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预测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预测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24秋 兴隆台区期末)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3分)(2024春 秦淮区期末)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该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A.4cm B.8cm C.12cm D.14cm
3.(3分)(2024春 东海县期末)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
A.a﹣1<b﹣1 B.4a>4b C. D.a2x>b2y
4.(3分)(2023秋 砚山县月考)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东经120°,北纬35° B.七都广场南边
C.南偏东 D.谷乐影城6排
5.(3分)(2021秋 横县期中)已知△ABC≌△DEF,∠A=80°,∠B=50°,则∠E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80°
6.(3分)(2024春 泊头市期末)下列图形中,可以求出α度数的是(  )
A. B.
C. D.
7.(3分)(2022秋 黄浦区期中)下面命题中,错误的是(  )
A.0
B.
C.如果,那么
D.如果(k≠0),那么
8.(3分)(2024春 长清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10,BC=16,点D为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B,DE交线段AC于点E,下列结论:①∠DEC=∠BDA;
②当BD=CE时,AE=4
③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BDA=2∠B或
④当点D为BC的中点时,DE=4.8.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1 B.2 C.3 D.4
9.(3分)(2025春 郏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BC=6,△ABC的面积为18,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F,若D为BC边的中点,M是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 B.8 C.9 D.10
10.(3分)(2022秋 丹徒区期末)如图,△ABC中,AD为∠BAC的角平分线,作BD垂直AD于D,△ABC的面积为8,则△ACD的面积为(  )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如图,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英文字母表示,纵线用数字表示,这样,黑棋①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则黑棋⑨的位置应记为     .
12.(3分)(2023春 扶沟县期末)请写出适合不等式2x+y>3的一组整数解    .
13.(3分)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    .
14.(3分)(2022秋 扎鲁特旗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48,则△ABD的面积是     .
15.(3分)(2025春 九龙坡区校级期中)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折线EF交AD于点E,交BC于点F),点A、B分别落在A'、B'处,延长EA′交线段DC于点G,将长方形纸片沿EG折叠,点D落在D′处.若∠FED'=33°,则∠EGC=     .
16.(3分)如图,在一款游戏中,人物到达一个高为10米的高台A,利用旗杆顶部O的绳索,划过90°到达与高台A水平距离为17米,高为3米的矮台B处,人物在荡绳索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MN=     米.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8分)(2024春 绿园区期末)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
18.(8分)(2024春 酉阳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若把△ABC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19.(8分)(2023秋 辛集市期末)如图,E在AB上,∠A=∠B,AD=BE,AE=BC,F是CD的中点.
(1)求证:EF⊥CD;
(2)∠CEA=80°,∠B=60°,求∠ECD的度数.
20.(8分)(2023 商洛一模)已知点A(2a,3a+1)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1)若点A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
(2)若点A在第三象限,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和为9,请确定点A的坐标.
21.(8分)(2024秋 南昌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AB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于点E,延长ED和CA,交于点F.
(1)求证:△ADF是等腰三角形;
(2)若∠F=30°,BD=2,EC=3,求AC的长.
22.(10分)(2023春 霍州市期中)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保日,为了提倡低碳环保,某公司决定购买10台节省能源的新设备,现有甲、乙两种型号的设备可供选购,经调查:购买3台甲型设备比购买2台乙型设备多花16万元,购买2台甲型设备比购买3台乙型设备少花6万元.
(1)求甲、乙两种型号设备的价格;
(2)该公司经预算决定购买节省能源的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10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23.(10分)(2023秋 柯桥区期末)如图①,射线OC在∠AOB内部,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角度是另一个角的两倍,则称射线OC为∠AOB的“倍分线”.
(1)若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则射线OC     (填“是”或“不是”)∠AOB的“倍分线”;
(2)如图②,若∠AOB=90°,射线OC为∠AOB的“倍分线”,求∠AOC;
(3)若∠AOB=90°,射线OM从射线OB的位置开始,绕点O逆时针以每秒9°的速度向射线OA运动,当射线OM到达射线OA时停止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秒,同时射线ON从射线OA的位置开始以每秒6°的速度向射线OB运动,如图③所示,并与射线OM同时停止,则当经过多少秒时,射线OM是∠BON的“倍分线”.
