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与妻书》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与妻书》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与妻书
——林觉民
与妻书
:给妻子的信
——为什么要给妻子写信?
——给妻子的信里会写什么?
我好奇: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文本。
1、为什么要给妻子写信?
第一段交代了给妻子写信的原因,是要与妻子生死永别,心情万分悲痛。
2、生离死别之际,他会对妻子说什么?

吾至爱汝;即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直接抒情:感情真挚热烈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3、除了直接抒情的句子之外,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对妻子的爱?
一忆夫妻关于先死、后死的争议;表明了作者绝非无情之人。作者本来并不希望抛舍妻子而使她独自承受悲痛,暗示现在要舍生取义虽有违初衷,却实在迫不得已。
二忆夫妻在“双栖之所”甜蜜的新婚生活,花前月下,并肩携手,低声细语,点滴过往萦绕心头,而今却生离死别。景乐而情哀,怎能不让人声泪俱下?
三忆最后一次归家的情形,真实再现了作者心知死别,面对妻子时的不忍与悲苦。本欲“以此行之事语汝”,面对爱妻又“不能启口”,念及妻子的身孕深恐其“不胜悲”,只得“呼酒买醉”,以酒麻醉自己。这一系列真实的心理变化,恰恰是深爱妻子的证明。
小结:
一忆:夫妻关于先死、后死的争议;
二忆:婚后生活,夫妻恩爱,并肩携手;
三忆:赴义临别,欲言又止的情形。
寄情于事
对妻子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三愿:
(1)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3)愿心电感应有道,灵魂常相依
(2)愿真有鬼
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同时也表明了赴死的决心。
3、作者这么爱自己的妻子,为什么最终“勇于就死”?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天灾、盗贼、瓜分、奸官污吏
吾扩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计其数,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卒不忍独善其身。
3、作者这么爱自己的妻子,为什么最终“勇于就死”?
(1)黑暗现实冷酷无情,国之不存,何以有家。
(2)作者有为天下人谋幸福的理想。
(3)作者具有舍己为人、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和为革命捐躯、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所以,作者忍痛割舍对妻子的爱而勇于就义。
晓之以理
4、作者所表达的“吾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矛盾吗
文章中所表现了林觉民复杂的思想感情,“吾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能够为亿万民众过上幸福生活而欣然就死的人往往是最热爱生活的人。林觉民为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生活,抛爱妻,舍幼子,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遗书中,作者为了安慰妻子,为了使妻子对他舍身赴义能够理解,反反复复的倾诉他对妻子真切的爱,说明正是非常爱妻子并由此推及爱天下的人,所以忍心舍身赴义的道理,使妻子明白个人幸福与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亲情要服从革命需要的道理,表现了革命烈士为了使全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个人崇高献身的精神。
林觉民形象:

深爱妻子、重情重义的好丈夫
勇于担当、舍生取义的爱国志士
走进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意洞,号抖飞,福建人。少年时就接触民主思想,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二是1907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时期,主要思想(“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三是24岁——参加广州起义,25岁——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土之一。主要的思想(“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
了解背景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相关记载,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
主旨:
这封遗书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天下的大爱,阐发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亲人之爱要服从革命需要的观点,表现了作者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革命精神。
遥寄林觉民
陈意映看到这封信会有什么反映?
作业:如果你是陈意映,你想对丈夫林觉民说什么?请你以陈意映的口吻给林觉民写一封信。4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