轰鸣”,但也存在着盲目“先破后立”的行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今天,我们打破原有的惯性,以“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思想和勇气,在把握好“立”和“破”的承接顺序和辩证关系中,迎接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与“蝶变”。这说明( )
①必须坚持适度原则,使经济发展保持在度的范围内
②要学会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③通过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相较于“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立”是较高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
②:我们打破原有的惯性,以“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思想和勇气,这说明要学会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②正确。
③:在把握好“立”和“破”的承接顺序和辩证关系中,迎接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与“蝶变”。这说明通过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③正确。
④: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因此,相较于“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破”是较高环节,④错误。
故本题选C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分给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给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数量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数量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数量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
这位牧民死时留下多少头牛 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试解一下。
探究与分享
【正向思维的解法】设牛的总数是x
其妻子得牛数为: (0.5x+0.5); 长子得牛数为: 0.5x(0.5x+0.5);
次子得牛数为: 0.5x[ 0.5x(0.5x+0.5)];
长女得牛数为: 0.5x{0.5x[ 0.5x( 0.5x+0.5)])。
计算后,可以得知: x=15。
【逆向思维的解法】
长女:0.5+0.5=1; 次子: 1.5+0.5=2;
长子: 3.5+0.5=4; 妻子: 7.5+0.5=8。
总牛数: 1+2+4+8=15。牧民死时留下了15头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运用正向还是逆向思维方法,分牛都必须满足“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的要求,否则答案就不正确。
现行的车轮几乎全是圆形的,有人却想运用逆向思维想把车轮改成三角形,经过无数次实验终究也没能成功。
思考:这样的逆向思维为什么不能行呢?
提示:
这在某种特殊的场合、特殊的环境下当然有其实用价值,
但在正常情况下,方形或三角形车轮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难以行驶,极易出现翻车等交通事故。而圆形车轮便于行驶,摩擦力小,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我们说,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创新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探究与分享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②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③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P111-1
【注意】逆向思维≠逆反心理
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不是别人讲“中心”而我唱“边缘”,不是他人主张“正统”而我故意扮成“另类”。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属于逆反心理。
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不是别人讲“中心”而我唱“边缘”,不是他人主张“正统”而我故意扮成“另类”。那种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讲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生活领城拒斥理想和崇高的思潮,就其思维方法而言,都不是我们所倡导的逆向思维。
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属于逆反心理。
相关链接
①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
②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古代的鲁国有个人,擅长做鞋子。但由于鲁国做鞋子的人很多,做鞋盈利很少,于是准备到南方的越国去做生意。但他也有顾虑,因为那里的人习惯赤脚、不穿鞋,没有市场需求;但又想到这恰恰说明在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场潜力很大。他到了越国后,大力宣传穿鞋和戴帽子的好处,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销量惊人。
2、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P111-1
①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②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3、正逆互补,携手共进:P111-1
【例】正向思维:对盐碱地长期排盐,改良盐碱地,使之逐步变成良田,从而可以种植水稻。
逆向思维:培育耐盐碱作物,使之在比较接近海水的浓度中生长,如新疆利用盐碱地养殖海鲜。
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4、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 P112-2
⑴目的:
⑵联系:
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人们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含义
主要方法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
知识框架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12.2
(结构、状态、功能、因果反转)
①检核表法:含义、具体方法
②信息交合法:含义、作用
③头脑风暴法:含义、要求、原则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1.必要性/客观基础
2.★含义
3.★思维方向特点
4.★方法
5.优缺点
6.要求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1.必要性/客观基础
2.★含义
3.★思维方向特点
4.★方法
5.★功能
6.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①客观基础
②关系
③运用
④作用
1、必要性/客观基础
2、含义
3、特点
4、★主要方法
5、★运用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③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②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
④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思维导图
本课总结——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以问题为导向。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发散
思维
创新
思维
聚合
思维
正向
思维
逆向
思维
盐碱地有哪些类型,可以种植哪些作物。
围绕盐碱地能够种植作物的目标。
对盐碱地进行排盐,使之变成良田。
培育和种植可以耐盐碱的作物。
【答案】
①甲公司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思维,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②运用聚合思维,围绕研发"氢燃料电池"这个目标,最终实现从"0"到"1"的突破。
③乙公司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了锂电池的优缺点。
④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乙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确定战略方向,作出前瞻性的判断,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夺得先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