24.(12分)(2024春 吉水县期末)(1)阅读理解
由两个顶角相等且有公共顶角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在相对位置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对全等三角形,我们把这种模型称为“手拉手模型”.在如图①所示的“手拉手”图形中,小白发现:若∠BAC=∠DAE,AB=AC,AD=AE,则△ABD≌△ACE,请证明他的发现;
(2)问题解决:如图②,∠BAC=∠DAE=90°,AB=AC,AD=AE.
①试探索线段CD,BD,DE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
②若AB=AC=3,线段DE与线段AC交于点F,连接CE,当△ABD≌△DCF时,求线段CE的长.
浙江省杭州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24秋 兴隆台区期末)下列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几何直观.
【答案】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A.选项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选项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选项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选项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关键.
2.(3分)(2024春 秦淮区期末)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该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A.4cm B.8cm C.12cm D.14cm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第三边的范围,再根据第三边的范围确定答案.
【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 cm,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8﹣4<x<8+4,
即4<x<12,
观察选项,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3.(3分)(2024春 东海县期末)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
A.a﹣1<b﹣1 B.4a>4b C. D.a2x>b2y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解答】解:A、∵a>b,
∴a﹣1>b﹣1,
故A不符合题意;
B、∵a>b,
∴4a>4b,
故B符合题意;
C、∵a>b,
∴,
故C不符合题意;
D、∵a>b,
∴a2x与b2y无法比较,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3分)(2023秋 砚山县月考)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东经120°,北纬35° B.七都广场南边
C.南偏东 D.谷乐影城6排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依据题意,根据坐标的定义,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东经120°,北纬35°,能确定具体位置,符合题意;
B、七都广场南边,不能确定具体位置,不符合题意;
C、南偏东,不能确定具体位置,不符合题意;
D、谷乐影城6排,不能确定具体位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确定坐标的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5.(3分)(2021秋 横县期中)已知△ABC≌△DEF,∠A=80°,∠B=50°,则∠E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8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图形的全等;推理能力.
【答案】C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B=50°.
【解答】解:∵△ABC≌△DEF,∠B=50°,
∴∠E=∠B=5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6.(3分)(2024春 泊头市期末)下列图形中,可以求出α度数的是(  )
A. B.
C. D.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都为α,可求得α的度数为60°,故A符合题意;
B、另一锐角的度数不知道,不能求得α的度数,故B不符合题意;
C、与α不相邻的内角只知道一个的度数,不能求得α的度数,故C不符合题意;
D、另一锐角的度数不知道,不能求得α的度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7.(3分)(2022秋 黄浦区期中)下面命题中,错误的是(  )
A.0
B.
C.如果,那么
D.如果(k≠0),那么
【考点】命题与定理.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性质,平行向量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A、0,错误,应该是,本选项符合题意;
B、,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如果,那么||=||,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k (k≠0),那么∥,正确,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平面向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面向量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3分)(2024春 长清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10,BC=16,点D为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B,DE交线段AC于点E,下列结论:①∠DEC=∠BDA;
②当BD=CE时,AE=4
③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BDA=2∠B或
