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的时代
目标导学一:雕版印刷术
阅读教材P37,归纳雕版印刷术的相关史实。
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
唐朝
《金刚经》
出现
代表作品
传播
目标导学一:雕版印刷术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有何影响。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的标有最早年代的雕版印刷品。这一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得到大量出版,且每一部书籍都可以拥有大量读者,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本书籍很少,只在达官贵人、上层领域中流传的状况,使读书人越来越多。
——摘编自许正文《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
提高了图书的生产速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阅读教材P38,根据提示归纳天文学与医学的主要成就
目标导学二:天文学与医学
领域 代表人物 成就 影响
天文学
医学
僧一行
制定《大衍历》;
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
孙思邈
《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
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家国情怀】结合教材P38学史崇德内容,简述孙思邈优秀的精神品质。
铜川药王山
勤奋好学、医者仁心、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目标导学二:天文学与医学
知识拓展:隋唐科技
领域 时期 人物 成就
印刷术 唐朝
火药 唐中期
天文学 唐朝
医学 唐朝
建筑 隋朝
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填充完整
小组讨论思考隋唐时期的科技有何特点?
领域广泛
实用性强
总结为主
领先世界
僧一行
孙思邈
李春
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唐朝发明,唐末开始用于战争
制定《大衍历》;
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千金方》;
国家颁行的药典《唐本草》
设计建造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目标导学三:唐朝的思想家
比来慕法,家家斋戒,不务农桑,空谈彼岸。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南史·郭祖深传》
【史料实证】佛教的广泛传播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寺院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财富,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威胁封建统治。
目标导学三:唐朝的思想家
韩愈对佛教持什么态度?
抨击佛教,主张禁绝佛教。
韩愈反佛的目的是什么?
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
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护封建统治。
在此基础上提出什么主张?
复兴儒学
阅读教材P38,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目标导学三:唐朝的思想家
柳宗元主张什么?
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反对神学天命论,认为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柳宗元的地位
释(佛教)之书有《大报恩》十篇,咸言由孝而极其业。世之荡诞慢她者,虽为其道而好违其书。于元嵩师,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也。
——《送元暠(hào)师序》
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
阅读教材P39,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柳宗元对佛教持什么态度?
领会佛教义理,把佛教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
①图片中的三位诗人分别是谁?
②他们的诗歌有何特点?
③【唯物史观】诗歌风格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李白-盛唐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春望》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目标导学四:唐诗、书法、绘画
飘逸洒脱
昂扬进取
悲愤凄婉
忧国忧民
凝重沉郁反映现实
国力强盛
由盛转衰
弊端暴露
诗仙
诗圣
诗史
白居易-中唐
杜甫-由盛转衰
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也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三吏”
“三别”
《长恨歌》《琵琶行》
目标导学四:唐诗、书法、绘画
柳公权
颜真卿
端正劲美
雄浑敦厚
方折峻丽
笔力劲健
【史料实证】下列作品分别是哪两位书法家的?
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
《玄秘塔碑》拓片
《颜勤礼碑》拓片
目标导学四:唐诗、书法、绘画
《送子天王图》
《步辇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唐朝绘画有哪些类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谁?他们的作品有何特点?
阎立本
吴带当风-“画圣”
目标导学五:敦煌莫高窟
开凿时间
开凿地点
取材
发展
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唐朝开凿的石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
从4世纪到13世纪
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
佛教故事
阅读教材P40,归纳敦煌莫高窟的相关史实。
佛教与本土文化日趋融合
目标导学五:敦煌莫高窟
【史料实证】敦煌莫高窟有何历史价值?
目标导学五:敦煌莫高窟
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史料实证】敦煌莫高窟有何历史价值?
知识拓展:隋唐科技文化发达
【唯物史观】小组讨论:隋唐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民族、中外关系、历史、政策因素等方面思考)
政治
经济
关系
历史
政策
实行开明、兼收并蓄的政策。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繁荣。
民族交流、中外交往频繁。
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堂小结
领域 主要成就
印刷术
天文学
医学
思想
唐诗
书法
绘画
石窟
唐朝前期已出现雕版印刷术,
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僧一行制定《大衍历》;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孙思邈著有《千金方》;被后世尊为“药王”
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韩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
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1.(2024·山西·中考真题)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 )
A.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的生活 B.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C.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D.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
课堂检测
B
《女史箴图》(局部) 作者:顾恺之(东晋) 作品风格:线条优美活泼,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以形写神,用笔细劲连绵,富有个性。 《送子天王图》 (局部) 作者:吴道子(唐)
作品风格:吸收顾恺之的画风,注重线条,笔法简练;又改革传统线描法,融入晕染法的立体效果,颇有动感。
2.(2024·宁夏·中考真题)公元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可见( )
A.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B.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C.文教发展促成“重文轻武” D.京剧创作丰富民众生活
课堂检测
A
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唐朝时,颜真卿以造诣超群的书法艺术闻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D
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