④当点D为BC的中点时,DE=4.8.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1 B.2 C.3 D.4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图形的全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D
【分析】①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B=∠C,在根据∠ADC=∠B+∠BAD=∠ADE+∠EDC,∠ADE=∠B得∠BAD=∠EDC,进而得∠BAD+∠B=∠EDC+∠C,据此可对结论结论①进行判断;
②证明△BAD和△EDC全等得CD=AB=10,BD=CE,则BD=BC﹣CD=6,进而BD=CE=6,由此可求出AE=AC﹣CE=4,据此可对结论结论②进行判断;
③根据∠ADE=∠B=∠C,∠AED>∠C得∠AED>∠ADE,因此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以下两种情况:(ⅰ)当AE=DE时,则∠EAD=∠ADE=∠B,进而得∠DEC=∠EAD+∠ADE=2∠B,再由结论①正确得∠BDA=∠DEC=2∠B,(ⅱ)当AD=ED时,则∠DEA=∠DAE(180°﹣∠ADE)=90°∠B,进而得∠DEC=180°﹣∠DEA=90°∠B,再由结论①正确得∠BDA=∠DEC=90°∠B,据此可对结论结论③进行判断;
④当点D为BC的中点时,则AD⊥BC,BD=CD=1/2BC=8,∠DEC=∠BDA=90°,由勾股定理求出AD=6,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DE,即可对结论④进行判断,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在△ABC中,AB=AC=10,BC=16,
∴∠B=∠C,
∵∠ADC=∠B+∠BAD=∠ADE+∠EDC,∠ADE=∠B,
∴∠BAD=∠EDC,
∴∠BAD+∠B=∠EDC+∠C,
∵∠BAD+∠B+∠BDA=180°,∠EDC+∠C+∠DEC=180°,
∴∠DEC=∠BDA,
故结论①正确;
②由①可知:∠B=∠C,∠BAD=∠EDC,
在△BAD和△EDC中,

∴△BAD≌△EDC(AAS),
∴CD=AB=10,BD=CE,
∴BD=BC﹣CD=16﹣10=6,
∴BD=CE=6,
∴AE=AC﹣CE=10﹣6=4,
故结论②正确;
③∵∠ADE=∠B=∠C,∠AED>∠C,
∴∠AED>∠ADE,
∴AD>AE,
∴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ⅰ)当AE=DE时,如图1所示:
则∠EAD=∠ADE=∠B,
∴∠DEC=∠EAD+∠ADE=2∠B,
由结论①正确得:∠DEC=∠BDA,
∴∠BDA=2∠B,
(ⅱ)当AD=ED时,如图2所示:
则∠DEA=∠DAE(180°﹣∠ADE)(180°﹣∠B)=90°∠B,
∴∠DEC=180°﹣∠DEA=180°﹣(90°∠B)=90°∠B,
∴∠BDA=90°∠B,
综上所述: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BDA=2∠B或90°∠B,
故结论③正确;
④当点D为BC的中点时,如图3所示:
∵在△ABC中,AB=AC=10,BC=16,
∴AD⊥BC,BD=CDBC=8,
∴∠DEC=∠BDA=90°,
即DE⊥AC,
在Rt△ACD中,AC=10,CD=8,
由勾股定理得:AD6,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S△ACDAC DE2AD CD,
∴DE4.8,
故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共4个.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3分)(2025春 郏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BC=6,△ABC的面积为18,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F,若D为BC边的中点,M是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 B.8 C.9 D.10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C
【分析】由AB=AC,D为BC中点,得AD⊥BC.根据 18,BC=6,算出AD=6.因为EF是AB垂直平分线,所以MA= MB,△BDM周长=BD+DM+MB =BD+DM+MA.当A、M、D三点共线时,DM+MA最小,值为AD.又所以△BDM周长最小值为BD+AD=3+6=9.
【解答】解:∵AB=AC,D为BC边的中点,
∴AD⊥BC.
∵BC=6,△ABC的面积为18,
则 BC×AD.
∴18 ,
∴18=3×AD.
∴AD=6.
∵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
∴MA=MB.
∴△BDM的周长C△BDM=BD+DM+MB=BD+DM+MA.
当A、M、D三点共线时,DM+MA 取得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就是AD的长度.
又∵D为BC中点,BC=6,
∴.
∴△BDM周长的最小值为BD+AD=3+6=9.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BDM的周长进行转化,然后通过三角形面积求出相关线段长度,进而求得周长的最小值.
10.(3分)(2022秋 丹徒区期末)如图,△ABC中,AD为∠BAC的角平分线,作BD垂直AD于D,△ABC的面积为8,则△ACD的面积为(  )
A.3 B.4 C.5 D.6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图形的全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B
【分析】如图所示,延长BD交AC于E,利用ASA证明△ADB≌△ADE,得到BD=DE,进而推出S△ADB=S△ADE,S△EDC=S△BDC,即可得到.
【解答】解:如图所示,延长BD交AC于E,
∵AD为∠BAC的角平分线,AD⊥BD,
∴∠BAD=∠EAD,∠ADB=∠ADE=90°,
又∵AD=AD,
∴△ADB≌△ADE(ASA),
∴BD=DE,
∴S△ADB=S△ADE,S△EDC=S△BDC,
∵S△ABC=S△ADB+S△ADE+S△EDC+S△BDC,
∴,即,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如图,围棋盘的左下角呈现的是一局围棋比赛中的几手棋.为记录棋谱方便,横线用英文字母表示,纵线用数字表示,这样,黑棋①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则黑棋⑨的位置应记为  (D,6)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应用意识.
【答案】(D,6).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横纵坐标的意义得出答案.
【解答】解:∵黑棋①的位置可记为(C,4),白棋②的位置可记为(E,3),
∴黑棋⑨的位置应记为(D,6).
故答案为:(D,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理解横纵坐标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2.(3分)(2023春 扶沟县期末)请写出适合不等式2x+y>3的一组整数解 (答案不唯一)  .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
【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
【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整数解的含义可得其中的一组整数解为.
【解答】解:根据不等式的整数解的含义可知:是不等式的一个整数解,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关键.
13.(3分)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 59°  .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
【专题】矩形 菱形 正方形;尺规作图;几何直观.
【答案】59°.
【分析】由作图痕迹可知,所作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以及∠DAC的平分线,由图可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进而可得∠ACB=∠DAC=62°,再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作图痕迹可知,所作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以及∠DAC的平分线,
设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与∠DAC的平分线交于点F,
则∠AEF=90°,
由图可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
∴∠ACB=∠DAC=62°,
∴∠FAE=31°,
∴∠α=∠AFE=180°﹣90°﹣31°=59°.
故答案为:59°.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3分)(2022秋 扎鲁特旗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48,则△ABD的面积是  24  .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运算能力.
【答案】24.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可解答.
【解答】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
∴,
∵△ABC的面积是48,
∴,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掌握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3分)(2025春 九龙坡区校级期中)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折线EF交AD于点E,交BC于点F),点A、B分别落在A'、B'处,延长EA′交线段DC于点G,将长方形纸片沿EG折叠,点D落在D′处.若∠FED'=33°,则∠EGC=  128°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推理能力.
【答案】128°.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F=∠GEF,∠DEG=∠D′EG,设∠DEG=∠D′EG=x,则∠AEF=∠GEF=33°+x,由平角的性质可求x=38°,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折叠可得∠AEF=∠GEF,∠DEG=∠D′EG,
设∠DEG=∠D′EG=x,
∵∠FED'=33°,
∴∠AEF=∠GEF=33°+x,
∴33°+x+33°+x+x=180°,
∴x=38°,
∵长方形纸片ABCD,
∴∠D=90°,
∴∠EGC=∠D+∠DEG=90°+38°=128°.
故答案为:128°.
【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如图,在一款游戏中,人物到达一个高为10米的高台A,利用旗杆顶部O的绳索,划过90°到达与高台A水平距离为17米,高为3米的矮台B处,人物在荡绳索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MN=  2  米.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图形的全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应用意识.
【答案】2.
【分析】首先得出△AOE≌△OBF(AAS),进而得出CD的长,进而求出OM,MN的长即可.
【解答】解:作AE⊥OM,BF⊥OM,
∵∠AOE+∠BOF=∠BOF+∠OBF=90°
∴∠AOE=∠OBF
在△AOE和△OBF中,

∴△AOE≌△OBF(AAS),
∴OE=BF,AE=OF
即OE+OF=AE+BF=CD=17(m)
∵EF=EM﹣FM=AC﹣BD=10﹣3=7(m),
∴CD=CM+DM=AE+BF=OF+OF=2OE+OF
∴2EO+EF=17,
则2×EO=10,
所以OE=5m,OF=12m,
所以OM=OF+FM=15m
又因为由勾股定理得ON=OA=13,
所以MN=15﹣13=2(m).
答:人物在荡绳索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MN为2米.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得出△AOE≌△OBF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8分)(2024春 绿园区期末)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专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运算能力.
【答案】﹣2<x≤3,图见解析.
【分析】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进而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进行表示即可.
【解答】解:,
由①得:x>﹣2;
由②得:x≤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
数轴表示解集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并用数轴表示解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18.(8分)(2024春 酉阳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若把△ABC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作图题;几何直观.
【答案】(1)见解答;
(2)4.
【分析】(1)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然后连线即可;
(2)把三角形的面积看成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的三个三角形面积即可.
【解答】解:(1)三角形A1B1C1 如图所示,A1(3,1),B1(2,﹣1),C1(5,﹣3);
(2)三角形ABC的面积=4×34.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学会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
19.(8分)(2023秋 辛集市期末)如图,E在AB上,∠A=∠B,AD=BE,AE=BC,F是CD的中点.
(1)求证:EF⊥CD;
(2)∠CEA=80°,∠B=60°,求∠ECD的度数.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图形的全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1)证明见解答;
(2)∠ECD的度数是40°.
【分析】(1)由AD=BE、∠A=∠B,AE=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明△AED≌△BCE,得DE=EC,即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EF⊥CD;
(2)由CEA=80°,∠B=60°,得∠BCE=∠CEA﹣∠B=20°,则∠AED=∠BCE=20°,∠CED=100°,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ECD=∠EDC40°.
【解答】(1)证明:在△AED和△BCE中,

∴△AED≌△BCE(SAS),
∴DE=EC,
∵F是CD的中点,
∴EF⊥CD.
(2)解:∵∠CEA=80°,∠B=60°,
∴∠BCE=∠CEA﹣∠B=80°﹣60°=20°,
∵△AED≌△BCE,
∴∠AED=∠BCE=20,
∴∠CED=∠CEA+∠AED=80°+20°=100°,
∵DE=EC,
∴∠ECD=∠EDC40°,
∴∠ECD的度数是40°.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等知识,证明△AED≌△BCE是解题的关键.
20.(8分)(2023 商洛一模)已知点A(2a,3a+1)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1)若点A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
(2)若点A在第三象限,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和为9,请确定点A的坐标.
【考点】点的坐标.
【专题】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算能力.
【答案】(1)a;
(2)A(﹣4,﹣5).
【分析】(1)根据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2a+3a+1=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根据第三象限点的坐标特征为(﹣,﹣),然后列出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1)∵点A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2a+3a+1=0,
∴a;
(2)∵点A在第三象限,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和为9,
∴﹣2a+[﹣(3a+1)]=9,
∴﹣2a﹣(3a+1)=9,
∴﹣2a﹣3a﹣1=9,
∴a=﹣2,
∴A(﹣4,﹣5).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1.(8分)(2024秋 南昌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AB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于点E,延长ED和CA,交于点F.
(1)求证:△ADF是等腰三角形;
(2)若∠F=30°,BD=2,EC=3,求AC的长.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1)见解析;
(2)4.
【分析】(1)由AB=AC,可知∠B=∠C,再由DE⊥BC,可知∠F+∠C=90°,∠BDE+∠B=90,然后余角的性质可推出∠F=∠BDE,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即可推出∠F=∠FDA,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直角三角形30度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BE,再由AB=AC可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最后可得答案.
【解答】(1)证明:∵AB=AC,
∴∠B=∠C,
∵FE⊥BC,
∴∠F+∠C=90°,∠BDE+∠B=90°,
∴∠F=∠BDE,
而∠BDE=∠FDA,
∴∠F=∠FDA,
∴AF=AD,
∴△ADF是等腰三角形;
(2)解:∵DE⊥BC,
∴∠DEB=90°,
∵∠F=30°,BD=2
∴BEBD2=1,∠C=90°﹣∠F=60°,
∵AB=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BE+EC=1+3=4.
所以AC的长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22.(10分)(2023春 霍州市期中)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保日,为了提倡低碳环保,某公司决定购买10台节省能源的新设备,现有甲、乙两种型号的设备可供选购,经调查:购买3台甲型设备比购买2台乙型设备多花16万元,购买2台甲型设备比购买3台乙型设备少花6万元.
(1)求甲、乙两种型号设备的价格;
(2)该公司经预算决定购买节省能源的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10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方案型;一次方程(组)及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1)甲设备每台12万元,乙设备每台10万元;(2)①甲买3台,乙买7台;②甲买4台,乙买6台;③甲买5台,乙买5台④甲买1台,乙买9台;⑤甲买2台,乙买8台,⑥乙买10台.
【分析】(1)设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求解;
(2)设购买甲设备a台,根据购买甲型设备不少于3台,和购买甲、乙两种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10万元,列出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得出购买方案.
【解答】解:(1)设甲设备每台x万元,乙设备每台y万元,由题意得:

解得:,
答:甲设备每台12万元,乙设备每台10万元.
(2)设购买甲设备a台,则购买乙设备(10﹣a)台,由题意得:
12a+10(10﹣a)≤110,
解得:a≤5,
又∵a为整数,
∴a=1,或a=2,或a=3,或a=4,或a=5,或a=0,
因此有三种购买方案:①甲买3台,乙买7台;②甲买4台,乙买6台;③甲买5台,乙买5台④甲买1台,乙买9台;⑤甲买2台,乙买8台,⑥乙买10台.
【点评】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题目中数量关系是列不等式组和方程组的关键,通过方程组确定价格,通过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确定购买方案.
23.(10分)(2023秋 柯桥区期末)如图①,射线OC在∠AOB内部,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角度是另一个角的两倍,则称射线OC为∠AOB的“倍分线”.
(1)若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则射线OC  是  (填“是”或“不是”)∠AOB的“倍分线”;
(2)如图②,若∠AOB=90°,射线OC为∠AOB的“倍分线”,求∠AOC;
(3)若∠AOB=90°,射线OM从射线OB的位置开始,绕点O逆时针以每秒9°的速度向射线OA运动,当射线OM到达射线OA时停止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秒,同时射线ON从射线OA的位置开始以每秒6°的速度向射线OB运动,如图③所示,并与射线OM同时停止,则当经过多少秒时,射线OM是∠BON的“倍分线”.
【考点】角的计算;角的概念;角平分线的定义.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1)是;
(2)45°或30°或60°;
(3)或或秒.
【分析】(1)根据“倍分线”的定义分析即可;
(2)分三种情况讨论:当∠AOB=2∠AOC时;当∠BOC=2∠AOC时;∠AOC=2∠BOC时,利用“倍分线”的定义分别求解即可;
(3)由题意可知,∠BOM=9°t,∠AON=6°t,∠BON=90°﹣6°t,分三种情况讨论:当∠MON=2∠BOM时;当∠BON=2∠BOM时;当∠BOM=2∠MON时,利用“倍分线”的定义分别求解即可.
【解答】解:(1)∵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
∴∠AOB=2∠AOC=2∠BOC,
∴射线OC为∠AOB的“倍分线”,
故答案为:是;
(2)①如图1,当∠AOB=2∠AOC时,;
②如图2,当∠BOC=2∠AOC时,
∵∠AOB=∠AOC+∠BOC=3∠AOC=90°,
∴∠AOC=30°;
③如图3,∠AOC=2∠BOC时,
∵∠AOB=∠AOC+∠BOC=3∠BOC=90°,
∴∠BOC=30°,
∴∠AOC=60°,
综上可知,∠AOC的度数为45°或30°或60°;
(3)由题意可知,∠BOM=9°t,∠AON=6°t,∠BON=90°﹣6°t,
①当∠MON=2∠BOM时,此时∠MON=∠BON﹣∠BOM=90°﹣6°t﹣9°t=90°﹣15°t,
则90°﹣15°t=2×9°t,
解得:;
②当∠BON=2∠BOM时,
则90°﹣6°t=2×9°t,
解得:,
③当∠BOM=2∠MON时,此时∠MON=∠BON﹣∠BOM=90°﹣6°t﹣9°t=90°﹣15°t,
则9°t=2(90°﹣15°t),
解得:;
综上可知,当经过或或秒时,射线OM是∠BON的“倍分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倍分线”的定义,找出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分类讨论.
24.(12分)(2024春 吉水县期末)(1)阅读理解
由两个顶角相等且有公共顶角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在相对位置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对全等三角形,我们把这种模型称为“手拉手模型”.在如图①所示的“手拉手”图形中,小白发现:若∠BAC=∠DAE,AB=AC,AD=AE,则△ABD≌△ACE,请证明他的发现;
(2)问题解决:如图②,∠BAC=∠DAE=90°,AB=AC,AD=AE.
①试探索线段CD,BD,DE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
②若AB=AC=3,线段DE与线段AC交于点F,连接CE,当△ABD≌△DCF时,求线段CE的长.
【考点】三角形综合题.
【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①BD2+CD2=DE2;
②.
【分析】(1)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BAD=∠CAE,再根据SAS证明即可得出结论;
(2)①结论:BD2+CD2=DE2.由△BAD≌△CAE,推出BD=CE,∠ACE=∠B,可得∠DCE=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②由勾股定理可知,再根据△ABD≌△DCF,得BD=CF=CE,AB=CD=3,可知,即可求解.
【解答】(1)证明:∵∠BAC=∠DAE,
∴∠BAC+∠CAD=∠DAE+∠CAD,
∴∠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2)解:①结论:BD2+CD2=DE2.理由如下:
∵∠BAC=∠DAE=90°,AB=AC,AD=AE,
∴∠B=∠ACB=45°,
由(1)得,△BAD≌△CAE,
∴BD=CE,∠ACE=∠B=45°,
∴∠DCE=90°,
∴CE2+CD2=ED2.
又∵BD=CE,
∴BD2+CD2=DE2.
②∵∠BAC=∠DAE=90°,AB=AC=3,
∴,
∵△ABD≌△DCF,
∴BD=CF=CE,AB=CD=3,
则,
∴.
【点评】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会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